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封诊录二册完-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凤九随着李凌云的讲述陷入思索之中。片刻后,他自席上霍然站起,口中道:“明子璋、谢三娘,你二人不必再商议,那案卷的事交给我来办。”
二人闻言大惑不解。谢阮奇怪道:“刚刚九郎还说要找准卷宗极难,怎么突然大包大揽了?”
“听你二人说了半天,觉得计划过于琐碎……”凤九袖着手,眯眼俯视面前的三个年轻人,突然轻笑道,“你们也真是容易被人骗,我说什么就觉得是什么?既然我说我的人进大理寺偷案卷没有问题,那么如何找到案卷,对我来说又算得上什么障碍?”
谢阮想了想,面有薄怒地道:“我知道了,你根本是在大理寺中安插了你的人吧!”
“三娘打小就很聪明的,只是性子急,不愿多想一些。”凤九伸手抚一抚谢阮头顶。以他的年纪,的确可以称得上在座几人的长辈,一贯性烈的谢阮并没拒绝,任他摸了摸脑袋,还是不快地抱怨:“反正九郎就是要看我们的笑话。”
被谢阮这样一说,凤九更是大笑连连。他就这样带着笑意,踏上鞋子飘然而去。没过多久,他懒洋洋的声音远远地从院外飘来。“后日此时,就在这座院中相见。如要酬谢,我要长安西市腔,不许用别的酒水混过去,否则不给你们案卷看。”
李凌云与明珪对视一眼,都想起了凤九给自己下药的事。谢阮见二人面色诡异,困惑地道:“凤九是西市腔喝多了吗?他既然自己能做,为何不直接答应下来,偏偏要等我们计划这么久?他分明就是存心看我们笑话!”
明珪却不像谢阮那样抱怨,反而去问李凌云:“方才,凤九跟你说了很久的话,他到底讲了些什么?”
“他问我,这桩案子的凶手是否与东宫有关。”
“那李大郎是怎么说的?”谢阮好奇地问。
“与他说了好几点,总而言之,目前来看,如果所有案子均为同一人所犯,那这人与东宫应该没什么关系。”
“这样啊……”谢阮脸上明显露出了感到可惜的表情,“唉,李大郎倒也没说错,按现在的情况看,杀明子璋阿耶一事,兴许真不是东宫干的。”
谢阮说完这句话后,有些意兴阑珊的样子,与二人没聊几句,便借故回宫了。
直到谢阮骑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街口之后,明珪才伸手轻轻拉了拉李凌云的衣袖,对他小声道:“大郎,你随我来。”
李凌云随着他,进了他家的书房。一进屋,便看见房中四处摆放着桃木剑、八卦镜,以及道家符咒之类的物件。
明珪命小童送了些胡饼、玉润酥之类的点心到房中,略带歉意地道:“这是我阿耶的书房,所以放着一些术士用的东西。阿耶的案子未破,我也没有心情收拾,就在此与大郎聊一聊。”
李凌云取一块雪白酥饼咬了一口,只觉得酥脆无比,入口即化,带着一股极香甜的羊乳味。他点点头道:“好啊,子璋你要聊什么?”
“凤九方才问你的那些话,除了我们之外,其他任何人问你,你都不要再提,哪怕是杜公。”
李凌云吃着酥饼,有些不解地问:“这又是为何?”
“你还记得,早前我同你说过,我阿耶的死为什么会与东宫太子扯上关系吗?”明珪微微皱眉,轻声叹息道,“就是因为我阿耶对太子有不好的评价,可见祸从口出,有的事情还是出于你口止于我耳比较好。”
明珪正色,在李凌云身边坐下,双目紧盯着他,压低嗓音认真道:“这桩案子,表面上是要查清我阿耶之死的真相,可背后却是天后与太子及东宫之间的权力之争,他们在相互博弈罢了。”
“权力之争?”李凌云面带疑惑,“这件事我也大概听过,这位东宫太子性格睚眦必报,你阿耶曾经说过他一些不好听的话,天后会怀疑你阿耶的死与他有关,倒也合情合理!至于凤九的提问,更是理所当然,他要与我们一同查案,问问案子又会出什么问题?”
