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清化学家-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松脂燃烧产生的浓重黑烟覆盖了整片区域,呛得清军官兵们几乎无法呼吸,有的悍勇之辈企图冲出火海,基本上也都被烧死在了其中。带着油脂的火焰不是那么好闯的,只要粘上一点油脂在身上,就算用水也很难浇不灭,更何况营寨周围连条小溪也没有。
  大火足足烧了一夜半天,直到午时突然天降大雨才逐渐熄灭。返回金州附城的顾敏行也不着急,在大火熄灭之后并不出去查看,他让全军保持警戒在城内休息等待大雨过去。


第313章 人心惶惶
  掌灯时分雨终于停了,顾敏行直忍到第二日天亮,这才派出了一个连的搜索队伍,由营长马俊山亲自率领去山谷中查探。
  夜里漆黑一片,就算点燃了山火也视线不清,更何况顾敏行要求他们点火后立刻撤退,马俊山没顾得上看自己的杰作究竟如何。此时踩着湿漉漉的地面走入山谷,他才发现那一晚点火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原本满是枯黄的山谷已经被彻底烧成了碳场,到处都是被雨水浸透的草灰,粘在脚上粘腻腻的很不舒服。整齐的清军大营被烧成了空架子,虽然已经没有了余烟,却随处可见变成焦炭的木棒和烧成架子的帐篷。
  高低不平并非是地面的凹凸,那是一具具纵横交错的尸体,早已被烧成了焦炭的颜色。若不是大雨的冲洗,恐怕随处都会闻到烧焦的尸臭味道,不少士兵看到这幅场景当时就吐了。
  “咱们可干得太绝了,有伤天和啊。”有士兵在那里嘟囔着。
  “给我闭嘴。”马俊山恶狠狠得说道:“你忘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了?这些都是鞑子兵,全杀光了也是顺天应人,杀他们就是积德懂不懂。”
  “懂了,营长。”被训斥的士兵非但没有恼怒,反而瞬间就精神了起来。华民对鞑子有着切齿之仇,只要稍加点拨就会被引发出来,根本不需要太多宣传,这是鞑子自己造下的孽,当然需要他们自己来还了。
  战士们清查了大营外围,没有发现任何生还者。这种结果也算正常,松木富含松脂,烧起来浓烟滚滚,就算火焰不及的地方,人也会被活活熏死。向前搜索的士兵们一路搜索,很快在营寨的中心位置找到了几个已经被烧化的铜盔,还能从痕迹上辨别出头顶上那长长的‘避雷针’。接到了搜索连的回复,顾敏行立即向聂青上报了歼敌超过万人的消息,同时派人前往山谷清理战场,将那些已经分不出样貌的焦尸就地掩埋,避免瘟疫的传播。
  接到顾敏行的捷报聂青大喜,没想到金州附城这么轻松就消灭了清军的偏师。尽管不知道对方是如何消灭清军的,但至少消灭过万的一定的,复国军可没有虚报战功的问题,那要承担重大责任的。
  少了侧翼的威胁,正面又拥有着三艘巡洋舰的支援,以及强大的金州卫城,聂青也就安心了。他一边将这里的情况传递到冰火府,再由那里送到漳州,一边加固防御准备迎接清军下一次进攻。然而关键时刻福全却退缩了,一万三千大军皆是满族精锐,符合当年努尔哈赤所说‘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标准。
  这本该是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却神秘得消失在崇山峻岭之间,哪怕福全派出了全部斥候如过筛子般搜查了附近所有区域,也没有发现这支大军的所在。
  最终斥候带回来的只有一个怪异的发现,在靠近金州附城的一片山谷中间,有大片被烧噬过的痕迹,虽然焦黑痕迹已经部分掩埋在刚刚出芽的野草之中,但能看得出来那里过火面积极大。
