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将军,请以齐朝社稷为念,以天下苍生为念,发兵勤王吧!”
    陈远善言辞恳切,就差跪在地上磕头了。
    赵海平将衣带诏看了几遍,淡然说道:“陈太尉,若是昭义军此时撤兵,收复燕云的大业,便又要毁于一旦了。”
    陈远善急忙道:“韩将军!
    “可是秦会之此时正在密谋篡位,官家已经被他软禁起来,恐怕过不了多久便会有性命之虞!
    “韩将军用兵如神,燕云以后也能收复。可现在若是不去勤王,我齐朝的江山,恐怕,恐怕就……”
    赵海平看了看它,脸上露出古怪的神色:“难不成齐朝的社稷,比收复燕云还要更重要么?
    “没有燕云,北地百姓每时每刻都在蛮族的铁蹄之下,或是被掳掠,或是被杀戮,没有一朝安寝。
    “北地兵荒马乱的时候,官家在京师歌舞升平,可曾想过,百姓无愧于社稷,而官家……可敢说无愧于百姓?”
    赵海平的这番话,把陈远善说的哑口无言。
    是啊,有什么脸求着韩甫岳将军去勤王呢?
    靖平之变,就是齐惠宗、齐英宗这两个奇葩皇帝搞出来的。
    他们被掳去金国受辱,确实很惨。可他们才是靖平之变的罪魁祸首。百姓何辜,要被金人肆意杀戮?
    他们还能活着,还能锦衣玉食,那些被大肆屠杀、或是被活活饿死的百姓呢?
    至于齐高宗,更是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非要召还韩甫岳将军,还要跟金人议和,让秦会之独掌朝廷。
    秦会之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谋朝篡位的地步,不正是高宗皇帝咎由自取吗?
    高宗皇帝已被毒杀,现在轮到英宗皇帝了。
    这俩人确实是法统上无可争议的皇帝,但对于百姓来说……他们只能说是活该。
    而韩甫岳将军此时要收复燕云,显然也比去营救齐英宗,重要得多。
    陈远善慌了:“韩将军,那此事为之奈何啊?”
    赵海平其实心中早有打算,毕竟秦会之的篡位也正是他撺掇的。
    不过此时,他还是假意思考一番,然后说道:“其实此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
    “陈太尉,你手中有衣带诏,该找齐朝禁军统领勤王才对。秦会之虽然权倾朝野,但武人之中,恨他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样,为了确保陈太尉的安全,我愿借你精兵五千,保你安全。同时,我与朝中武将也有一些交情,便修书几封、陈说利害。
    “到时劳烦陈太尉奔走一番,以衣带诏号召这些武将进京勤王、诛杀秦会之,如此,可得两全!”
    陈太尉不由得大喜过望:“如此甚好!那便有劳将军了!”
    赵海平转过身去微微一笑,取来纸笔,很快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写给他认识的一些忠于齐朝的武人。
    秦会之虽然权倾朝野,不断将朝中紧要官职换成自己人,又不断打压武将,但想要将齐朝的武将全都换掉,终究也是不现实的。
    这其中有不少武将,都还在观望。
    他们当然无法接受秦会之篡位,但光凭他们自己,却无法反抗。
    因为一旦反抗极有可能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被快速扑灭。
    但现在,衣带诏、韩将军的信、保护陈太尉安全的这支精兵……都让陈太尉串联起一支反抗秦会之的军队,成为了可能。


第273章 试炼通关!
