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封诊录二册完-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与天后以及东宫,其实都极为亲近,不过应该说……有些事情对他来说已是必须埋葬的过去了。”明珪缓慢又坚定地摇摇头,“我不能告诉你凤九的真实身份,你就当对他来说过去的一切都已经死掉了吧!就像我之前和大郎你说的,凤九的消息可以信,至于这个人,你就当他是一抹幽魂好了……”
  痰盂。
  又名“折上巾”,一种包头的帛巾。
  古代玉佩饰。缀玉的同时又缀有许多钩环,用以钩挂小型器具或佩饰等物的玉带。最早为胡人的实用器物,用以佩挂各种随身使用的物件。魏晋时传入中原,唐代曾被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唐开元以后(713年以后),一般官吏不再佩挂,在民间更为流行,但仅存装饰意义,而无实用价值。
  古代妇女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唐宋女子的一种面饰。唐宋女子多流行满脸贴上各种花形的花钿,即用极薄的金属、彩纸等剪成各种小花、小鸟、小鸭等形状,用一种哈胶粘贴。
  殷墟出土过装着人头的青铜鼎,其用途是祭祀上天。
  酒名。唐朝的名酒历史上都有记录,如当时荥阳有土窟春,富平有石冻春,剑南有烧春,郢州有富水酒,乌程有若下酒,岭南有灵溪酒,宜城有九酝酒,长安有西市腔酒,此外还有从波斯进口的三勒浆、从大食进口的马朗酒等。
  古代用邪术害人构成的犯罪。
  武则天的姐姐之女,封魏国夫人。


第三章 孤魂取案帝心叵测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深夜,贯穿东都洛阳城北诸坊的大街上,传来了醇美清亮的男声。如果是在白天,一定会有很多百姓凑过去,看看唱歌的是怎样的风流男子。然而在这样漆黑的东都夜色中,这声音却代表着无法形容的诡谲和异常。
  一道风流的人影在大街正中缓步而行。披挂宝甲的金吾卫街使对不在坊中老实安歇,跑到街上犯夜的人一向凶悍,但眼下这位口中念诵着屈原所作《山鬼》的男子从他们跟前走过,这些人却视而不见。他们一个个骑着骏马自他身边缓缓路过,每个人都目不斜视,只当这道人影根本不存在一样。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街使们身上的甲胄随着马步发出琐碎的金属敲击声,跟那位紫衣鬼魅的声音搅在了一起,缓缓地向洛阳东城飘去。
  深夜的东城,诸官署沉浸在一片黑暗中,只在各自门前点着两盏并不怎么明亮的灯笼。这条大唐官署最集中的街道上,紫衣男子信步经过刑部门前,缓缓地走向最深处。
  大理寺那两扇深黑色的大门,在紫衣男子敲响之后便无声地洞开,他朝着大理寺的深处走去,在那里堆积着无数从州县上报的怪异案件,当地方上的官员对疑难杂案感到无奈时,他们就会想起这座大唐帝国京都的机构。
  在大理寺内集中了大唐最优秀的刑名和仵作,每个州府都期待疑案在大理寺来员之后就被迅速地解决。然而,这里也同样因此积累了许多未破之案,如果不是前几年那位姓狄的官员来到这里任职,依靠对案件无与伦比的敏锐天赋清理了大部分积案,这些未解之案的数量,应该比现在更多才是。
  幽魂一路飘进大理寺内用来存放案卷的那间房间。室内有许多高得快要碰到屋顶的巨大柜子,这些柜子被按照大唐地域里各道的名称来命名,在存放河南道案卷的那座巨柜前,高壮的徐天皱着眉,用不赞同的目光看着来人。
  披着紫色轻容纱罩袍的凤九对他露出一个歉意满满的笑容。“我来取案卷,徐少卿知道是哪两卷。”
  “为什么?”徐天脸上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他只是对凤九突然的要求有些愤愤不平,“你之前说过,只要案子的大略,我甚至都把封诊道查过这两案的消息一起告诉你了。这难道还不足够吗?作为一个死人,你这样也实在欺人太甚了。”
  凤九看着徐天抖动的腮帮子,突地微微一笑。他微生细纹的眼睛,在大理寺特制的无烟蜜蜡的火光里灼灼发着光,就像夜晚的猫一样。“死人怎么还能欺人太甚呢?欺负你们大理寺的人在上阳宫里,她喜欢在半夜批改奏折,你这个时候发去抱怨的奏报,或许还能得到她的批复。”
  “你到底想做什么?”徐天徐徐拔出腰间的直刀,“大理寺是大唐的大理寺,不是一个女子的玩物。”
  “所以你们就可以造孽了吗?”凤九的笑容突然失去了温度,变得格外冰冷,“只是因为厌恶那个女人专权,就一定要阻碍那些用心查案的孩子,放任一个杀人疯子遁逃在外?”
