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张昭并不知道司礼监大佬萧敬的想法,坐在乾清宫西暖阁的座椅中,和弘治皇帝说着话。
“国泰商行之前最赚钱的生意是玻璃生意,亦因此而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现在国泰商行最赚钱的生意是纺织厂和钢铁厂。这两块将是明年利润的增长点。
只是,臣有一事需要先和陛下说一声。纺织厂的布匹冲击大明各地的市场,必定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陛下需要在今年或者明年考虑大规模基建,来消化富余出来的劳动力人口。”
“哦?你详细的说说。”弘治皇帝刚得了分红,心情正好。见张昭连纺织厂的隐患都考虑到,也不怎么担心,直接问详情。
张昭花费半个时辰大概的和弘治皇帝讲了讲纺织机器对传统纺织产业的冲击、后果。以及解决办法。在朝臣面前装逼这种事自然是要留给弘治皇帝去做。
讨论完这个话题,弘治皇帝让小太监们上了茶水、点心,主动的道:“置换兵器这件事,兵部刘尚书尚有不同的看法。这件事年后再议。你说的那个资源法、发行银元,内阁的三位先生都已经同意。现在正在京中放风声。年后就会正式颁布。”
张昭心里过了一遍,银元和银子是并行的,并不强制使用。不过润物细无声嘛,推广起来并不难。只要朝廷保证可以银元缴税这一条就足够。
张昭道:“既然要铸造银元,臣想将陛下的头像印在银元上。让大明百姓都能得见天颜。”
弘治皇帝就笑起来,用手虚点着张昭,“你啊…,拍朕的马屁不是?咱们君臣之间那用的上这些?废除工匠籍贯一事,朕心里有数,年后即会和几位先生商议。呃…,有几个百姓手里能有一两银子的?”
话是这么说,但其实没有拒绝。
九千岁都知道立生祠,其实在“不朽”这种事情上,皇帝其实也愿意的。银元这个方案其实很巧妙。
当然,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
张昭吹捧道:“在陛下的治理之下,大明的百姓日后肯定能用的起弘治银元。”
弘治皇帝兴致勃勃,和张昭讨论了一会铸造的技术问题,礼法问题他回头再和阁臣掰扯,只要他表露出意愿,想来内阁的三位先生不会在这点小事上拒绝。
张昭见进宫的事情说的差不多,话题一转,道:“陛下,臣之前在京中时去京西闲逛过,那里山水景物极佳(圆明园)。非人臣所能拥有。不知道陛下有没有兴趣在那里盖一座夏宫。待夏季时到那里避暑。”
弘治皇帝没有第一时间拒绝,略作沉吟。这就是大笔银子在手中的底气啊!
按照弘治皇帝的习惯,对这种“伤财”的工程,向来是非常抵触的。但是和张昭聊过几次,对这种可以拉动内需,消化劳动力的工程其实并不怎么抵触。
当然,首先得保证是用他的内帑,不是用国库。其次,不能用徭役的形式征召民夫和工匠。那他和昏君没区别。而是用张昭说的办法:给钱。
这“散财”的方式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比他把银子拿来赏赐给某个权贵或者把银子存储耆老,效果要好的多。
张昭道:“陛下,臣先令国泰商行把精华之地圈起来。建造之事,可以慢慢来。日后陛下在夏宫避暑,臣过条街道就可以进宫见陛下。”
弘治皇帝给说的笑起来,“那你就是为进宫方便劝朕大兴土木?夏宫?你那新府邸没五十万两白银就难以达到效果。朕可没你有钱。行吧,你先把地圈起来。朕现在西苑这里试试,看看是否如你所说有拉动经济的效果。”
张昭笑道:“臣岂敢骗陛下?”
他昨天晚上在家里看新府邸的地图和进度,看着旁边圆明园的“旧址”,心里想了想,给弘治皇帝提一提。夏宫,这真不是人臣所能住的。
把皇家园林建在自家府邸隔壁,这也算是一种低调吧。
弘治皇帝点点头,交代道:“厚照最近在宫里待的不耐烦,你带他去你的府邸去转转。省得他老觉得鞑靼的帐篷好看。”
这是极其亲近的意思。
张昭道:“臣遵旨。”
当下辞别弘治皇帝回家,就等着新年的到来。
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谓名将
事涉天子无小事。张昭于腊月二十四日进宫面圣的消息瞬间就传开。
天子见谁,其实并不算是太大的事。比如,到礼部尚书张升这个层次,天子见个大臣他就要紧张,那还干不干活?
但是,张昭面圣的消息之所以迅速在京中传开,主要有两点因素。
其一,参与人物和时长。
天子是在皇后、永嘉公主在场的情况下召见张昭。这就不是一般的亲近。
这种待遇文臣想都不要想。文臣和皇帝,不管关系多么亲近,私人关系顶天就是到“帝师”这一条线。张昭这属于武勋、太监特有的荣耀:近臣。
但是,有那个武勋能够在皇帝面前谈笑风生近两个时辰呢?
