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实际上却并非这样。

    围绕朝堂,北直隶,山东,山陕,辽东等地,崇祯皇帝都凝聚打造起一批批务实,肯干,有能力的武队伍。

    他们在天子赋予的信任和权限内,做着各自的份内之事,并自发帮着天子减负,力求能做到问心无愧,这些可都是大明的栋梁。

    反观他们效忠的崇祯皇帝,则坐镇在紫禁城这一权力中枢,利用自己先知先觉的优势,去给他们保驾护航,去给他们解决所需,叫他们能心无旁骛的做事。

    当党争这一怪圈,不再能影响到这批贤臣良将时,其实看似很乱的大势下,崇祯皇帝在逐步收权,特别是北方诸省的权!

    明知道某些事情,不是靠天子威仪所能得到的,那崇祯皇帝表明的态度,就非常的明确了,就交给官群体去接管吧。

    这样能省下精力和时间,将自己心中所谋划的部署,逐一的落实下来,等大明北方诸省的基本盘,彻底打造好,那转过身收拾江南诸省,收拾西南诸地,就变得相对容易多了。

    “武备院的潜力,还是能多多激发的嘛。”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看着所持债券,对管绍宁说道:“这才过去多久,第一批样版就生产出来了。

    管卿,朕听说这些时日,你除了在国税处做事外,就跑到西山那边,去跟宋卿他们商榷债券样版。

    听王伴伴所讲,就连宝钞司的宦官和匠户,都被你拉到西山去了。”

    “臣有罪,请陛下惩处。”管绍宁忙作揖道:“臣不该行僭越事,这般”

    “好啦,这算什么僭越,以后这些就不必再言。”

    崇祯皇帝笑着摆手道:“若无管卿这般认真,想从快解决承载债券属性的样版,那发售债券之事,还不知要推迟多久。

    做事就应该这般雷厉风行,能将所有问题都想到前面,该找有司解决,就找有司解决。

    不要去学朝中的某些人,事事遵循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倘若大明皆是这般,还如何解决问题?”

    管绍宁应道:“臣谨遵陛下教诲!”

    从万历朝的后期,就一直折腾下来的党争,败坏了大明官场的风气,叫吏治腐败愈发严重,让多数官员不作为,现在终于有一批务实肯干的贤臣良才,崇祯皇帝保护还来不及,又怎会去打压呢?

    看着手里的样版,正面刊印有特殊花纹,战争债券,壹万两,崇祯三年第一期,背面刊印10000两,密小字等等,崇祯皇帝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退过。

    有了发售债券这一构想,第一期战争债券能发售出去,在后续的时间里,只要朝廷能逐步取胜,并有效管控住灾情,给予大明诸多群体信心,那崇祯皇帝有着很强的信心,能把这个烂摊子般的大明,给他逐步拨乱反正。

    将手中的样版,递给管绍宁,崇祯皇帝询问道:“兴国日报这边,所刊印发售的那几期报纸,是否提及战争债券的相应细则?

    特别是锚定物这一概念。

    这些事情要是不讲清楚,只怕京畿这边,真正购买战争债券的群体,并不会很多啊。”

    “启禀陛下,都逐一的进行刊印了。”

    管绍宁微微欠身道:“现在京城这边,议论战争债券的人,很多,就连通州、良乡等地,不少士绅、商贾等,都知晓此事了。

    刨去内帑要购买的份额,臣和国税处的同僚,都一致地认为,只要能烘托好购买债券的氛围,该批一千万两战争债券,能在两个月内售空。”

    对待债券这一较新产物,管绍宁他们有此保守心理,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他们并不清楚,纵使是在北直隶治下,究竟窖藏着多少银子。

    几亿两白花花的银子,累世不绝的通过海上走私贸易,被流入到大明境内,就算其中多数的份额,被窖藏到江南诸省。

    但是经较为漫长的时间沉淀,作为大明权力要地,在北直隶这边历经流通后,又暗中窖藏起来的银子储备,只怕也是笔不小的数额。

    “朕这里有一份辽前呈递的密奏,你拿去设法散布出去吧。”

    崇祯皇帝转过身,朝御桉走去,拿起一份奏疏,对管绍宁说道:“辽前那边,展开了几次袭扰,取得一些战绩,不多,斩杀两百余众建虏真鞑,杀了三千多众建虏二鞑,应该能叫一些人,振奋吧。”

    管绍宁:“!

    !”

    听闻天子所讲之言,管绍宁有些心惊,先前在朝堂这边,并未收到辽前的奏疏,怎好端端的,就取得这等战绩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心惊之余,管绍宁忙作揖道。

    “行啦,不必这般了。”

    崇祯皇帝摆手道:“朕的这位辽东督师啊,先前是瞧见东江军那边,在辽南取得一些战绩,也不甘示弱。

    所以就拿着新募的几个战兵营,借着窃据辽西的建虏松懈之际,展开了几次破袭,这没什么值得庆贺的。”

    在不知不觉间,崇祯皇帝谋划的泛辽东部署,开始逐步发威和生效,特别是李自成偷渡到辽南后,整个辽东的格局,似乎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尽管截止到现在,李自成依旧没有任何消息,不过崇祯皇帝却很是坚信,这个李闯将没那般容易死掉。

    至于孙承宗在辽前那边,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叫崇祯皇帝想到一点,既然祖大寿和吴襄二人,包括吴三桂、祖泽润、祖泽溥他们,都被自己从辽前支走,甚至祖大寿他们,都远赴江南了,去筹建涉及漕运的运军。