    昭义军围燕京月余,金人派大军驰援,野战统率不力、各部互不统属,被昭义军于燕京城下大破之。
    而后,昭义军势如破竹,攻占燕京,并开始攻略燕云十六州。
    其实此时的燕云,早就已经习惯了异族的统治,大部分人对于齐朝并无归化之心。
    但昭义军所到之处,军纪严明,对民众秋毫无犯,杀富豪、分田地,很快得到民众拥护。
    而齐朝此时,则陷入严重的内乱之中。
    秦会之将齐英宗软禁起来之后,并不敢贸然杀死,而是继续清理朝廷,对所有敢上疏弹劾的官员百般打压。
    各地听闻秦会之有篡位的打算,纷纷起兵。但秦会之派出大军镇压。
    虽然秦会之倒行逆施,但毕竟将朝政大权牢牢掌控,中央禁军平叛之下,地方叛军独木难支,眼瞅着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平复。
    如此一来,秦会之面临的局势再度稳定下来。
    只等再有一两年时间,再让齐英宗慢慢病死,一切便顺理成章。
    只是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已经占领了燕云的昭义军,竟然有了新的动作。
    韩甫岳将军仍旧留下主力大军镇守燕云,而他自己,则是仅仅带了三万精兵,突然以勤王的名义,直扑齐朝京师。
    秦会之调集重兵平叛,守卫本就空虚,而这一路上的守军要么是望风溃逃,要么是深感于昭义军的大义而坐视不理。
    仅仅三万人的骑兵部队竟然在全然不考虑后勤辎重的情况下深入齐境,直逼京师。
    ……
    “混账!
    “三万人,仅仅三万人而已!
    “我齐朝还有禁军数十万,怎么会让三万人长途奔袭,如入无人之境!
    “难道我朝全都是一群乱臣贼子!
    “韩甫岳……韩甫岳……”
    朝堂上,秦会之破口大骂。
    只是说到韩甫岳的时候,虽然恨得咬牙切齿,但却没能说出后续。
    而朝堂上的众臣,全都是默不作声。
    能说什么呢?
    这些大臣基本上都是经过层层清洗之后留下来的。其中有许多,是与秦会之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佞臣,即便不是秦会之的党羽,也都习惯了明哲保身和缄默。
    在这种情况下,确实也只能不发一言。
    秦会之当然有理由如此暴怒,因为韩甫岳将军的突然出兵,让他本已做好的计划被全盘打乱。
    本来他已经权倾朝野,将大权紧握于手中,而齐英宗比齐高宗更好拿捏,虽有法统,但毕竟一手造成了靖平之变,所以民间的声望并不算好。
    而且,之前的夺位,虽然是秦会之暗中谋划,但在百姓看来,这明显是有齐英宗授意的成分,认为齐英宗勾结秦会之毒杀齐高宗,才是此事的真相。
    而秦会之要再除掉这个背锅侠,本来会比直接废掉齐高宗要简单、顺利得多。
    此时各地虽然叛乱四起,但假以时日,这些叛乱还是要被平定的。
    而秦会之虽然此时还不敢公然杀害齐英宗,但越往后拖,时间越是站在他的这一方。
    至于韩甫岳将军那里,秦会之觉得问题不大。
    一来是因为韩甫岳将军正在打燕云,燕云的重要性,不论是对齐朝还是对金人来说都是一目了然的。
    若是坚城久攻不克,金人的援兵赶到,昭义军就有覆灭的危险。当年齐朝太宗皇帝,就是输在这里。
    虽说后来韩甫岳将军在野战中大败金人援兵,并趁势攻下燕云,但秦会之仍旧觉得北方是安稳的。
    因为燕云早就已经脱离中原王朝太久了,当地的民心要恢复必须要有数代之功。而金人也不可能就这么将燕云拱手让出,必然还要纠集大军再度争夺。
    所以,昭义军的主力仍要镇守燕云,不太可能南下。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昭义军夹在齐朝和金人中间,本就是最不利的位置。一旦两面开战,首尾不能相顾,是很危险的。
    所以秦会之才认为,韩甫岳将军向自己索要淮河到长江的广大区域,既是为了牟利,也是为了安定后方,暗示齐朝自己绝不会主动南下,大家各干各的。
    你秦会之要谋篡,而我韩甫岳要北伐,大家互不影响。
    然而,此时和议还未真的成型,燕云也没有稳固,在大部分人都认为昭义军绝不可能在此时南下的时候,韩甫岳将军却偏偏南下了!
