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阎应元、陈明遇这些人,流露出各异的神情,有坚定,有踌躇,对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表示理解。

    “臣,愿向陛下立军令状!”

    在众人不言之际,阎应元作揖朗声道:“若臣吃不了苦,辜负圣恩,擅逃灾区,臣甘愿受任何惩处!”

    阎应元是个好同志,以后要多多磨砺,等机会合适了,要下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看着态度坚定的阎应元,崇祯皇帝的心里很是欣慰。

    这带头表率做的太好了。

    崇祯皇帝有理由坚信,像阎应元这批人才,若是能磨砺出来后,以后到北直隶任职,到山陕两地任职,定然能帮自己分不少忧愁和担子啊。



    第一百五十七章 结硬寨打呆仗

    

现阶段的大明吧,依旧有很多黑暗的地方,依旧有着很多隐患在爆出,但是吧,在崇祯皇帝的居中落子下,有一些不小的改变。

    比如说朝堂。

    比如说地方。

    将一批务实、肯干的良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给予他们绝对的信任,当好他们的主心骨,那才能有这些改变。

    “周帅,这是最新一批,凭功进随军讲武堂的人员名单。”陈继盛走进帅帐,见周遇吉负手而立,盯着舆图,走上前说道。

    “前一批的讲武堂学员,都已下放到各部充实基础,时下咱们勇卫营,在梁山这片区域算立稳脚跟了。”

    说着,陈继盛的脸上,流露出些许的笑意,回想起初至陕西的境遇,那真是不愿去多想啊。

    陕西这个地界,实在太乱了。

    可谓是遍地都是叛乱。

    陈继盛也算见过世面的,可随军赶赴陕西后,见到那惨绝人寰之象,心里都觉得有些心寒。

    这真到了灾年之下,人就不再是人了。

    “这一批特招的学员中,那勐如虎和虎大威,要特别关照好。”周遇吉接过人员名单,认真看了以后,对陈继盛说道。

    “此二人虽说是塞外的降卒,不过这勇武和能力,都是极为出色的,若是能够调教好了,那都是不可多得的悍将。

    当前咱们勇卫营这边,秉承陛下先前所言的扎硬寨,打呆仗,从韩城这边,算是将整个梁山区域,都彻底控制起来了。

    然不管是相邻的延安府、西安府,亦或者其他府县,这叛乱的流贼势力,都是异常猖獗的。

    如论如何,都不能叫肆虐陕西的流贼,冲进山西治下,真要是那样的话,局势就变得更加不利了。”

    自从率部赶到陕西治下后,这周遇吉肩膀上所扛的担子,亦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增加啊。

    尽管在勇卫营的头上,还有一个外派流贼平叛前指,有参赞大臣金声,持天子剑,负责勇卫营在陕平叛事。

    可那不过是幌子罢了。

    按参赞大臣金声的原话,勇卫营奉旨在陕西平叛期间,涉及斡旋官场,后勤保障,安抚百姓事,由流贼平叛前指全权负责。

    涉及平叛事宜、招募新卒、进驻何处等等,皆由你这个勇卫营主帅专断,只需将一应奏疏,经平叛前指呈递御前即可。

    对崇祯皇帝的这份信任和倚重,像周遇吉这等执拗者,唯有死战以报君恩。

    涉及到一些重要部署,包括募集新卒这等大事,周遇吉都会跟金声商榷。

    当然像奉密旨假扮流贼,劫掠地方恶绅恶霸事,并未对外透露丝毫,毕竟此事一旦传出去,影响太过于恶劣。

    甚至参与劫掠的将校,包括麾下所率领的将士,周遇吉都是精挑细选的,甚至在进行多次后,便会严令他们返京,接受重新的调动分配。

    只是最近周遇吉的心情,却不是很好。

    不知自己查明的宗藩事,真要叫陛下知晓了,那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啊。拿着手里的名单,周遇吉思绪万千,若要是除掉秦藩的话,就不能选派一般将领了啊,这毕竟是皇明族裔啊。

    陈继盛的心里很是奇怪,他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自家主帅,像是藏着什么心事,可至于是什么事,却不清楚了。

    自他们勇卫营奉诏赴陕以来,虽说消耗的各类军需,数额多了一些,但是对粮草这一方面,相对来讲还算可以。

    毕竟有劫掠恶绅恶霸事,假以用剿匪之名掩盖,这些时日间也没暴露,甚至勇卫营的建制,亦扩编至三万有余,距天子所定五万员额,也没有剩下多少。

    且随着扎硬寨、打呆仗的思路,在勇卫营这边贯彻落实,再辅以闪击、破袭等小股作战。

    这使得流贼平叛前指的名下,还募集有三万余众辅兵,用于各部粮草、各类军需押运事宜。

    周遇吉是忠心耿耿的帅才,他很清楚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可为了避免某些情况,他所统率的勇卫营,所辖一应员额皆为战兵,像后勤保障和后勤押运等等,全都是由流贼平叛前指负责。

    金声神情严肃,快步走进这帅帐内,见周遇吉、陈继盛都在,当即开口道:“周帅,陈帅,这西安府治下,出现问题了。”

    “金参赞,究竟是出了何事?”周遇吉闻言,当即看向金声,说道:“可是流贼要攻打西安城?”

    受周遇吉所部赴陕影响,加之洪承畴擢陕西巡抚,陈奇瑜擢延绥巡抚,这使得陕西去往山西的通道,悉数都被堵住了。

    特别是周遇吉所领勇卫营,所奉行的扎硬寨、打呆仗,在经历韩城一战后,叫洪承畴给看出不同之处,这使得洪承畴学去了,而陈奇瑜也跟着学去了。

    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像王左挂这批流贼,包括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他们,都将先后冲杀进山西境内。

    这导致大明在平叛事上,彻底陷入到被动之下。

    可现在的态势是,王左挂死了,王嘉胤这批人,游荡在陕西境内各处,东进山西的通道,被彻底堵死了。

    “没错!”

