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深的水是泪水-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7·16战斗结束后,鞍山市公安消防支队在作战有功人员当中提升了一批领导职务。王伟说,在7·16战斗中舍生忘死、功绩显著的人,应该最先提升职务,这就是弘扬正气。截至2010年11月末,这个支队的张国文由副参谋长提升为战勤保障大队长,张朝阳由特勤中队指导员提升为战训科科长,金玉松到组教科主持工作,张向忠由战训科科长提升为副参谋长,直属中队中队长孙涛提升为干部科科长,刘海波由士官提升为警官。

    王伟支队长不希望再出现7·16大火,但心里忘不了7·16,永远忘不了。
………………………………

第二十九章 大地震动,分不清管道还是油罐,隆隆作响

    7月16日20点45分,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接到紧急增援命令,蔡东辉随大队的18台战斗车辆一起开赴大连火场。

    蔡东辉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现任特勤大队抢险救援中队中队长。17日凌晨2点30分,他和战友到达火场。在接近火场那一刻,蔡东辉完全惊呆了,整个现场全是火海,流淌火四处奔涌,火灾中心区蹿出几十米高的火舌,浓烟笼罩上空。蔡东辉放眼看去,分不清哪是储油罐,哪是输油管线,全都在燃烧。最可怕的是罐体和管道内部发出“咚咚”的巨响,仿佛随时会爆炸。如果没人告诉这是火灾现场,谁都会认为这里是火山喷发了。

    凌晨3点,盘锦支队接到了灭火战斗任务,即扑灭火场东侧油品码头大火。这个码头的规范名称叫中国船舶输油码头。蔡东辉带领突击队员首先冲进火场实施灭火冷却。刚进现场时,里面浓烟滚滚,看不见路。到地方发现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的油池火光冲天,打这种大面积的明火无意义,必须找到火根。蔡东辉和战友们从管道底下往前爬,寻找火根。这时“砰”的一声,蘑菇云腾空而起,管道与罐体的连接处发生大爆炸。一瞬间,周围几百平方米面积内火势增大,有的火直燃,有的火横飞,浓黑的烟雾把他们紧紧包裹。蔡东辉和战友没有退缩,也无处退缩,继续往前爬,找到着火点——一根直径1000毫米粗,已经变形的管道,出两支泡沫枪进行冷却,再出两支泡沫枪扑救地面流淌火。蔡东辉和支队警训科负责人陈东强,战士刘明明、翁尔强、初征、丁一、孙玉泉、张宝和张立新等人一直战斗到凌晨4点,有效地控制了火势。7点30分,地面流淌火被完全扑灭。

    那时候,海面上的几艘舰船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码头上四条大型输油管线全都处在流淌火的烧烤之下。他们身穿隔热服,仍然被炙烤得难以忍受,浓烟裹着有毒气体滚滚袭来,蔡东辉好几次差点昏倒在地,不是烤的,也不是累的,是被有毒气体熏得头晕目眩。但他和战友们坚持下来,阻止火势向南侧成品油库和加油站桥蔓延。

    蔡东辉2007年6月入伍,步入警营才三年。一个地方大学生,三年后被任命为特勤大队抢险救援中队中队长职务,他感到十分光荣。蔡东辉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奔赴7·16火场。面对危险、磨难、痛苦,他始终用抢险救援中队中队长这个标杆要求自己。18日上午,他带领战友进入103号油罐内部灭火扑救,历经了十多次爆燃,一直战斗到大火被扑灭。

    石闯,1985年出生,2008年入伍,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指导员。

    7月16日晚,石闯和战友驱车7小时到达大连火场。他和战友进入阵地,扑救直径1000毫米粗的管道大火。爆炸发生,蘑菇云腾空而起,真让人感觉***落到了这里。石闯的第一反应是跑,刚跑出几步,想起阵地还有战士丁一,他回头拽上丁一往高处跑。跑出去回头看,黑烟和油火已占据了他们的阵地,如果撤退不及时,他们俩就都没命了。战士作战勇敢,但遇到突发情况不知怎样办。火场上,干部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兵,把兵掖在裤带上,不能让他们遭遇伤亡。