注意,“谈笑风生”这个词不是凭空猜测的,而是宫中的太监们嘴里流传出来的。
地位如英国公张懋,替皇家掌握天下兵权,确实能够和皇帝单独密谈两个时辰,但肯定是谈国家大事,要谈笑,那怕还是有点困难的。
英国公再怎么是人精,他都已经六十多岁,要和三十二岁的弘治皇帝谈四个小时的闲话,那基本不可能。
而如李广(已故)、崔元、裴贯中等人固然是可以和天子谈笑,但这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类似于府里养的清客。
张昭是以什么身份?国朝统兵的大将啊!而且是排位第一的大将。这个排位第一,分别是名望:他现在公认的“名将”。
当然,这个名将,张昭自己知道有多少水分。自打曾文正公之后,文人统兵,跟着他学就可以了。
二战时就有几个比较像的例子: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的蒙哥马利。还有美国那一票所谓的“名将”,什么艾森豪威尔之流的。美国人编的历史书连华盛顿那种货色都是最伟大的将军,而且排名第一。真尼玛不要脸。
华盛顿作为美国的政治人物,开国领袖,其功绩要承认。但他指挥打过什么仗,水平怎么样,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大把的史料写的清清楚楚。
还有,吹的牛逼上天的五星上将在彭总面前还不是跪?主席就说了,他们就是个纸老虎。
所以,这种伪名将,归根结底的秘诀,就是曾文正公的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
说的再透彻点,就是拿国家实力(人力、财力、兵器)硬堆出来的胜利。
张昭虽然心里不认可这种“名将”,但他自己确确实实就属于这类人。所以,他一到战场上,绝不插手具体指挥,只关心全军的战略,物资储备、运输。
回归正题。
其二,张昭被人为大明朝排位第一的大将,还在于他手中的实力。新军一出,谁与争锋?
所以,归纳起来,弘治皇帝和张昭谈了近两个时辰,传递出来的就是一个确切无比的信息:此人正当红。
这是弘治朝最靓的仔!
而京中消息传得如此之快,还有第二个原因。张昭身上牵扯的事情太多。
这并非是说张昭最近又开始上跳下窜。而是,战胜朵颜三卫之后,朝廷有一系列的事情要“收尾”:把大宁都司和各种好处要切切实实的吃下去。
张昭职责所在,不断的提出新的建议。涉及到:资源法,银元推出,都司制度改革、蓟镇军整训、兵器更换、大宁都司架构、废除匠籍、对奴儿干都司的策略、移民等等。
瞧瞧,这都多少事?
众朝堂大佬们难道就不关心弘治皇帝答应了没有?
别看此时明朝的文官集团力量非常大,但要说能独立执政,那是在骗小朋友。
明朝文官最巅峰的大佬:杨廷和(他当了几十天没有名头的皇帝),张居正。
张相公的辉煌履历和事迹就不必多说了。他干了十年的摄政王。
但是,杨大佬需要太后的名义,张相公需要太后、内廷大佬冯保的配合。所以,这天下还是姓朱。
现在还是弘治朝,且弘治皇帝已经执政十五年多。
弘治皇帝如果私下里应允张昭某些建议,对庙堂诸公来说会非常麻烦。他们拿什么名头去阻拦呢?总不能因为不合他们的心意就真的“乞骸骨”吧?
这又不是“争国本”、或者皇帝乱命。这两种还可以骗一骗廷杖,政务意见不同的事,喊破天有个鸡儿用,各凭手段罢了。
现在不像以前“公论自在人心”。现在的公论在报纸。想把张昭搞臭也得要材料,光靠骂和编故事是不顶用的。
…
…
张昭没有关注京中的舆论风波,下午从皇宫中出来,到李教谕家中蹭一顿饭。
顺天府府学现在已经放假,李教谕在家里清闲的很,不是看书看报,就是和亲朋好友相聚。
张昭到的时候,李教谕的次子这段时间正好从外地回京,一起闲聊了小二十分钟。然后,带着陈夕凤、侍女们去城南的平江伯府祭拜。
平江伯陈锐虽然是郁郁而终,但总就是曾经挂将军印,充兵官,统领十万大军的武将,事后祭拜的灵堂不会在三五日就撤了。
张昭今天过来祭拜,主要陪金凤过来。死者为大,顺路上一柱香。
“伯爷,这边请。”
在灵棚中祭拜后,陈家的一名子弟将张昭带着到旁边的上房静室休息。这里距离女眷所在地不远。
少顷,嗣平江伯陈熊,带着弟弟陈泰过来招呼张昭。
兄弟两人披麻戴孝,脸上的哀伤表情到这时,十天的时间过去,其实已经麻木。
陈熊约三十多岁,中等身量,但看脸色、身形就给人两个字:胖、虚。他站着拱手,感激涕零的道:“伯爷能来祭拜,家父九泉之下有知,足可欣慰。”
张昭对陈熊感官其实很一般,金凤老说她这个兄长:贪鄙好色,好高骛远。对两人点点头,安慰道:“人死不能复生,你们兄弟节哀。”
闲话片刻,张昭结束和两兄弟的谈话,派人去里面和美妾陈夕凤说一声,先一步回府中。
陈夕凤、陈初静、薛云梦要在这里住两三天。张昭过年前再来接她们。
…
…
第二天上午,李幽来访。
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风邪气
临近春节,京师内外一片过年的氛围。城北的小安镇中车来车往,喜气洋洋。
小安镇距离城只有两里路,随着京师人口的增多,这里的人口也在逐渐的增多。
寒风吹着庭院里的枣树。
张昭招待着来访的李幽喝茶,“子远近日可好?”两人分宾主坐下,茶香袅袅。
李幽还是那副獐头鼠目的模样,只是身上的服饰、挂件都换成名品,脾气一如既往,笑着道:“当然是极好的。子尚兄如今名震天下,我作为你的旧友,在京中岂有不好的?”
这话说的!张昭笑一笑,喝着茶。
李幽不以为意,道:“我昨晚和公昭兄在教坊司喝酒,才知道子尚中午去过老师家。所以今日上午前来拜访。”
张昭点点头,“嗯。”认可李幽有随时来见他的权力。
李幽微微沉吟片刻,道:“子尚,你不在京中有三个月,京中有些歪风邪气。你要留意一二。”
张昭将汝窑茶杯放下,看着身材短小的李幽,问道:“你是说之前被谢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