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化学家-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兵刘炎,而与他互通消息的人自然是海澄总兵赵德胜。
两人自从选择投效耿精忠以来,虽然仍旧贵为总兵却不得实权,如今果然又是留在他身边听调,实则却是监视。这些日子以来的情势,两人看出耿精忠败势已成,只是苦于被监视得紧,没有办法与外界联系。如今感觉到耿军即将于清军决战,他们更是着急了。
不管耿军是胜是败,这两位总兵都难以有好下场,他们毕竟是降将,若耿军大胜他们依旧是被挂起来的招牌,若清军胜利,他们会比其他耿军将领更惨。其他耿军将领若是投降,清军将会欣然接受,而他们两个就算投降也免不了菜市口砍头的命运了,因此两人从此时开始便谋划着应该如何脱身了。
耿军中并不都是如耿精忠那样的糊涂蛋,还有将领在谋划着脱身之计,看似强大的耿军实际上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就在耿军忙着准备自己的最后一战之时,黄英率领着第五旅抵达了他们的防守位置,为了东溪西岸的新昌县城。
第315章 清军进攻
巡查过当地情况,小护卫冯林都气坏了:“旅长,这个耿精忠简直是在坑我们嘛,你看看这里背对着东溪简直是个死地,清军打过来我们连跑的地方也没有。”
“小娃子还学会拽文了,什么死地,什么跑得地方都没有?我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逃跑的。”黄英笑骂道。两人虽然相差十来岁,但经过灌口镇的并肩作战已经成了好朋友,说话也从不拘谨。
冯林对着黄英挤挤眼睛道:“旅长就别骗我了,你的事情我能不知道吗?别忘了临走那晚可是我陪着你去见太尉大人的,你们说的话我全听见了。太尉说我们是去抢地盘的,不是给耿精忠卖命的对不对?”
“你个小鬼头,耳朵确是灵得很。”黄英摇摇头道:“我们不会给耿精忠当垫背,但也不会临阵脱逃,总要看看情况再说。防守还是要一心一意做好的,这对我们撤退也有好处。”
黄英转头对着十三团的团长胡蒙说道:“你带上人去剡溪和东溪的交汇处建立防线。”
胡蒙道:“那里不是嵊县?”
“没错,不过不是嵊县,而是嵊县的河对岸,我们要据河而守。既然我们要防御新昌,那么将阵地前移应该也没问题吧。”黄英笑道,胡蒙领命离开了。
黄英又对着十五团团长宁梓英说道:“你将侦察兵都派出去,探查南面天台山的各处路径。要事无巨细,将大小路径全都给我探出来,以备我们撤退之用。”
“放心吧,我很快就能探查出来。”宁梓英点头道,黄英笑着说道:“十四团与我驻守新昌,咱们待机而动。”
第五旅迅速在新昌县周边展开,做好一切防守的准备,与此同时补充团在为他们运送了一次武器弹药之后,又退回了衢州府附近,美其名曰驻守后勤基地,至于教导团根本就没动地方,随时做好了夺取仙霞关的准备。
第十五团探查云台山中路径的同时,也在收拢周围百姓以避免兵灾为借口向南运送,反正有耿精忠这个冤大头敞开供应,黄英不怕缺少粮食。只是他们护送百姓的距离有些远,这些人没有在金华府安顿,而是一直被往南送,直到仙霞关附近才停下。
耿军和复国军第五旅在忙活,清军一样在忙活。攻克富阳之后,康郡王杰书就接到了康熙的圣旨。康熙先是对他大肆褒扬并提升他为康亲王,随后严令其限期击破耿军,反攻到福建境内。
康亲王杰书深知皇上此令的厉害,既然耿军士气已衰,正是大举进攻的好时候,他遂开始调集兵力对耿军驻守的曹娥江沿线发起了激烈的进攻。耿精忠和徐文耀毕竟是纸上谈兵,他们想得很是美好,只可惜杰书没有如他们所愿对新昌发起进攻。
