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深的水是泪水-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项:抱60公斤假人跑100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3项:抱液化气罐钻入1。5米宽的烟道,钻过去,再钻回来。

    第4项:翻滚82公斤的轮胎,距离100米,掐表完成。

    第5项:穿上手脚上升器,攀爬楼体外墙,上8楼,再降下来。

    第6项:用无齿锯切割放在灯泡上的铁丝。铁丝距灯泡1毫米,锯断铁丝,不能破坏灯泡。

    第7项:用液压剪扩两用钳夹啤酒瓶子,把瓶子从这张桌移到另一张桌。

    名堂多了,五花八门,不知谁想出来的。各支队有各自的训练科目,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有的支队让战士晚上到坟地睡觉,上医院解剖室观看尸体解剖。各种训练招法,十分刁钻,十分痛苦,真不知谁琢磨出来的。练体能、练耐力、练爆发力、练心细如丝、练胆大如斗的意志力。

    7月16日晚上,刘海波接到增援大连消息的时候,他心里太高兴了。他想增援战斗怎么也得两三天吧,用不着训练了,他感到很幸福。而7·16战斗持续了五天五夜,刘海波和战友回鞍山的时候,他才感到,打下来这么一场恶仗,拼的全是铁军训练攒下的老本,要不早完蛋了。刘海波觉得命运有一个指引,否则省总队为什么发起如此残酷的铁军训练呢?正练着就遇到如此酷烈的灭火战斗。

    7月16日晚上,刘海波收操回到营房。他是鞍山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班长,三期士官。1983年出生,2000年入伍。上了车,他和战友疾驰大连,不清楚是什么火灾。在火场外围,车灯一晃,刘海波见前方全是大雾,心想哪来的雾呢?事后才明白这是烟。车往前开,天空通红无比,黑烟卷着个儿向上翻滚,火光照亮油罐高大的侧影。刘海波惊呆了,不光天红,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油罐。连想都想象不出。这个油罐要是着火了,还能救吗?

    按命令要求,刘海波和战士王伟在南海罐区二号连箱附近架设阵地。纵横交错的管道全在燃烧。火焰对泡沫枪的攻击似乎没有反应。刘海波和王伟改变战术,用枪对准火的底部打,打得非常困难,十几分钟只能把火流打退一米。炮口换一个角度,原来退回去的火马上又流了回来。没别的办法,接着打,拉锯战。17日凌晨2点到下午4点,他们把连箱附近的管道火全部打灭。

    天蒙蒙亮了,耸立如山的油罐一个接一个露出了身影,说实话,刘海波这时候害怕了。刚进阵地,他并不害怕,觉得比训练过瘾多了,只不过战斗有点抠手。天亮时看到,火燃烧在如此壮观、如此众多的油罐群里,头皮有点发紧。

    这时候,指导员张朝阳跑过来下达命令。平时,领导下命令都说“能不能完成”。这回,指导员说:“刘海波、王伟,有一个任务你们必须完成。”刘海波一愣,回答:“指导员你说吧,我一定完成。”

    指导员张朝阳指着前方说:“一号连箱旁边的管道烧断了,你和王伟上桥架设泡沫炮,把火打灭!”

    刘海波和战士王伟扛上炮就上了桥。正常情况下,泡沫炮摆在地上,射流沿抛物线落在目标上就能把火打灭,但管道里油火的喷射力太大,泡沫炮的射流打上去竟然落不下来,飞散了。泡沫炮的压力压不过油火的压力。除非把泡沫直线打在管道断裂口上,瞬间隔绝空气,强迫油火熄灭。