“问题就在于,他三言两语便从你这儿套出了答案,确定此事可能与太子无关,接着他便突然主动提出要去大理寺窃取案卷——”明珪的拇指在自己膝上相互交缠起来,此刻他的脑子动得飞快,“而之前他推三阻四,不肯完全自己来。显然,他的态度的转变与你的结论有关。”
“子璋不必绕弯,我有些听不懂。”李凌云坦然说道。
明珪注视他好一会儿,忍俊不禁地掩面道:“是我不好,大郎还是听我从头说起吧!”
一时之间,明珪的声音在书房中平静地响起,两个年轻人的身姿也映在室内那磨得锃亮的八卦镜中。
“李贤原本和天后之间并没什么隔阂,他生来聪慧,而他的兄长太子李弘打小身体就不太好,被诊出患了不治之症。天皇、天后作为亲生父母虽然难过,但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大唐是不可能交到太子李弘手里的,为了延续皇家统治,难免就要对当时还只是大王的李贤悉心培养了。可以说,李弘之死虽令人伤心,但也在朝野后宫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会这么早发生而已。
“太子李弘薨逝以后,天皇就把东宫的原班人马直接给了接任的太子李贤,也就是说,太子李贤等于继承了兄长的所有力量。由此可见天后并不是不爱这个儿子,否则那个时候她就会从中作梗。”
“既然天后爱子,那为何太子与天后还会闹到如今这个地步,甚至还把你阿耶给卷了进去?”李凌云听得疑窦丛生,忍不住插了句嘴。
“说这事其实有些犯忌讳,但告诉大郎应该也没关系。他们母子间为何会剑拔弩张,这就要从天后的姐姐韩国夫人身上说起。这桩风流韵事虽涉及宫廷,可在达官贵人之中倒也不是什么秘密。”
说到此,明珪双眼中有了一些感慨。
“当年天后备受天皇宠爱,生下太子李弘后,没多久又诞下一个小公主,不料小公主出生后未到满月,就意外夭折了,宫中之人向来认为是王废人,也就是当年的王皇后杀死了小公主。王皇后和萧淑妃后来被以巫蛊之罪废入冷宫。而在此事之后,天后又迅速地孕产了第二子,也就是当今太子李贤。天后这三个孩子降生时间极为接近,而女子如果怀有身孕,她的男人便难免要寻花问柳,况且帝王至尊从来不缺女人!
“当今这位天皇陛下,少年时便有些多情风流,否则也不会与曾经侍奉过太宗皇帝的天后情根深种。而且别看天皇表面柔弱,本性却很疏狂不羁。只是谁也没想到,天后的长姐韩国夫人在宫中照料怀孕的天后时,却意外地与陛下有了私情。”
“啊,可这与太子李贤又有什么关系呢?”李凌云听得云里雾里,直眨眼睛,觉得自己果然在人情上愚钝到了一个地步,明珪都说了这么多,他却还是没想明白。
“大郎莫急,且听我说完。在韩国夫人与陛下有了私情之后,没过多久,她整个人便消失了,很久之后,大家才听闻韩国夫人已死。最古怪的是,这位韩国夫人身为天后同父同母的姐姐,死的时候,外间却没有任何风声,以致韩国夫人死于何时、何处,连她生养的一子一女贺兰敏之和魏国夫人都不知情。”
“什么?还有这种事情?按说,这位韩国夫人也算得上皇亲国戚,为什么她会死得无声无息呢?”