为了尽快达成康熙的殷切期望,抓捕驻守上虞的耿精忠,杰书采取了最快的方式。已大军分别进攻梁湖镇、东山和浦口镇三处,以大军渡江对耿军实施猛烈打击。
一时间耿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各条阵线纷纷告急,急得耿精忠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埋怨徐文耀用兵失误。早知道就该将黄英的第五旅摆在梁湖镇,让其承受最强的压力。
事实上杰书也没有完全放弃对新昌的进攻,他仗着清军数量众多,竟然在漫长战线上同时发起了进攻。嵊县被直接攻克,杰书麾下大将阿克图率领三万八旗展开了渡河作战,然而阿克图并不知道这是他噩梦的开始。
当阿克图下令三千清军先头部队展开渡河作战的时候,胡蒙早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十三团在距离河岸百米的地方挖掘了长长的堑壕,以作为防守之用。这中堑壕不同于后世的那种,因为燧发枪的使用缺陷,必须要火枪手以站立状态装弹,并且需要很大的空间,因此这条堑壕只有半米深,宽达五米多。
被挖掘出来的泥土直接堆在了堑壕前,修成一道五米厚半米多高的胸墙,以作为士兵的掩护。当复国军士兵站在堑壕中作战时,能将身体的大部分遮掩在胸墙后面。因为这个年代还没有弹道弯曲的榴弹炮和迫击炮,就算对方发起炮击,胸墙也能吸收大部分炮弹的能量,士兵们只需迅速趴在土坑里就能躲避炮弹的侵袭。
当清军开始渡河的时候,复国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三千清军没有多少准备,在他们抵达之前耿军和复国军就已经将河上所有渡船都搜罗走了,清军除非扎木筏根本无法渡河。只是清军似乎很轻敌,他们甚至连木筏也懒得制作,多数人都只是抱上一块木头就向对岸漂去。
看着散乱的清军被河水冲得七零八落,根本无法组合成队形的局面,胡蒙不仅露出了微笑,这群菜鸟看来很容易对付。
东征西讨横扫天下的八旗精锐当然不是菜鸟,不过那是在他们熟悉的北方大地上,河岔纵横的南方大地上可不是他们熟悉的地方,在这里他们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散乱的清军队伍刚刚爬上河滩,还顾不上清理身上的水迹,就有人踩入了陷阱,惨叫声顿时此起彼伏。陷阱就设置在河滩上,被枯草遮盖的小坑仅有两个巴掌那么大,里面却被栽入了削尖的竹签。当不明就里的清军一脚踩入陷阱,竹签就会穿透他们的鞋底和脚板。
这样的陷阱制作容易,十三团在这一带河滩全都做满了,它们虽然并不致命,却能让清军丧失战斗能力。试问失去了行走能力的士兵,又如何进行战斗。更可怕的这里属于河滩地带,泥土长期浸润在水中有着许多细菌和寄生虫,当竹签刺破脚掌,肮脏的泥水就会渗入鞋里将伤口浸泡,受伤的清军士兵很容易因此造成脚部感染。
这个时代又没有抗菌药,没有外科手术,那些清军士兵只能在哀痛中疼上十几天,最后伤脚溃烂引发全身败血症而死。
第316章 改变任务
陆续有清军官兵伤了脚,但八旗素来悍勇,他们又是真正的京营精锐,打起仗来根本不怕死。依旧有大量清兵挥舞着刀矛冲向阵地。
胡蒙冷眼看着那些队形散乱的旗兵,等待对方进入五十米的射程时才下达了射击命令。呯呯的枪声不断响起,第五旅的官兵们以娴熟的射击技巧,不断消灭着清军士兵。
因为战壕的宽度足够,复国军仍旧布置成三排,以三段击的交替射击方式,不断消耗清军的数量。见到对方阵型严整,阿克图立刻命令清军炮兵冲前,对着复国军阵地开始炮击。
这些五千斤的大将军炮体型笨重,射程也是差强人意,但足以将炮弹送过并不算宽阔的剡溪,打到阵地上去。面对着清军的炮击,复国军官兵却没什么躲闪的意思。