    刘海波、王伟和指导员张朝阳在桥上往前走,走到再也不能走的地方站下。桥的左右全是火,前方断裂口的火高30米,人好像被烤焦了似的。在这个位置能打到断裂管道的油火吗?泡沫炮给6个压,射程15米,但这是带抛物线的,射流末端的压力不大了。如果用直射流10米直接打进断裂口,油火肯定能被压住。刘海波目测,这里离断裂口也就10米左右,可以加压打。刘海波喊:“把压力加到20!”压力上来后,刘海波和王伟两人根本握不住炮。刘海波用绳子把炮绑在了桥墩上,他喊:“再加压!”驾驶员回答:“不能再加了,再加水泵就爆了。”刘海波让王伟回撤,王伟是新兵,这个位置毕竟有危险。他一人把炮,对准断裂口,用直流攻击油火。烟雾大,看不清火点。指导员张朝阳用手势指挥泡沫落点。有效果,火势开始有一些减弱。约有20分钟的光景,泡沫炮水带突然爆裂,刘海波瞬间后仰,金属水带口砸在他肚子上。当时他觉得天空全白了,其实是黑天。指导员在他耳边喊了好几遍,刘海波才听到声音,刚才是昏死过去了。他起来换水带,打了20分钟,两条水带全爆了,又把他甩到地上,但没被水带口砸到。这是因为压力给得太大了,但没压力根本压不住断裂口30多米高的大火。原来的水带口是凸凹卡扣的,被鼓开了,刘海波这回换上拧扣带锁的水带口,对准大火射击。泡沫炮虽然被绑在桥墩上,炮身仍然剧烈抖动,刘海波用身体全部重量压住炮,让射流准确地射中目标。他心里想,这么大的火场,不知道要打几天几夜,泡沫和水早晚有罄尽的时候,必须把好钢都用在刀刃上。

    刘海波一人把炮打了一个多小时,管道断裂口30米高的大火被打灭。事后合计,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没有铁军的体能与意志肯定坚持不下来,没有忠勇的血性也坚持不下来。管道断裂口边上是庞大的42号罐,被烤得由黑变白,已经变形,随时可能喷溅爆炸。谁敢在离42号罐如此近的距离里坚持战斗一个多小时?唯我铁军。就此情此景而言,刘海波、张朝阳,战士王伟包括消防车驾驶员在内的阵地所有官兵,代表着中国人宝贵的精神品质。在危难时刻,这一精神品质让人光彩焕发,不仅挽狂澜于既倒,这一种精神光焰将照亮历史,与伟大的先贤一起,与日月同光。

    刘海波一天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晚上,他走着道感觉被人薅了一把,忽然醒来,发现自己走着走着睡着了,身体弯向了一边。如果没有战友薅这一把,他就掉沟里了。他睁眼往沟里看,里边全是油,正在翻花,如果掉进去,连骨头渣都给烧没了。那一刻,刘海波感到后怕,脊梁骨冒出一层冷汗。

    到第三天,战事略有间歇,刘海波开始想家。他看见了大海,心想大海的南边就是我的老家山东。一提山东,刘海波就想落泪。他到火场第三天,才打开手机,上面有母亲打来的六七个未接电话。刘海波回过去,母亲第一句话就问:“孩儿啊,你在大连吗?”

    刘海波啥也说不出,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刚强的汉子历经磨难之后,一旦听到母亲的声音也会瞬间变得软弱,变得委屈,直想号陶大哭。但他不能哭出声来,咬着牙让泪水默默地在脸上流。母亲已经知道了大连的火灾,正在为自己担心。刘海波连个“是”或“不是”都没说,就把电话关了。过了一个小时,刘海波往家打电话,说自己在大连,火已经灭了,自己好好的,没受伤。他问姥姥身体怎么样?母亲把话支开了。刘海波接着问姥姥的情况,母亲把电话递给了父亲。父亲说姥姥三月份已经走了,没告诉你。刘海波听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再过10多天,8月2日就是姥姥的生日。家里人说好8月1日为姥姥过生日,刘海波本想下了火场就给姥姥汇钱,没想到姥姥已经走了。姥姥病了很长时间,家里一直瞒着自己。刘海波从小由姥姥照顾大,姥姥有一点好吃的都给刘海波留着。那一天,刘海波流的眼泪最多,越发想姥姥,情感控制不住了。

    白天的时候,刘海波朝大海的方向看,想大海南边就是我家山东啊,心里这样想着,眼睛开始模糊了,分不清海与天。
………………………………

第二十八章 每一滴水都要打在火根上

    鞍山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王伟回想7·16大火扑救历程,说了一句话:“那真是赌啊!”

