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白手当家-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弟又睡过去了。

    全家人欢笑不已。

    母亲问道:“手,我能做点什么呢”

    “妈,知道你闲不住。我想好了,以后搓棕榈绳的任务,就交给你和大妹小妹了。妈,你得教会她俩搓棕榈绳,但前提是不能累着,更不能累出病来。”

    母亲点了点头,“手,妈会注意的,你放心吧。”

    这真是全家总动员,千方百计要赚钱。

    白手不是完全不懂棕榈制品的生产,村里有几家,白手偷看过,多多少少学了点本事。

    蓑衣肯定不做,其他几种产品,白手决定不做棕榈刷子,因为相对来说,棕榈刷子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白手没有把握。

    以白手的能力,只能做棕榈绳子、棕榈扫帚和棕榈掸帚。

    在这其中,棕榈掸帚这个东西,农村人常用,而城里人很少使用,白手也决定暂时不做。

    剩下的就是两样,棕榈绳子和棕榈扫帚。

    绳子的制造,其实最为简单,就是拿着棕榈丝用双手搓制。

    可绳子却非常重要,制作棕榈扫帚,正需要绳子缝制。

    绳子还是棕棚床的基本原料,棕棚床的床叠,缺不了合格的绳子。

    但别看搓绳简单,却是太紧不行,太松了更不行,全靠搓绳人的手感来做调整。

    第二天全家起床,白手把三弟和大妹小妹赶到母亲屋里,跟着母亲学搓棕榈绳子。

    家里的棕榈树,也剥下不少棕榈页,正好当作他们的学习材料。

    白手再把二弟白当从床上揪下来,逼着他干活。

    自己当然以身作则,把昨天买来的两捆棕榈打开,坐在院子里的石桌边,叠块木板,拿着小刀,一张一张的把棕榈梗和棕榈丝切开。

    “大哥,我干啥”白当吃了早饭,走到院子里懒洋洋的问道。

    “上次咱家棕榈页割下来的棕榈梗,已在水里浸泡了两天,你把它们拿出来,再把我这边割下的棕榈梗浸到水里去。然后,你要把浸泡过的棕榈梗,用木棰一根一根的敲烂。这活你见过的,应该能干好的。”

    白当哭丧着脸道:“大哥,我右肩还肿着,我胳膊还抬不起来,我怎么拿木棰啊。”

    “呵呵这个活不能太用力,你就用左手拿木棰,正好可以锻炼你左边的力量。”

    “大哥,你太狠了,你比地主老财还狠。”

    “干活去,你今天干不完,月底我扣你的钱。”

    知弟莫若哥,白当虽然嘟嘟囔囔,但还得老老实实的干活,他也确实是把干活的好手,只是年纪还小,得有人催着逼着。

    白手要操心的太多,接下来是琢磨,如何制作棕榈扫帚。

    说起来也是可怜,白村出产棕榈扫帚,白手家却至今还没用过棕榈扫帚。

    白手有办法,他叫来大妹白米,让她去方玉兰家,借一把旧的棕榈扫帚。

    听说是白手交待的,方玉兰肯定支持。

    好家伙,白米从方玉兰家回来,一下子扛回三把棕榈扫帚,刚好是前年的去年的今年的。

    白手一把一把的拆开,认真的研究起来。

    陈家桥老爷子会教,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白手相信他老人家,却更相信自己。

    没用一天时间,依样画葫芦,白手亲手制作的第一把棕榈扫帚诞生了。

 第0088章 初闯市场

    第一把棕榈扫帚,白手亲手制作,也亲手试用。

    只坚持了两百多次扫动,棕榈扫帚就开始松动,看样子已处于快要散架状态。

    二弟白当取笑大哥,不该叫白手,应该叫白干,差了一横和一勾。

    白手不气馁,跑到陈三宝家,看陈家桥老人制作棕榈扫帚。

    陈家桥倒不保守,一边忙活,一边教导白手。

    学了两个小时,回家接着干。

    第二把和第三把及第四把棕榈扫帚出炉。

    白手留一把在家,让俩弟俩妹轮流的连续试用,看看到底能用多久。

    自己扛了一把,去找童九春,童九春也是制作棕榈扫帚的好手。

    童九春反复的看了看,试了试,冲着白手竖起大拇指。

    白手又拿着第四把棕榈扫帚,去见陈家桥,接受他老人家的考核。

    陈家桥一边看,一边指出不足之处,唠唠叨叨的说了不少。

    白手一一记在心里。

    陈家桥老人下了结论,白手的棕榈扫帚基本合格,可以上市了。

    白手深受鼓舞,乘着弟弟妹妹们上学前的这几天,全家总动员,大干快上。

    二十把棕榈扫帚,五斤棕榈绳,在弟弟妹妹们开学前,全部完成生产。

    做好了产品,接着就要拿到街上去卖,只有把它们变成钱,才算完成了整个生产过程。

    这就叫自产自销,产销一条龙。

    棕榈绳不愁没有销路,因为卖不出去,可以留下来当作生产棕榈扫帚的原料。

    星期天,恰好又是县城城关镇的集市日,白手带上二弟白当,和二十把棕榈扫帚及五斤棕榈绳,去县城闯一闯。

    早班船五点半到白村埠头,七点到县城,时间上正合适。

    坐在班船的铁棚顶上,吹着凉凉的晨风,白手心情舒爽,信心满满。

    “大哥,能卖出去吗”白当凑在大哥身边问道。

    “说好话,今天是第一次上街销售。当,我提醒你要说好话。”

    白当嘿嘿而笑,“听大哥的口气,信心不是很足么。”

    “呵呵,我这是从容淡定,成竹在胸。”

    白当问题多多,“大哥,到了县城,咱在哪儿摆摊”