圆球形的炮弹越过剡溪,再穿越百多米的河岸,威力就已经衰竭,剩下的穿透力根本打不透五米厚已经被压实的泥土胸墙。哪怕炮弹在胸墙上砸得坑坑洼洼仍旧是无功而返,倒是冲锋的清军被炮弹打死了不少,最后阿克图只好命令停止了炮击。
“反击。”胡蒙一声令下,一个营的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出胸墙,攻向了伤亡惨重的清军。很快清军过河部队就被消灭殆尽了,等到清军大炮再次响起的时候,他们已经撤回了自己的阵地。
“打造木筏,我要大量木筏渡过河去。”阿克图气得暴跳如雷,立刻命令大量制造木筏。
很快剡溪北面一带的树林就被砍了大半,清军开始加紧制作木筏,然而制作木筏耗时太久,转眼已经天黑了,阿克图只好下令就在河岸边扎营。
胡蒙也没有闲着,除了下令让士兵加固胸墙之外,他亲自登上了后方一座小山,用望远镜观察着清军的动向。对方不遗余力得大量制造木筏,显然是为了全军一起渡河。
己方只有一千多人,若三万清军同时渡河根本阻挡不了,想想后面几乎无险可守的新昌县城,胡蒙心中暗暗做了个决断。
午夜时分,东溪上游传来了微不可查的水声,十几条没有挂帆的小船从河中心缓缓驶过。除了船头推开水面形成的波浪,只有慢速摆动的船桨上反射的水光,才能令人发现它们的存在。
十三团三十七营二连官兵此刻就在船上,他们由营长邵行之率领,去进行一个秘密的任务。午夜时分已经处于黑暗之中,天上的乌云甚至遮挡了星光,让他们的行动更加悄无声息。
十几条船被绳子首尾相连,不断向下游驶去,因为有水流的帮助,船速变得越来越快。小船队很快越过了三河交汇之处,擦着清军大营的边缘转入剡溪向下游驶去。
直到离开清军大营差不多一里路,二连的十几条船这才靠岸。邵行之第一个跳上岸去低声道:“小心下船,不许说话,不许弄出响动。”很快一百多名战士便离开了河岸,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
清军大营内巡逻十分严谨,却没人知道一支小部队正在靠近。二连在距离对方大营百米外停了下来,邵行之拿起望远镜看了看里面的情况,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对方的营寨防守相当严密,营寨百米内的树木都被砍光,大门上设有望楼,栅栏上到处都是火把,时不时就有巡逻队来回游荡,可见阿克图绝对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在这样的将军面前,偷营是不可能的。
邵行之的任务是炸毁对方大炮,不过现在看来要潜入对方营寨根本不可能,炸炮更是别想了。难道就这样空手而归?邵行之咬了咬牙忽然灵机一动,对着身旁的几个军官低声道:“我们撤。”
“撤?营长,我们不炸炮了?”二连长高淮问道。
“不炸了。”邵行之摇摇头:“现在过去就是送死。”
“就这么回去了?咱们费好大劲才潜进来。”高淮很不愿意。
邵行之呵呵一笑:“谁说要回去了?”他指了指夜空中说道:“在清军大营的另一边,还有可利用的地方。走,跟着我看看去。”
二连官兵跟着邵行之绕过清军大营,来到了另外一侧的剡溪河边,这里也有零星的几个哨兵,不过火把昏暗,哨兵也不走动,其中几个甚至在打盹。
“营长,这是什么地方?”高淮低声问道。
邵行之指了指河边:“鞑子堆积木筏的地方,咱们给他一把火烧光了,看他们还怎么过河。”
“好主意啊,咱们来个野外烧烤。”高淮嘿嘿笑道。二连为了烧毁对方大炮,每人都带了一瓶油。这些油都是菜籽油,它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