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
    李儒还是帮董卓找了个借口。
    那就是以何氏的死,来换取一个反对董太后的理由。
    再加上世人还是支持刘辩的人更多一点,更加认同刘辩的正统,到时候即便董卓干出先废帝,再帮废帝复辟这种离谱的事儿,估计大家伙也都会捏着鼻子认下。
    董卓被这么分析之后,只觉得茅塞顿开,拨云见日,桀桀怪笑了一声,低声道:“桀桀。。。。。。那是当然,弘农王本就是正统,拿回属于他的皇位,理所应当。。。。。。我董仲颖,可是大汉最忠诚的臣子,自然要助弘农王一臂之力。。。。。。”
    大汉忠臣?
    阎忠脸色微变,只觉得头皮发麻,脚底升起一股凉气,又怕董卓察觉出他有异,连忙低下头行礼:“明公为大汉江山摩顶放踵,死而后已,当为百官楷模,天下楷模。”
    “哈哈哈哈,我有文优诚汉,何愁不能振兴汉室江山?”
    董卓哈哈大笑,眉目间露出残忍的神情。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谁敢阻挠我登上人臣之位的极点,谁就是我的敌人。
    即便大家都姓董,都是仲舒公的后人。
    可谁让你言而无信呢。
    我的好姑母。
    董卓的眼眸,已经变得愈发的阴冷。
    那双闪烁着寒芒的眼睛里,露出了诡异的红光。


第八章 疯狂的何氏
    十月初七,自北方的秋风吹入洛阳盆地以后,邙山的树叶也逐渐枯败起来,无数百姓涌入四周的深山老林里,开始储备冬季的柴火。
    有钱人家是不需要柴火的,自从地暖问世以后,以前少有人问津的煤炭,反倒成了洛阳新贵。
    只是如今毕竟不是工业时代,整个洛阳城内满打满算,也不过千余套地暖设施而已,每日消耗的煤炭数量有限,对于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对于百姓来说,以前该怎么生活,现在还是怎么活。朝堂的权力斗争影响不到他们,除非权力斗争结束之后,新的掌权者正式总揽天下政务,开始颁布新的政策和法律。
    可不管将来的政策是对百姓好,还是又是一轮新的剥削。至少眼下,洛阳的生活跟以往没有什么区别,每一个人都在为生活忙碌着,填饱肚子,永远都比在饥饿寒冷的时候去思考人生有意义得多。
    太皇太后的永乐宫早就安装了地暖,入秋变天后,可以根据煤炭的量来调节温度。至少董太后在永乐宫里住得十分舒服,与她的孙子刘协住在一起,每日享受着权力带来的好处。
    如今天下政务都归太傅袁隗处理,有录事尚书这个头衔,就意味着袁隗现在手中的权力,跟西汉时的丞相没什么两样。只是这里的权力指的是政务,而不是军事。
    唯一的不同就在于,眼下的袁隗好歹还要点脸。这几个月来,暂时还没有明目张胆到直接给袁家谋好处。背地里也暂时没有小动作,十分老实。
    实际上袁隗也没什么小动作可做,目前袁家的下一代,袁平的儿子袁遗是山阳太守,袁成的儿子袁绍是渤海太守,袁逢的嫡长子袁基继承了袁逢的安国亭侯爵位,目前担任太仆,袁逢的嫡次子袁术则担任长沙太守。
    很多人以为袁基才是袁家下一代的掌门人,但实际上,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袁家下一代都轮不到袁基掌权。
    论起正统地位,袁平是袁汤的嫡长子,那么袁遗就是正统的长子长孙,嫡系中的嫡系。
    论起政治资源,袁叙和袁胤的父亲袁隗还活着,担任太傅。
    所以袁基能有今天,纯粹是继承了袁逢的政治遗产而已。袁隗真正想要培养的,其实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袁叙和袁胤。
    毕竟侄子再好,哪有自己的亲儿子好?
