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帝国的崛起-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无不尽。”
    董朗和卫孚两人抿一小口米酒,都觉得难喝,没再动,听着五名乡老的话。
    张昭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后生”摆出这么个姿态,这几个乡老还是很受用的。你一言我一语,慢慢的说起来。当然,张昭频频的劝酒功不可没。
    一名老人道:“大帅,如今镇上的治安不太好。煤矿里新来的生人太多。镇公所管不过来。”
    “大帅,像狗剩这样的小孩基本没人带。能不能给娃娃们建个学堂?”
    “我们这些老骨头也想做点事。不能刚过几天好日子就忘本。万一地里收成不好呢?可这成立都是力气活,咱们能干什么呢?”
    零零种种的意见不断的被提出来,一直聊到中午,张昭宴请五名乡老,还有等候着官吏们。
    午饭后,张昭把官吏们都打发散去。只留胡镇长在这里听候差遣。
    米酒有些上头。张昭靠在堂屋里的木椅中,手抚着额头,问道:“德瑜先生,现在对治理开平可有想法。”
    卫孚拱手道:“大帅这个调研真是好办法。下官刚刚都记录了。主要问题集中在治安、教育、灌溉等等方面。千头万绪,下官还需要好好理一理。”
    张昭笑着点点头,道:“还有卫生、医疗,就业,生活物资的欠缺。如瓷碗、盐等等。这都是你所要留意的问题。我看啊,一个五年任期,你未必能解决。”
    卫孚刚刚也看到那些来送东西的村民,心里被震撼了一下,这会儿慨然的道:“五年不行那就十年。下官一定会把这里治理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乐土。届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张昭就拍一下木椅扶手,“好。”
    这个主官算是敲定下来。
    其实治理开平这里,说难也难。毕竟是才开始,千头万绪,种种工作纷至沓来。说简单也简单,这里直属后军都督府,没有任何的官场掣肘。
    大小事务基本可以自决。
    张昭就是看中卫孚的人品、操守,才选中他来主持此这里的事务。
    开平这里算是敲定,等待时间的发展就好。
    月夜里,寒气阵阵。庞泰、王武、高一典几个忙到深夜才回来。他们都往来送东西的百姓家中“回礼”:都是一袋袋的粮食、布匹。
    新军营不准收百姓馈赠的。这是纪律。张昭不会违反。东西退是不可能去退的,那就“买”下来。
    军靴踩在夜里冻硬的土路中,王武吐出一口白气,“我要是能有相公这样,得到这么多人发自内心的尊敬,这辈子就值了。”
    庞泰笑道:“小二哥,你这要求也太低了。咱们新军营里不是教了?我们存在的意义,要让大明的百姓都拥有活着的权力。就是让老百姓有饭吃。
    但是,还有多少大事等着咱们去做?我们还要北征大漠,抵达乌拉尔山,勒石记功。
    我们还要去看北冰洋的极光,是不是昼夜半年交替?
    我们要东征东瀛,征服大海,去看那遥远的新大陆。
    我们要下南洋,灭掉那些撮尔小国。看看西洋来的番人到底什么模样?
    我们要收复西域,打下河中。到两河流域看看一那同样辉煌,古老的波斯明。”
    王武笑一笑,抬头看着满天的繁星。

第四百六十五章 回京
    第二天清晨,张昭带着狗剩,和董朗、卫孚并亲卫、随从一起离开开平卫小镇。
    狗剩在昨天晚上去父母的墓地烧了点纸钱。他父母死于煤矿的矿难中。所以,他对原来的开平中屯卫曹指挥使等人非常痛恨。
    老宋叔三十多岁,像一个老农,和镇公所的官吏们一起把众人送到小镇口。张昭等人先上马车,给他们叔侄二人留下独处的空间。
    老宋叔将狗剩拉到一边,整整他身上的新土布军装,叮嘱着狗剩,道:“去外面听大帅的话。机灵点。”
    他和狗剩的父母是多年的老相识,有一点情分在,平常多有照看这孩子。
    卫所废除掉,他这份善意也换来好报。狗剩家里世代军籍,就算只有一个未成年的男丁,也是要分配土地的。
    他说是帮种,其实是占柴家的便宜。一个八岁小孩能吃多少粮食?
