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9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效武和淳亲王是老相识,其出身又是满清八大姓瓜尔佳氏一族,从这点来说可谓根正苗红,在京师的时候关效武更为淳亲王跑前跑后,出了不少气力,这样一个人主动要求跟着自己,向来喜欢交友讲义气的淳亲王如何会拒绝呢?
就这样,关效武顺顺当当地就跟着淳亲王去了西域,并且成了淳亲王的心腹。可淳亲王怎么都没想到,被他视为心腹的关效武居然是大明锦衣卫的人,眼下这颗钉子已牢牢插在淳亲王的身边,以淳亲王的身份地位,可以说关效武已经为大明掌握住了满清的一举一动。
“做的不错,下去吧。”朱怡成笑着对张冉微微点头,虽然只是淡淡的一句不错,却让张冉如同喝了蜂蜜水一般兴奋,他知道接下来皇帝要和三位重臣议事,自己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虽然权重,却没有资格参与其中,当即向皇帝行礼后躬身而退。
等张冉离开后,朱怡成这才继续开口:“满清在西域气数已尽,如朕预料的不差,等到秋收之时满清恐怕在西域就支持不下去了。”
“陛下说的是,臣以为可让岳钟琪做好随时继续西进的准备,此战一定西域!”马功成拱手道。
朱怡成微微点头,问庄岩:“让总参谋部尽快拿出西进方案,此外你觉得何时出兵妥当些?”
在之前张冉汇报此事的时候,庄岩就在盘算了,听闻朱怡成询问,庄岩当即回道:“如今已是六月,时间已有些紧了,臣以为宜早不宜迟,中枢可令岳钟琪即刻西进。”
“可!”朱怡成毫不迟疑地答应了庄岩的建议,时间不等人,再说京师到哈密遥遥千里,命令传递过去至少要半个月的时间,再加上大军出发需要准备,虽然因为西域建设兵团的缘故,哈密那边的明军驻军对于后勤已有很大缓解,可毕竟建设兵团成立时间不长,后勤方面依赖中枢调配的依旧存在。
当然了,随着这近一年的准备,哈密那边囤积的物资支持岳钟琪尽快展开西进计划是没问题的,这也是朱怡成包括军机处各大佬的底气所在,按照总参谋部的推算和岳钟琪之前的报告,只要命令到达哈密方面的部队仅需要五日时间就能完成准备,然后西进。
对于彻底拿下西域,朱怡成曾今做过多次谋划,但无论那种谋划在他看来至少还需两三年的时间。
虽说满清已大不如从前,可毕竟在西域实力依在,再加上西域民族问题复杂,朱怡成不想这么早就去接这个包袱,意图让满清在西域多折腾两年再做西进的打算。
可朱怡成自己都没想到,事情的变化居然会这么快,而且又如此有戏曲性。满清自己作死,康德搞起了变法,从大方向来看变法倒不是什么坏事,康德是一个有想法有所作为的君王,可惜康德却没看到问题的实质,再加上满清下面的一群猪队友,这变法刚开始就出了岔子,一来二去折腾出如此糟糕的局面。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
要说康德变法,从本质来讲并不能说错,满清的糟糕局面是明摆着的,面对大明的压力,本就苟延喘息的满清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康德要想保住满清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
可是改变也有改变的不同方法,所谓步子大了会扯到蛋就是这个道理,康德一心琢磨着效仿大明实施变法,却没考虑到满清的实际情况,此外再加上满清如今地处西域,原本西域情况就远比中原复杂,强行推行变法不出问题才怪呢。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变法、变革并不少见,其中著名的有商鞅变法,还有宋时的王安石变法,前明时期的张居正变法等等。
这些变法中,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并造就了秦国的脱胎换骨,从而打下了后来强秦一统天下的基础。张居正变法稍弱,虽使得前明在一段时间内国力大增,可随着张居正死后变法政亡人息。至于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可无论是变法还是王安石本人的结果都不怎么样,不仅变法无疾而终,王安石也因为变法失败退出政坛,从而郁郁而终。
在历史上,其他的变法还有不少,可真正能够成功的寥寥无几。康德变法在朱怡成看来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先天不足再加上内忧外患,就算康德的决心再大也极为困难。
除非给康德至少五年的太平时间,让他能够有一定的基础强力推行,并且不断试错,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可现在康德有这五年时间么?答案自然是不可能的。大明虎视眈眈随时可以西进,康德缺的就是时间,再加上康德志大才疏,对变法想当然,不失败才怪呢。
偏殿中,朱怡成同蒋瑾等人商议了下西域出兵的事,很快就把这事给确定了下来。
时间紧迫,岳钟琪那边需马上命令下去,朱怡成也就不耽搁军机处办事了,谈完正事随即让他们赶快去办。
等蒋瑾等人走后,朱怡成继续批阅奏章,可刚看了没一会儿小江子来报,说是翰林院学士王文清求见。
王文清是湖南人,永业六年的进士,此人才华横溢,不仅写的一手好文章,更对心学、理学有深厚研究。
当年王文清中进士后,朱怡成召至御前问答,对王文清的学问相当满意,直接授于王文清中书舍人的官职。
中书舍人,这个官品级并不算高,仅仅七品而已,但地位却不低。
中书舍人这个职位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秘书,平日里替皇帝处置一些公文抄写、制浩等繁琐工作。
