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时,迎接林观海入书院的中年文士,此刻出现在了二门内。
  “院内讲学,你们不可乱闯!”
  此人竟敢拦自己?带头的汉子有些诧异。
  想到上司交代过,绝不能惹出麻烦,这汉子只能耐心解释:“我们是辑事监所派,今日前来捉拿人犯!”
  中年文士冷声问道:“里面要么是大儒名宿,要么是朝廷命官,要么是莘莘学子,哪里有人犯?”
  带队的汉子脸色阴沉,说道:“这位先生,你莫要为难我等!”
  中年文士浑然不怕,说道:“是你们在为难我!”


第718章 朝廷乱了
  金山书院门外,两边谁也不让谁,局面一时间僵住。
  就在这时,中年文士身后一青年问道:“你们到底要抓谁?”
  虽然心中十分不爽,但因不愿节外生枝,这汉子只能提前透露案情。
  “林观海!”
  听到这话,在场护卫们一片茫然,多数人都不知道林观海是谁,即便众人是为林观海而来。
  但那只能文士,此刻却被惊讶到了。
  辑事监奉皇命行事,林观海也是奉皇命行事,为何皇帝会派人抓林观海?
  难道是因为雍王?
  聪明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能见微知著。
  想到这里,中年文士让开了道路,让辑事监的人顺利入内。
  此刻书院内,林观海正在旁征博引,现场不时还有人回应两句。
  虽未能说动现场大部分人,但总有那么一些人被说动,让林观海的努力收到了成效。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辑事监的一队人闯了进来,径直越过院内的众人,来到了林观海的书桌前。
  “这些是什么人?”
  “难道是那个衙门的?怎的如此无礼!”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辑事监领队大汉拿出了一份文书,走上台阶将其放到了书桌上。
  “林大人,遵上谕,请跟我们回去!”
  林观海拿起文书,只看了前面几句,他差点儿晕厥过去。
  雍王“老丈人”这件事,他本以为躲过了,谁知道辑事监竟是为这事儿拿他。
  临行时皇帝一再申明,相信他对朝廷的忠心……此刻想起,林观海倍感同心。
  终究是君心难测,他这一厢情愿的忠心,如今竟是如此可笑。
  “好……我跟你们走!”林观海淡定回答。
  这个时候辩解无用,闹大了影响极为也不好,林观海选择遵从圣意。
  虽然皇帝所负,但林观海依然保持忠心,尽到了为臣的本分。
  一旁,魏振章忍不住说道:“先生,这里面一定有误会……”
  这句话,更引得周边众人好奇。
  怎么林观海就要跟这些人走,里面有存在什么样的误会?
  林观海看向魏振章,极为郑重说道:“你我俱是钦差,如今我回京去,东南大局你得多费心!”
  眼见老师还在关心这些事,魏振章钦佩的同时,又觉得十分心疼。
  “记住了,天下无不是的君父,皇上自会有明断!”
  “是!”魏振章低下头,他已不忍看向自己的老师。
  林观海微微一笑,而后对现场众人说道:“诸位,皇上急召,本官今日只能讲到这里了,日后若有机会,定再来金山书院,与诸位坐而论道!”
  说完这番场面话,林观海便对辑事监的人说道:“走吧!”
  “大人请!”
  林观海如此忠于王事,让辑事监的人也倍感钦佩,所以对他是以礼相待。
  “不要送我,就在这里!”
  对魏振章告诫了最后一句话,林观海便跟着辑事监的人离开了,独留在场众人面面相觑。
  虽未说明缘由,但在场这些聪明人,都大致能猜到怎么回事。
  自从雍王造逆的消息传出,朝廷上就在清洗雍王“同党”,已经有不少官员受到牵连。
  让现场众人好奇的是,那时林观海在京城却未被波及,还领了皇命来东南宣慰这等重任,明白显示了皇帝的信任。
  为何现在,又将林观海“召”了回去。
  想来是有重大变故发生,变故要么来之朝堂上,要么来自朝堂外。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已将事情条理分析透彻,最后得出了统一结论。
  朝廷乱了!
  明白这一点,众人对林观海替朝廷承诺的事,此刻便有了新的看法。
  “做好防备,以不变应万变吧!”
  “是啊……如今多事之秋,朝廷怕也不一定能撑住!”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与其把钱粮送到北边去,还不如让给咱本地儿郎!”
  如今南方各都司卫所,能够维持运转,可受了这些大户不少好处。
  众人各自议论时,直接把魏振章晾在一边,让其愤怒却又感无奈。
  “诸位,诸位……朝廷有难处,你们要多体谅些!”
  “刚才林大人说得好,只有天下太平,我们才都有好日子过!”
  现场议论声依旧不停,直到有人出言告辞。
  有一人提出告辞,立马就有第二位第三位,然后便是越来越多的人离开。
  “告辞了,家中有事!”
  听着这些敷衍的告辞之语,魏振章脸色格外阴沉,送走了最后一位士绅。
  就在这时,魏振章耳边传来了一道声音:“他们都是些不知忠义,不识大体的小人!”
  说话这人,乃是金山书院的学子,看其年纪已有十七八岁,一双眼睛格外明亮有神。
  “魏大人,一帮鼠目寸光之徒,不必为他们离去而哀愁!”
  听到这话,魏振章露出辛酸笑容。
  没做官的时候,他也蔑视奸邪如无物,可现在当官任事之后,便明白世事并非黑白分明。
  刚才离开的士绅,虽然对朝廷阳奉阴违,但也事实上撑起了大晋江山,是必须要拉拢住的。
  “你有忠义之心?”魏振章出言问道。
  “当然!”