    “老宋叔,我知道。”狗剩充满着对未来生活憧憬,兴奋的挥挥手,道别老宋叔,道别他的村庄,坐进张昭的马车中。
    他即将就读于新军营初级学堂开平分校。张昭希望他在那里开始自己的人生、淬炼。
    而此时谁又能预料的到小名“狗剩”的男孩会在青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腊月十八日,京中来信。平江伯陈锐去世。二十日上午,张昭悄然的带着妻妾们返回京中。
    新军营的部署,他早就上报给朝廷:留在开平休整,开春之后,视情况前往松嫩平原扫灭福余卫。
    之所以说视情况,是因为兵事无常。他虽然以压力和利益,迫使海西女真四部在冬季出兵攻灭福余卫残部,但这会儿最终结果还没传来。
    如果福余卫还没灭,明军就要动动手。当然这种概率是非常低的。无非是他再给海西女真四部一点时间。
    而到明年开春,新军卫主力会前往辽东都司坐镇。废除辽东卫所,整训辽东军。
    最终的目标是把整个东北平原都要纳入大明的治下。
    马车在开平卫和京师相通的官道上平稳的行驶着。两三百里的路程,有便捷的水泥大道,大约两三天就能抵达京师。
    若是京中出来的信使,沿途跟着驿站、急递铺换马前行,半天就能跑一趟。
    路途之中沿途可见通州和开平卫之间的物资、人员来往不断。于腊月二十三日小年当天下午三时许,张昭等人抵达城北小安的张府中。
    “哎呀,总算到了。”方晶在宽敞的马车中悄然的伸个懒腰,某处的曲线惹眼。吃过午饭,她就在张昭怀里迷迷糊糊的睡过去。
    张昭和婉儿下车。
    庭院里,王絮雪和陈夕凤两人都带着丫鬟、仆妇们等着。
    张昭这是外出数月之后回来,坐到主位上。
    略显清廋、花容月貌的王小娘子和娇媚、明艳的陈夕凤两女分别带着丫鬟上前来拜见。
    很正式。
    张昭笑着把她们两个扶起来,一左一右的搂着她们说话,爱怜无限。纸短情长,几个月不见,还是甚为想念。
    这会儿在他住的院落客厅里,仆妇早在外面候着。屋里只有妻妾和丫鬟们。张昭也不避讳。倒是惹得两人颇为娇羞,霞飞双颊,只是生疏感倒是消失。
    陈夕凤依偎在丈夫怀中,父亲亡故的悲痛得以稍稍的缓解。
    张昭回京,第一件事当然不会准备过年。府里有婉儿她们操持,这种事不需要他费心。他只需要负责吃、喝、放松就行。
    也不是去平江伯府吊唁。
    他回京的第一件事是去宫中见弘治皇帝。
    因为,朝廷的赏赐早就下来。他也不存在向朝廷复命这一说法。但作为带兵的大将回京,肯定是先要和弘治皇帝见面。
    张昭下午洗个澡,舒服的睡一觉,晚上略作整理。第二天上午到宫中求见弘治皇帝。
    而张昭刚进宫门,稍后朝堂重臣们都知道他已经返回京师过年。
    离开京师数月,乾清宫中的模样依旧。乾清宫的门房这里这会儿没有大臣。都已经是春节前,那还有大臣等着皇帝接见?即便是琼州起兵都没有办法打扰皇帝的清静。
    张昭并没有等,小太监们进去汇报一声,很快,老太监萧敬就颤巍巍的佝偻着身体走过来,笑呵呵的道:“伯爷一战覆灭朵颜三卫,功在社稷。不愧是我朝名将。”
    张昭熟练的谦逊道:“幸赖陛下洪福,将士们用命才有此大胜。”
    “呵呵,你啊,太谦虚。”萧敬笑着点点头。其实京中对此有一个基本的研判:此次大胜,张昭的功劳非常大。因为只有敢于在冬季发动进攻,决战,才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战果。
