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机处明发上谕,至辽东督师府,觉华岛为独领水师,非涉及辽前安危,不可擅向沉部下令。”

    自充分了解辽前的复杂局势后,崇祯皇帝发现辽前那边,层层加码的职权构架,实在太严重了。

    特别是辽东的部分官,都能拐弯抹角的下令,这致使大明在辽前那边,指战体系是很混乱的。

    有了军机处后,在很多流程上,崇祯皇帝都能进行简化,使得前线重要之地,能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给统兵将领提供庇佑。

    现阶段军机处这边,共有三处外派的前指,从军机处参赞大臣中,精心挑选出的金声、金铉、申甫三人,都是知兵、动兵、有原则的良臣。

    只要明确他们的职权,除非所辖区域内,统兵将领要带兵谋反,否则他们是不会轻易干涉的。

    这跟外派镇守太监,或从朝中遴选大臣,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军机处这边,尽快将朕言明的平叛事,落实下来。”

    崇祯皇帝眼神坚毅,看向王洽他们,说道:“能否钳制住建虏,能否遏制住建虏,就看这些谋划,能否尽快落实了。”

    “喏!”

    王洽他们当即应道。

    围绕泛辽东攻略,主要落子算明确了。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崇祯皇帝思绪万千:等卢象升坐稳直隶巡抚,要借着他的名义,将秦皇岛那处地方,也尽快的发展起来。

    仅靠天津、登来两地,作为辽东的后勤保障,是远远不够的。

    若是有必要的话,可叫内厂的势力,亦扎根到那里去,营建造船厂,以加速发展该区域。

    大明不仅要解决建虏之患,还要积极地开海,当前所积攒的主要矛盾,要通过对外进行转移啊。

    崇祯皇帝转过身来,看着眼前的辽东舆图,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精芒,心情可谓是很复杂。

    和先前完全被动的局面相比,至少在某些方面上,他已经开始占据先手优势,只要能保持这种势头,那后续优势会更加明显。

    “这盘棋,终究是活了啊。”

    崇祯皇帝感慨道:“某些人的金山银山,停止了无谓的粮饷供应,无疑是给国库减轻了负担。

    辽前、觉华、天津、山东、登来、东江等地,都在逐步的改善,相信之后的局面,会愈发的明显。

    李自成这个闯将,只要能渡过前期危险,就火药桶一般的辽东,朕就不相信,在星星之火下,不能燃起燎原之势!”

    同样是处在小冰河时期下,建虏还盘踞在更寒冷的辽东,难道他们建虏,就真的是天选之子?位面之子?

    凭啥大明遭遇诸多矛盾和问题,建虏这边就一点都没有?

    崇祯皇帝根本就不相信这些,只不过这些问题,都被大明上下所忽略了,而他的出现,这叫这些被忽略的地方,被一一的捡起来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运漂没

    

“国丈,最近这些时日,汇通票号的进展很喜人啊。”

    崇祯皇帝翻看着奏疏,对周奎笑道:“这才过去了多久,顺天、天津、河间、保定治下各县,都给开设起分号了。

    速度未免快了些吧?

    再者说,国丈是从哪些地方,寻得的可靠之人,去出任这些分号掌柜?毕竟汇通票号非同小觑啊。”

    “启禀陛下,这开设的速度,其实刚刚好。”

    周奎微微一笑,欠身道:“这些开设起的分号,老臣都安排了可靠人手,在分号的重要位置上做事,同时向老臣传递情况。

    这批人的家卷,都在老臣安排的田庄生活。

    此外那些分号的掌柜,从府,到县,都安排了相应的监察,叫他们在做事之际,相互进行制约。

    而汇通票号这边,也开设了术算学堂,从林家商号那边的青壮,选了一批他们的孩童,从小进行培养”

    听着侃侃而谈的周奎,这叫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笑意,没想到自家这抠门岳父,玩起套路和手段,还真是一套接着一套。

    无间道,监察,人才培养这些手段,都无师自通了,看来抠门的人,真要是给点拨通透了,那还是能有大用啊。

    对待汇通票号这个组织,崇祯皇帝是给予厚望的,他想通过复杂的经济市场,来培养出一批专业的人才。

    时下在各地的皇庄,所恩养的那批遗孤,有一些有天赋的遗孤,亦接受着相应领域的培养。

    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后,就会分批安排进汇通票号,并逐步的成长起来,为后续筹建大明皇家银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大明对金融这个领域啊,还是掌控的很是薄弱。

    就依着现有混乱的秩序,贸然提出筹建大明皇家银行,贸然将大明钱法事更精进,是会出现大乱子的。

    本身从崇祯三年到五年,这一范畴就是暂稳期,一切以稳定局势为主,若是折腾的摊子太大,那经受的反弹也是很大的。

    崇祯皇帝心里也很清楚,在大明治下的各地,存在不少类似汇通票号的组织,不过规模都不是很大,都是在一定地域内流通。

    想着手整顿大明金融,首先要做的不是从国朝层面,去设立一个新衙署,而是应逐步竖立起行业规矩。

    等到金融这个行业,渐渐的形成规模了,且是他所控辖的票号,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那行业规矩就能叫人遵守。

    有了这些宝贵的沉淀后,那时大明也逐步扭转衰败之势,就能通过国朝、民间两个层面,交替推动大明金融领域的变革。

    现阶段奉行重农抑商的大明,有一个钱法尚书,所带领的衙署,来配合着户部,管理大明钱法事,绰绰有余。

    反正真听话的,就是会听话,不会听话的,就算杀再多的人,那依旧是不听话,这就是大明的现状。

    “国丈心中有数就行。”

