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命的觉醒-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也是希望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杀生为例:为了生存,无论吃荤吃素,人所作的罪业非常之多。当我们吃着盘中的肉、虾或鱼类时,觉得非常过瘾,却很少想过它们被放在锅里煎煮的痛苦。应该好好想一想:假设角色替换,自己变成这些众生被放在锅里煎煮,会不会痛苦?吃素食蔬菜也一样,光是农夫种植时所施洒的农药和化肥就已伤害了千千万万的众生。有的人还在食物里加苏丹红、福尔马林等有害物质,甚至制售地沟油,则是完全丧失了良心,这一定会造业的。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钱财和满足贪欲。这些扰乱社会、触犯法律的做法一定会得到惩罚。
我们对别人做伤害性的行为常会无所谓,而反过来当别人伤害我们时我们就不高兴。我们做生意赚别人的钱财,觉得非常过瘾,可当别人赚我们的钱时,我们就不太舒服。我们常被贪念蒙蔽而不自觉,只记得自己的利益,对他人的痛苦却无所感受。所以,当别人贪求时,我们会认为这个人真是贪得无厌;而当自己贪婪时,却觉得自己很有福报,以为自己贪得越多就可以得到越多。这就是我执极为自私的一面,总是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常常用放大镜的标准去看待别人的所作所为。
此外,如果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如被炒鱿鱼,会很痛苦;但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不喜欢的人身上,我们却会很快乐。每当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骂人的话会从我们的口中宣泄而出,还不许别人生气;而当别人骂自己时,我们又气得火冒三丈。别人赞叹自己时,我们会觉得很欢喜;如果是实话,高兴是应该的,但即使对方讲的是谎言,我们还是沾沾自喜——这是人最脆弱的地方。人与人之间能互相赞叹是很好的事,但是自己不常赞叹别人而期望别人常赞叹自己,同时认为别人的赞叹都与事实相吻合,那么就要好好自我检讨了,因为人绝不可能十全十美。很多时候光靠动听的言语无法表达真实的意义,可是我们的虚荣心却永远希望别人对自己讲好听而不实际的赞语。
一个喜欢挑拨离间的人,将本来相处融洽的团体、家庭、朋友或是夫妻拆散了,还能洋洋得意;而当别人反过来用同样方式对待他,痛苦就会找上门来。别人对我们说美言赞语,给予我们美好的东西,我们感到快乐;如果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得到我们渴望中的福报,我们便不由自主地感到痛苦。为什么?这些应该跟自己毫无关系才对,但因为不喜欢对方而在内心种下恶根,一旦想到对方可以得到不该得的事物,因为嫉妒而生的嗔恨心就马上起作用,到最后,受伤害的是谁呀?当然是自己。因为内心不平衡而产生种种苦恼的情绪,甚至造作不善的行为,当然会受伤害。
如果你所追求的快乐都是产生于谩骂别人的情况下,你所追求的满足是建立在抢夺别人、嫉妒别人或对别人傲慢时,那么这种满足是虚幻而短暂的。因为你所追求的快乐都与别人息息相关,当你对别人充满贪、嗔、痴、嫉妒、傲慢,反过来,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所以,我们认为对自己好的作为,都会造成负面的效果,使你不安定、不快乐,也不满足,更不可能产生幸福。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尽管他可能有很好的学问,擅长许多技艺,但心灵层面太狭隘了,学问再高深也没有用;一个只追求自己利益的人,常常会以伤害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自私的人,不仅朋友会离他而去,就连最亲的家人、先生、太太,都不能与他相处。
假设自私自利可以带给你真正的快乐和平安,我们也不反对,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心,但过度的执着会造成绝对的伤害。我们看,这世上过得比较快乐的人,通常都是把自己心灵导向善的方面,大都是超越自我、为他人着想的。一个贪心重的人,从外在的物质到内在的智能都要贪,有时在短时间内能奏效,但贪到最后,不会有一个满足的时刻,所得到的也多是负面的。一个没有贪念的人,他的企图心不强烈,成功的机会比较少,但从心灵层面来说,他的成功是永久的,心境是快乐的。
再来谈谈嗔恨心重的人,他们一般脾气都很坏。虽然我们常说脾气坏没关系,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但是心地善良怎能从外面看得出呢?所以,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他的人缘通常会不好,他的家人亲戚朋友都会躲得远远的。而嫉妒心重的话,会使两个相爱、想一起携手走向婚姻的人,最后因相互猜忌而各分东西。在尘世中,变动较快,诱惑较多,我们脆弱的心很容易受影响,但我发觉,很多人的问题并非外在因素,而都是由自己猜疑引起的。
所以,不行善时,我们的心就会慢慢堕落了。
倘若控制不好我们的内心,当面对外境的起起伏伏时,心中也常会有波澜壮阔般的翻搅,情绪也会是此起彼伏的。因为我们的自私,所以多半情况遇到问题时,情绪的表露都会以自我利益为主,由此表现出对于人或事物的贪、嗔、痴、慢、疑的起心动念,那么情绪也会因此而变化。在这种连锁反应的心绪表现下,基本都是不善的言行居多,那么之后得到的反馈也不可能使我们自己舒心。心念不及时以行善为首,那么痛苦也会是尾随快乐之后与我们结缘的。