  “要是被她掌控了三法司,那才是造孽。”徐天咬牙咬得腮帮子像石头一样硬,“如果李凌云是我大理寺的人的话,他要什么案卷都可以,但明珪和他都是天后的人,所以现在我要告诉你,就是不可以。”
  凤九凝视徐天片刻,特别认真地问道:“你还记得你们是三法司吗?你和我不一样,徐少卿,你不是一个死人,你的职司就是让死去的人瞑目,而不是利用权力做一些见不得天日的事情。”
  说到这里,凤九发现徐天的手往后缩了缩,直刀的锋刃朝刀鞘里收回了一些。凤九的目光变得柔软,他放轻了声音,用一种柔和的语调对他道:“不要任性。”
  徐天长了满嘴胡子,所以他看起来比凤九显老得多,凤九对他说出这句好像在哄小孩的话,就显得特别突兀。但是徐天居然没有反驳凤九,反而把直刀彻底收回了刀鞘中。
  “这就对了。我会亲自来求取案卷,是因为李大郎说他有很大的把握,凶手并不是东宫的人。”凤九慢慢说道,“而且你应该清楚,天后对太子不满,她不破掉此案是绝对不会罢休的。明子璋和谢三娘如果硬来,天后也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保护他们,而你唯一能动的李大郎背后,却站着整个封诊道。”
  “虽然这封诊道并不被太多外人所知,甚至知道的大部分人都认为他们只是更神秘的仵作,反正是总跟尸体打交道的人……”凤九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柔和,语气里充满安慰,就像真的在跟自己的子侄交谈,“但坐在你这个位置,你应该很清楚,他们不只是三法司破获悬案最好的助手,更是传说中那些不可思议的起死回生之技的传承者。”
  “……可恶。”徐天沉默许久之后,说道,“非常可恶。”
  凤九愉悦地笑起来,但笑意并没真正进入他的眼睛。“只要望气,就能察觉蔡桓公的病情已经到达骨髓,判断其无药可救的扁鹊;无须敲破脑袋,便知曹操的头疾是因脑中生了虫的华佗;还有那位踏遍大唐,以葱管导出血尿,治愈尿闭之症的孙思邈孙真人。以上这些神医,身后其实都站着封诊道。”
  徐天隐藏在乱须中的厚唇动了动,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继续沉默。
  “只要大唐两京之中还有无数需要封诊道为他们诊疗疾患的贵人,只要宫中还需要封诊道去查那些不能被外人得知的案子,你就永远不能动李大郎。既然如此,他们就一定能在天后的庇护下弄到案卷,而你的反对,除了拖延时间,让天后对你极度不满,对大理寺心生怨怼之外,不会有任何意义。”
  凤九继续慢慢地说着,他盯着徐天,观察这位大理寺少卿的表情。“而且关键是,李绍死了,天后现在想要报复。”凤九顿了顿,这才继续诚恳地道,“相信我,为了报复,武媚娘这个女人什么都做得出来,她连血亲都可以杀,更不会在乎把你们大理寺搞得鸡飞狗跳。”
  “上阳宫里的那位天后,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向来是不择手段的。”凤九说道,“我希望你们能够审时度势,保留一些力气,在将来……阻拦她做出更可怕的事。”
  说完这些,凤九又叹道:“我相信,这也是‘那边’的意思。”
  当凤九提及“那边”时,挡在案卷柜前的徐天终于抬起一只脚,让开了路。凤九抬手,朝徐天揖了下去。他走过徐天身边时,听见对方说:“在右边第三个柜子下方,第五个抽屉的隔层里,你要拿起木板才能看见那两份卷宗。”
  凤九从徐天说的那个地方把两份用匣子装好的案卷取出,走到烛光前粗略地翻了翻,确定是完整的卷宗,这才揣进了怀里。
  “我还有一个问题,”凤九对已在书几后跪坐,准备阅读案卷的徐天道,“李绍的死,到底是不是‘那边’动的手?”
