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启禀皇爷,阎应元他们,已离京赶赴大名府那边。至于卢巡抚这边,还没呈递有相应的奏疏。”

    听闻此言的崇祯皇帝,不免有些生疑,难道在白莲一事上,存在着什么出入不成?

    不过对卢象升的能力,崇祯皇帝是相信的,区区一个白莲余孽,根本就不是卢象升的对手,更不是天雄军的对手。

    别的崇祯皇帝不敢保证,但卢象升借赈灾一事,借白莲余孽一事,想坐稳直隶巡抚的位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要达成这一谋划部署,那围绕北直隶的布局,就算初步达成了,这为后续发展北直隶,夯筑根基,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眼下皇庄这边,所安置的那批灾民,势头还算平稳吗?”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继续询问道。

    “这些逃难的灾民,受灾情和流寇的影响,为了能活下去,背井离乡,逃到北直隶这边,那就必须要给予他们信心。”

    “启禀皇爷。”

    王承恩欠身道:“据各地皇庄,所呈递的情况,目下这些安置的灾民,情绪都还算比较稳定。

    所奉以工代赈,叫这些灾民都组织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到后续诸厂建成以后,他们都将会被吸纳进去。”

    崇祯皇帝听闻此言,露出欣慰的笑容,现在内厂这边,所控制着的皇庄,包括各地所开便民铺和车马行,都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自己所筹谋的内帑经济体,正在逐步向前迈进,等到生产力能提升到一定水准,那将这些成熟的技术,推行到北直隶治下,必将带动整个北直隶的发展。



    第一百五十九章 增补东江

    

“奉旨外派的四卫营,时下正押解着查抄所得赃银等物,在归京的途中。”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着军机处的诸大臣,平静道:“李卿所领的钦差队伍,在山西追责肃贪事,也做的差不多了。

    山西那边的局势,算是趋于稳定了。

    吏部有司,对所缺的官员,也都逐一进行了增补。

    你们军机处这边,对此次立下战功的儿郎,尽快草拟一份授赏奏疏,呈递到御前来。”

    王洽、周延儒、王在晋几人,都流露出惊喜的神情,在当前这种局势下,四卫营提前返回京城。

    这代表着山西的态势,算趋于稳定了。

    大明治下乱的地方太多了。

    又是叛乱。

    又是灾情。

    这对朝中的那帮大臣来讲,特别是涉及到有司的官员,可谓是顶着不小的压力,稍不留神,头上的官帽子就没了。

    王洽惊喜之余,眉宇间流露出些许落寞,不敢抬头去看天子。

    想起前些时日,他呈递请辞奏疏,虽说天子并没有怪罪,然这心里多少有些踌躇。

    “山西民乱的事情,解决了。”

    崇祯皇帝看了眼王洽,继续说道:“这对国朝社稷来讲,是好事,至少没叫流贼叛乱事,进一步的扩大。

    时下陕西那边,是怎样的情况,通过先前呈递的军机要务,诸卿家的心里,也都是一清二楚。

    国朝所遇难事依旧很多,朕希望诸卿家,在军机处这边,能够切实为社稷虑,为朕分忧,做好份内之事。”

    “臣等遵旨!”

    王在晋、周延儒他们,当即作揖行礼道,唯有王洽有些踌躇,慢了半拍,但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对先前出现的集体请辞事,崇祯皇帝并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这般多大臣,闹出这样的事情,无非就是想以此表达不满嘛。

    现在能供他驱使的良臣,包括大批底层官员,都是极少的存在。

    在这等暗潮汹涌的局势下,该装湖涂就要装湖涂。

    倘若什么事情,都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那要不了多久啊,这大明朝廷就彻底停摆掉了。

    甚至于说所更换掉的那批大臣,单论职业操守的话,还不如现在这批大臣呢?

    比烂嘛。

    这是大明的常态。

    “行啦,说完山陕的事情,咱们说说辽东局势吧。”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撩了撩袍袖,朝悬挂的辽东舆图走去,说道:“虽说这陕西等地治下,云聚诸多叛乱的流贼,扰乱地方秩序,意图颠覆大明统治。

    不过真要论及危害性,还是肆虐辽东的建虏,对我大明的统治,要更大一些,毕竟建虏八旗之强,那都是有目共睹的。”

    跟随过来的王洽、周延儒、王在晋几人,盯着眼前的辽东舆图,陷入到沉思之中,显然是在思索天子所讲。

    从新任东江主帅,刘兴祚率部乘船渡海,奇袭建虏窃据的辽南一域,取得了自崇祯皇帝御极以来,在辽东地区少有的大胜。

    这叫军机处的这帮大臣,切实看到另一种可能。

    建虏八旗在野战方面,的确具备极强的作战能力,仅依着当前戍边的大明边军,远不是建虏的对手。

    既然是这样一种情况,那为何要将宝贵的粮饷,浪费到围绕辽前那边,所展开的营建行动,甚至被迫的承受建虏的侵掠?