………………………………
唯有业随身
轮回中的众生,来世会不会过得平顺或幸福快乐,关键在于今生有没有足够的准备。足够的准备是指,要在这一世累积众多资粮,也就是足够的善业。佛法是如此,世间法不也是如此吗?就像世俗中的搬家,当你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有财物、能力、体力时,丝毫不会恐惧,也不必担忧,因为一切都准备好了,可以将下一个家布置得更美好。可如果事先没有足够的准备而又必须搬家时,我们一定会很惶恐,担忧没有钱能搬去哪里,担忧如果搬到一个破烂的地方找不到工作又没有钱财,要如何活下去。
就个人而言,当自己往生的时刻来临,要有心理准备,首先一定要对因果循环有足够的信心。如果不从认知上明白“往生即是再生的开始”,就会对今生产生强烈执着,执着今生的财物、亲朋好友,以及生活的这片土地等等,而这将带给我们痛苦的挣扎。因为你不想失去,可又没有能力继续拥有;不愿离开,可又没有能力留下。古代西藏有名的萨迦班智达智者曾经说:“死神不会理会人们的事情有没有完成,所以在他来临之前,就要有充足的准备来面对自己的一切。”因为当死神真的来临时,你无法对他说因为你的事情还没告一段落,要他延后来临的时刻。所以,当我们往生时,要有平静坦然的心理准备。对于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包括最挚爱的亲戚朋友、财富地位,临终的你既然无法带走,也就没有执着的必要。你最珍爱的肉体,以前别人斜眼看你一下,你都会认为别人轻蔑欺辱了自己,在这必须放下的当下,执着也没有意义。虽然这些说起来容易,但是因为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和一直以来认为这就是终结的象征,心存不安。可事实面前,轮回的真相就是有生必有死,无一人能例外。那么对于死亡的认知和应该有的正确态度就需要我们慢慢建立起来,并且知道这不是终结,而是下一世的开始。谈及开始,这一世一切的所作所为都会是将来果报成熟的种因,如此福报资粮的积累,以及断恶修善的必要性就真的不容小视。
死亡时肉体是带不走的,没有人可以将肉体带到下一世,就像搬家也无法将旧屋带到新家一样。真正要离开的是灵魂,而唯一可以跟随灵魂离开的,是在称为“阿赖耶识”的第八意识上所播种下来的一切“因”。这些“因”,无论善恶,终究都会成熟在我们身上。好比从小到大,在求学的过程中,老师在讲台上传授许多知识学问,我们在下面聆听学习,然而老师并没有将任何实质的东西给予我们,我们真正得到的是老师在讲台上所传达的观念和思维,当这些内容融入了我们的第八意识,便成为我们学**师学问的种子。随着往后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老师所会的一切,而老师并没有减少任何东西,我们也没有增长任何实质的东西,增长的是在阿赖耶识上所播下的种子而已。
由此可推知,一个人在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家庭、社会对他的关怀不够,可能会有不良的阴影在他心灵上产生。也许通过认真学习和努力工作,在长大成人之后他拥有较高的学历或辉煌的事业,在表面呈现圆满的人格,可在内心深处还是有残缺不健全的部分。
我认识一位知名博士,在某公司担任高阶高薪的职位,上至董事长,下至所属员工,公认他是温和谦恭、负责上进的大好人。可他回到家,却常对妻子、孩子恶言相向,甚至施以暴力。他妻子将这些说给别人听,没人相信,因为在外面他是个公认的大好人,即使不认识的人也都大为赞叹他。造成他人格不成熟的一面,原因是他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家里孩子又多,在成长过程里遭受很多的歧视和不公平,其母亲也常常以打骂方式教育孩子。为了维持庄严的形象,他不会透露自己的过往,而且比他人更谦恭有礼,所以大家都认为他是最好的人;但在家里,他会在妻子和孩子身上重复母亲打他的模式。他也知道自己不对、应该改过,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如果这样的缺陷已深深地印在阿赖耶识上时,想要改变,真的不容易。在我们行善的意念里,如果有恶的杂念融入,那么这种含有杂质的善念不断累积,会使得人格混杂了善与恶,藏入阿赖耶识,导致人格在善恶的交叉循环中成熟后,有时会自以为动机良善,在做好事,可方式不对,付出的行动就变成了坏事。佛法上将这称为“无明”,因为无明而产生的烦恼,便会带来业力。所以,我们不能轻视一些小时候的习气,就像俗语所说“小时偷瓜,长大偷牛”,一些小小的坏习性,如果轻视而没有加以纠正,就会像滴水穿石一样,长大后会变成强大的业力而伤害别人,当然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
每个众生在一世又一世的轮回中,只是角色在不停地变化着,业力却是紧随我们未曾离开。我们常用性格来描述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方式,这就是业力的一种表现。它对于人的影响会像“多米诺骨牌”的比喻一样,很多时候,心念一动随之而来的言行举止都会一触即发,从而被当下的念想所牵动,那么随后我们给予外界的表现也会得到相应的反馈。其实业力的表现可以细微也可以粗犷,但是因业而带给我们的是快乐或是痛苦,那就完全取决于是我们的善业作用还是恶业作用了。佛法说,其实我们每一世轮回的真正责任还在于了缘了业。
………………………………
社会怪相剖析
许多大家庭中,为了争夺遗产,兄弟姐妹亲戚各不相让,脸红脖子粗,这时家里如果有学佛、善良的人,便能维持整个家的运作。
一个家庭有一个善良的人,便可维持家庭的运作;如果社会上多一群这样善良的人,能先反省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