从这点来说,朱怡成任命王文清当这个官是对他的极为重视的提拔,更是看重了他的文才和能力。只要王文清在中书舍人位置上安安稳稳坐上几年,接下来不是入部堂就是直入军机处稳稳当个四五品官,仕途一片坦途,再熬上十来年,位极人臣肯定没什么问题。
可谁都没想到王文清对于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并不热衷,当了仅仅几个月就向朱怡成提出辞职。朱怡成同王文清谈了一次,听了听王文清的想法后欣然同意了他辞去中书舍人一职,随后把他摆到了翰林院任职。
因为王文清在翰林院静心研究学问,热衷史学,朱怡成后来把王文清提为翰林学士,同时让他主持修史事宜。
“臣王文清见过陛下……。”王文清今年四十出头,正是一个男人最为充沛的时候。
“廷鉴来了,好些日子没见了,无需多礼,坐,坐!”朱怡成和颜悦色向王文清打着招呼,对于王文清,朱怡成相比其他朝臣可要随意的多,一来王文清当过朱怡成的中书舍人,虽然时间短却相处的不错。二来王文清对官位不怎么热衷,一向静心修史治学,这样的人自然要多尊重些。
“谢陛下……。”王文清依旧郑重向朱怡成行完礼这才落坐,相比其他臣子见到朱怡成许多都是战战兢兢,就连坐也只是坐半个屁股,可王文清却不是如此,举止有度大大方方,坐的稳稳当当。
让小江子上了茶,朱怡成这才询问王文清前来何事,是否修史遇到了什么问题。
王文清也不绕圈子,直截了当告诉朱怡成的确是,在修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少,尤其是许多资料不全,导致进展一直不顺,无奈之下只能来找朱怡成。
“朕记得大内所藏历来档案、文稿都移交给卿了,难道还不够么?”朱怡成询问道。
朱怡成不说还好,这话一说王文清就气不打一出来,当即就告诉朱怡成之前大内的确移交了不少老档和文稿这些,甚至还包括满清时期整理的一些关于前明历史的文档和资料。可是这些东西真正能派上用处的寥寥无几,王文清之前不清楚,真正修史后才发现,满清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私下毁掉了许多前明的文档资料,同时还篡改了许多,使得他的工作困难重重。
“陛下,满清无耻到了极点,大内所藏历来的档案、文稿不仅十毁其半,就算留存者也有多处篡改。至于满清所谓的前明修史草本就更不用说了,在臣看来就是一派胡言,无耻之极!”
王文清吹胡子瞪眼睛气的不行,还当成从怀中掏出两卷文稿给朱怡成看,直接指着文稿中关键部分的涂改处连连摇头,捶胸顿足之间破口大骂满清无耻。
朱怡成接过细看,看了几眼眉头紧锁。王文清说的没错,上面不仅有涂改,还有边上后写的篡改记录,这些东西分明就是满清为了抹黑前明刻意所为,朱怡成虽然在后世听说过此事,但他在最初却未有太多关注,毕竟从后世来讲乾隆干这个事干的比较多,而现在的满清不到百年就被重新崛起的大明给替代了,想来要比后世好得许多。
可谁想到早在满清入关取得天下后就开始做这件事了,这百年时间中满清从没一天放松这事,暗搓搓地篡改历史,抹黑前明,向天下宣扬“大清盛世”,意图把天下人全洗脑成大清的奴才。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征收
历朝历代有当朝只修前朝史的规矩,也就是说一个王朝修史修的是前一个王朝的历史,自己王朝历史是不修的。这样的做法也就是功过由后人评说出发,以免在修史中因为立场的原因导致修出来的史书有所偏差。
二十三史(原本历史上的明史是康熙派张廷玉修的,不过还没修完大明就复兴了,自然也就没了明史),皆是如此,可在后世的二十四史中,唯独明史绝不可信,因为满清是异族入侵中原坐了天下,可相比元朝,满清却在修史中动了不少手脚,丧心病狂胡乱编造谎言,拼命抹黑前明诸帝,无耻到了极点。
宋、辽、金,这三本史书为元朝所修,主修人为当时元朝丞相脱脱。可相比满清,元朝虽也是异族入主中原,但在修史过程中却远比满清来得实在,其修的历书基本实事求是,这是被后人所认可的。
按理说,朱怡成作为如今的大明皇帝是不应该去修明史的,可是朱怡成的大明和前明有所不同,虽然如今的大明从法理上继承了前明法统,而且朱怡成还是崇祯帝的重孙,可谓一脉相承。
但是现在的大明复兴却又不是前明的直接延续,前明亡有几种说法,无论是崇祯之死而亡,又或者吴三桂绞杀永历帝而亡,还是满清攻破台湾,明郑被灭而亡。但无论如何,在朱怡成起兵之前,前明已经彻彻底底的亡了,要以最长时间来算,前明亡已有近百年。
朱怡成的大明是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纵观历史,也只有王莽新朝后的光武帝刘秀可以媲美。可相比东汉延续西汉,前明的灭亡到大明的复兴其中间隔时间更长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怡成才考虑修前明史,而且这样的做法并非没有先例,东汉时期班固修汉书就是这样,所以汉朝的史书分为汉书和后汉书,以区分西汉和东汉两朝历史。
原本朱怡成觉得修前明史应该不算难,毕竟前明灭亡到现在也不过近百年时间,相比后世研究明史的时间远短了许多。可朱怡成怎么都没想到,他小看了满清的龌龊,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满清就已经私下销毁、篡改了大量有关资料,这使得王文清在修史过程中遇到了极大困难。
“此事的确有些麻烦……。”朱怡成放下手中的资料叹了口气问:“宫中老档想来廷鉴都已仔细查阅过了,不知廷鉴对此事有无解决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