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人曾在蜀郡任职,对蜀郡情况知晓甚多,所以被赵延洵派来做了使臣。
  “两位大人,使臣已在都司大门外等候,但他要二位大人出去迎接!”
  听到禀告,李进忠冷笑了一声,说道:“他倒是会摆谱儿!”
  王保真说道:“毕竟是代表雍王来的,咱们出去迎迎也不吃亏!”
  想了想,眼下确实不是置气的时候,何况出去迎接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
  只见李进忠从椅子上起身,说道:“好,给你面子,我出去迎接!”
  紧接着,他二人一同外出,来到了都司大门外。
  张伯江很瘦弱,只因流放时劳作在田地里,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
  但在他身后的十名士兵,却如山一般巍然挺立。
  这次从河内郡赶过来,张伯江一共带了五十护卫,全都是侍卫司的精锐,其他四十人全在城外。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只是看了一眼侍卫司的人,李进忠二人便知道,雍军为何能一战大败朝廷官军。
  若是给他们几万这样的士兵,他们也有胆量跟朝廷亮刀子,趁着乱世干一番大事业。
  二人走下台阶,在十几名亲兵簇拥下,停在了距离张伯江五米位置。
  李进忠抱拳道:“原来是张大人,我等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张伯江在蜀郡做过监察御史,所以李进忠认识他,只是两者之间少有交集。
  “两位公事繁忙,可以理解!”张伯江淡然道。
  王保真露出微笑,说道:“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请!”
  张伯江也不迟疑,跟着李进忠二人进了衙门,而一行侍卫则另有人安排休息。
  来到议事厅,张伯江与李进忠二人相对而坐,表明了双方对等地位。
  蜀郡虽有丧尸为乱,但终究没有断掉生产,所以一切物资基本能够自给,所以他们才有胆量反叛。
  而都司衙门的物资供给,和末世到来前基本相同,大厅内香茶糕点一应俱全。
  端起茶杯,张伯江品了一口,仿佛回到了罢官之前的生活。
  这时李进忠问道:“不知雍王殿下派张大人过来,有何贵干?”
  放下茶杯,张伯江说道:“两位举义旗,讨伪帝,殿下很是称赞!”
  “此番派我前来,是要告诉二位,你们不必担心朝廷问罪,因为你们本就无罪!”
  这话的意思李进忠听懂了,雍王这是在告诉他二人,当了皇帝后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
  那么问题来了,雍王既然给出了好处,肯定会提出一定条件。
  见李进忠沉默不语,王保真便开口道:“殿下明断是非,替我二人洗刷冤屈,我二人感激涕零!”
  紧接着,王保真又问道:“不知殿下,需要我二人做些什么?”
  见这二人如此上道,张伯江便说道:“殿下说,朝廷已把军队调走,你们再无外敌之忧!”
  “所以殿下希望你们,尽可能清剿境内怪物,还西南两郡太平!”
  张伯江这番话,让李进忠二人差点儿以为自己听错了。
  居然不是让自己出兵助战,而是在西南清剿怪物……
  就在这时,张伯江语气严肃道:“殿下说了,若是你二人清剿不力,到时候他可要找你们问话!”


第720章 西北事
  送走了张伯江,李进忠二人返回了大厅。
  坐在椅子上,两人皆沉默不语。
  好一会儿后,才听李进忠语气不善说道:“他还真把自己当皇帝了,如今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
  “清剿不力,就要找我们问话,他可真是够狂的!”
  听到李进忠骂骂咧咧,王保真没有掺和进来。
  反叛朝廷,他其实是被李进忠裹挟参与。
  如今好容易雍王释放善意,愿意饶恕他们的罪行,在他看来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
  至于雍王能不能当皇帝,王保真觉得没啥可怀疑的。
  “和朝廷作战这些天,我是一天好觉没睡过!”
  说到这里,王保真目光扫向李进忠道:“要我说,趁此机会,咱们得个清白之身,也好让全家上下得个善终!”
  自古以来,造反的臣子如果不成功,基本都是灭族的下场。
  他俩反叛朝廷是被逼得没办法,但他二人心里也知道,想推翻朝廷基本没可能。
  所以王保真的意思是,既然雍王抛出了橄榄枝,他二人可以见好就收。
  可眼下李进忠正生气,那听得下王保真这些话。
  “都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但其实还有一种结果!”
  “什么结果?”王保真问道。
  李进忠说道:“两败俱伤!”
  紧接着李进忠又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你也别忘了,咱们手上有六万大军,即使不能争霸天下,守住西南一隅还是容易!”
  听到这话,王保真面带不满,说道:“你还不想收手?”
  他反正是不想玩儿了,毕竟他的野心没那么大。
  李进忠解释道:“我的意思是,雍王和朝廷还没打出结果,咱们不必着急押宝!”
  再说另一头,张伯江出了蓉城,却没有北归复命。
  “诸位,第一个差事办成了,咱们还得继续往南边儿去!”
  张伯江沉声道:“殿下的意思,是要我等走遍南方五郡,接下来还得辛苦你们了!”
  南方五郡有分裂倾向,这一情况赵延洵已经知晓。
  既然如此,南方五郡便是可以争取的,如此便可对朝廷釜底抽薪。
  当然了,赵延洵拥有扫平一切都实力,做这些事只为减少靖难带来的不利后果,而不是非这样不行。
  吴无论南方郡是否“弃暗投明”,都不会影响其靖难结果,无非是后面要多费些手脚,来收拾某些不识时务之人。
  …………
  西北,陇右郡,元阳府。
  雍王府枢密院内,接到战报的两位枢密使,此刻脸上有抑制不住的震惊。
  “那帮胡人,竟没死绝,还敢进攻替天御关!”陈安明语气含有愠怒。
  虽然同样感到惊讶,可关和泰却保持了冷静,说道:“关外地广人稀,即便有怪物为祸,恐怕也掀不起大浪来,反倒让这些胡人活下来了!”
