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涧闲农-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配合的极差,主要是赵吉阳控制不住搬网……
陈放过去接住搬网,稳定住。张瑶这才将大花鲢捞上来。
“野生花鲢?”赵吉阳问。
陈放笑了,说:“这是鱼塘里跑出来的。”
到现在为止,收获最大的一条鱼,也可能是今天收获最大的一条鱼。
像花鲢,白鲢,他们这里的小河,不太可能出现野生。有,也都是鱼塘里跑出来的。
“这花鲢,应该是上面大塘里跑出来的……”岸上一大叔说。
“估计是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搬到大鱼。”陈放笑着应了一声,转过头,看到了吉阳爸爸从岸上下来:“赵叔。”
赵叔笑着点了下头:“搬到大鱼了?”他准备去茶山的,经过路转口看到了陈放车子停在路边,又见岸上有人围观,就下车过来看了一下。
“一条大花鲢,估计有十斤。”赵吉阳说。
赵吉阳不经常钓鱼,也不经常抓鱼,看到大鱼就是十斤以上。
赵叔呵呵笑了笑,提起地笼看了一下:“这收获,可以啊。那边鱼排收获怎么样?”
“刚架好的鱼排,还没有什么收获。”陈放说。
从这里到云溪河的源头,估计也就两公里了。云溪河源头是一大片烂泡地……
烂泡地,也就是野外烂泥地,常年积水,水草杂生。
陈放也只是听说的,并没有去过那边,太远了。烂泥地,泥鳅、黄鳝之类的最多。黄鳝钻洞厉害,涨大水,最容易抓到的还是泥鳅。
赵吉阳他们在这搬筝,按条数,有一半是泥鳅。然后就是小杂鱼……
如果不是搬到一条大花鲢,说不上有什么收获。
赵叔来看了一下他们的收获:“我去茶山转一趟,等下来找你们耍。”
“唉。”
第九十二章 收获颇丰【求推荐】
云山茶园,总投资800万。
现在是全面开荒阶段,有些特别陡峭的山坡,为防止塌方,还要加固堡坎。
800万投资,750万用来开垦梯田,加固茶园。
剩下50万,预定了茶叶苗。至于之后,现在算出来的,800万投资远远不够。
投资这么多,茶山这边也是一天一个模样。
茶山的开垦建设,陈爸每天都来盯着。赵叔只要有空,也会过来转悠一下,看着一天天的变化,忐忑的心情才会变得安宁。
投资云山茶业,不管陈放爸爸还是赵叔,都顶着挺大的压力。
以现在的规划,云山茶业的茶园,九月末、最迟十月中上旬,便要开始种植。也和银行洽谈过贷款的事情……
……
云山茶业的事情,陈放不怎么上心,也不担心。
毕竟老爸和赵叔都是做茶叶生意的。而自己,根本不懂茶叶。
搬网挺累人的。
陈放给搬网换了个位置,在网里撒了些窝料,就将搬网丢在水里。
“你们去看着竹排,在那边抓鱼轻松。”陈放一手提水桶,一手提鱼护,说。
“凳子要不要搬过去?”赵吉阳说。
“放着吧,等下我和张晨过来搬。你们牵着走,走慢一点……”
赵吉阳他们拿了抄网,水等等东西,牵着手,从石坝下面慢慢淌水过去。
陈放先过去,在竹排下面将鱼护放好。
竹排上面有好多条鱼了,多是些杂鱼。比如白条,河鱼,麻鱼。
河鱼,一种小翘嘴,鱼鳞银白。这种翘嘴长不大的,最大的,也就三指宽度。小翘嘴刺多,确实特别鲜美的河鲜,比野生鲫鱼还要鲜美。
小翘嘴,俗称河鱼。杂鱼的一种……