    崇祯皇帝放下奏疏,面露笑意道:“尽快将汇通票号,在北直隶的治下开设起来,是要确保做成的。

    不过锦衣卫,内厂,西厂这边,都会不间断、不定期的进行抽查,这点还望国丈能了解到的。

    毕竟汇通票号这个组织,若是出现亏空,或者坑害百姓的事情,会给朝廷带来很大的被动,甚至影响北直隶的秩序。

    该赚的银子,要赚。

    不该赚的银子,碰都不能碰。

    国丈既然缔造了汇通票号,就要把它带好,切实变成大明的助力,而非是坑害大明的存在。”

    虽说自始至终,崇祯皇帝脸上的笑容不减,可此前有些飘飘然的周奎,却心里一顿,内心深处涌出惊惧。

    想起自家皇帝女婿的手段,包括被捏着的命门,周奎就想逃离乾清宫,没法子啊,被算计的太狠了。

    “是,是,陛下说的是。”

    周奎惊惧之下,说话有些结巴,点头道:“请陛下放心,老臣定会带好汇通票号的,绝不会叫它出现任何岔子的。”

    原本周奎进宫面圣,是想叫天子看到他的成果,看敕赏爵位一事,能否趁着天子龙颜大悦,给敲定下来。

    没想到自己这话还没说完,就被自家皇帝女婿给堵住了。

    看来根节还是在林家商号,于阜财坊那边,所取得的成绩,还不够明显啊。

    “皇爷,骆养性、方正化联名,呈递密奏。”

    王德化手持奏疏,快步走进东暖阁,向崇祯皇帝作揖道。

    本想再敲打周奎一番,但听闻王德化所讲,崇祯皇帝皱眉道:“呈上来。”

    这骆养性和方正化,被打发到直隶和山东,负责押运赈灾粮饷,好端端的,他们呈递什么密奏?

    相较于北直隶这边,山东距京城更远,为避免有人,在押运途中上下其手,这一路的押运事,是由骆养性和方正化亲自负责的。

    “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

    本站起身想告退的周奎,被崇祯皇帝这突然的怒斥吓住,肝胆俱裂之下,竟直接跪倒在地上。

    “王伴伴,你去传朕口谕,叫内阁和户部的官员,都给朕叫来。”崇祯皇帝没有理会周奎,冷厉的眼神,看向王承恩道。

    “朕还真是没想到啊,在漕运竟有这般严峻的漂没,好一个漂没啊,若非是这次山东赈灾,朕派遣厂卫负责押运,那此事朕还要被一直蒙蔽啊。”

    “喏!”

    王承恩不敢迟疑,当即作揖应道,随后便匆匆离开东暖阁,朝华殿方向赶去。

    “国丈,朕就不留你了。”

    见周奎跪在地上,崇祯皇帝强压怒意,说道:“做好该做的事情,朕对国丈的敕赏,是不会忘的。”

    “老臣明白,老臣告退。”

    周奎连滚带爬,站起身来,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随后便逃一般的离开东暖阁,方才那场景太吓人了,叫他都忍不住胆寒。

    只是这个漂没,又是怎么回事啊?

    跑出东暖阁的周奎,心有余季的站着,回头看了眼乾清宫。

    心里却不由得生疑。

    究竟是怎样的事情,竟叫自家皇帝女婿,会这般愤怒啊。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南北中漕运分权

    

漂没,泛指在漕运、海运途中,所运输的粮、饷、军需等,发生意外所造成的损耗,这都是有定额的。

    只是吧。

    不知从何时起的坏头,漂没,竟演变成贪污的手段,就算是没有意外,那也可以报成意外。

    就是这种官场的不正之风,才导致大明财政愈发崩坏,才导致大明军队愈发糜烂,大明上下烂账一堆。

    大明吏治败坏了,啥事都办不成。

    除了这个漂没以外,还有一项火耗,那才是害民之策,混迹大明官场的官员,是挖空心思暴敛钱财。

    “都看看吧,好好看看。”

    崇祯皇帝拿着密奏,神情冷厉道:“若非是山东治下出现水灾,朕谴派厂卫,押解赈灾所需的粮饷,亲抵山东。

    叫厂卫的人,意外撞到这匪夷所思之事,朕还真就不敢相信,以往漕运的漂没,竟是这样来的。”

    言罢,崇祯皇帝将所持密奏摔在地上,这叫韩爌、温体仁这帮阁臣和廷臣,一个个都心里生惊。

    天子提及漂没,这容不得他们心中不重视。

    其实就漂没的潜规则,但凡是身处朝堂,混迹官场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

    算是半公开的秘密了。

    唯一不知情的,恐只有大明皇帝了。

    毕竟大明的官俸,就那么一点,当大明的官员苦啊,不能失了官威,还有各种人情世故的往来。

    就那点俸禄,连平常的生活维系,都不够。

    要论大明的贪腐手段,真可谓是花样百出啊。

    崇祯皇帝脸上带着怒意,可心里却很是平静,甚至很想笑:除了这漂没外,还有火耗,在京的这帮官员,还有碳敬、冰敬、节敬等等。

    句句不带贪污,却又句句带着贪污。

    从天启朝开始,辽东就逐步演变成,朝中某些家伙,地方不少官员,外加辽东将门,手里的金山银山了。

    一个党争风气的影响,加剧了吏治腐败,继而滋生出大量蛀虫,不断吸吮着大明元气。

    就依着现阶段的情况,想把这些问题都给解决了,那纯粹是痴人说梦的事情。

    当大明的皇帝不容易啊。

    当大明的廉官也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