  “倒也是这么个理儿!”陈安明点了点头。
  关和泰接着说道:“别说是关外了,天山郡的人口比草原上密集,怪物也就只有靠近城池才多,让北地都司推进顺利!”
  陈安明忍不住抱怨道:“东西两线推进顺利,这本是天大的好事,谁知竟出了这档子事!”
  关和泰端起茶杯道:“好在武定卫指挥使应对得当,才没把天御关给丢了,否则咱们都罢官谢罪!”
  点了点头,陈安明说道:“这个武定卫指挥使孟海,是王爷看中的人,如今看来倒也有些本事!”
  “咱俩也别说这些废话了,还是议一议如何应对此事吧!”
  “得增兵驻防,武定卫这次损失不小,若是胡人再有叩关之举,怕是难以应付了!”
  “问题是……调何处的兵?”关和泰问道。
  陈安明答道:“临近的四个卫所,平山卫、北安卫、隆奉卫的兵,多数已被罗伦抽调去了天山郡,要快的话只能从天金卫调人!”
  作为枢密使,对西北三郡的军事调动,陈安明自然了如指掌。
  关和泰点了点头,说道:“从陇右调兵去北地,这事儿得请殿下决断!”
  陈安明说道:“那就传讯给殿下吧!”
  当这边在给赵延洵打电话时,王府内禁宫永福宫内,一个小娃娃在正厅地毯上乱爬,嘴里咿咿呀呀叫个不停。
  “宏哥儿,叫母妃……叫母妃!”
  小娃娃在地上爬着,一旁在三名侍女照看,陪玩的同时还在教导着说话。
  她三人虽专职负责照看,但还兼着教说话的差事。
  “母妃……”
  一听赵维宏叫出“母妃”二字,趴在地上教说话的侍女连忙赞道:“宏哥儿真聪明!”
  赵维宏已经十个月大,早在七八天前就叫出了“母妃”二字,还让教他说话的侍女受到重赏。
  “宏哥儿,叫父王……父王!”
  “咿呀咿……哈哈哈!”
  “父王……”
  “咯咯……哈哈……”
  地上的孩子根本不学,让教导的侍女极为头疼,她已经教了四五天了。
  “宏哥儿,叫父王……父…王!”
  一旁便有侍女说道:“别白费力气了,读书人说欲速则不达,还是再等几天吧!”
  “父王……”
  地上小娃娃吐出的两个字,当在场三名侍女当场愣住,紧接着她们便觉狂喜无比。
  “父王……”另一侍女趴下身子,再度教导起地上的孩子。
  小娃娃坐在地上拍了拍手,说道:“父…王…”
  “红歌儿真聪明!”侍女连忙将赵维宏抱起。
  “走,向娘娘报喜去!”
  “对对对,向娘娘报喜去!”
  对她们而言,这确实是值得报喜的事。
  言罢,三人带着赵维宏往宫门外走去。只因薛宝筠不在永福宫内。
  此刻,薛宝筠坐在飞雨轩内,她在探望生了孩子的林静玉。
  生娃这一关被林静玉轻松度过,但生产后的她体虚无比,此刻正斜坐在床上。
  虽一直与飞雨轩关系冷淡,但作为王妃,薛宝筠也有安抚后宫的职责。
  林静玉为王府开枝散叶,她自然要多加嘘寒问暖,否则难免有人背地里说闲话。
  “前线捷报频频,或许再过一两个月,王爷就能拿下京城,到时候你就能见到王爷了!”
  替林静玉端过羹汤,薛宝筠笑着说道:“所以嘛……你得把身子养好,免得到时候让王爷心疼能!”
  虽然还是没胃口,但林静玉接过了羹汤,她得给薛宝筠面子。
  拿着汤匙随意搅动着,林静玉浅笑道:“那臣妾也恭喜姐姐了!”
  “何故要恭喜我?”薛宝筠反问。
  “姐姐你就快要做皇后,母仪天下了……这难道不值得恭喜!”
  好家伙,这话说到了薛宝筠心坎儿上,让心中比抹了蜜还要甜。
  虽然要当皇后这事儿,永福宫的奴婢们成日里都在恭维,但从林静玉嘴里感觉完全不同。
  但薛宝筠马上说道:“妹妹,这话可不敢乱说,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这事儿得由王爷钦定!”
  “钦定”这个词,乃是皇帝专用,可见雍王府上下僭越之行,已经发生在方方面面。
  薛宝筠正打算再谦逊两句,却听外面传来声音:“王妃娘娘,大喜……大喜!”
  没一会儿,三名永福宫的侍女,来到了林静玉卧房内。
  看着侍女将儿子带了过来,薛宝筠便问道:“有何喜事?”
  中间侍女答道:“禀娘娘,王长子会叫父王了!”


第721章 济水西
  “大军停驻,粮草派发,军械打造,诸位可都得出力啊!”
  平远县衙内,赵延洵坐在主位上伤,在他面前站着几十号人。
  这些人里,有从朝廷归顺的官员,也被流放后赵延洵解救的官员。
  虽说是马上打天下,但武官们不善于治理地方,更不善于安排粮草军需这些事。
  所以打下东河府后,这些事赵延洵逐渐在转移给文官做,眼下便是正式把权责交给了这些人。
  一经站队,这些人便没了退路,所以赵延洵比较相信他们,更何况还有被流放的官员盯着。
  “臣等领命!”
  “既然权责已明,孤也就不多讲了,你们各自做事去吧!”
  “是!”
  众人随即走出大堂,归降的官员们表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