  对一万多大军神秘失踪的恐慌,很快变成了谣言。信奉萨满教的满人都传说这是火神斡透巴如坎对皇帝改信藏传佛教的不满,因此降下天火烧掉了所有的大军。蒙古人则传说是大轮明王降下的怒火,烧掉了信萨满教的满人。这也是对蒙古人的一个警告,如果他们继续与不信长生天的满人为舞,下次天罚就会降在蒙古人身上。
  这些人很巧合得猜出了部分真相,但军中因此变得人心惶惶,所有人都将此事归咎于天罚,他们更无心作战了。福全没有在第一时间镇压谣言,结果造成军心浮动,等他醒悟过来着手禁止乱说的时候,谣言已经失去了控制。兵无战心,就算盛京的火炮抵达,他也不敢继续发起进攻了。聂青发现这种情况之后,将指挥权放心的交给顾敏行,自己带上特战队离开辽东,去执行一个秘密任务了。
  清军已经毫无战心,就算福全想打也不可能胜利了,无奈之下他只好率军退守石河堡,在那里建设防御工事堵住复国军北方的通道,同时飞报京城。接到福全退守石河堡,大军伤亡过万还失踪一万多人之后,康熙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他的估计中,刘磊的势力太小,又最多只是派出偏师进攻辽东,应该很容易剿灭才对。可是现在的情况却大出意外,这让康熙对刘磊更加上心了。
  康熙有意再派出大军,彻底拔掉辽东的这个钉子,可是现在湖广、西北和浙南三路战事都到了最要紧的时刻,他根本无暇顾及辽东那支小队伍,最后康熙只好选择暂时稳住对方。先让福全率军沿沙河构筑防线,阻止人数不明的复国军北上,同时命令杰书加紧攻击耿精忠,争取尽快攻入福建境内。
  依照康熙的谋划,不管刘磊将多少兵力派到了辽东,闽南都是其根本所在。只要杰书大军攻入福建,消灭了刘磊的根本所在,辽东之祸自解,这是围魏救赵的策略。
  倒霉的耿精忠真是躺着也中枪,在杰书加大了攻势之后,耿军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耿精忠不得不再次退守上虞,利用曹娥江阻挡清军的进攻。幸好福建省内大军抵达,算是让耿精忠有了喘口气的机会,就在这时黄英率领精锐第五旅到了军前。
  当耿聚忠将刘磊的三个条件告知兄长,耿精忠的脸色阴沉无比。只是他当初派遣耿聚忠作为全权代表,去向刘磊借兵的时候,本就没有考虑对方出兵的可能。现在对方不但出兵,而且派出了近六千精锐大军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他向刘磊借兵的本意只是试探,这六千人的到来不仅仅是军队的数量,更多是让他放心后路的安全,光是这一点已经值得了。
  尽管耿精忠对黄英没什么期许,但架子还是要拿足的,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他便在中军大帐接见了黄英。


第314章 耿军分兵
  耿精忠没有选择在城内府邸,而是在城外中军大帐见面,黄英已经预见到了对方的用意。
  当黄英轻车简从只带着几名护卫抵达中军大营的时候,眼见一排排盔明甲亮的近卫。这些人是耿精忠摆排场用的亲兵,他们是从全军中精选出来的壮汉,配以最为精良的武器装备,专门作为耿精忠的护卫使用。
  今天为了杀黄英一个下马威,耿精忠将这支军队摆了出来,从营门口到中军大帐短短百米的道路,满目皆是闪亮的刀枪,若是让普通人见了必定胆战心惊瑟瑟发抖。然而黄英可不是普通人,参军前他就以勇力著称,参军后更是经历灌口镇的恶战,杀人犹如喝水般随意,如何会忌惮这些有名无实的花架子。他坦然自若得从刀林中走过,脸色始终带着微笑,脚步一丝不乱。
  待到进入中军大帐,在耿聚忠与众多文武面前,黄英立正站好,规规矩矩得行了个军礼。
  “大胆,见了靖南王还不跪下?”徐文焕瞪着两眼怒叱道,旁边诸将也纷纷呵斥。
  黄英微微一笑对着耿精忠说道:“太尉大人出兵之前约法三章,严明我们只是盟军并非从属,我以复国军正规军礼致敬合理合法,如何有人敢让我跪下?”
