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受斥道,他现在还没来得及洗衣服,皇袍仍旧沾血,显得极有气势。
闻太师领兵在外,商容讷讷不言,没人能阻止。
又封赏了一些有功将士之后,子受便回宫了,他一路上都惦记着妲己……负责修造的建筑。
……
三日后,朝歌城郊。
子受已经坐上车驾,文武百官纷纷簇着车马。
晨曦之下,北门已开。
当车驾出了北门时,还有许多百姓闻讯而来,朝着墓葬的方向步行,朝歌群众和朝阳群众只有一字之差,都爱凑热闹。
墓坑早已挖好,将士的尸身也已埋入主墓之中。
相距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同样华丽的墓,那是此前为跑死的传令兵所修。
子受今天所要做的,是祭亡魂,和祭天地祭神明不一样,为国捐躯的英雄值得祭祀。
大臣们也都这么觉得,可问题在于,纣王三天前禁止了人殉。
不人殉,祭祀规格就掉下来了,谈什么告慰将士的亡灵呢?
还是说三日前的只是些场面话,或者钻个空子,下令从今日之后再正式执行禁止人殉。
可如此一来,法令的效用会减弱不少。
子受站在慰灵碑前,碑上写满了名字。
其实根本没必要,因为这些士兵里有名字的都是少数,更多是类似现代铁蛋、驴二傻、王二麻、李大拐一样,在商朝时十分莫名其妙的名字。
毕竟百姓之家,认识的字也就那么多。
大多数人也觉得为此特意铸慰灵碑不划算,就算刻上了名字,能认识的也是少数。
可子受还是这么做了,与大众意愿相违,这是昏君应该做的。
而且他觉得,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值得。
至少留个念想,留个存在过,牺牲过,战斗过的证明。
子受和这个时代大部分诸侯贵族不同,他更重视人命,哪怕是大头兵,哪怕是奴隶,哪怕是普通百姓。
子受念着祭文。
下首的文武,则个个低垂着头。
唏嘘着,感慨着,猜测纣王到底会不会遵守禁止人殉的法令,也不知道今日如何收尾。
“父皇为什么不用土方俘虏给将士们殉葬?这样才能报仇雪恨!”
良久,殷洪憋出一句话,小声向身边的殷郊抱怨道。
蛮夷嘛,殉了也就殉了。
殷郊摇头,示意殷洪不要说话。
他也有些弄不懂,但大家都说父皇是一位仁君圣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继续看下去就能明白了。
祭辞念完,近卫们抬着大量车驾来了。
车驾以红绸遮盖,上面装了很多东西。
文武百官心里同时升起了一个念头,难道这是……土方人?
纣王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决定以人殉祭祀阵亡的将士,但又不好违反新定下的法令,就以红绸遮盖……
自欺欺人吗?
“揭开。”
子受令殷破败等人动作,这群膀大腰圆的家伙,不打仗的时候做做苦力,也是一个顶仨的好手。
这操作更让人不解,到底是干什么?
“遵命!”
殷破败等人齐刷刷的吼道,近卫就是近卫,不管怎么样,只忠诚于纣王。
子受的洗脑相当成功,可惜他们还是学不会鱼肉乡里,朽木啊!
红绸落下。
车上是一个个的陶俑。
面容与土方人极为相似,还用兽血在脸上画着各式花纹,身上配有骨制品。
“将官者,以陶俑殉之,士兵者,以草人殉之!”
草人?
大臣们一看,除了陶俑外,还有许多用蒿草扎成的人形。
用陶俑草人代替活人来殉葬?
这……
也许平民百姓能接受,因为他们也用得起草人。
可贵族诸侯肯定不乐意的,陶俑和活人能比吗?
这样是没有灵魂的!
只有真正的人殉,才能在他们死后,灵魂追随主人去九幽之下服侍,让他们继续享受奢侈生活。
陶俑能在九幽之下服侍自己穿衣吗?
草人能在九幽之下于自己行乐吗?
这时候的古人,还不懂手办的乐趣。
惊愕之下,也有人细细思量起来。
纣王创出陶俑、草人,废除人殉的决心毋庸置疑。
那么,目的到底是什么?
只是单纯的废除人殉,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韪,定有深意。
商容曾司掌礼乐,比谁都清楚诸侯贵族钟鸣鼎食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场面。
繁荣享乐的场景之下,躺满了庶民、奴隶的森森白骨。
他忽然明白了些什么。
第89章 酒池
商容清楚人殉的一切,甚至亲手操办过数次。
诸侯死后所杀的殉葬者,多的数百,少的数十。
贵族死后所杀的殉葬者,多的百余,少的数人。
王族只多不少,幸好从武乙时王族每年都在减少人殉,不然数目累计起来相当恐怖。
不过即使如此,八百路诸侯每一路累计起来,再加上的小贵族们,每年殉葬者的数目难以估量!
甚至对大部分人而言,人牲可以少,因为那不是自己用的,而人殉只能多不能少,因为那才是服侍自己下九幽的。
商容不由得留下冷汗。
以前还不怎么觉得,现在仔细一想……
每年会因为人殉减少多少人口?
商容很快便想通透禁止人殉所带来的利益。
纣王正在清剿尾大不掉的诸侯,一点点逼迫诸侯,那些诸侯终有一日会反叛。
判断就会引发战争。
而战争胜负的关键之一,自然是兵力。
兵力从何而来?
