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要忘记,这只不过是第一月的收益,这些收益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持续性,还将不断稳定增长,怪不得后世人们常说搞金融是最为赚钱的,而事实也同样如此。

    等到了元宵节,这南京城就更是热闹非凡,而在宫中也各处张灯结彩,一片喜色。难得休沐的朱怡成在后宫陪着李娟儿,虽然贵为皇后,李娟儿没事的时候会自己做些女红,而现在朱怡成懒洋洋地半躺在塌上,手里拿着本书,李娟儿正坐在离他不远处的窗前,嘴角含着笑容,手中拿着针线仔细缝着一件小孩的衣服。

    “皇爷,您看怎么样?”缝完最后一针,李娟儿用牙咬断了线,然后拿起衣服仔细瞧了瞧,转身问朱怡成。

    朱怡成起身走近,接过仔细瞧了瞧,这件衣服的针线密密麻麻,缝的很是仔细,虽然这手艺稍不如宫中的匠人,但在民间算的上很不错了。

    “真是不错,娟儿,其实这些东西让下人准备就是,不用如此辛苦。”

    “虽说可以让人准备,不过臣妾还是觉得亲手做的更为放心些,皇爷,这可是我们的第一孩子呀。”李娟儿嘴角含着幸福的笑容,她的小腹微微隆起,如今李娟儿已有孕四个月了,当得知李娟儿有孕的时候,无论是朱怡成还是文武百官,甚至大明治下的百姓全都兴奋不已,因为一旦皇后诞下皇子,这就代表着大明后继有人,天下稳固。

 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国事

    说了会儿闲话,李娟儿说道:“皇爷,臣妾有一事要于皇爷说。”

    “有什么事直说就是,你我之前不必如此客气。”拉着李娟儿的手,朱怡成笑道。

    “自复国以来,皇爷为大明江山操劳至今,一向都以国事以重,一直也未能顾虑旁事,而臣妾如今有幸怀上龙子,故今臣妾还请皇爷尽快挑选些良人以充后宫,皇爷子嗣繁茂乃我大明之幸,臣妾身为后宫之主更不能独享皇爷恩宠,还请皇爷恩准此事。”

    “这……。”朱怡成听到这话顿时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李娟儿在这时候突然提出让自己纳妃。

    说起来,刚到这时代的朱怡成的确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想法,一个正常的男人没这些想法绝对是假的。可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如今的朱怡成已不再是之前的中二少年了,大明初复,天下未定,许多事千头万绪,朱怡成如今一个时辰都要当成两个时辰来用,也就是过年这大节的时候能稍稍放松一些,哪里还有那种想法?

    更何况,他和李娟儿患难与共,两人的感情很深,更不会考虑其他。其实在之前,李娟儿也婉转提到过此事,不过都被朱怡成找借口搪塞了过去,谁想今天她直截了当的提出这事,一时间让朱怡成不知如何回答。

    “这个……。”朱怡成想了想道:“纳妃乃大事,朕每日里忙忙碌碌,哪里来这时间呀,要不等过些日子再说?”

    “皇爷不必担心,其实臣妾已替皇爷挑选了几人,如皇爷看中的话同臣妾说上一声就是,接下来的事臣妾替皇爷办就行。”似乎早就知道朱怡成会如此回答,李娟儿笑着说道,接着起身走到一旁的书架上,从上面取来一个厚厚的册子,把册子放在桌上,示意朱怡成看。

    朱怡成翻开一看,原来这是一本画册,画册中都是一些年轻女子的容貌,其中还详细写着姓名、年龄、籍贯、家人、性格等等资料,看着这本画册,让朱怡成顿时生起一种古怪的感觉,草草翻了几页,虽然未能细看,但仅从看到的内容看得出李娟儿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不急一时,这册子皇爷空下来慢慢看就是,如看中了告知臣妾一声。”毕竟最懂自己的人就是李娟儿,不等朱怡成再开口,李娟儿就先说了这样的话,这更让朱怡成无法推辞了。