    他竟然将大军留在燕云,只带三万骑兵隐秘地来到淮河北岸。
    而后渡过淮河、长江,长驱直入!
    齐军猝不及防,一触即溃。
    而等秦会之得到消息的时候,韩甫岳将军的兵锋已经直指齐朝京师。
    所以,此时的秦会之无能狂怒。
    他一方面是恨韩甫岳将军的“背信弃义”,另一方面却又觉得这些将领为什么会如此废物,区区三万人马,竟然无人敢拦,就这么让韩甫岳如入无人之境!
    群臣默不作声,但不少人心中却暗自冷笑。
    你这权奸,竟然也有气急败坏的一天?
    为何韩甫岳将军仅仅率领三万昭义军,便能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还不是因为你压制武人,将那些能打的武将纷纷迫害、免官,换上了自己信任的废物?
    还不是因为你对底层兵卒苛责,纵容亲信吃空饷、虐待士卒,引得军纪废弛?
    还不是因为你在朝中倒行逆施,民间都看出来了你是金人的细作,早就已经预定了史书上的遗臭万年?
    你问为何数十万禁军坐视韩甫岳将军长驱直入……
    倒不如反问自己,你又凭什么让数十万禁军为你卖命?
    你还好意思说都是一群乱臣贼子?
    你就是最大的乱臣贼子啊……
    本来韩甫岳将军打到朱仙镇,已是大好的中兴局面,硬生生被你断送。就你也好意思说别人是乱臣贼子?
    当然,这些话也只能是心里想想,不可能真的说出来。
    因为这些明哲保身的官员也都知道,此时的秦会之已经处于疯狂的边缘。
    他已有谋篡之心,而且眼瞅着距离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但此时却突然要功亏一篑,这让本就没有什么城府的他,更是变得歇斯底里起来。
    “现在怎么办?”秦会之瞪着群臣。
    此时皇位上空空如也,齐英宗早已经被秦会之借口生病而软禁起来,许久都没有上朝。而秦会之则是堂而皇之地以宰执的身份处理各项政事,只差换一身衣服,就可以登上高处的皇位了。
    百官面面相觑,全都不发一言。
    终于,有一名官员说道:“这次韩甫岳带的都是昭义军中的精锐,是他的亲兵,便是金人的铁浮屠,也不敢直面其锋芒。
    “难以久撑,不如早降。否则兵戈一起,恐怕便是要血流成河了……”
    另一名官员立刻摇头:“此言差矣!若是让韩甫岳当权,还有我等的活路吗?不如请圣驾南巡,或是逃于海上,待勤王军赶到,韩甫岳的三万人自然能一举扑灭。”
    又一名官员说道:“让官家发诏书,斥令韩甫岳退兵如何?”
    秦会之气得大吼:“蠢材,都是一群蠢材!”
    这些显然都是纯粹坑人的馊主意。
    投降?
    其他官员或许投降了也不会被追究,但秦会之跟他的党羽就不同了。
    韩甫岳之前还假惺惺地来和谈,现在图穷匕见,还能给秦会之留活路?
    谁都能活着,就他秦会之绝对不配活着!
    所以,秦会之是绝对不可能投降的。
    跑?
    这也很难。
    此时韩甫岳将军采取的行动,有点类似于完颜盛当年搜捕齐高宗的搜山检海。都是从边境出发,以骑兵长途奔袭,执行斩首行动。
    而韩甫岳将军的进度,比完颜盛更快。
    毕竟完颜盛深入齐朝腹地还要稍微考虑一下粮草辎重,还要被齐军阻拦一下。但韩甫岳将军走到哪都有百姓给他送粮食,而且齐军也根本就无视了他。
    以这些人逃亡的速度,恐怕还没离开京师多远,便已经被韩甫岳的骑兵给追上了。
    而且一旦离开了朝堂,秦会之即便挟持着齐英宗,还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