  魏振章接着说道:“那就多读书,明事理,以后做朝廷的能臣干臣!”
  他这话是说给在场所有学子听的。
  说完魏振章便走下台阶,大步往书院外走去。
  接下来他还有很多事要做,留在书院只会浪费时间。
  再说被带走的林观海,此刻他已从辑事监的人口中,得知汉水之战朝廷大败的情况。
  这下他总算明白了,自己的为何会被缉拿,显然是受了此事牵连。
  来不及关心自己,马车内林观海接着问道:“朝廷可有应对之策?”
  “朝廷已调各地禁军,外加京畿驻防各卫所,共计二十万大军,在济水沿线布置防御!”
  听到这话,林观海沉声问道:“二十万大军?朝廷不防备南方和西南,连北方防线也不要了?”
  “老实告诉我,到底是什么情况?”
  “什么都瞒不住大人,朝廷对外称是二十万大军,其实只有七万禁军,外加三万卫所军而已!”
  听到这话,林观海面带忧虑道:“这七万禁军若是从各地调集,便是新进两年编练出的,他们真能挡住雍军?”
  这话辑事监众人可不敢乱答,虽然他们心里已有判断。
  “雍军有多少人马?他们真就那么强?能一夜之间打垮西线军团?”林观海忍不住问道。
  情报这种事,辑事监众人知晓得全面,能够解答林观海的疑惑。
  “雍军有十万兵马,都是虎狼之众!”
  “汉水大战,他们只动了五万兵马,就将官军击败……”
  本来林观海就感到绝望,听到这些话就更绝望了。
  难道朝廷,就只能走向灭亡?


第719章 使西南
  “他们撤了……”
  “他们真的撤了……”
  城墙上,士兵们传来欢呼声。
  这些隶属于蜀郡都司的士兵,已经坚守城池一个多月,如今总算是盼到朝廷退兵了。
  事实上,从十几天前禁军撤退,这已经是朝廷第二次撤兵。
  众人欢呼之际,城门楼上的军官们,也在窗边看着朝廷军队离去。
  “看来,朝廷真是被雍王逼得没办法了,连南阳都司的兵都调走了!”
  说这话的,乃是绥宁卫指挥使罗鸿远。
  在他身后,站着绥宁卫的其他高级军官,以及蜀郡都司都指挥佥事杨若。
  “朝廷里的那些人,想砍咱们的头,只怕雍王会先要了他们的命!”杨若沉声道。
  “大人所言极是!”众人纷纷应和。
  越是级别高的军官,在蜀郡和山南郡当差就越危险。
  从太安二十四年到他们反叛前,已经有五十多名都司高官,被朝廷以清剿丧尸不力的罪名砍了头。
  这时罗鸿远说道:“却不知咱们往后,出路在何方!”
  不管朝廷和雍王谁人胜出,肯定都要收拾西南乱局,到时候他们一样会有麻烦。
  关于未来怎么走,显然不是房间内的几人能决定。
  …………
  山南和蜀郡两地,如今是以两个都司说了算,其中又以蜀郡都司为主。
  此刻在蜀郡腹地,一支来自赵延洵的使臣队伍,正在往蓉城府赶去。
  经过两年多时间清剿,虽然蜀郡都司未能将丧尸剿灭,但也使得丧尸密度极小。
  再加上境内有大小河流,能最大可能限制住丧尸,所以蜀郡的生产恢复了七成。
  从这些成绩来说,蜀郡都司是有功的,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都司上下自然怨气极大。
  蓉城的蜀郡都司衙门内,都指挥使李进忠正在查看地图,却接到了出于意料的报告。
  “你是说,雍王的使臣到了?”李进忠捋着胡须道。
  禀告的小吏答道:“正是,如今人就在东门外,大人见是不见?”
  思索一番后,李进忠沉声道:“带他们进城!”
  待这小吏离开,房间左侧的书房走出一汉子,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书再看。
  “雍王派人过来,他想要干什么?”
  此人是山南都指挥使王保真,两郡要一同对付朝廷平叛,所以他也来到了蓉城指挥军队。
  可以说,西南两郡大小事务,如今便是他二人说了算。
  只听李进忠说道:“咱们反叛,雍王早饭,说穿了是一路人,想来是请我们出兵,帮助他们一同对付朝廷!”
  王保真思索一番后,皱眉道:“我看事情没这么简单,他们能一夜之间击败西线军团,怕是用不着咱们帮忙!”
  关于汉水前线的消息,以及雍军和朝廷的情况,他二人派了许多人去打听,所以知道得比较详细。
  李进忠沉声说道:“西线军团,有朝廷最能打的一批禁军,雍军一夜之间将其击败,着实是一支强兵!”
  “西北那地方人口稀少,再有那些怪物作乱,雍王如何聚起的这支强兵?”
  这个问题,李进忠和王保真都想不明白,于是二人又聊了些其他事,顺带等着雍王的使臣到来。
  在打过汉水,拿下河内郡东部地区后,除了收复了一批投降官吏,赵延洵救下了许多被流放的官员。
  这些官员,大多是被排挤的端妃系官员,他们曾经都支持立赵延洵为太子。
  严格来讲,这些人不应该称为端妃系,毕竟他们是以内阁大臣陆朝文为中心。
  随着这些官员被处置,陆朝文辞去了内阁大臣之职,勉强为自己求了个善终。
  今日来到蓉城的,便是原都察院蜀郡监察御史张伯江。
  此人曾在蜀郡任职,对蜀郡情况知晓甚多,所以被赵延洵派来做了使臣。
  “两位大人,使臣已在都司大门外等候,但他要二位大人出去迎接!”
  听到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