    萧敬带着张昭到东暖阁里。弘治皇帝、张皇后、永嘉公主一家三口正在一起玩耍。
    “臣张昭参见陛下,参见娘娘千岁。”张昭眼睛余光略微一扫,拜见弘治皇帝、张皇后。
    弘治皇帝精神头不错,一身蓝色的帝王常服,中等身材,站在画架前,温和的笑道:“爱卿平身。私下里君臣见面不必拘礼。永嘉,画错了。”
    张昭便把头抬起来,看到弘治皇帝正在教一个粉雕玉琢扎羊角辫的小萝莉画画。
    而一个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宫装美妇正在一旁含笑看着。她气度雍容华贵,肌肤白皙,眉眼间风情无端。
    这要是别的皇帝不好判断,张昭眼角余光扫一眼就知道这是谁:张皇后。这还是张昭第一次见到张皇后的正脸。当然,只是一瞥。
    永嘉公主对张昭露出一个笑容,挥挥手。她认得张昭。他是很好看的男子。
    张昭只得再次躬身行礼,道:“臣见过公主殿下。”
    永嘉公主脆生生的道:“免礼。”
    惹的帝、后两人都笑起来。
    弘治皇帝笑道:“张爱卿,别人都是先国后家,你倒是先家后国啊。昨日回京,今天才来宫中。给言官知道,少不得要弹劾你一本。随朕过来吧。”
    弘治皇帝让张皇后照看永嘉公主,带着张昭到西暖阁中说话。太监们上茶。
    闲聊片刻和朵颜三卫大战的事。弘治皇帝依照张昭的建议,已经派使者去谴责小王子。
    张昭从袖袋里拿出一本银票,奉给弘治皇帝,“陛下,这是国泰商行今年下半年的分红。合计二十四万两。”
    弘治皇帝不自觉的笑起来,示意萧敬收起来。

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圣
    萧敬把银票收起来,看着正随意交谈着国泰商行生意的君臣两人,感慨难言。
    大明皇家银行的百两银票和五十两银票已经使用的越法频繁。至少,京中权贵都已经接受。
    因为,拿着银票可以直接在大明皇家银行兑出银两,或者存进自家的账户。当然,大额的兑付(五千两以上,每日限额一千两)需要提前预约。
    而这种银票的便利性,在交易时实在太方便。譬如,他们这些内奸收钱办事时,拿一捆一百两的银票多方便?
    至于说防伪,这银票的纸浆是大内提供,印刷的墨水、母版都是独有的。
    等闲之人根本无法造假。而辨伪之法早就在京师大小报纸的宣传下人人皆知。
    当然,他的感慨和银票质量无关。而是和数额有关。想要获得天子的好感,如他这样数朝元老,精通音律、典章制度、文章其实终究还是敌不过银票啊!
    以他看来,在张昭打赢朵颜三卫之战,明摆着只要有时间就能给国家增添二十万户在籍百姓之后,再加上此刻的“孝敬”,张昭在当今天子心中的份量,已经超过之前的宠臣李广。
    没见如今的内廷在张昭面前基本都放软身段。
    毕竟,李广再会博天子喜欢,那也是修道长生、丹药这一块的。而张昭这做的是“国事”啊!内帑增加也是国事。天子缺钱。
    以他估计,只怕和成化年间得宠开西厂的汪直差不多了。再往上的恩宠程度就是正统年间的王振了。
    当然,以张昭的本事,在太子登基之后,只怕就能做到这种程度。听刘瑾说太子对张昭的感官是“亦师亦友”。
    …
    …
    张昭并不知道司礼监大佬萧敬的想法,坐在乾清宫西暖阁的座椅中,和弘治皇帝说着话。
    “国泰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