    目前袁叙袁胤两人都在汝南,掌控着家族产业。
    包括汝南大量的田产、庄园、奴仆,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下。
    外面各地都有自己的侄子担任太守,老家有两个亲儿子把持家族产业,袁隗已经并不需要再以权谋私,任人唯亲。
    因此这段时间,袁隗只是正常处理政务,一边以朝廷政令,取消了汉孝康帝那段时间的疯狂税收之举,一边安抚地方豪强,暂时稳定住了局面,对于目前的大汉江山来说,还是起到了一定积极向上达到作用。
    然而袁隗根本没有想到,此时一场危机,正悄然逼近。
    相比于暖烘烘的永乐宫,东明门外的永安宫,却又是另外一番场景。
    宫中服侍的宦官宫女很少,入秋以后,天气转冷,空旷高大的宫殿内显得阴气沉沉,秋风刺骨。
    何氏单独一个人居住在这里,虽然董太后没有做得太绝,不至于克扣她的吃穿用度。
    可相比于曾经热闹的长秋宫,永安宫跟西汉的永巷冷宫没什么区别,让习惯了舒适的何氏几欲抓狂,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憔悴到了极点,十分痛苦。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永安宫后门缓缓停下一辆马车,马车上走下来一个系着黑色披风,戴了黑色大兜帽的男人。
    他半张脸隐藏在兜帽下,只隐约露出下颌的山羊胡。
    永安宫的守宫将领早就被买通,见到男人过来,上去点头哈腰,引着男人进入了宫殿内。
    很多人以为永安宫是在皇宫里面,实际上它的位置处于北宫东侧,在步广里与永和里的正上方,左边就是进入北宫的东明们,右边则是出内城的上东门,并不算皇宫内部宫殿。
    历史上董卓废帝之后,就把何太后迁入了永安宫,又过了一个多月之后,就把何太后毒杀在这里。
    只是这一次董太后没有选择杀她,算是将她打入冷宫,过着凄苦生活。
    李儒漫步在永安宫外的广场上,四处打量着这座宫殿。
    守宫将领将他引入宫内,一边走,一边低声道:“尽量快一些,若是被人知道了,你我的脑袋保不住。”
    “嗯,放心,不会牵连到你,只谈几句话就走。”
    李儒尽量温和地回答。
    何氏毕竟是先皇皇后,地位尊贵。按理来说,几乎不可能与外面的男子接触。
    她还不到三十岁,要是出了什么事情,皇室丢不起这个人。
    但李儒给的实在太多了,即便守宫将领买通了当班的数人,剩下的钱一辈子都花不完,如此巨款足够让任何人心动,甘愿冒险一搏。
    一路上的守卫对他们视而不见,很快进入了宫内,宫门外有个宦官把守,见到他们,便悄悄地推开了门。
    这个宦官是郭胜。
    郭胜虽然名义上是太官左丞,实际上只是负责永安宫的膳食而已,算是给何太后唯一的一点安慰。
    想联络到何太后不太容易,但想联络到郭胜就简单得多。
    因为何太后有政治意义,所以被看得很紧。
    而对于郭胜这样的宦官。
    没有人会去在意一个失势的常侍,哪怕他曾经权倾天下,但此时早已经是过眼云烟。
    郭胜引李儒进门,守宫将领就在外面等着。
    大门关上,李儒步入宫殿内,看到何太后背对着他,原本一头青丝,竟然已经夹杂了不少白发。
    看来何太后在冷宫里受到的精神上的折磨,远远超过了外界人的想象。
    “你到底是什么人?”
    何太后冷声询问。
    郭胜说有人愿意来帮她,可她想不明白,会是谁能够帮助到自己。
    “一个帮太后摆脱此地的人。”
    李儒微微一笑,弯下腰,装作恭敬的模样,实际上却是让自己的兜帽压得更低,不让何太后看清楚自己的脸。
    “怎么摆脱?”
    何太后又问。
    李儒轻声说道:“太后唯一的出路,就是除掉太皇太后,再联络朝臣,拥立弘农王复辟。如果太皇太后不死,太后永难出头!”
