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白手当家-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手不动声色,伸脚点了点二弟的臀部,示意他沉住气。

    不少人围拢过来,估计看出了苗头,想趁机看个热闹。

    八字胡目光转移,落在白手身上。

    白手笑了笑,没有开口。

    “新来的”

    白手点了点头。

    “知道规矩不”

    白手摇了摇头。

    “一天三角,新来的,多交三角。”

    “我没开张,没钱。”白手终于开口,脸带笑容。

    “好办,拿东西抵。”

    白手起身,上前两步,拿起一把棕榈扫帚。

    “这位大哥,我这扫帚一把一块六,请你找给我一块。”

    看热闹的人都笑了。

    八字胡愣了一下,恼道:“臭小子,逗我玩是不”

    白手是打定了主意,反正这里不适合卖棕榈制品,就今天一回,这六角钱不交了。

    “这位大哥,我真没钱,我总不能把一把扫帚都给你吧。要不这样行不行,算我欠你的,我下次来一起补上。”

    “臭小子,敢玩你八爷啊。”

    八字胡怒吼一声,摆开架势,一脚踹向整捆竖着的棕榈扫帚。

    白手眼疾手快,拿起整捆扫帚,连人带物闪到一边。

    八字胡踹了个空,用力过猛,支撑脚失去稳定,摔倒在地,四脚朝天。

    顿时,哄笑声四起。

    八字胡又羞又怒,爬起身来,挥拳扑向白手。

    硬挡肯定不行,白手知道自己力气不够。

    白手再次躲闪,恰到好处。

    八字胡再次扑空,又摔倒在地,只是这次改成了嘴啃泥。

    这时,看热闹的人更多,哄笑声也更响了。

    白手却放下整捆扫帚,伸手去拉八字胡。

    “对不起对不起,大哥,你摔伤了没有”

    “狗日的。”八字胡没有起身,却乘机抓住白手的手腕,用力的一扭一拽。

    白手借力,顺势而倒,手腕反扭,摆脱了八字胡的手。

    再一个前滚翻,白手身体朝上,鲤鱼打挺,潇洒的站了起来。

    喝彩声四起,还有掌声,看热闹的人都在帮助白手。

    八字胡面红耳赤,骑虎难下,他知道碰上了练家子,人家在让着他呢。

    就在这时,那扇门开了,还有人说话。

    “大清早的,谁家的狗在打架”

    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老头,拄着一根竹拐杖,人也瘦得像竹杆似的。

    张老贵凑到白手身边,小声道:“他叫余老怪,真名叫啥,我也不知道。但谱儿大,干部见了他,都敬他七八分。”

    “老革命”白手问道。

    “不是,就一孤寡老头。听说解放前是那个党的,还是啥副旅长,啥上校的。现在政策宽了,政府供着他,听说一个月的工资,有一百多块呢。”

    白手点着头噢了一声。

    还别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余老怪拿着拐杖,一边骂,一边冲着八字胡就打。

    八字胡不敢回嘴,灰溜溜的跑了。

    看热闹的人正要散去,却见余老怪冲着白手而去,便又驻足观望。

    “好狗不挡道。”

    余老怪一边说,一边拿拐杖挡开白手。

    “老狗不自重。”

    白手可不是善茬,被人骂成狗,就得不客气的骂回去。

    余老怪怔了怔。

    “黄口小儿太猖狂。”

    “老混蛋不是东西。”

    “乡下人没教养。”

    “老东西找人骂。”

    “不尊老者五雷轰。”

    “为老不尊就是贼。”

    余老怪瞪着老眼再来一句,“小子不上道。”

    白手更加嘴硬,“欺老不欺小。”

    这不是对对子,这是骂人,当地人最喜欢的骂人方式。

    白手与余老怪,堪称棋逢对手,不分输赢。

    余老怪面不改色,居然不生气。

    白手有点奇怪,也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人家是老人,忍不住瞥了余老怪一眼。

    白手这才发现,老家伙的另一只手上,还拿着一个小布袋,布袋里装着什么东西。

    象棋棋子,白手看出来了。

    白手心里一动,皱着眉头思忖起来。

    余老怪不理白手,转身就走。

    白手突然念道:“同室不须分楚越,萧墙何事动干戈。”

    余老怪停下脚步,回过身来看着白手。

    “对河车马夜枰棋,活路经营尽入思。”余老怪念道。

    “虑患谋身每如许,不应容易落便宜。”白手接道。

    “覆雨翻云着一争,分明死地要求生。”

    “如何自有转身路,苦向人间险处行。”

    余老怪走回到白手面前,竟然席地而坐,打开了布袋。先拿出一张纸画的棋盘,再把一袋的象棋子倒在棋盘上。

    “小子,杀一盘。”

    白手摇头道:“对不起,我不大会下棋。”

    “哼,看不起还是对不起。”

    “对不起,我真的不大会下。”

    余老怪道:“不下,以后不许在这里摆摊,下了,以后可以在这里摆摊。”

    白手想了想,拿起棋子,嚓嚓的摆了起来。

    不是摆子对弈,而是一盘残局。

    “红先赢。老爷子,您老破了这个残局,再来找我对弈。”

 第0090章 这不叫生意

    余老怪是个棋痴,白手摆的残局,他从没见过,立即埋头摆弄起来。

    看热闹的,不少也会下棋,围拢过来,给余老怪出主意。

    过了半个小时,五六个人,七嘴八舌,硬是毫无头绪,不得要领。

    余老怪的红方,走了十多遍,白手的黑方轻描淡写,见招拆招,就是一个赢字。

    余老怪道:“你红我黑。”