    哭笑不得地摇摇头,朱怡成只能收下这份好意,接着他们又说了些平常事,这些并非国家大事,而是琢磨着为即将诞生的孩子取名,按照老祖宗朱元璋定的族谱,朱棣后裔世系派字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

    朱怡成曾祖是崇祯帝朱由检,在族谱为由字辈,木行,而其祖父为慈字辈火行,其父为和字辈土行,朱怡成是怡字辈金行,按理说朱怡成应该为朱怡铖,但由于其祖父明亡后隐藏民间,为了不引人注目,不仅改了其姓,就连名字中的代表火、土、金、水、木五行的字也悄悄隐了去,以免被有心人察觉。

    如今,大明初复,作为明室正统,其后裔当然也要恢复之前的族谱排列,所以朱怡成的孩子是伯字辈,水行。至于这最后一个字如何起,就有大讲究,其实朝中百官已在着手琢磨这个人,但作为即将初为人父的朱怡成同李娟儿还是希望自己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

    两人很久没有这悠闲说话的时光了,兴致勃勃地聊了许久,正当朱怡成准备用了午饭后再继续的时候,有人来报,说是有紧急军报送到。

    皇帝过年,一样要处理政务,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何况这还是紧急军报,朱怡成早就关照下去一旦有军中事必须第一时间报给自己。当军报送来,朱怡成打开一看,顿时欣喜万分,整个人都从椅子中站了起来。

    “好!太好了!福建初定!这拿下南方终于打开了局面!”

    “福建拿下了?”李娟儿闻讯同样大喜,连忙起身款款向朱怡成行礼,面露喜色道:“臣妾为皇爷贺!为我大明贺!”

    “为皇爷贺!为大明贺!”

    与此同时,边上服侍的宫女和太监个个笑逐颜开,齐身行礼向朱怡成祝贺此喜。他们这些人已同大明荣辱与共,大明强盛,他们当然高兴不已。最高兴的自然是朱怡成本人,本以为福建之战由于之前的变故要费点周折,没想到居然在除夕前就拿了厦门,而今算算时间,马功成的大军应该已占了福建全境,正在稳定地方,乘胜追击。

    “赏!重赏!”高兴之余,朱怡成让人取来一千银元打赏给在场众人,让大家一起沾沾喜气。这一来众人更是高兴不已,每人脸上都散着喜洋洋的气息。

    高兴了一阵子,朱怡成这才继续坐回细看这份军报,这军报是马功成上的,其中详细写了如何攻击厦门,又如何击退清军进占厦门,然后向福建南部最后几处推进的经过。

    自朱怡成练兵以来,他比较注重军中对军报的撰写格式,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所以,大明如今的军报分为两种,一种是简报,简报简单扼要,开篇就提到核心,全文一般很少过百来字,主要是用来加急送。

    而另一种就是正式军报了,这种正式军报以不再和之前那种文文诌诌类似,而是以主题、核心、前因、后果、细节描述、形势、判断、建议这八大要素为基础,力求准确还原,而决不能含糊不清或者夸大其词。这种军报格式,在军中甚至被戏称为“新八股”,不过推行以来效果显著,相比以前那种洒洒洋洋写了一大篇却看了半天都看不明白内容的军报相比,这样的军报更合适决策者了解情况和进行判断。

    不仅如此,在大明的各部公函,朱怡成也已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并且形成一种适合的公函格式,以提高效率,减少浮夸。

    仔细看着军报的内容,福建之战的各种细节仿佛在朱怡成脑海中一一展现,他看的聚精会神,而在一旁的李娟儿也不打搅他,只是让人换了杯参茶,静静陪着。

 第二百二十三章 带来给朕(求票)