    “我何尝不希望她死!!!!”
    何太后刹那间仿佛歇斯底里,骤然从地上爬起来,回过头,只见原本的佳人已是面目狰狞,双眼猩红,怒吼道:“这老妖婆为什么就不死,为什么就不早点死!”
    “太后喜怒,太后喜怒!”
    郭胜忙不迭上去拦住,他怕何太后疯起来,会失去控制,不管是伤到眼前的人还是伤到何太后自己,他都不希望看到。
    李儒心里有些惊讶于何太后对董太后的恨意,但想起这场仇怨早在十年前就有,再加上董太后将何太后害到这般田地,便也了然,将自己的头压得更低,躬身道:“太皇太后的寿诞将至,现在,就是除掉她的好时机,只看太后答不答应。”
    “好!”
    何太后几乎毫不犹豫地道:“说说你的计划!”
    对于一个能鸩杀王美人的狠厉角色来说,何太后不算聪明,因为她的手段做得不隐蔽,差点害得自己被废后。
    但同样的,至少说明她是一个狠人。
    当初先帝还在的时候,先帝最宠爱的王美人都鸩杀了。
    更何况现在先帝都驾崩了,只要除掉了董太后这个祸害,拥立自己的儿子复辟,那满朝文武和天下,又能奈自己何?


第九章 寿诞
    北宫外的广场上锦旗招展,旗杆上系的不是军旗,而是丝带。
    庄严肃穆的音乐从永乐宫中传出,令人心神荡漾。
    朝堂三公九卿,诸多大臣,齐聚于此。
    太皇太后今日诞辰,设宴款待百官,珍馐佳肴一盘一盘地上,歌舞饮宴,十分畅快。
    “太傅袁隗,赠丝绢绸缎十车,玉如意一对,珊瑚碧树一盆,玳瑁手镯一双,翡翠戒指一枚,祝太皇太后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太尉董卓,献西域红宝石十颗,西域蓝宝石十颗,西域金丝檀木香料一斛,西域极品麝香一斛,西域极品龙涎香一斛!祝太皇太后福寿绵绵,百龄宁康。”
    。。。。。.
    “青州牧刘备,送来美酒千坛,珍宝百斗,黄金十斤,东海明珠一颗。祝太皇太后人寿福气丰,龟鹤遐年。”
    “益州牧刘焉,献上寿礼蜀锦百匹,金银一车。。。。。。。”
    董太后高坐陛上,左右两边是穿天子冕服的刘协,以及穿诸侯王服饰的刘辩。
    随着赞礼官一声声的高唱着贺礼,台上的董太后脸上的笑意就更加浓郁,虽然皱纹满面,却灿烂得像是一朵绽放的菊花。
    很多人都知道,汉孝康帝,也就是曾经历史上的汉灵帝刘宏,以贪婪成性出名。
    在某搜索引擎软件上查最贪财的皇帝,刘宏名列第一。
    但却不知道,刘宏的性格,正是由于他母亲董太后的言传身教,才导致了他又贪财,又喜欢享乐的个性。
    包括何进当初想要废掉董太后,其中最大的罪名,就是董太后逼迫各地州郡,让地方官员进献财宝。
    “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人,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
    这是写在史书里的贪婪。
    所以当听到赞礼官将百官们的贺礼唱出来的时候,心里的喜悦早已跃于颜表。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一箱一箱的钱财进入口袋里更好听的声音?
    袁隗转过头对董卓说道:“太尉富埒王侯,赠礼确实是珍贵,怕是光这些名贵的西域宝石、香料,就能价值数百万钱了吧。”
    董卓微微一笑道:“到底是比不得太傅四世三公,底蕴积累,我这点贺礼,都是我们凉州从西域弄来的一些土特产,比之太傅富可敌国的财力,还是差得远。”
    “呵呵。”
    袁隗淡然一笑,不再和董卓说话。
    四世三公,并不是指四代出了三位三公,而是指四代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