  “我们为什么要动手去杀一个完全被武媚娘利用的人?”徐天愤怒地抬起头来,“你也说了,我们是三法司,不是那些为所欲为的家伙。”
  “不用生气,我没有怀疑你。我说的是‘那边’,或许有的人太着急,或者太愤怒,他们不想看见天后把明崇俨的死跟东宫联系到一起。我认为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杀死李绍。”凤九表情的沉静和徐天的须发皆张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徐天看着凤九的脸,再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心浮气躁。
  “应该不是……”冷静了一些的徐天恢复了老刑名的本色,分析起来,“正如我刚刚说的,李绍不过就是天后手里一把称手的刀。东宫早就被‘那边’询问过无数遍了,太子否认是自己动的手,他再怎么讨厌明崇俨也不至于要杀明崇俨,这样做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套麻袋打一顿不可以吗?甚至扔进洛水也行……根本没必要搞出这么大阵仗……”
  徐天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评价道:“没有人会笨到去做一件会让全天下人都在第一时间怀疑自己的事情。既然杀人者不是东宫的人,那么不管是我们,还是‘那边’,都没有理由去杀李绍,大不了让他查就是。你也知道,后来杜衡查了半天,谢三娘把东宫翻了个遍,还不是一样什么都没有找到?‘那边’此时杀李绍只会得不偿失,反而让天后多了找事的理由。”
  “很有道理,”凤九摸着下颌,“可道理只能用来推断寻常人,不能用来推断疯子。”
  “你什么意思?”徐天沉住气问。
  “你忘了高阳公主吗?要知道,李氏皇族从来就不缺疯子。”凤九没有多说,转过身扬长而去。
  橘色温暖的烛光里,徐天独自思考着。他想起了在宴席上给自己亲兄弟下毒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起了陛下那个曾经身为太子,却闹着要做草原“可汗”,跟男宠纠缠不清的兄长李承乾;又想起了和辩机和尚偷情,在陛下登基之后还掀起叛乱,引得长安城勋贵人头纷纷落地的高阳公主;还想起了东宫那位如今笃信自己不是天后亲生的太子李贤。
  于是,他不由得结结实实地,在炎炎夏夜里,打了一个冰寒无比的冷战。
  紫色的幽魂从东城里飘然离去,走向了奔流不息的洛水。
  在河边,一叶极细的黑色扁舟诡异地静止在奔涌的河水中,河岸上已经打开了一个狭窄的黑洞,等那道紫色的影子登上扁舟后,扁舟开始移动,这时候才看得出扁舟的尾部,坐着一个从头到脚用黑布蒙得严严实实的人。
  扁舟移动,是因为这人握住了扁舟侧面那完全涂黑的锁链,通过拉拽锁链,扁舟逐渐朝洞中移去。没入洞中之后,凤九从怀中取出一枚夜明珠,在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