    金声皱眉说道:“南窜至庆阳府治下,那王嘉胤、王自用等部,不知为何,竟转战到西安府治下。

    眼下西安城一带,充斥着大量流贼,陕西巡抚洪承畴,派人求援”

    听着金声所讲的这些,周遇吉神情严肃,转身看着眼前的舆图,就当前的态势来看,延绥那边的压力,减少了很多。

    可是陕西以南的境遇,却变得不怎么好了。

    “周帅,照当前这种态势,恐肆虐的流贼势力,有向汉中府转战的苗头啊。”

    陈继盛紧皱眉头,对周遇吉说道:“若真是这样的话,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一旦说流贼杀进汉中,那咱们大明的腹心之地,可都暴露到流贼之下了。”

    “的确是这种情况。”

    周遇吉眉头紧锁,开口道:“看来我勇卫营的主力,在确保梁山一带的安定,剩下的全都要带走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卫营归京

    

“皇爷,山西那边传来好消息。”

    王承恩手捧奏疏,走进东暖阁,笑道:“四卫营这边,在毛承禄、孔有德他们的统御下,率所部主力,押解追查赃银,及部分镇压所得,提前归京了。”

    “呈上来。”

    本伏桉忙碌的崇祯皇帝,听闻此言,放下朱笔,看向王承恩说道,这毛承禄他们提前归京,的确是出乎自己预料啊。

    王承恩不敢耽搁,当即踱步上前,将所捧奏疏呈上。

    此前山西肃贪一事,叫山西生出民乱,这叫崇祯皇帝甚是恼怒,直觉告诉他,那定是地方官员所为。

    不过后续发生诸多事情,叫崇祯皇帝深刻感受到,这京畿一带若无充分兵源,那一旦遭遇突发情况,都会叫自己陷入被动。

    看着手里的一封封奏疏,崇祯皇帝脸上笑意渐盛,没想到毛承禄他们,此次山西之行斩获颇丰啊。

    “朕果真没有看错他们。”

    崇祯皇帝澹笑道:“李邦华所领钦差队伍,在山西境内的肃贪,进行的很好,局势也都得到有效控制。

    四卫营这边,镇压各地民乱得成。

    除了留下部分精锐,继续受李邦华他们差遣驱使,这主力都随毛承禄他们,押解追查贪官污吏所得,甚至是镇压所得,启程归京了。

    等毛承禄他们率部归京,那北直隶治下安置事,包括赈灾事,都能确保万无一失了啊。”

    来到这崇祯三年后,对崇祯皇帝来说,这并非是一个好年景,不断爆出的雷,叫他很多时候很是被动。

    也幸好是崇祯皇帝有所准备,才使得整体的局势,并没陷入到绝境之下。

    对待当前这种时局,崇祯皇帝的态度很明确,稳住陕西和辽东,这两地叛乱之势,用尽一切办法,削弱两地叛军。

    只要这两个火药桶,不会再像先前那般,随时随地的爆炸,那大明的整体局势,就相对来讲比较稳定。

    “说起来毛承禄他们,也都算是有心了。”

    崇祯皇帝放下奏疏,对王承恩说道:“知晓周遇吉所领勇卫营,在陕西那边的境遇,可能比较艰难。

    一个个都想着谴派部分精锐,押运一批查抄所得粮草,运抵周遇吉所部,这等讲袍泽情谊的做法,又何须向朕告罪呢?”

    对于毛承禄几人所呈递的奏疏,上面涉及到的告罪事,崇祯皇帝心里并没在意,至于怪罪,就更不可能了。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这等通讯手段极差的背景下,倘若事事都不敢做主,事事都想插手在外军队,那早晚是要出大乱子的。

    况且毛承禄他们这种举动,在崇祯皇帝的心里,还感到很是欣慰,至少先前在西苑讲武堂时,他所强调的袍泽情谊,这些人都记在心里面了。

    想要扭转贵武贱的政治生态,那必然是要多方面入手,毛承禄这批到讲武堂进修的将校,就是其中的一环。

    在大明纷乱的大势下,这批人若是能奉旨征伐,凭借战功晋升上来,那敕赏爵位是必然。

    等到崇祯皇帝改造好原有勋戚群体,再加上这批新的勋戚群体,等到了合适的时候,就能跟官群体摊牌了。

    毛承禄这些人的改变,还是很大的。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这些奏疏,心里暗暗思量道:现在陕西那边,局势还算平稳,持续放建虏的血,就必须要加快落子。

    等到毛承禄他们,率部归京以后,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围绕辽东这边,所谋定的诸多部署,可以发挥出最大成效。

    受通讯条件的限制,此时在京的崇祯皇帝,并不清楚陕西那边,局势急转直下,陷入到另一种被动下。

    周遇吉所领的勇卫营,已然紧急开拔,向西安府境内行军,流贼平叛前指的八百里加急,正在赶赴京城的途中。

    如果说王嘉胤这些流寇势力,攻破西安城,甚至转战汉中的话,那将会跳出明军的包围圈,所占据的主动权就更多了,或转战川地,或转战湖广,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对大明的危害都太大了。

    “王伴伴,阎应元这批读书人,都启程离京了吗?”

    不知陕西情况的崇祯皇帝,看向王承恩说道:“此外卢卿这边,是否有呈递的密奏?针对白莲余孽一事,可有什么进展?”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启禀皇爷,阎应元他们,已离京赶赴大名府那边。至于卢巡抚这边,还没呈递有相应的奏疏。”

    听闻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