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璐、凌晓晓等医护人员也来了一些,不过,医院里忙,所以来的人并不多。
这种场合,风老师自然不会缺席,在宴席上,风老师长袖善舞,是当之无愧的主角,陈俊作为一名医生,虽然是杏林道的主角,但是在这种场合,记者们的长枪短炮还是更多地围绕着风老师、周诗语、姜妍儿等人。
陈俊对这种事,自然不会在意,而且,他也不是很喜欢这种场合。只是,周诗语怕他介意,还每次特意将他拉在身边,到后来,陈俊索性躲远一点了。
那啥,万一次数多了,被人传出什么绯闻,就有点儿不好收场。
但周诗语似乎越来越大胆,好几次偷偷地掐陈俊,乐此不疲的样子。
陈俊告诉她:“你这是在玩火!”
周诗语撇撇嘴:“就爱这种玩火的感觉!”
陈俊:“……”实在是拿她没辙。
虽然她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人工的痕迹,但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
晚上十一点多,急诊科,陈俊正在值班。因为他白天要上课,所以排班尽量都在晚上。
这么晚了,急诊科今天晚上稍微有点清闲,刘璐抱了一本大部头,过来向陈俊请教,整个人都快贴在陈俊身上了。好在两个人都是一脸认真,非常专注的样子,都没有多想。
两人正在研讨一个病例的时候,一辆救护车驶入了急诊大楼前的院子,陈俊和刘璐立马放下大部头,冲了出去。
来的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据家人说,患者本来好好的,平时是做建筑设计的,晚上正在家里玩电脑,忽然不知道怎么,拿着鼠标的右手就不听使唤了,嘴巴也说不出话来,于是,家里人急忙呼叫120,将患者送来了这里!
陈俊和刘璐接诊之后,立刻给患者安排了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对方是脑梗死,而且符合溶栓治疗的指征,于是,陈俊和刘璐就立即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处理方式,第一时间给予了溶栓处理。
陈俊现在医术水平上来了,很少动用系统的辅助诊断功能了,除非是自己搞不定的。毕竟,太过依赖系统,会让自己产生惰性,反而有碍本身医术的提高!
患者的溶栓指征非常典型,所以,陈俊觉得用不着浪费系统的免费辅助诊断功能,也没有多大意思,这么简单的病。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
急诊科常常接到脑梗死的病人,其中还有不少小年轻。可以说,这个病正在越来越年轻化。
哪里知道,溶栓溶到一半,患者突然变得异常烦躁,左侧肌力下降,嘴巴也开始吐血,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了。
第591章、另有隐疾
这是什么情况?陈俊和刘璐立马狐疑了,两人对视一眼,心说,难道是溶栓导致了脑出血?
于是,立即停止溶栓,又急急忙忙推着病人去做了一次头颅CT,但检查结果显示,并没有发现有出血的情况。
这个时候,病人一句话都讲不出来,双侧的肌体肌力下降,查体也显示,病人的双侧神经功能受损,于是又推回到病房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一般来说,脑梗患者身上都存在着一些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就是常说的“三高”,但患者并没有,和患者家属沟通,患者老婆说她老公偶尔血压偏高,但问题不大,去医院看过,医生也没建议要吃药。
“三高的因素也排除了,那到底是什么呢?”刘璐冥思苦想,陈俊也开始琢磨。
“要不,给患者查一下血液方面吧?”陈俊忽然说道。
“呃……”经陈俊这么一提醒,刘璐反应了过来,只是,她忽然变得面色有些古怪,因为,她在一部大部头书里看到过,有些少儿不宜的疾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陈俊这家伙,怎么就第一时间就想到那方面去了呢?这家伙,不老实!
“你想什么呢?”陈俊见状,好奇问道。
“啊,不不,没有,没有。”刘璐有些语无伦次,看见陈俊一本正经,心说,也许,他并没有想歪,只是自己想歪了而已。
两个人又赶紧去给患者安排血液检查,包括免疫疾病、肿瘤、血液病等,其中也涉及到梅毒和艾滋病。
第二天下午,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刘璐就发现,患者的梅毒抗体呈阳性,立即又复查了一遍,然后,确实是阳性!并且梅毒处于活动期!
而陈俊又去上课了,不在,所以刘璐接下来又给患者安排了血清及脑脊液检查。这两个检查,都是对梅毒诊断非常重要,起确诊作用的检查,其中,脑脊液(CSF)检查,主要用于神经梅毒的检查,其检查项目又包括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总蛋白测定、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RPR及TPPA试验等等。
结果也均显示为梅毒阳性!
综合所有的病程资料,刘璐诊断,患者得的应是中枢性感染梅毒,也就是神经梅毒,而且已经三期以上了。
刘璐打电话跟陈俊说了一下,陈俊道:“是怎么样就怎么样,直接跟患者家属说呗,这种事,纸包不住火,而且,传染这种疾病,并不一定是因为……呃,也有可能共用刮胡刀,接触过带有梅毒螺旋体的衣物、用具等感染,有极少数的情况,通过握手也能感染。都跟患者家属说清楚就行。具体怎么样,他们自己会解决的!”
说实话,医生只能尽量说明情况,事情的真相如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而且,若是真是因为某种原因感染,刘璐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
刘璐让人帮患者办理转科手续,转至神经内科,为什么是神经内科,而不是一般的皮肤性病科呢?这是病情决定的。
与此同时,刘璐找到患者家属,和其进行了沟通。
“什么?神经性梅毒?我……我不相信!”患者老婆很激动。
刘璐劝慰她:“真的是,要相信我们医生,同时,你自己也要去做一下检查!”