    利用大明仅有的那点优势,在东江镇锤炼强军,增加水师的规模,时不时的在辽南沿海地带,展开无规律可循的登陆战、破袭战,以打建虏猝不及防。

    纵使一战就斩杀数十众建虏,那积少成多之下,时间一旦拖长,必然能对建虏八旗,造成不可逆的伤亡。

    现在李自成被投放到辽南了,那增补东江的事情,就必须尽快明确下来。

    崇祯皇帝负手而立,盯着眼前的舆图,心里思索起来:不过将领多了,兵马多了,难保会在内部生出事端。

    刘兴祚这员虎将,是值得信任的。

    能够抛家舍业的,从建虏那边反正归明,不管当初出于怎样的目的,这样的人才都要倚重。

    不过为避免东江军出现内耗,叫东江军专注于打仗,就要做出些调整,继而确保这一核心思想。

    围绕整个辽东地区,崇祯皇帝布下一盘大棋,东江镇,李自成,登来,山东,天津,辽前

    原本在崇祯皇帝的谋划中,没有作为本土流窜的这一环,但是李自成既然被勇卫营擒获了,那就要利益最大化。

    甚至因为李自成的出现,使得这个泛辽东攻略,变得更具灵动性,但同时对东江、辽前等地,相互间的配合更高了。

    “朕这些时日想了想,决意从军机处谴派参赞大臣金铉,领外派东江平虏前指,专擅后勤辎重,粮饷发放等诸事。”

    崇祯皇帝伸手说道:“增派左良玉、沉世奎二人,率部分精锐之师,增补到东江军的麾下,听候刘兴祚的调遣。

    打仗的事宜,刘兴祚说了算。

    后勤的事宜,金铉说了算。

    与此同时,军机处明发上谕,着登来巡抚孙元化,在辖区多多营造海船,要优先提供给东江军,并量力恢复登来水师建制。”

    毛承禄、陈继盛、孔有德、尚可喜这帮东江军老人,是别想着再回东江镇了,那样难保会出现喧宾夺主之势。

    不过按在西苑讲武堂的沉世奎,还是调遣出来,随同左良玉一起,赶赴东江,以增补刘兴祚所部实力。

    但是左良玉和沉世奎,两人的性格不一,然也或多或少有些毛病。

    为避免东江出现内耗情况,叫金铉这位正直、忠诚的人,派去东江镇治下,专擅后勤事宜。

    将打仗跟钱粮剥离开来,那很多所谓的糟心事,就都能扼杀在萌芽下。

    还是能供驱使的虎将悍将太少了。

    崇祯皇帝眉头微蹙,到处都在打仗,京畿这边也要留足人手,不然掌控三大营,又要向后推迟了。

    且这样一来的话,先前所谋优势,就相应的削减了。

    至于周遇吉所寻那帮苗子,还是要多加调教,贸然提前放出,谁知道会捅出来,什么样的幺蛾子。



    第一百六十章 这盘棋终究是活了

    

“陛下,臣觉得除了增补东江外,朝廷应恢复在觉华岛治下,原有的水师建制。”王在晋先是作揖行礼,随后走到舆图前,指着辽前一带,那处很小的地方,神情正色道。

    “通过刘兴祚所领东江军,此前乘船渡海,登陆破袭建虏所窃据之辽南,斩获的战绩来看。

    若能谴派敢战将领,率部坐镇觉华岛,亦能借孤悬海上的优势,对辽西沿海,甚至盖州卫、复州卫沿海,展开无规律的破袭。

    这样一来的话,觉华和东江,这两处孤悬海上的要镇,就能交替侵袭辽西、辽南,叫建虏忙于奔波。

    甚至窃据辽西的建虏,若敢袭扰辽前防线,则觉华岛所驻扎强军,可展开相应的登陆破袭,以减轻辽前的压力。”

    王在晋所提及的觉华岛,是此前大明围绕辽前一带,所谋定的一处粮草、军需转运储备基地。

    起到的作用较大。

    不过在天启六年的宁远一战,被努尔哈赤所领的建虏八旗,在没能攻破宁远城后,被一部偏师偷袭。

    觉华岛这处辽西的海上要地,就叫建虏偷家得逞,以参将金冠为首的驻军,包括岛上的百姓,都叫建虏给屠杀掉了。

    “臣附议!”

    “臣附议!”

    王洽、周延儒等人纷纷作揖应道。

    既然刘兴祚所部战法,能够有效对建虏这边,造成相应的损伤,那就不能只盯着东江一地。

    像偏居辽西海域的觉华岛,直面辽南的登来沿海,若是有可能的话,都可以筹建起相应的水师力量。

    在坚城之外的野战方面,大明军队的确不是建虏对手,不过真要论玩水战的话,那大明还是占优势的。

    考虑到当前的东江镇,还需登来这边,增补其麾下的水师规模,那登来暂不考虑,但是觉华岛那边,倘若能用好的话,亦是能发挥奇效的。

    “王卿家所说之事,亦是朕想要讲明的。”

    崇祯皇帝负手而立道:“据朕所知,从宁远大捷后,这觉华岛就处在半搁置的状态,这不好,很不好。

    先前的事情,我们就不说了。

    若是朝廷能在觉华这边,恢复起原有的水师建制,并谴派敢战将领,率部驻扎于此的话,那围绕辽东的攻略,就算盘活了。”

    事实上,即便没有李自成这枚棋子,崇祯皇帝也要择机恢复,偏居辽西海域的觉华岛海上要镇。

    多好的一处前出基地啊。

    为何要当成后勤、军需的转运储备基地,这不是给这处海上要地,平白增添负担和约束吗?

    就算想通过海上运输,向前线输送军需辎重。

    那也可以在紧挨山海关那边,没有被开发利用的秦皇岛,作为海运起点,通过这海上运输,运往宁远一带可停靠的沿海地带啊。

    围绕平叛建虏事方面,大明太侧重于地面反攻,忽略海上所能起到的作用,要知道海陆兼济,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朕想着,军机处这边,谴参赞大臣申甫,领觉华平虏前指,所行职责于金铉一致。”

    崇祯皇帝开口道:“谴派沉志祥,率部坐镇觉华,着天津直隶州,为所部提供海战所需战船。

    军机处明发上谕,至辽东督师府,觉华岛为独领水师,非涉及辽前安危,不可擅向沉部下令。”

    自充分了解辽前的复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