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9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事的确有些麻烦……。”朱怡成放下手中的资料叹了口气问:“宫中老档想来廷鉴都已仔细查阅过了,不知廷鉴对此事有无解决问题的办法。”
王文清来找朱怡成当然不是仅仅诉苦和痛骂满清的,问题摆在那边,怎么解决才是关键。
当即王文清道:“陛下,臣以为如今仅靠宫中老档已是不成了,老档多有残缺,被满清销毁和篡改严重,依臣来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收集流失在民间的各类书籍、文档和资料等,以此同宫中残留的老档对应整理,随后再依此为据参考。”
说到这,王文清又迟疑道:“不过陛下,这样做也有弊处。首先民间的各类书籍、文档、资料包括记录等等并不属于官方记录,其中恐有不少缪误。此外,这些东西大多仅只能参考,却无法作为实凭。还有收集这些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朱怡成微微点头,王文清说的没错,相比宫中的正式档案,这些民间的资料、书籍、文档不仅收集难度大,而且其可信度也是一个问题。
但不管怎么样,这些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在目前情况下王文清也只能从这方面下手,从而进行修史的工作。
“如从民间收集这些,廷鉴觉得需多少时日?”
王文清想了想道:“这个臣觉得起码两三年的时间吧,此外民间留存的这些大多被留存人作为珍物,想让他们白白献出恐有些难度。”
“这无妨。”朱怡成一摆手道:“朕可下一道旨,让各省州府协助处理此事,凡是有献出这些者朝廷直接出钱收购,并适当给予奖励。至于这需要多少钱,又如何奖励,就由廷鉴来定就是,到时候再报于朕如何?”
此话一出,王文清顿时大喜,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收集这些,王文清虽是翰林院学士,其职清高,但手中却无什么实权,而且这样操作不是一个翰林院能够完成的,没有地方州府的配合他根本就做不了。
再加上就如王文清所言,这些东西在民间藏书者手里都是宝贝,根本不可能外借,王文清自己就是读书人,家中藏书不少,如何不明白这些人的想法?
想要把这些东西从民间读书人甚至大族手里弄出了,没有皇帝的旨意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就算有了皇帝的旨意,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要不然同样也没办法。
所谓的代价无非就是钱和一些利益了,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可金钱却能解决许多问题,现在有了朱怡成的背书,那么王文清心里也就有了不少把握。
王文清喜滋滋地告辞离开,不出三日他就写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递交给了朱怡成,王文清的计划书中耗资不少,仅仅是收集这些东西粗略支出就是一大笔金额。
这些资金需求仅只是初期,按照王文清的说法,等全面征收展开后,也许资金的支出恐怕还要多上不少。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奖励,王文清提出可以用献书重要性和多寡贡献来进行划分,甚至可以给予民爵的待遇。对此,朱怡成仔细琢磨后最终同意了王文清的计划,不过对于费用支出朱怡成考虑再三并没让户部拨款,而是采取皇家拨款的方式,在朱怡成看来由户部拨款做这件事恐怕朝中会有阻力,同时资金使用监督什么也不便利,倒不如直接由皇家进行拨款操作。
这些书籍、档案、资料到时候会藏于大内,作为皇家藏品流传后代,这也是朱怡成的一个私下打算。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别列科夫的期望
随着天气转暖,北方的冬天终于过去,当冰雪化开的时候到来,也标志着停歇了几个月的战争即将再次爆发。
相比乌兰乌德的明军,伊尔库茨克的毛子们艰难地熬过了一个冬季,在这个冬季中别列科夫脑袋上的头发加剧了稀疏,现在这位新任远东总督,俄罗斯的上将的脑袋基本已是地中海模样了,整个人也憔悴了许多。
“阁下,乌兰乌德那边有动静。”副官急冲冲的跑进来,开口就给别列科夫带来了个坏消息。
“对方出兵了没?”别列科夫眼皮子都没抬,用着嘶哑的声音反问。
“还没有,不过……。”副官摇头,还没等他说完别列科夫就摆了摆手:“继续监视,如果对方没出兵就不要再汇报了。”
如此简单打发走了副官,别列科夫把自己深深埋在椅子中,整个人几乎缩成了一团。
自去年到现在,他就没听到什么好消息,尤其是当乌兰乌德被明军打下的时候,别列科夫只感觉自己整个天都榻了。
作为远东总督上远东地区的最高指挥官,圣彼得堡已经把整个远东全部交给了别列科夫,也就是说远东的局势已和他牢牢牵连在了一起,别列科夫和远东已经分不开了。
曾今多次,别列科夫关起门来痛骂临阵脱逃的切尔卡斯基公爵,更把圣彼得堡那边的大人物一个个骂了个遍,甚至包括现在的女皇。
这些混蛋,把这么一个烂摊子直接丢给了自己,更要命的是援军遥遥无期,直到现在依旧没有办法音讯。
相比明军,俄罗斯方面原本实力就不够,眼下乌兰乌德丢失后,明军已经牢牢在贝加尔湖东站住了脚。
从乌兰乌德到伊尔库茨克路程并不远,行军速度快点的话充其量也就是七八天的时间。随着气候的回暖,别列科夫心里非常清楚乌兰乌德的明军绝对不会仅仅占领乌兰乌德就能满足,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举兵向伊尔库茨克进军。