鲫鱼也多,鲤鱼数量少。鱼排上还有两条土鲶,一条黄辣丁。然后就是泥鳅……
能留在鱼排上面的,都是比较大的泥鳅。
上游烂泥地冲下来的泥鳅,又肥又大。
赵吉阳和张瑶一人一边,开始捡鱼。
“你们捡黄辣丁和土鲶的时候小心一些,别被刺到了,特别是黄辣丁,刺到特别疼。”陈放说着。
“知道。”赵吉阳应道,她舅舅家养鱼,以前被黄辣丁刺过,知道要小心黄辣丁。
拦了一整条河抓鱼。冲进鱼排里的鱼,比较多。
张晨拦过好几次鱼排了,收获最大的一次,一天抓了好几百斤鱼。但多是稻花鱼……
除了拦鱼排,还有用大抄网拦泥鳅。
那是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大竹村农田区对面大山里一条山沟,抓泥鳅,要用水桶挑。只要涨水,连田坎上都是泥鳅。
最多的一次,陈爸抓了‘半桶’的泥鳅。半桶,打谷桶……
抓到的泥鳅,真是装了满满的打谷桶,一点不吹牛。都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泥鳅。
陈放和张晨搬石头,堵缺口。
正干的热火朝天,竹排边的俩女生忽然尖叫起来。
“陈放,有蛇。”
“张晨,快过来……”
听到呼喊。陈放和张晨连忙丢掉手上石头,小跑了过去。
一条小蛇被冲到竹排上了,一动不动,已经死掉了。
张晨找了根棍子,将蛇弄了出去,丢远远的。
赵吉阳吓得手背上泛起了鸡皮疙瘩。张瑶也是……
“没事,那是条死蛇。”张晨说。
陈放也安慰着赵吉阳,出来下鱼,除了鱼,偶尔也会拦到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蛇,偶尔还会拦到耗子。
一条蛇的出现,打断了赵吉阳和张瑶的美好心情。
“咋了?”陈爸他们过来了,远远的,大声问道。
“刚才冲进来一条蛇。”赵吉阳说。
陈爸哈哈笑着,过来提起鱼护看了一下。
这都快十一点钟了。
陈爸和吉阳爸爸帮着修了一下拦水石坝,然后就提着水桶,去水坝下面的深坑搬鱼。
陈放和张晨他们过来守鱼排,俩女生,将躺椅搬了过来,放在岸上的树荫下面,看他们抓鱼。
“这边的鱼好少,还是云垄山那边的山沟里多。”张晨说。如果不算搬到的那条大花鲢,忙活一个上午了,他们弄到的鱼、泥鳅加起来,总共也就十斤左右。
云垄山那边的鱼,确实多,都是从秧田里跑出来的稻花鱼。
云垄山梯田里养的稻花鱼,养到打谷子前夕,田里的鱼,最起码跑掉一大半。没办法,经常涨水。一涨水,里面的鱼肯定要跑。
陈放掏出烟,递给张晨一根,道:“天天去搞稻花鱼,有没有点子追求。”
“我觉得稻花鱼好吃。重要的是价钱,挺贵的。”张晨说道。镇上鱼市收稻花鱼,符合一定规格的,比水库鱼还贵。
稻花鱼以鲤鱼为主,其次是鲫鱼。
稻花鱼很好分辨,鲤鱼的稻花鱼,身子软,鱼嘴也软,颜色也浅。养殖鲤鱼,颜色要微深一些,也是薄嘴唇……
仙女湖水库的鲤鱼、野生鲤鱼,瘦,肉质紧实,嘴唇厚且结实。
陈放只吃过云垄山的稻花鱼,这边的稻花鱼,鱼肉嫩。口感,怎么说呢,像是吃生豆腐,有些‘水’,能吃出‘汁水’。而且稻花鱼的肉,有甜味,可是鲤鱼特有的香味,要淡一些。
有很多人喜欢稻花鱼,可陈放就是吃不惯。
正聊着,一条超大的泥鳅冲了进来。