    看了一会儿,朱怡成突然轻咦了声,李娟儿用询问的目光望向他,见朱怡成笑着摇摇头也不在意。等一起用了午饭,朱怡成让李娟儿好好休息,随后就先离开了。

    来到自己设置为办公场所的偏殿,锦衣卫指挥使张冉已早早等候着,张冉是朱怡成在离开李娟儿那边之前让人通知他过来的,来的还算快,看来就在过年期间张冉也未忘记其职。

    “微臣叩见皇爷……。”见到朱怡成,张冉急忙下跪行礼,其实大明的跪礼在朝臣中并不多,除非是重要场合中,一般的朝会和见面,比如像廖焕之、邬思道等文臣见了朱怡成都只是普通行礼,而作为皇帝的朱怡成还要依例还礼。至于军中的几个重臣,如董大山、马功成、王东等是行的军礼,毕竟朱怡成现在还亲自兼着大都督之职。行跪礼的,一般都是地位比较低的初级官员或者宫中太监、宫女等等,但张冉是个例外。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张冉的品级说起来并不低,可同样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张冉身份又和普通百官不同,以跪礼参见其实也证明张冉自认为忠犬的一种态度。

    “大过年的,地上凉,起来吧。”朱怡成虚扶一下,张冉认认真真地叩完头这才谢恩起身,随后跟着朱怡成来到暖阁,等朱怡成在暖阁中入座,张冉这才小心翼翼地坐在一旁的圆凳上。

    “福建来的军报你看过了吧?”朱怡成端起一杯刚沏好的茶润润嗓子,开口问道。

    “回皇爷,微臣已知道了。”张冉毕恭毕敬地回答,作为锦衣卫,他的职责就是情报和监督,所有军报和其他信息除打上特殊标记的密折外,都有另外一条线会在锦衣卫处备案,所以张冉知道马功成来的军报内容也是正常不过。

    微微点点头,朱怡成说道:“福建如今初定,马功成虽有继续南进的想法,但依朕看,现战线拉的太长,后勤补给已有些不堪负重。再者,福建民风彪悍,土地贫乏,初归我大明治下急需安抚稳定,所以朕会下旨令福建方面暂缓进军,以待开春后再作打算。”

    说到这,朱怡成继续喝了口茶,张冉依旧毕恭毕敬地坐着并没什么反应,随后朱怡成又道:“前些时候锦衣卫有报,说是高进部已从江夏西进之兆,川中白莲各部蠢蠢欲动,此事如今什么情况?”

    “回皇爷,根据打探得知,袁奇死后,原袁部残余由高进直接掌控,而高进接管袁部后就联络上了川中白莲教,不久前川中有人至江夏呆了些日子,他们之间具体说了些什么微臣不得而知,但从高进这些日子的举止和川中的反应来看,他们恐怕已达成一致了。如今,江夏的部队已有部分开始西进,其水师也在往长江上游运动,如微臣估计的不错话,川中恐怕很快就有大事生,至于这时间恐怕也就在最近这些日子。”

    张冉有条不紊地回答道,自之前被朱怡成训斥后,张冉对于锦衣卫的工作效率要求更严,的确做出了不少成绩。

    “河南祝建才那边呢?”朱怡成又问道。

    当即,张冉汇报起对于祝建才那边的情况。由于冬季,江北已进入严寒,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自然也就停止了,这给了祝建才不少喘息机会。不过,祝部由于在中原直接面对清军,双方之间小规模的战斗一直未有停息,而祝建才在不久前因为袁奇之事对其部进行了大清洗,大清洗后的祝部虽然有所损失,可从整体来讲更为精悍了些,再加上这近一年来,祝部中也有不少优秀将领崭露头角,从现在姿态来看和清军形成僵持局面,但开春后会怎么样暂时还不清楚。

    “依微臣分析,祝建才部未来恐怕不会乐观。”迟疑了一下,张冉忍不住说道。

    “哦,那你说说你的理由。”

    见朱怡成并没怪罪自己,反而如此询问,张冉吸了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