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狐朋仙友-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来,这深秋隆冬的季节竟然还能起雾,也真算得上古怪稀奇了。就是不知那团雾气当中,有没有可以催熟草木人参的东君主呢?”
狐朋仙友
第三百八十四章 深山打工(18)
一层奶汤似的浓雾,紧紧地贴在湿滑的石崖之上,将这处横断面不过十丈方圆的裂谷堵得严严实实,仅在雾气下方露出一截半尺来高空隙。
突然,从裂谷另一头传来一阵窸窸窣窣得响动。
未几便有一个毛茸茸湿漉漉的灰毛小脑袋从石壁上探出,先是竖起一对肉粉色的小耳朵仔仔细细地左右倾听一番,这才小心翼翼地探首,向裂谷深处张望。
呵,原来竟是一只灰毛山鼠。
这个小东西向着裂谷深处探首张望了七八息的光景之后,便将核桃大小的脑袋直竖起来,叽叽啾啾地叫了来。
仿佛有人在随声应和似的,这个小东西刚叫了几声,其身后的浓雾中就传来一阵同样声调的叽啾之声。
真别说,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还真是既高效又别致呢。
与此同时,在浓雾笼罩范围之外,一只足有四寸多长的肥大硕鼠正将一对酒盅大小的招风耳竖在空中,浅灰色的眉头微微颦起,似是在仔细分辨从浓雾中传来的细微声响。
俄而,那对‘招风耳’突然在空中微微一晃。
只见硕鼠灰色尖脸上神情一动,接着就转身冲着身后恭谨地俯身抱爪。
“回禀驹爷,小灰们已经往前探了二百丈,仍然没有走出浓雾的范围。若继续往前哨探,先前派下的人手就不太充裕了。还请驹爷示下,接下来是去附近征集更多人手,还是干脆进去雾中?”
闻听眼前这条浅浅的地裂居然有二百丈之深,饶是见多识广的火龙驹也暗暗吃了一惊:“居然二百丈还没到头?大耳朵,前面还有别的消息传回来么?”
奥,原来这位长着一对招风耳的鼠仙名叫‘大耳朵’?果真是鼠如其名,仪表不凡。
谁知火龙驹他不问还好,那个名叫‘大耳朵’的灰仙居然神色犹疑地用前爪抓挠起那一对肉乎乎软绵绵的大耳朵:“似乎……好像……”
大耳朵这副犹疑不定的模样顿时就激得性急的胡三一蹦五尺高:“什么似乎好像,有啥话你倒是说啊!真是急死三爷了!”
见胡三动怒,大耳朵“咕”地一声,咽下一口冷涎,这才硬着头皮回禀道:“回禀三爷,最前头那个小灰,它似乎……似乎问到空气中有一股桑葚的味道?”
(此刻当有画外音响起:giao桑,故乡的桑树又结果了呢。)
此言一出,包括胡三火龙驹在内的众人一下全都瞪圆双眼:“你说啥?!”
虽然野桑树在关外深山老林广有分布,但世人皆知桑树是“六月花谢,七月果熟”……眼下是什么时节?
眼瞅不出半月就要落雪封山了,这日子口居然还有桑树枝头挂果,不是见了鬼么?
等等,鬼??!
只见火龙驹和杨从循两人脸上神色猛地一动,而后就齐声脱口惊呼:“不好,是鬼桑!赶紧通知小灰们往后撤!”
然而,事情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还没等灰仙太保出声召回前面探路的小灰,浓雾之中就传来几声惊惶至极的叽叽声。
少倾便有数十只毛发倒竖的灰鼠你争我抢得从浓雾之中冲出,任凭火龙驹和灰仙太保们如何发声招呼,也不肯稍作停留,一个个失魂落魄得往裂谷另一端逃去。
看来,这些就是灰仙们派去探路的小灰了,只是从数量上看,似乎这些逃回来的,还不到派出去时的一半……
原来,这灰仙族群众多,尤擅用众使役之道,往往只要竖起尖嘴,向空中叽叽鸣叫数声,少倾便有十数只粗通人性的野鼠恭敬地拜伏听令。
缘此,胡三才命应声虫急急飞回格格坳,招呼正在村子周围四处寻觅油栗山蘑等美味打牙祭的火龙驹一行前来帮忙哨探起雾的山谷。
那承想,这片诡异的浓雾中间真有一个不得了的对头,居然在瞬息之间偷袭重创灰仙们派去探路的野鼠群。
只是,这鬼桑又是何物?
望着困惑不解的胡三,杨从循先和火龙驹对视一眼,发觉后者也冲自己努嘴示意之时,才举手搔了搔头皮。
“关于鬼桑,我也是从一本志怪小说上看的,说的也不见得全对……这鬼桑,就是世人口中的巨木扶桑啊!”
据《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燕山东三千里有汤谷,谷中有大木曰‘扶桑’,十日所居。
“如果这里真是书中记载的‘汤谷’,那就可以解释这片诡异反常的浓雾了……汤就是热泉,这谷中定然有一处水温甚高的温泉,以致数九寒冬之际都能升起浓雾蔽谷。”
“呃……听上去这‘汤谷’还真是个好地方呢!不过杨兄,兄弟只想知道什么是鬼桑,你却大讲了一通‘汤谷’与‘扶桑’,这不是答非所问么?”