这条泥鳅罕见的大,用当地方言来说‘老黄了’。没1斤,也有七八两重。陈放赶紧抓了泥鳅,放进岸上的水桶里。
陈爸走了过来,提着条半米多的大花鲢:“搞到条大花鲢,水桶里养不下。”
这条花鲢和刚才那条差不多大,肯定也是上游大鱼塘里跑出来的。
“有没有搬到黄辣丁?”陈放问。他刚才用念力感知,‘看到’了不少黄辣丁。可是到现在,抓到的黄辣丁才5条,都是不大的黄辣丁。
“搬了两条黄辣丁,还搞到几条土鲶。黄辣丁少……你们有没有带水过来?我们的水放车子上了。”
“有。”
赵吉阳起身拿了两瓶可乐……
“有没有矿泉水?我和你爸都在保持身材。”陈爸笑道。
“有的。”赵吉阳换了两瓶矿泉水,递给陈爸。
陈爸拧开一瓶,喝了一口:“要中午了。差不多,我们回镇上吃了饭再来。”
第九十三章 凶悍细鳞鱼
去镇上吃饭,一来一回挺麻烦。
最后是陈放到到镇上打包了盒饭过来,再买了一箱矿泉水。
中午就在河边吃饭。
现在的太阳好似一颗大火球。
早上的气温还很凉爽,现在,就闷热了起来。
午后气温越来越高。洪水也退去好多……
陈爸将搬网收了,过来看了一眼。陈放他们这边的收获还不错,不需要多久,便有鱼儿冲上竹排。
“你们还准备耍多久?”陈爸问。
陈放说着看了看张晨:“收排回去了?”
“行。”
快三点钟了。
收了鱼排,陈放他们清点渔获。
两条7斤左右的大花鲢。其次是一条1斤多的鲤鱼……
然后剩下的就是小杂鱼,还有六七斤的泥鳅,几条黄鳝。总的,应该有接近三十斤鱼。
两条大花鲢,占一半渔获。
花鲢,陈放和张晨一人一条。
陈放再将花泥鳅挑出来,挑了两条超大泥鳅,一条估计接近1斤的超级大泥鳅,还有一条半斤往上。最后要了几斤小杂鱼,将黄辣丁全部拿走。
黄辣丁有7条,拿回去可以做个酸菜鱼汤。
剩下的鱼,全给了张晨。
他们先去镇上鱼铺看了一下,今天的收鱼价,鲫鱼4块5,鲤鱼4块。
最贵的是黄辣丁和土鲶,黄辣丁40元,土鲶30元。
平时,这里的黄辣丁收购价是45元。土鲶看品质,最贵的土鲶,比黄辣丁还贵。
可今天涨大水,抓鱼的人,送货过来的也多。
今天价钱太便宜了,张晨看了一下,准备将这些鱼养起来,以后再卖。
陈爸和赵叔先回了老宅。
陈放他们回来的时候,二位正在大塘里洗澡。
大塘在泡水,最深的地方,接近2米。上游也有17米左右的水深。
回到家,赵吉阳挠着胳膊,找肥皂来洗了一下。
可能是被毛虫刺了,胳膊上红了一大片,挠出血了。
“别挠了,我用白酒给你消毒。”陈放拿来高度白酒,给赵吉阳擦拭了一下。
赵吉阳疼的咬紧牙关……
“就胳膊痒?”陈放问。
“嗯。”
“等一会儿不痒了,去洗个澡,换身衣服。”陈放说。
“好。”
等着赵吉阳洗澡,陈放就在院子里,打水来冲个凉水澡。
他三两下洗了澡,换了身干净衣服。
家里已经来电了。
陈放开始忙碌卤虫的事情。昨晚,卤虫孵化箱的氧气机换成了电瓶……
现在来电了,将电源换回来,再将电瓶充好电。
“爸,叔。”陈放来到雨棚,喊道。
赵叔呵呵笑道:“下来游两圈。”
“不了。”陈放摇摇头。
将雨棚的电瓶拿回去冲上去,就看到一身白色长裙的赵吉阳。白裙,长发,更承诺她的仙女气质,灵动,纯美。
“爸爸他们还在游泳?”赵吉阳问。
“已经起来了。”
在古老的宅院,抄手游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