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师之中,莺莺燕燕,繁华富庶。茶楼中的说书人在说着韩甫岳将军誓师北伐、收复旧地的激动人心。
    而在皇宫中,一场剧烈的动荡再度开始了。
    ……
    皇宫中,齐英宗急匆匆地召见了一名大臣。
    殿前太尉陈远善。
    这是之前去给韩甫岳将军送诏书的那位。
    其实原本朝中还有很多看不惯秦会之的大臣,比如常常与秦会之唱反调的张德远。但很可惜,在齐英宗即位的过程中,这些大臣也都被清洗掉了。
    此时齐英宗举目四顾,发现朝中皆是秦会之的党羽,品级较高的官员之中,竟然只有这个陈远善,可以稍加信任了。
    这个陈远善是个比较善于明哲保身的人,并没有被秦会之给彻底清洗出去。同时,他见过韩甫岳将军,这一点也十分重要。
    “官家!”陈远善也隐约意识到,这次皇帝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找自己。
    齐英宗四下看了看,确认没有被秦会之安插的太监监视,这才压低声音说道:“陈太尉!将此物收好,速去北方,找昭义军!”
    陈远善从齐英宗手中接过一物,仔细看了一眼,瞬间大惊失色:“这,官家,这是衣带诏!”
    齐英宗的表情惶恐,手足无措:“快让韩甫岳将军来奉诏讨贼!”
    陈远善面露难色:“可是,韩将军他……”
    齐英宗微微摇头:“顾不得那么多了!就算是要冒险,也总好过现在就断送了齐朝江山!
    “那秦会之此时已经在密谋谋逆之事,朕不怕死,可,可这齐朝江山,岂能亡于我手?”
    陈远善默然无语,最终还是将衣带诏收入袖中,拜倒在地:“臣,定不辱使命!”
    陈远善自然知道齐英宗的这个办法成功率极低,甚至可能会有引狼入室的风险。
    可是……
    此时的齐英宗,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秦会之已经在密谋造反,这么大的事情,想要完全密不透风是不可能的。齐英宗虽然被半软禁起来,被严密监视,但秦会之也不可能完全不让任何大臣来探望,还没到那个阶段。
    而一旦彻底将齐英宗软禁起来,那么距离最终的篡位,也就不远了。
    齐英宗正是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走投无路之下,才会想到这个办法。
    召韩甫岳将军,率昭义军进京勤王。
    说实在的,昭义军现在确实也不归齐朝管了。占据了北方的齐朝旧地之后,昭义军又是吸纳流民,又是分田地,还改了齐朝的税法、不用齐朝的官制……总之,完全就是一方割据势力。
    只是在名义上,还是齐朝手下的一支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韩甫岳将军只要喊一句,立刻就可以登基称帝。
    但齐英宗还是宁可让韩甫岳将军来。
    为什么?
    因为韩甫岳将军至少在明面上还承认自己是齐朝的臣子,可秦会之是马上就要谋反篡位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可不是只能选韩甫岳将军吗?
    再退一步说,就考虑最坏的打算,如果俩人都要篡位。
    那么韩甫岳将军篡位,自己或许还能留着一条命,而秦会之篡位,自己必死无疑。
    不管怎么想,韩甫岳将军都比秦会之靠谱多了。
    而且万一,韩甫岳将军真的能来勤王的话,双方势力角逐,秦会之的权力必然发生松动,或许他这个皇帝,还能趁机找到一条生路。
    总之,这对于不想坐以待毙的齐英宗来说,已经是最后的办法了。
    陈远善匆匆而去。
    三日后,秦会之对外宣称齐英宗身体抱恙无法处理朝政,在宫中静养。
    朝中大事,皆由秦会之一言而决。
    ……
    燕京城下。
    连日的激战,让燕京城下堆满了尸体,十分惨烈。
    只是赵海平看着这座雄城,却并没有跟邓元敬将军讨论具体的攻城方案,而是说起了这座城的历史。
    毕竟攻城的方案已经制定,该做的准备也都已经做到了。此时能否攻克燕京城,就全靠意志力和硬实力。
    无数士兵架着云梯,奋勇争先地向城墙上攀爬,而后方不断有投石机向着城上投掷石块,冲车也在盾牌兵的护送下,向着城门前进。
    赵海平感慨道:“每次读齐朝的历史,燕云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燕云十六州所构成的立体防线,是整个北方疆域的屏障。一旦没有了燕云,北方蛮族的骑兵便可以长驱直入,再无地形可阻挡。
    “就像是‘守江必守淮’,究其原因在于长江与淮河之间有着密集的水网,能够有效地阻滞蛮族的骑兵。而燕云也是如此。
    “齐朝自建国起便没有燕云,而之后的几次用兵也全都以失败告终。许多人在说起齐朝为何屡战屡败的时候总是会说,因为燕云并未在齐朝手中。
    “可是,前有梁朝,后有大盛,哪个朝代从一建立的时候手中就有燕云了?每一寸疆土,不都是用血汗拼杀出来的吗?
    “唯有齐朝,在开国之初就已经有了迟暮之相。
    “邓将军,依你的看法,你认为齐朝有没有收复燕云的机会?”
    邓元敬将军荡平贼寇之后,后半生基本上都在北方抵御北蛮,对于北方的地形自然是了如指掌。
    而且,邓元敬将军也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喜好读兵书,也喜欢读史,在这方面自然也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他略一思考,然后说道:“机会自然是有的,而且不止一次。
    “第一次机会,是后周时世宗皇帝亲征。当时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幽州城下,可是在双方即将进行战略决战之时,后周世宗却一病不起,最终功败垂成。
    “第二次机会,是齐朝刚建立时,太祖皇帝同样可以选择先不扫平南方诸国,而是先北上攻取燕云。当时辽国正是昏君在位,国家混乱不堪。然而,齐朝太祖却仍旧认为辽国势力强大、不可硬碰,定下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方略。
    “可就是这个方略,让齐太祖也失去了收复燕云的绝佳时机。因为等齐朝扫清南方那几个小国之后,辽国臣子弑君、换了皇帝,政局步入正轨。
    “其实,当时若能先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再回头去打南方几个小国,不是旋踵即灭吗?