随后,刘璐仔细介绍了这个病,以及其他一些少数情况下的感染方式,表明,患者丈夫可能是无辜的。
“无辜?我信他个鬼!”患者老婆开始抹泪。可能,枕边人是什么德行,她自己最清楚吧!
刘璐耸耸肩,送走了这对冤家。至于以后他们怎么样,会不会吵架、离婚什么的,刘璐就不知道了。每家都有自己的故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刘璐只想潜心于医术,尽量提升自己,旁的事情,她不想操心。
有句话叫“下医医病,上医医人,圣医传道”,刘璐只想做一个优秀的下医。像陈俊以前,为了“医人”,冒险不给患者打麻药,很容易招来投诉,引起诟病,搞不好还要吃官司,刘璐觉得,自己当一个下医就好。管那么多真的超出自己的能力范畴。
不过,陈俊运气好,那一次,还得到了患者家属的感谢,患者家属觉得,陈俊帮了大忙!
梅毒并非什么大病,这名患者原本是脑梗,哪里知道,竟然查出来了梅毒。转入神经内科后,医生开始给予驱梅治疗,每隔4小时就注射一次大剂量青霉素,治疗五天之后,患者的情况就明显好转,会讲话了,身体肌力也好了。
但是,家庭大战也正式开始了!
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侵犯神经系统出现脑膜、大脑、血管或脊髓等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发生于梅毒病程的各个阶段,往往是因为早期梅毒未经彻底治疗,常为晚期(Ⅲ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
神经梅毒临床上分很多类型,包括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膜梅毒、脑膜血管梅毒、实质性神经梅毒等。像这名患者的情况,病毒已经累及血管,引起了动脉内膜增生型神经梅毒,这种过程差不多需要5到10年。由此,医生判断,该名感染上梅毒至少已经有五年以上时间了。
患者一口咬定,自己并不知情,而且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从未有过不洁XX行为。患者的老婆也同时做了检查,结果不言而喻,抗体也是呈阳性的,不过因为并无症状,所以目前暂不需要治疗,医生建议她隔三个月再复查一次。
梅毒大部分通过XX接触传播,输血也有感染的可能,但概率极小,因为现在正规的输血都剔除掉了。
陈俊听说后,委婉地提醒粉丝们,如果曾经有过不安全的XX行为,应该尽早进行检查,查梅毒很简单,抽个血就可以初筛出是否感染过梅毒。如果确诊感染并需要治疗的,应该及早进行驱梅治疗,不要等病毒感染累及神经系统,出现中风、走路不稳、痴呆甚至瘫痪的时候才去治疗。
然后,引来不少人的笑骂:“陈医生,去你个鬼,我们都是正经人,怎么可能得那种病?”
幸好,没有掉粉。
第592章、西瓜也能致命!
虽然早就到了秋天,但H市的天气,总是这么奇怪,原以为要真凉下去的天气,总是如人的病情一样反反复复,秋老虎一波又一波,没完没了。估计,要等到十月中旬以后,才有可能真正的“一场秋雨一场寒”。
因为秋老虎又卷土重来了,所以,人们喜爱的西瓜又进行了一波大卖。
这不,有位老人白天贪嘴,吃了大量的西瓜,晚上就突然病发,被家人急急忙忙送来省一医急诊科,可是,人才刚刚下车,接诊的医生就发现,老人其实已经离世了!
“很抱歉,我们……真的没法救了!”葛慧琴医生过来看后,对病人,不,死者家属,非常遗憾地说道。
“什么?”老人的儿子摸了摸老人的鼻息,又听了听老人的心脏,摸着老人冰冷的双手,震惊之余,陡然悲从心来,放声嚎啕大哭,“爸啊~”
一米八几的汉子,泪水如黄豆滚落,听者流泪,闻者伤心,边上,他的老婆也跟着抹泪。
“节哀顺变!”陈俊听到动静,走了过来,检查了下老人的尸体,安慰道。
老人的儿子抱着老人的尸体,坐在地上,一边痛哭,一边断断续续地哽咽道:“您怎么……就走了啊!不就……吃了几片……几片西瓜吗?老天爷,何至于此!”
医护人员就问老人的儿媳妇,到底怎么回事,老人的儿媳妇就讲述了事情原委。
原来,这位老人平时爱吃油腻的食物,然后吃完油腻的食物,总喜欢吃点儿水果解解腻,油腻的食物含有大量脂肪,水果的糖分又高,所以久而久之,尤其是近些年没有劳动了,就得了糖尿病。
虽然家人平常都尽力控制老人饮食,但是老人脾气颇为执拗,毕竟也辛苦了一辈子,家人有时候也不想跟他争吵,就由着他。
这几天不是天气重新热了起来吗,老人说想吃西瓜,儿子就去买了来,老人就大快朵颐,反正吃的时候是特别爽。
大家看了还挺高兴的,毕竟,老人能吃是福,能吃就表明身体还好。虽然有糖尿病,但是偶尔吃这么一次,应该问题不大。
老人吃完西瓜,就去睡午觉了,哪里知道,傍晚的时候,家人去喊他起来吃饭,就发现老人恶心,呕吐,肚子还痛,只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急急忙忙送医院,哪里知道,在路上就……与世长辞!
几名在场的医生听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