    白手重新摆好残局,拽着纸棋盘的两个角,把残局调了个个。

    但白手没动棋子,而是笑道:“老爷子,我还要做生意。听说你很有钱,只要你答应,把我的东西全买下,我就教你这一局。”

    余老怪看了看棕榈扫帚和棕榈绳,“我买扫帚,不买绳子。”

    “我这有二十把,一把一块五,三十块钱。”

    余老怪抠抠索索,拿出三张十块的,搁在地上,用棋子压住。

    白手这才拿起了一颗红棋棋子。

    余老怪照着白手刚走过的招应对。

    但奇了怪了,走着走着,白手一个变招,余老怪输了。

    “再来。”余老怪不服输。

    又一次,余老怪还输。

    “再来。”

    结果与前两次一样。

    白手不客气,拿起那三十块钱,揣进了自己的兜里。

    “当,把扫帚都送到余老爷子家里去。”

    白当应了一声,高兴的搬扫帚,人家门关着,就把扫帚搁在人家门边。

    余老怪却眯着一对老眼,看着白手问道:“宋朝钱时的诗句,还有这少见的江湖残局,都是谁教你的”

    “从一本手抄本上看来的。”

    “可否让我拜读拜读。”

    白手笑道:“我没带在身上。下次吧,下次如果我还来这里做生意,我一定带来。”

    “一言为定。”余老怪道:“我答应你,下次要是带来让我看,我再买你二十把扫帚。”

    “呵呵这倒不用。我再强卖强买,你家的扫帚,恐怕要用到二十一世纪了。”

    余老怪难得的笑了,“没关系,你可以卖给我,我可以转卖给别人。”

    这倒是个好主意,白手道:“那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白手起身,冲着伍只眼和张老贵父子打过招呼,背起棕榈绳,带着二弟离开了菜市场。

    “大哥,这生意做得痛快啊。”

    “去,这不是做生意,这是投机取巧。”

    “反正是卖出去了,结果总是好的么。”

    这倒也是,白手笑道:“算是个开门红吧。下次我还来,还卖那个余老怪二十把。”

    白当问道:“大哥,我没见你下棋,你从哪儿学的啊”

    “我会下棋。只是咱们村里会下棋的那伙人,不愿意跟我下棋,你才没机会见到。”

    “那你刚才说的,什么什么手抄本,我怎么没有见过”

    “那是咱童爷爷留下的。童爷爷有两门手艺,说书和石匠。说书的手艺,咱爸接去了,石匠这门手艺算是扔了。但童爷爷还留下了一个小木箱,偷偷的给了我。那个小木箱里,就有一本手抄的象棋残局,上面还有几首诗。”

    “我怎么不知道啊”

    “你那时候还在地上爬呢。”

    “现在在哪里咱家哪来的小木箱呢”

    “我藏起来了。”

    “大哥,让我看看呗。”

    “呵呵以后,以后再让你看。”

    哥俩一边说着,一边来到了九转街。

    九转街宽不过三米,长达千余米,却有九个转弯,故称九转街,是县城最古老的街道。

    后来白手才知道,这条九转街之所以弯弯曲曲,是因为街道的下面是一条小河,就叫九转河。

    九转街有不少集体单位,都是一些手工制品的小企业,其中就有城关第三木器社,专门生产各类家俱。

    这几年,第三木器社逐渐解体,原来的工人都各干各的,成了个体户。

    其中有十多个体户,专门制作棕棚床和沙发。

    白手的棕棚绳,就是要卖给做棕棚床的个体户。

    对母亲搓的棕棚绳,白手很自信,因为外公外婆家以前专门做过,母亲属于家传的手艺。

    果然,看到白手带来的棕棚绳,好几个个体户围过来,看了后都是有意收购。

    白手要价一斤两块二。

    最后是两家共同收购,每斤两块,一家一半,不仅收了现货,还各口头预订了十斤。

    离开九转街后,白当很是不解。

    “大哥,咱妈搓的棕榈绳,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吗”

    “呵呵,不懂了吧。”

    “大哥,说说呗。”

    白手道:“我听妈说过,做棕棚床的棕榈绳,一行几根,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不能变动。在这个前提下,棕榈绳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咱妈搓的棕榈绳,粗细恰到好处,内行人一看便知。”

    白当道:“大哥,这些我都不知道。你不告诉我,妈也不告诉我,妈对我有偏心。”

    白手笑了,“臭小子,现在告诉你也不晚嘛。”

    这趟生意,白手喜忧参半,喜的是头一炮打响,忧的是生意的门都没有摸着。

    棕榈绳只是辅助,主要还是棕榈扫帚,而棕榈扫帚的销售,总不能靠余老怪一个人。

    不管怎么说,全家人是欢欣鼓舞,因为二十把扫帚和五斤绳子,一共赚了十九块钱。

    家里还有一些存货,棕榈和毛竹,至少还值十块钱。

    两项相加,就是三十块上下。

    全家人用了半个月时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就能赚六十块钱。

    当然,白手更是深受鼓舞。

    接下来三天,白手早出晚归,一个人连续出门。

    一趟去乌龙岙,买了五十斤棕榈和七十多斤毛竹。

    一趟去温桥镇的方家村,就是方玉兰的娘家,在方玉兰的介绍和陪同下,买了八十多斤棕榈。

    一趟去了外公外婆家。当然,白手没进外公外婆家,而是在二舅的介绍和陪同下,买了七十多斤棕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