    从进入火场,石闯和战友用一整天时间打击流淌火。天黑之后,石闯和战友刚躺在地上睡了一会儿,领导让他们上103号罐阵地,用泡沫枪冷却罐体外壁,又干了一宿。

    18日上午10点30分,盘锦支队接到总指挥部命令,要求他们组成一支攻坚组,携带一门自摆炮和防护设备进入103号罐内部灭火。

    103号罐,是7·16火灾的起火元凶,若不是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2380名官兵殊死拼杀,它将成为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18日上午,103号罐的大火已被扑灭,但罐内的原油还没有燃尽,油蒸气仍然大量存在,小火始终在燃烧。用油火扑救原理表述,这个罐体的残油随时可能发生大面积燃烧,即复燃。消防官兵对油罐外壁实施冷却,高喷车向内打水,但并没彻底解决罐内底部的爆燃和明火燃烧,需要派精干官兵下罐底近攻灭火。

    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警训科参谋刘杰带领石闯、翁尔强、孙玉泉携带自摆炮和相应防护装备组成攻坚组,开始进入103号罐底部实施近攻灭火。他们身穿隔热服,佩戴空气呼吸器,铺设好供水管线,然后进入罐内。

    罐壁高22米,油罐已经烧变形了,形成一个斜坡,攻坚组背着沉重的器材攀上温度经测量达到78摄氏度的油罐。一点一点爬上去,罐顶有5米宽的边沿。他们身穿隔热服仍然感觉灼烤难忍。罐底周边有翻卷的火浪,火焰高达20多米。烟特别大,冒出的黄烟非常呛人,他们根本睁不开眼睛,只能眯一个小缝观察着火点,眼泪始终就没停止流淌。有的战士被熏吐了。

    油罐顶部原来是一个自动升降的浮顶。由于罐体变形,浮顶降不到底,下面仍存有原油、沥青、油蒸气等可燃物以及水和泡沫。他们站在浮顶上作战,情景恐怖。眼瞅着浮顶鼓起一个又一个包,发出“咚咚”巨响,觉得随时能把人崩上天。

    刘杰、石闯所在的第一攻坚组在罐底一共作战4个小时。石闯进入西北侧阵地后,只用两分钟时间就完成了自摆式泡沫炮的阵地,他操控泡沫炮,直接打击火浪。当时,他们觉得身体被烤化了,已经烤到了骨头,防火面罩被烤得像糊在了脸上。石闯始终操炮进攻,一刻没从阵地撤下来休息。这个沈阳体育学院足球专业的本科生,成了危难时刻的骁勇战将。

    下午3点,总队命令在罐内作战的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攻坚组和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攻坚组撤出罐内,重新部署战术。其他人都撤离之后,罐内又有两处发生复燃,火苗“噌”的一下腾起十几米高,石闯和孙玉泉抬起泡沫炮向火点冲过去。石闯上坡的时候,脚底一滑,从60度坡、3米高的地方摔下来,左脚踩在一个钉子上,后背摔在烧塌的铁架子上,鲜血立刻从他的战斗靴里冒出来。石闯顾不得脚下疼痛,用自摆炮把两处火灭掉,使罐体免于再度燃烧。

    灭了火,他觉得自己的脚走不了道了,钉子扎在脚心上,但他还是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战友问他伤势怎么样?石闯说:“能活着出来,心里挺高兴,受点伤算是捡便宜了。”

    出了103号罐,石闯继续冷却103号罐外壁,在火场上一共战斗了三天三夜。
………………………………

第三十章 油罐内壁到处泛红

    刘杰是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警训科参谋,7月18日上午10点30分,支队长鲁晓明命令他带领石闯、翁尔强和孙玉泉进入103号罐罐底近攻灭火。