  “好胆,竟敢对王爷无理。”徐文焕就要上前动手,结果被耿精忠阻止了:“徐总兵不用挂怀,我确实已经答应伯青只是盟军并非从属,他这样做无可厚非。”耿精忠这句话说得看似客气,实际上却暗藏机锋,他直呼刘磊的表字而非官职,摆明是不承认他自封的太尉了。
  对此黄英只是微微一笑并未搭话,这种小动作他不屑于理论。按照刘磊的说法,耿精忠已经是日暮西山,转眼间便要灰飞烟灭了,他犯不着与一个将死之人争论不休。
  见到黄英没有反应,耿精忠清了清嗓子说道:“所谓蛇无头不行,就算是盟军也该听从统一调令吧。”
  “这是自然,太尉大人明言听调不听宣,若王爷有令末将自然遵从。”黄英躬身答道。
  “好啊。”耿精忠拍案道:“大家即是盟军我自然也不好让你守住太过艰巨的位置,我看你的大军就驻守新昌好了。”
  “遵命。”黄英毫不犹豫得答应下来,耿精忠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便让他率军先行了。
  等到黄英离开,徐文焕急道:“王爷,新昌远离战场,让他去那里太舒服了吧。”
  “你以为该将他放在何处?”耿精忠询问道。
  “摆在东山,那里必然是清军进攻的重点。”徐文焕回答道。
  耿精忠哈哈笑道:“有曹娥江阻截,清军攻城只会自寻死路。杰书不是个笨蛋,绝不会选择难以进攻的方位。我看他最有可能的方向便是新昌了。盖因新昌位于东溪之西,背靠河水堪称死地,而且东溪水浅根本挡不住清军马队,他就算跑也难以跑得赢。”
  “王爷英明,让刘磊的人先去送死,帮忙我消磨清军锋芒,待他们死得差不多了,我们再一举歼灭清军岂不是好?此乃一石二鸟之计也。”徐文耀在旁边笑着说道,惹来众将一阵哈哈大笑。
  耿精忠阴笑道:“刘磊的复国军不是善守吗?既然他能挡得住尚军攻势,自然也挡得住清军的攻势,我们便利用此点疲敝清军,让其将战线拉长。待清军锋锐已折,我们在从中突出将清军截为两段,让其首尾难以相顾,我军则必胜。”
  “王爷英明。”众将纷纷拱手称颂。
  耿精忠满意得点了点头说道:“败清军就在此役,诸位自当奋勇向前,现在请徐大人分派人马。”
  徐文耀看看诸位作了个罗圈揖道:“既然王爷信任,在下也就不客气了。白显忠白总兵,许尚朝许副将率领五万大军守梁湖镇,此地乃要冲之地,关系上虞之安危,还请小心防守不可轻敌。”
  “末将领命。”白显忠和许尚朝上前拱手答应,接过了徐文耀递来的令箭。
  徐文耀有看向旁边道:“徐文焕徐总兵,马九玉马副将率军七万驻守浦口镇。两位务必坚守城池不得有误,待中军下令再越过曹娥江反击清军,此战必得首功。”徐文耀还是也有私心的,将反攻最重要的位置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这是摆明了要将最大功劳让给他,两人再次领命退下。
  徐文耀又抽出一支令箭说道:“沙有祥沙副将领军一万驻守东山,此地乃是上虞和浦口镇连接之要冲,务必守好此地方可让大军互通消息。”
  “末将遵旨。”沙有祥也接过了令箭。
  徐文耀最后说道:“其余诸将皆跟随王爷,率领十万大军驻守上虞,作为五路接应使,随时接应各路大军会攻清兵。”
  “遵令。”剩下的几个将领纷纷答应着,其中一人用手肘悄悄碰了碰旁边的同伴,露出了一个苦笑。这个人正是投降了耿精忠仍旧被封为总兵的漳浦总兵刘炎,而与他互通消息的人自然是海澄总兵赵德胜。
  两人自从选择投效耿精忠以来,虽然仍旧贵为总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