    那针对辽东将门的分化,也是时候逐步展开,叫一些将领调离辽前。

    若是这一谋划能够实现,或许大明能在较短时间内,瓦解掉这一准军阀势力,并推动辽东全境进行改制。



    第一百九十七章 抢购

    

崇祯朝时期的大明,其实最缺的就是信心,在军事方面的频频出错,特别是一些关键节点上,频频战败,丢掉疆域,损兵折将,叫治下的诸多群体,都逐步对朝廷丧失信心,以至于出现任何风吹草动,就会陷入到惶恐难安之下。

    先是一个建虏。

    后又多个流寇。

    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叫大明在所难免的陷入怪圈,并在这个怪圈中,一步步消耗大明元气,直至拖垮大明。

    “管郎中,战争债券售卖在即,这京城传出那等利好消息,是陛下的授意吧?”孙传庭面露笑意,看着有些紧张的管绍宁,说道:“辽前取得这样的战绩,朝中有司知晓的都不是很多,偏偏京城却传开了。”

    “的确是陛下的意思。”

    管绍宁微微点头道:“这次发售的首期战争债券,份额一千万两,意在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

    绝不能出现任何差池。

    错非是这样的话,下官也不会登门叨扰,将国税处的发售场所,定在顺天府衙,此番真是”

    “同朝为官,何必这般。”

    见管绍宁要作揖行礼,孙传庭笑着上前,搀扶道:“食君禄,为君分忧,此乃人臣的本分。

    况且现在的局势,在陛下的英明统御下,相较从前要好太多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多做些份内事才对。

    此次战争债券所能取得成效,那对国税处之后谋改关税,将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一场许胜不许败的战争啊。”

    “是啊,孙府尹所言甚是。”

    管绍宁眼神坚定道:“这的确是一场战争,其实很多人都在背后看着,想要看到朝廷的改变。

    这次对外售卖战争债券,必须要胜!

    好在,内帑这边拨发两百万两,有大内行厂的人,会在此期间,帮衬着维系下售卖的情况。

    孙府尹,时辰快到了,我们开始吧?”

    孙传庭微微一笑,伸手示意,二人缓步向前走去,在顺天府衙的前衙,聚集着数十众的官吏。

    “吱”

    随着顺天府衙的正门,被打开的那一刻,眼前所出现的那一幕,却叫孙传庭、管绍宁他们都一愣。

    “娘的,终于打开府门了,还要不要售卖战争债券了,我都等多长时辰了,也该对外售卖了吧?”

    “别急,别急,这是我先占的位置,还有没有人管了啊!”

    “你他娘的找死呢?!给老子排好队,禁止喧哗,敢有扰乱秩序者,即刻清理出府衙这边。”

    先前听不到喧嚣的场景,此刻却像是炸开锅一般,在顺天府衙前吵闹起来,数百众焦急等待的群体,在九门提督府所派锐士的维系下,排成了几条长龙。

    管绍宁惊疑之余,很快就收敛心神,转身说道:“即刻进场,按照先前所言的那般,对外发售首期战争债券!”

    “喏!”

    国税处的一众官吏,当即拱手作揖道。

    “大家都不要吵闹,携带本银的,来此兑换本票,然后再持本票,到债券发售点,可购买不同年限,不同份额的战争债券。”

    “大家都听好了,户部所辖国税处,对外售卖的战争债券,到期兑付,必须本人,持本票,到指定地点进行兑换”

    “队伍中持有汇通票号,所开具银票者,不必排队检校,可直接来债券发售点,由汇通票号的人检校”

    此时的顺天府衙前,数十名国税处的官吏,各司其职,负责着各自的事宜,先前排起的几条长龙,在出现短暂混乱后,又再度恢复平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垂手而立的管绍宁,看着眼前所聚人群,有些失神道:“怎会出现这般多的人,这跟预想的不一样啊。”

    “的确。”

    孙传庭皱眉道:“京城这边,对朝廷所开售的战争债券,似乎热情很高涨,这的确有些超乎本官的预料了。”

    眼前所排起的长龙,所聚集的那些人,无一不在宣示着,这对大明很是新颖的债券,似乎受到很大的追捧。

    一个以田产为锚定物,对外售卖的战争债券,到期不能兑付本金利息,可凭本票兑付田产,且利息相对较高。

    但凡是家境优握者,都会心动的。

    毕竟京畿治下的田产,本就是极为保值的传家宝,很多人虽然不清楚,战争债券背后的效应,可是田产却是实在的啊!

    崇祯三年的大明,虽说公信力受到一些损耗,可是还远没有到崇祯十几年那般,变得一不值。

    再者说辽东和山陕等地,在这些时日间,虽说产生的起伏较大,然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也增强了京城各个群体的信心。

    而藏在这人流之中,纵使是孙传庭和管绍宁二人,都不清楚的,其实是一些人,在背后想要达成的目的。

    “国丈,咱们的人都去了,顺天府衙那边热闹极了,这次咱们汇通票号,所拨一百万两银子,购买的战争债券,都是十年期的。”

    “公爷,咱英国公府的人,购买到十万两战争债券,不过只有一部分,是十年期的,其他多是五年期的。”

    “王公公,咱大内行厂这边,所持内帑银子,购买到那批预定的债券了,多以两年期,三年期为主。”

    “侯爷”

    在顺天府衙热闹非凡的背后,彼时在京城各坊治下,跑动着很多的人,他们将那边的消息,传到他们背后之人。

    一千万两的战争债券,内帑预定两百万,汇通票号预定一百万,仅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