“其实这只是外人的看法而已,按天后家族武氏的说法,是韩国夫人生了急病,前往乡下疗养,却没想到病情加重,因此才会病逝于偏远之地。只是京城里的人怎会轻易相信这样的说法?这些人不但揣测不休,甚至还穿凿附会出一些可怕的说法,认为是当今天后暗中害死了自己的亲姐姐。”
明珪不以为意地一笑,继续说道:“其实他们倒也没有完全猜错,韩国夫人之所以去乡下,并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天后不满她趁着自己怀有身孕刻意靠近陛下。毕竟亲姐妹争宠,这种不雅之事也无法摆到明面上来说。于是,天后才将韩国夫人放到了极远之地,让她不能与陛下接触,也想让一切恩怨渐渐淡去。”
说到这里,明珪不由得感叹起来。
“原本按照天后的想法,这位被驱逐出去的姐姐安安分分地过几年,也就可以再度回京。陛下虽然多情,但他投注深情之人其实只有天后,即便韩国夫人貌美如花,等过几年年老色衰后,也就不会再勾起陛下的心思,宫中沸沸扬扬的传闻也会因此一并消散。谁知,这位韩国夫人却在乡下忧思成疾,没过多久就香消玉殒了。
“韩国夫人的原配夫君本就早逝,她的一子一女也一直养在天后的母亲杨氏老太君身边。因觉得韩国夫人身死与自己有关,天后对这两个孩子一直极为宠爱,向来由着他们自由出入宫中,更让贺兰敏之改姓武,继承天后阿耶的国公爵位。
“本来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韩国夫人人都死了,恩怨也应该就此消散,谁知,这两个孩子听信自己母亲是被天后所害的传言,一直怀恨在心。韩国夫人的儿子贺兰敏之与太子李贤往来时,很早就对他说过一些大逆不道之言,说李贤是自己的母亲韩国夫人所生,韩国夫人与陛下私通生下了李贤,不知如何是好,才让天后抱养膝下,作为亲生儿子抚养,而韩国夫人因做下这样的丑事,被天后流放到荒僻之地,又被暗中灭了口。”
“这传闻也太离奇了,没有证据,太子为什么会相信?”李凌云是封诊道出身,习惯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有证据,此时他觉得,那位大唐东宫太子只因为一种说法便对母亲心生怨怼,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太子一开始自然也是不信的。只是,他时常与天后产生矛盾,时间一长,难免耳濡目染。”明珪见李凌云仍有不解,又细说道,“太子李贤刚一上位,身边就聚集了一帮谋臣,形成了一股属于自己的势力,试图展现才能;而天后掌权日久,不肯放权。母子之间难免因此生出不快。加上之前的传言,以及宫中一些有心人的策动,太子李贤竟渐渐地相信自己不是天后亲生的,从此母子间的情感也不复当初了……到后来,作为天后面前的红人,我阿耶那样说他,你觉得太子他会怎么想?他自然认为是天后故意要压制他……甚至想要废了他。”明珪苦笑连连。
“那你阿耶这么说,到底是天后的意思,还是他自己的意思呢?”李凌云问道。
“是天后的意思,却也不是她的意思。”明珪将手放在李凌云膝上,目光烁烁地道,“不是世上所有人都像大郎这样不善揣度人心,但凡位居高位之人,身边从来不缺猜心高手。我阿耶会那样说太子,当然是因为天后已对太子的处处挑衅感到极为不满,所以他知道,天后这是要借着他的口打击一下太子……我阿耶不认为这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因为太子终究是太子,他觉得太子不会因为一句话冒这样的大险。”
李凌云琢磨片刻,大概明白明崇俨只不过是想拍天后的马屁,却没想到会伤及性命。他又问:“那凤九问我东宫是否参与此案,是在关心太子吗?可他之所以与我们一同查案,是因为有天后的命令,那他到底是天后的人,还是东宫的人?”
“他与天后以及东宫,其实都极为亲近,不过应该说……有些事情对他来说已是必须埋葬的过去了。”明珪缓慢又坚定地摇摇头,“我不能告诉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