    “县城最大的菜市场。”

    “咦,菜市场都是固定摊位,咱怎么摆工商会让咱摆摊吗”

    “我以前去过那个菜市场。咱不在菜市场内,就在菜市场外面摆,工商不会不让的。”

    “大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呢”

    “这个到时候咱随机应变吧。”

    白当又问道:“大哥,咱的销售价格呢,你定好了没有”

    “臭小子,我再说一遍,你记住了。棕榈绳每斤两块,可根据实际情况上浮每斤两角,和下浮每斤两角。但咱开价时,一定要说每斤两块两角。”

    “嗯,那棕榈扫帚呢”

    “一把一块五,上浮一角,下浮一角。开价时,要说一把一块六。”

    船到县城,兄弟俩背着棕榈扫帚和棕榈绳,急急忙忙的赶到城关菜市场。

    菜市场很大,大门却只有一个,大门外是一条横街一条直街,构成t型街口,街道两边有很多摆摊的地儿。

    各种各样的摊早已遍布,兄弟俩找了个空档,见缝插针的搁下自己的东西。

    这个时间点,买菜的人不多,摆摊人不少。

    白手暗暗记下,下次来,应该提前一个小时。

    左边是小吃摊,卖馒头和豆浆,现做现卖,一个小老头,一个年轻人。

    右边是卖布头针线的,一个木架子,架子上放块板,板上摆着几十样小东西,一个穿中山装的、戴眼镜的中年人守坐在摊前。

    白手会来事,知道搞好关系的重要,他早已准备好一包大前门香烟。

    掏出香烟,先给眼镜一支,客客气气的问道:“大哥贵姓”

    眼镜接烟点烟,笑笑,不说谢,“免贵姓伍,大写的壹貮叁肆伍的伍,大家都叫我伍只眼。”

    “请伍哥多多关照。”

    “好说,好说。”

    白手又递烟给卖馒头的小老头,还有那年轻人,小老头接烟,年轻人摇头拒烟。

    白手冲着二弟使了个眼色。

    白当心领神会,哥俩还没吃早饭,买人家的馒头和豆浆,还能搞好关系,一举两得。

    乘着二弟向那年轻人买早点,白手与小老头搭讪。

    “请问老爷子贵姓”

    “姓张,张老贵。小伙子你呢”

    “姓白,名手,陈童公社白村大队人。请问张叔,您老什么地方人”

    “白手,好名字啊。我红旗公社的,那是我小儿子张六。”

    红旗公社,白手知道,其实就是原来的城郊公社,三面环绕着城关镇。

    白手接过二弟递来的馒头和豆浆,一边吃,一边继续与张老贵唠。

    “张叔,您在这里撂摊多少年了”

    张老贵笑了,“多少年手艺在身几十年,可这撂摊么,才一年半呢。”

    “噢,张叔原来是上班领工资的。”

    说到上班领工资,张老贵直了直腰,不无骄傲道:“以前,我在县招待所食堂掌勺。前年退了,我家老五接了班。后来政策放宽了,我就和我家老小出来,在这里撂摊赚点小钱。”

    白手又递给张老贵一支烟,一边继续找话,“张叔,您老这老五老小的,您有福啊。”

    张老贵不无得意,笑着伸出右掌,收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只让大拇指和小指伸着,“六个小子,四个成家立业,一个接替我上班,就剩眼前这个老小喽。”

    “有福,您老太有福了。”

    “马马虎虎,马马虎虎。”

    聊得投机,白手趁机问道:“张叔,我卖的这些东西,这里合适吗”

    张老贵道:“不太合适,但看你初出茅庐的样子,不妨一试。我这卖吃的,赶时赶点,摊位可以固定。你这卖用的,应该走街串巷,开口叫卖。”

    白手噢了一声,若有所思。

    张老贵呶了呶嘴,低声道:“你相邻那位,伍只眼,卖布头针线啥的。他那是货郎的活,也应该走街串巷的卖。”

    “那,那他为什么还守在这里”

    “人家路子广,不愁吃喝。在这里撂摊,就是图个乐子。”

    这时,张老贵的小儿子张六,冲着他爹道:“啰哩啰嗦的,还不赶紧告诉人家,他这里是不能摆摊的。”

 第0089章 一怪一霸

    白手迷惑不解,左右两边都能摆摊,我这里为什么不能。

    张老贵伸手指了指白手身后。

    白手回头一看,才发现身后有门,自己这个摊位,正好挡在人家的门前。

    可伸着脖子瞧瞧周边,已没有空着的地方。

    既来之,则安之,白手心道,今天就在这里摆摊。

    张老贵道:“小兄弟,出门在外,和气生财。待会人家不让摆,你多说点好话,人家非要赶你,你搬走就是。”

    白手点着头应是。

    不料,身后的房主还没有出现,前面却冒出了一个长着八字胡的大汉。

    “收钱的。”张老贵小声告诉白手。

    “哪单位的”

    “没单位。”

    没单位,白手明白,那就是混混了。

    看身材,膀大腰圆,敢明目张胆,不是一般混混,起码是混混他前辈。

    一个摊位三角钱,不算多。

    但伍只眼却没交,甚至都没瞧八字胡一眼,八字胡也没当伍只眼存在似的。

    张六交了三角钱,还点头哈腰的,叫了声“八爷”。

    八字胡,叫八爷,一点毛病都没有。

    这是菜市场的一霸,无业人士,就靠胡作非为过日子。

    八字胡站在白手的摊位前,盯着守摊的白当,几秒钟都不开口。

    白当胆怯,回头看哥,让哥掏钱。

    白手不动声色,伸脚点了点二弟的臀部,示意他沉住气。

    不少人围拢过来,估计看出了苗头,想趁机看个热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