    位于高处的103号罐好歹没爆,爆了之后油火淹的全是鞍山支队的阵地。

    鞍山阵地的42号罐没爆,爆了所有官兵都回不去了。

    在7·16火场上,湖南衡阳大火18名战士牺牲的镜头,始终在王伟脑海里萦回。他带领鞍山支队130名官兵至此赴汤蹈火,感到责任比天还大。既要保证战斗完胜,又要保证官兵生命完好。他认为,正确的指挥部署比鲁莽的勇敢更重要。

    7·16大火扑救结束后,鞍山市公安消防支队总结战斗经验,战训人员对王伟支队长的火场表现用了四个字:用兵精到。

    鞍山支队130名官兵,四分之一在一线、四分之一供水、四分之一保障泡沫、四分之一负责通信后勤。阵地如渔人张网,收放自如。没有一拥而上,没有退缩不前,也没出现供给漏洞而贻误战机。

    王伟说,领130名官兵上这么大的火场绝对不能瞎指挥。鞍山支队刚进火场,寻找南海罐区阵地的时候,被交警领错了路,进入无人地带,幸好及时回转,才没耽搁时间。当总指挥部调鞍山支队增援103号罐阵地时,王伟顶住没动。如果他们移师103号罐,二号连箱和42号油罐都会烧爆,后果不堪设想。

    不光排兵部将要精确老到,灭火作战也要精到。王伟支队长观察原油火的火情火势之后,命令官兵把进攻部位定在火根上,把每一滴水都打在火根上。他已经看出来,这种火,打火苗是白打,无济于事。尽管有一些阵地的水炮、泡沫炮都在攻击高空的火苗,鞍山支队始终瞄准火根阻击,所以能够把阵地推进210米,保住了42号罐没受到威胁。

    战斗中,王伟不知道其他支队在什么位置,不知道火场有多少油罐,黑夜之后,火焰舐噬着天空,各个支队都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是背水一战,是世纪之战。天亮了,王伟看到高高矗立的油罐,不禁后怕。前后左右都是油罐,他领着130名官兵奋战了一夜,没有伤亡,真是不可思议。

    接到省总队调集命令时,王伟支队长刚回到沈阳的家里,他6月份调任鞍山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后一直没回过家。当时,他正看电视节目,妻子李民写材料,孩子温习功课。省公安消防总队高级工程师苗国典在电话里说:“大连的火势非常大,控制不住了。总队调集扑救力量增援大连。”王伟深知这一仗胜负难料,对妻子以轻松的口气说:“我明天就能回来。”事实上,这一去就是5天5夜,而且经历了撼人心魄的生死考验。

    天亮之后,王伟看到一、二号连箱下面的沟渠里面全是油,仍然在冒泡,复燃的可能仍然存在。到了上午9点,鞍山支队把阵地内起火点全部打灭后,整队到达103号罐阵地。

    王伟带人进入103号罐的防护坝内,检查罐体带有液压装置的喷淋系统,往103号罐内注入泡沫,灭火,继续战斗一天一夜。

    如此超大面积的火场战斗,通信设备畅通是胜利的重要保障。鞍山市公安消防支队350兆、400兆通信设备、对讲机自始至终保持畅通,没有中断过,上下都能稳住神。鞍山支队的所有领导都跟攻坚组并肩战斗,稳定了军心,缔结了火场上的手足之情。

    7·16战斗结束后,鞍山市公安消防支队在作战有功人员当中提升了一批领导职务。王伟说,在7·16战斗中舍生忘死、功绩显著的人,应该最先提升职务,这就是弘扬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