人口。
朝歌地处中原,土地肥沃,足够养育巨量人口,然而如今在册的人口远没有到上限。
以朝歌为中心,大商直属的范围地区总兵力虽多,但其实只比东西南北四大诸侯稍多一点。
治下的人口数量,则与最繁荣的东伯侯治下相差无几。
禁止人殉,那些得以生还的殉葬者,就可以作为种子,持续增长人口。
这不仅仅是普通的一增一减,这些得以活下来的殉葬者,如果进一步婚配,又会多出大量新生儿。
会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人口越来越多。
至于那些不愿意废除人殉的诸侯呢?
不服纣王法令,肯定心有不臣。
他们领地中的人口与大商直辖人口的差距就会因为人殉而日渐扩大。
最终大商直属领地下的人口会远超这些诸侯,兵力自然也会增加,到时候哪怕诸侯孤注一掷发起叛乱,也能处理的游刃有余。
而且纣王此举不仅能增长人口,还会被奴隶、婢妾感激,这些人的感激虽然没什么用,但却能一点点挽回撕毁盟约、侵犯诸侯利益所带来的恶名。
商容的额头渐渐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水。
这是多么长远的布局啊!一年、两年也许看不见效果,但十年、二十年后……
无论诸侯遵不遵守这条新法令,都已经入套了!
商容感叹万千,幸好自己了解纣王,七年不语,一鸣惊人。
这样的君王怎么可能会平庸?
武丁先王也就缄口不言三年而已!
商容四下看了一眼,似乎没多少人像自己一样想的这般透彻。
那个一向敢为人先的杨任,又有出言劝谏的意思。
诶,路走窄了啊!
商容悄悄走到杨任身后,轻轻对着他摇了摇头。
杨任是诤臣,就是傻了点,可以提点一下。
杨任看首相都来提醒自己了,也就按捺住劝谏的心思,默默观礼,陶俑都已经运到了,肯定劝不住。
子受令近卫们将陶俑与草人埋入墓穴副坑,然后封墓。
刚刚念完祭辞口干舌燥,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制作陶俑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就有的计划。
武王伐纣的一条理由,其实就有纣王不认真祭祀,拿陶俑凑合。
挺好的,说明陶俑殉葬是被在这个时代被人不理解的事情。
那些因此心存不满的诸侯,肯定会觉得纣王是个对他们薄恩寡幸的昏君,操劳一生镇守地方,死了却要面临无人下九幽随侍左右的结局。
子受看了眼因为凑热闹而赶来的平民百姓们,他们眼中多多少少有着感激。
不过不要紧,他收割昏庸值的主要对象是诸侯贵族,平民能收一点是一点,反正朝歌百姓因为殷郊、殷洪一顿青铜操作,早就感激涕零了。
将墓穴封闭后,一切结束。
子受很满意,已经可以着手布置下一个结算期的昏庸值了。
回了朝歌,上九间殿,稍稍议论了朝事后,子受便提出大宴群臣。
打了胜仗,又封了禅,大家一起乐呵乐呵,这是个多么好的理由。
大臣们习惯性劝谏了两三句后,便同意了。
胜仗也好,民心也好,总不能扫了兴。
“甚好,既如此,众卿家今晚至酒池,不醉不归!”
酒池?
大臣们一愣,他们知道因为叛乱烧毁了部分皇宫,纣王令人修缮皇宫的同时,还兴建了一切其他建筑。
但那些建筑宫殿之中,竟然有酒池?
不少人皱起眉头。
酒由粮食酿造而成,在这个粮产并不高的年代是奢侈品。
寻常百姓家一年到头也喝不到几次,如果遇上粮食减产,就连祭祀时的用酒,都会用大量清水中和。
而纣王却弄出了一个酒池?
这得浪费多少粮食?
百姓又该如何看待纣王?自己辛苦种出来的粮食,缴纳的田赋,就这样糟蹋?
有多少人每天连肚子都填不饱啊!
不过群臣没有立即劝阻,纣王宏才伟略,应当不至于昏庸如此,说不定另有深意?
反正他们猜不透,纣王的行为总是出乎意料,却每每有惊人的结果。
崇侯虎与商容摩挲着下巴,同样皱眉。
他们也没能猜出纣王造酒池的用意。
不过他们相信,那位英明的君王绝不是贪图享乐,晚上去了酒池,一看便知。
似杨任等诤臣,也是同样想法,如果酒池真的只是为了个人私欲,说什么也要当场把酒池给填平了。
当晚,子受乘驾与百官往宫中酒池而去。
为了防止被史书坑,他早在下令开凿酒池前,就调查过。
结果发现以酒为池在这个年代还真不算什么事,早在部落时期,人们以群居为主,聚在一起吃喝,酒出现后,就有了群饮之风,而当时饮水,则是在地上凿坑,寻着天然水源并直接用手捧着喝。
因此,渐渐演变成凿地盛酒,群聚而饮,成了一种习俗。
也就是说,以酒为池其实只是因为群饮的人数多了,“汙尊而抔饮”的小坑满足不了人数需求,在旧俗的基础上,将小坑凿大而已,并非什么前所未有的奢靡享乐新方法。
不过子受还是决定修建酒池。
池是正常操作,可酒呢?
粮食酿酒已经很困难了,何况是灌满整个池子的酒?
兑水肯定是不行,那是欺君!
如此珍贵的酒,倒在池子里,一次宴饮喝不完,剩下的可不就浪费了!
这名声传出去,妥妥的昏君。
指不定还会有几个激进的大臣当场发作,拒绝宴请一气而走!
……
第90章 咕咕咕——
“臣,万年,拜见陛下!”
当先迎驾的,是一个秃子。
子受顿时如临大敌,这个秃子先是推演出历法利于农耕,又是跟李靖打小报告,推广水稻、麦子种植,隐隐有向大德鲁伊发展的趋势。
今天出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