想到这,别列科夫心中有些悔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如果当时多给一些清军支援,让明军没那么容易打通河西走廊占领哈密的话,明军也不会如此快地展开北方之战。
除去满清方面,别列科夫还后悔当他得知乌兰乌德被明军进攻的时候没有尽快派出援军支援乌兰乌德,而是按兵不动,任凭乌兰乌德那边的守军独自抵抗。
当初他做这个决定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明军在攻击乌兰乌德的时候并没有放弃对伊尔库茨克的骚扰,利用鄂尔泰的蒙古骑兵对伊尔库茨克方向进行佯攻。
别列科夫担心一旦出兵,鄂尔泰的蒙古骑兵就会在自己进军路线上发起攻击,要知道蒙古骑兵在野战的威力不小,一旦遭遇袭击而导致损失的话,这会导致别列科夫原本就不充裕的兵力更雪上加霜。
第二个原因就是别列科夫的想法和乌兰乌德的少将格里高利是一样的,由于季节原因再加上对乌兰乌德城防的信心,别列科夫觉得明军根本就没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下乌兰乌德。
只要格里高利坚守一些时日,等到严冬到来那么明军就不败而败。到那时候,别列科夫根本不用费吹灰之力就能大败明军,直接把明军赶回老家去,甚至全歼明军都是有可能的。
正是因为如此,别列科夫信心满满,此外乌兰乌德那边传来的消息也坚定了别列科夫的想法,在他看来乌兰乌德稳如泰山,明军势必会在乌兰乌德城下撞得头破血流。
可别列科夫万万没有想到,仅仅过去了没多久,他非但没有接到明军撤退的消息,反而得到了乌兰乌德失守的噩耗,这让别列科夫整个人都傻了。
丢掉了乌兰乌德,别列科夫雪上加霜,局势进一步恶化。
就算现在伊尔库茨克还在自己手里,可是仅凭乌兰乌德的丢失已经使得俄罗斯失去了远东总督府位于贝加尔湖东部的大片区域。
这些区域虽然明军还没完全占领,可从战略角度来看因为乌兰乌德的地理位置控制已使得远东总督府已经从实际上被切断了东部的联系,以大明强大的实力,把这部分区域逐步清理收为已有只是时间问题。
仅从这点来说,俄罗斯百年的努力几乎毁于一旦,而作为现在远东总督的别列科夫需要程度全部责任。
别列科夫已经想象得到,等到战争结束后自己不仅是一个战败者,更会是一个替罪羊。到时候无论是女皇陛下还是圣彼得堡的那些大人物们,他们必然会把全部责任都推到自己的头上,而自己,自己的家族也将由此跌进深渊。
别列科夫不是大贵族出身,他的家族只是一个乡下的小贵族而已,靠着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才爬到了现在这个地位,可现在一切都没了。像他这样的小人物,说白了就是大人物手中的棋子,任其摆弄罢了。
整个冬天,颓废的别列科夫只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甚至在一些时候他想过自杀,也许这样能够让自己完全解脱。
可惜的是,最终他没敢踏出这一步,倒不是别列科夫怕死,作为一个军人,别列科夫并不怕死,他敢于面对枪林弹雨对敌人发起冲锋,哪怕倒在战场上也在所不惜。
可问题在于他不能死,一旦他这么死了,那么自己的家人就彻底没了希望,为了家人着想,无论如何别列科夫必须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或许才能为家人争取一点点脱身的可能。
“陛下……您为什么离开的这么早呢?如果您还在的话,俄罗斯怎么会是这样?”
狠狠灌了一口酒,别列科夫擦去了嘴角的酒水,这酒水带着些咸味,也许是自己无意中流下的眼泪混杂的原因吧?
在这时候,他想到了已经去世的彼得陛下,这才多久呀,在彼得大帝手中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抖的俄罗斯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模样?作为一个军人,一个骄傲的俄罗斯军人,别列科夫多想恳求上帝,让彼得陛下回到他的人民身边啊!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后方运来的东西
虽然绝望,可别列科夫也不能坐以待毙,可是要以手中的力量反击乌兰乌德,别列科夫没有半点底气。
让他更为愤怒的是科尔沁部,当初诺扪额尔赫图带着科尔沁残部投靠自己的时候,俄罗斯给了他不少帮助,不仅让他们能够在漠北落脚避难,更支援了不少财物。
在之后诺扪额尔赫图意图对蒙古各部展开报复的时候,别列科夫还给予对方庇护,甚至因为科尔沁部的原因得罪了大明。
大明之所以要在北方开战,一来是俄罗斯暗中支持西域的满清,二来就是因为科尔沁的缘故,当然还有俄罗斯占据漠北,朱怡成决意收回的意图,可从别列科夫来看,科尔沁是重要原因之一。
可现在科尔沁的反应让别列科夫极度不满,先不说之前别列科夫就传令科尔沁部同鄂尔泰的蒙古骑兵作战,以配合俄罗斯和大明的战争。但命令下达后,诺扪额尔赫图却是阴奉阳违,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可实际上完全是出工不出力。
整个科尔沁部在去年到冬季中基本没同蒙古骑兵甚至大明军队进行正式作战,除了派出寥寥无几的小股骑兵部队进行粮道骚扰外,诺扪额尔赫图几乎什么事都没干。
等到明军进攻乌兰乌德,别列科夫担心自己增援会遭到明军阻击,要求诺扪额尔赫图的骑兵适当地对明军发起进攻,以配合乌兰乌德守军行动。可诺扪额尔赫图倒好,仅仅带着人马在外围晃了一圈,根本就没按照别列科夫的意思去做。
乌兰乌德陷落后,诺扪额尔赫图居然头也不回就带着人往西北跑了,现在连别列科夫都不知道他跑去了哪里。
除去科尔沁的背叛,车臣部也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