    “想当年,我大盛朝太祖皇帝虽遵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略,但该打硬仗时也从不含糊。虽然大盛朝刚刚建立,但几次征讨北蛮可谓是果断无比,这才有了大盛朝开国时的文治武功。
    “若是我朝太祖也认为应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恐怕一旦失去了战略窗口,再想收复北方也会变得难上加难。”
    邓元敬将军稍微顿了顿,继续说道:“等到了第三次机会,便是齐太宗北伐了。
    “当时辽国已经结束了内乱,实力快速恢复。而齐太宗又不善于用兵,久攻不下之后又在野战中输得一败涂地,直接将自家的老底给漏了个干净。
    “第四次机会,便是联金灭辽。
    “本来金人在北方进攻辽国,齐朝就可以发兵攻打燕云。当时精锐齐军所面对的,也不过是辽国的一些残兵败将。
    “然而,齐军军纪废弛,攻下燕京之后竟然大肆烧杀抢掠,引得城中军民一心,将齐军给赶了出去。而后,等辽国援军一到,又是大败。
    “自此之后,金人也看清楚了齐朝的真面目,这才有了靖平之变。
    “由此观之,齐朝要收回燕云,整整错过了四次机会。而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
    “太祖太宗战略能力不足,没有抓住最佳的时机;军事指挥能力也不行,打不赢硬仗;内政文治也不行,国家承平百年,不思厉兵秣马,反而军备日渐废弛。所以,一次机会都抓不住。
    “辽金再强,又如何强得过北蛮?
    “当年我朝太祖北伐,虽然攻取了山东,但北方大部仍在北蛮手中。太祖皇帝为求万全,先攻略河南,再进兵潼关,将大都的周围的枝干全部剪除完毕,这才能一战而定乾坤。
    “事实也果然如此,在扫平周围以后,仅仅一月便攻克大都。
    “所谓金城汤池,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来守。大势已成,区区一座城池,总有攻下来的办法。
    “只可惜,齐朝虽然自己手中便握着山东、河南等诸多要地,却拿区区燕云束手无策。”
    赵海平点点头:“邓将军说的好。
    “其实越是体验,我就越是觉得,历史很多时候还真就是由大量偶然构成的。
    “就拿齐朝错过这四次机会来说,哪一次不是功败垂成?哪一次不是令人扼腕叹息?哪怕运气再稍好一些,结果很可能都会有所不同。
    “所以……我不能再错失第五次机会。”
    赵海平看着燕京城的城墙:“其实,齐朝还有第五次收复燕云的机会,那便是现在。
    “韩甫岳将军本来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但却被齐高宗与秦会之联手冤杀。自此之后,齐朝偏安江南,再也不考虑北伐的事情。
    “连曾经的京师都未曾收回,连黄河都没再看到,更别说收复燕云了。
    “但其实,此时有一个绝佳的战略窗口,那便是……完颜盛之死。
    “金国的太宗皇帝驾崩之后,金熙宗上位。完颜盛秉政,发起对齐朝的大战,而金熙宗则是临朝听政。
    “只不过金熙宗没什么治国的才能,先是全面依赖于完颜盛,无忧无虑地过着雍容华贵的帝王生活,不思进取;而在完颜盛死后,他开始惶惶不可终日,甚至被皇后专权。
    “金熙宗嗜酒,擅杀大臣,喜怒无常,众叛亲离。最终,被完颜海陵等人合谋刺死。
    “而后,完颜海陵暴虐不堪,再度兴兵南下,却被部下哗变杀死。而完颜海陵死后,登上皇位的金世宗又是金国排得上号的明君,被称为‘小尧舜’。至此,齐朝的战略窗口期,也就彻底没有了。
    “所以,这第五次机会,便是此时了。
    “完颜盛已经年老多病无法用兵,距离病逝不到一年;金熙宗不理朝政,完颜海陵密谋夺权。整个金国,正是最脆弱的时候。
    “可原本的齐朝,不仅没有抓住这个战略窗口,反而冤杀了韩甫岳将军,坐视金国恢复实力。
    “从这一点说,齐高宗就是个千古罪人!
    “在我华夏最需要英雄人物的时候,他却硬生生将英雄给扼杀了。
    “只是被毒杀,实在是有点便宜了他。
    “不过还好,等我拿下燕云、灭了金国,还有回去开棺戮尸的机会。”
    邓元敬将军沉默不语,对这种臣子要将君主开棺戮尸的危险发言,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就在这时,一名兵卒前来通报:“将军!有一名齐朝来的陈太尉已经来到军中,说是带着皇帝密诏,求见将军!”
    赵海平沉默片刻:“让他在营中等着。”
    ……
    当天晚上,大军回营。
    虽说此时算是一个夺取燕云的绝佳窗口,但毕竟是坚城,再怎么快也得月余才能打下来。
    连日奋战,士兵们也都已经人困马乏,损伤不小。还是得抓紧时机休整一番。
    回到中军大帐,赵海平又见到了这位御前太尉陈远善。
    只不过上次见他的时候,还是齐高宗派他来送招安的诏书,而这次再见,却是齐英宗派他来送衣带诏了。
    “韩将军,请以齐朝社稷为念,以天下苍生为念,发兵勤王吧!”
    陈远善言辞恳切,就差跪在地上磕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