    103号罐是一个储备10万吨原油的储油罐,直径80米、高22米,已经燃烧了近30个小时。罐体由于连续爆炸,已坍塌变形,罐内浓烟滚滚,情况十分复杂。

    刘杰和三名攻坚队员顺着布满油污的罐壁向上爬,整个人都要趴在滚烫的罐壁上,手脚并用。罐壁坍塌,形成一个斜坡。一步没走好,胳膊肘或膝盖就会磕在罐壁钢板上。罐壁上沾满了油污。脚站不稳,还会滑落下去。

    他们到达罐底后,罐壁内部和烧塌的钢板仍然泛着红光,脚下的浮顶摇摆不定,令人惊恐,对人的意志是极大的考验。

    刘杰指挥战友在西北侧阵地架设自摆炮,向火点进攻。水炮的水打在罐壁上、火焰上立刻变成水蒸气,温度变得更高。刘杰看见,隔热服和防护靴的局部已经被烤焦。

    打向火焰的水和罐内的油混合在一起,立刻产生化学反应,连续发生10多次爆炸和爆燃,脚下随之发生强烈的震动。

    在22米高、爆炸起火之后的油罐内灭火,当今世界消防军人恐怕只有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的官兵有过如此经历,它比古罗马时期人与野兽在竞技场内的搏杀更可怕。如果油罐再次爆炸,谁也逃不出去。即使不爆炸,罐内呛人的黄烟、高温和“嘭嘭”震动的浮顶,让每个人震颤到灵魂深处。

    刘杰入伍18年,参加过上千次的灭火和抢险救援战斗,但7·16大火的罐内作战,让他永远难以忘怀。临行前,刘杰没来得及与妻子和孩子道别。到火场,他发现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承担的任务是扑救油品码头的大火时,感觉千钧重担压在了身上,真后悔没与妻子和孩子道一次别。在大火边上,是成品油储备库。成品油跟原油不一样,一点火星就会引爆,这个阵地实在比地狱还恐怖。
………………………………

第三十一章 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3岁

    贾兆辉是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代理大队长。回忆扑救7·16大火的四天五夜,他眼里含满热泪。

    7月16日,特勤大队18台战斗车辆,60名官兵随支队增援队伍驰援大连,盘锦支队到达火场后,接受任务前往火场东部的油品码头,他们的车辆编队随即开赴阵地。

    因为车辆体积大,道路狭窄,发生严重交通堵塞,车队行进速度缓慢。就在他们即将到达主战阵地时,火浪迎面扑过来,仿佛就要淹没车队,这时每个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说实话,如果没有超强的心理素质,人在这个时候吓都能吓瘫了。支队长鲁晓明果断下达命令:“全体官兵迅速下车,一方面疏导车辆,另一方面随时准备与大火作战。”当盘锦支队最后一辆车通过后,火浪吞没了他们进来的道路。

    这种火场,即使身经百战的老消防也没见过。刚进火场,火浪就把他们的退路封死了,逼迫他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亲历了惊险的一幕后,他们进入阵地。鲁晓明支队长、赵建华参谋长随即组织特勤官兵展开火情侦察。这里离海面只有70米远,岸上几栋办公楼被烧得火光冲天,吱吱作响的火焰从输油管道开焊的裂缝蹿出,顺着管道飞奔,顺管道往下流淌,在地面汇集成河。一般人没见过火的河流,这里到处是火河,包括火的溪、火的湖、火的排天大浪。特勤大队官兵接到支队长的任务部署后,由中队长蔡东辉等人组成4个攻坚组,使用泡沫枪、移动炮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向燃烧区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拼死鏖战,终于扑灭大火,保住了成品油仓库的安全。

    官兵们刚刚歇了一会儿,盘锦支队又接到总指挥部下达的更为艰巨的任务——进入正在燃烧的103号罐阵地进行灭火冷却。鲁晓明支队长下令,特勤大队分为东西两个战斗地带,对燃烧的103号罐实施不间断冷却。

    这次战斗持续了24个小时。省公安消防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