“三弟你别急啊。这太阳升起才有百花齐放,所以有十个太阳停歇的‘扶桑’树就被人们视为掌管百花开发一职的‘东君神’,而鬼桑就是……”
相传远古之时,天有十日齐出,使得下界禾苗枯死泉水干涸。
当此危亡之际,人族勇士后羿操神弓射落九日,终于缓解此次大旱。
然此十‘日’皆为盘古大神左目所化,故身有大神的神性。
被后羿射中的九‘日’,虽中箭身亡,却不堕幽冥下界之地,依旧停歇在扶桑巨树的枝干之上,只是不再升空发光罢了。
“这鬼桑,指得就是中箭九‘日’所停歇的扶桑枝干。”
相传,中箭的九‘日’因从此不能升空而心有不甘,心中怨念与日俱增。
终于使得所停歇的扶桑枝干在日精怨念的唆使下变成一种可怕的怪物……一种十分饥渴,整日都想吞噬吮吸活物血肉的“鬼木桑”!
“一颗吃,吃肉喝血的树?娘哎,这,这是什么鬼!”
见杨从循一脸求助得望向自己,在一旁捻须静听的火龙驹点了点头:“听闻远古之时,华夏大地上有十八路妖魔作祟为祸,其中更有一路妖魔名为‘鬼木桑’,能在树下幻化出美女鲜果等诱人可口之物,待将被诱骗的鸟兽人畜吸引至身前勒毙之后,才张开大口吞噬血肉……”
狐朋仙友
番外 扶桑已在渺茫中(1)
延续以往的风格,今天的内容又将是话题满满的一章呢。
不过首先,那些认为扶桑就是古代日本代称的同学们请先找座位坐好,因为接下来的内容将是啪啪打脸的部分。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这是唐代大诗人韦庄所作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题目当中的僧敬龙,就是一位因仰慕唐朝文化,而自费乘商船前来学习的僧人。
他在游学虢州(guo今洛阳西南)结识韦庄,两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后因敬龙和尚学成归国,韦庄特地在送行宴上作诗相送。
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位敬龙和尚在日本国内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连相关的资料都十分稀少,根本配不上其留学海归的尊贵身份。
以此推断,怕是大师归国的时候碰上飓风海难了。
当然,这些事情都和今天的番外无关,作者纯粹是在水字数……
不过韦庄的诗文却明白无误地反映出这样一条信息,即便是唐代普通百姓(韦庄当时赋闲务农),也知道日本和扶桑完全是两码事,并且还知道中原到日本的距离比到扶桑的还要远。
要不怎说,“家在扶桑东更东”呢?
实际上,在唐代以前,中国官方对日本的称呼,一直都是倭国。
不过,这里的倭国绝对不是蔑称……在古汉语里,倭就是短的意思。
倭瓜就是扁瓜,倭刀就是短刀,倭人就是小矮个儿……和瓜好不好吃,刀锋利不锋利,人品好坏等因素无关,倭不倭只和事物的身高长短有关。
哎,这时有人说话来,“不对啊,我看电视上那些日本刀都不短啊。”
大兄弟,短不短你得分和谁比;要跟匕首比,倭刀肯定是长刀。
然而现代出土的唐朝环首大刀,全刀长度动不动就一米四五往上,比同时期日本人身高都长出一截……在这样规格的长刀面前,就算两把日本刀接在一块儿也是倭刀。
(根据丰臣秀吉留下的铠甲判断,这位号称天下人太阁殿下,其身高撑死也就143,还是叫声猴子比较贴切。)
有时候形容一个人的身高还不如一根葱,真不一定是在侮辱人,你得先看是什么葱。
山东章丘的大葱动不动就长到两米一二的高度……能长得比这种葱还高的,放眼全中国也没有几个。
据新唐书记载:咸亨元年(670),(日本)遣使高句丽,稍习夏音(汉语),因使节恶倭之名,乃上书(唐皇),自求更名“日本”,声言乃‘其地稍近日出处之意’。
从此,“日本”这一官方称呼就一直延续至今。
不管是原先的倭国,还是后来的日本,从始至终,都与‘扶桑’没有一点关系。
那为啥现在有很多人认为扶桑就是古代日本呢?
我搜集了些资料,在文史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梁书扶桑国》中记载,倭国东北七千余里为文身国,文身国又东五千里为扶桑国。
后来有一个日本专家通过一系列考证,认定这个文身国就是北海道岛上的原住民阿依努人,从而推定扶桑国也是日本列岛上众多国家之一。
再后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增强国力,相继对外发动一系列掠夺战争并侥幸获胜之后,终于通过这种双手沾满鲜血的卑劣勾当,靠吮吸其它国家人民骨髓的方式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强国。
此时,有大量不明所以的中国人误认为日本走上强大的道路同样也适合中国,因而纷纷动身前往日本取经求学。
正是这些人,将‘扶桑’就是古代日本的观念带回国内,使此等谬误逐渐蔓延开来。
这让咱说什么好呢?
咱的老祖宗早在两千年前就给出过结论,“一山不容二虎”!
只有脑袋被驴踢过的人,才会相信彼时的日本愿意帮助中国走上独立自强的道路。
闲话到此为止,奔着擒贼先擒王的原则,直接怼那个考证北海道就是文身国的专家。
且不说《梁书》中明写文身国在倭国北7000里,从地图上标记下,九州岛以北3500公里是哪里。
这里是俄罗斯库页岛中部,再往北不到3000公里就到北极点了!
所以地理学不好真是个要命的问题。
再说北海道挖出一些文身国文物,又能说明啥呢?
难道因为我国新疆省一座唐代古墓里出土了高丽钱币和古代朝鲜族的文物,就认定唐代高丽国的势力范围已经延伸覆盖至我国新疆省一带?
既然你家里有我家的东西,那你家就是我家了……这TM是宇宙第一帝国棒子们才有的强盗逻辑啊!
连大字不识几个的老百姓都知道一句话叫“铜钱无脚走天下”!
敢情今儿往白头鹰家里扔上几筐人民币,明天革命的红旗就插遍美洲大陆?统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