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上朝那日,三呼万岁后,范太保第一个发难,不管如何,总得有个理由。

    皇上坐在龙椅上,听底下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眉宇紧皱。

    每一个急切的面容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化作了涌动的波涛,让他情绪难以平静。

    他冲徐公公抬了抬下颚。

    徐公公会意,上前一步,把原因说了一遍。

    底下所有人面面相觑。



    第86节

    

范太保连声道:“太傅全心全力教导大殿下,绝不是两面三刀之人。”

    “朕也觉得不是,朕始终记得太傅与源儿情谊深厚,”皇上缓缓开口,“朕收到这样的消息,心痛至极!

    朕这几日一直在想,朕从开蒙起,就随太傅念书了。

    先皇太忙了,顾不上朕,太傅教朕写字、画画,朕与太傅相处三十年,远胜朕的父皇!

    朕待太傅,亦师亦父,可朕的这位老父呢,已经在琢磨朕的继任者了。

    他与源儿亲近是自然的,朕以为很正常,但源儿之外,另作打算,哈!

    朕才三十六岁,朕难道活不了几年了?

    老太傅难道不盼着朕一点好?”

    沉沉的回音响彻金銮殿。

    林繁垂着眼,暗暗叹息。

    不是结党、不是选边站,而是咒皇上短命。

    这个点,皇上选的有点意思。

    皇上又道:“朕没想为难太傅,朕就是气不顺,想让太傅与朕赔个不是,可太傅硬气,骂朕想太多,朕不关他几天,朕怎么消气?倒是诸位心急火燎的,怎么,在诸位眼里,朕难道会对太傅不利?”

    范太保想开口,黄太师冲他悄悄摆了摆手。

    这话不好接。

    应了,是猜忌皇上,不应,怎么解释心急?

    只能越过,顺着台阶下,替徐太傅赔个不是,让皇上消消气,把这事儿揭过。

    可若是揭过,徐太傅身上的脏水就冲不干净了。

    犹豫间,一人往大殿中央迈了一步。

    高大、壮实、气势汹汹、一脸耿直向,正是永宁侯。

    一开口,秦胤说的是“臣太理解皇上的心情了”!

    第100章 乱拳

    练武之人,气沉丹田,中气十足。

    话一出口,声音绕在金銮殿内,让上下都怔住了。

    龙椅上,皇上的眼皮子倏地一跳。

    这秦老头能理解他、认同他?

    他怎么就这么不信呢!

    徐公公亦是疑惑地看着秦胤。

    反常即是妖。

    永宁侯今日不对劲!

    其余臣子心中亦犯嘀咕。

    以老侯爷的脾气,没有厉声让皇上赶紧放人,就已经很难得了,怎么还会……

    至于什么“以退为进”、“先赞同再提意见”,这种官场上常有的话术,老侯爷肯定懂,但他向来不爱用。

    范太保看了秦胤一眼,满心疑惑,却没有出声。

    见许少保着急,范太保还冲他使了个眼色。

    既然顺台阶而下、就此揭过不算好办法,他们一时之间也没有其他门道,那不如让秦胤试试。

    老侯爷这剑走偏锋,弄得大伙儿都迷迷糊糊,指不定有奇效呢。

    所有视线聚在秦胤身上,老侯爷义愤填膺,道:“皇上这么一说,让老臣想起当年了。

    庆元八年,老臣正要出兵,去助先行出征的林宣。

    顺妃娘娘却咒老臣战死,可把老臣气得够呛!

    仗都还没打呢,老臣就得死那儿了?这口气,谁忍得了?

    说什么设身处地,你们又没被人骂过老不死,你们知道什么?

    老臣就经历过,所以老臣很理解皇上。”

    金銮殿里,静悄悄的。

    老侯爷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且不说彼时提议被永宁侯拒得理直气壮,更何况现如今二殿下另娶正妃,秦胤突然翻旧账,是什么乱拳?

    这状况真是:看不懂,却好笑。

    也不知道是哪个没忍住笑,赶紧装模作样咳嗽两声,又把脑袋埋得低低的。

    有一人笑,自然招了其他人。

    不断的咳嗽声中,皇上脸色更是发青,沉声道:“顺妃没有那个意思。”

    “老臣怎么知道顺妃娘娘到底想的,反正老臣不高兴。”秦胤道。

    “你能理解朕也一样不高兴就行了,”皇上不明白秦胤怎么突然胡搅蛮缠上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别提了。”

    秦胤不答应:“老臣就一武夫,不高兴就不高兴了,顺妃娘娘也不用给老臣一个解释,但您不一样,您是一国之君,徐太傅难道不该给您一个解释?”

    话已至此,皇上隐约抓到了些不对劲之处,下意识道:“太傅毕竟是太傅。”

    范太保反应更快,已然知道了秦胤的目的,当即附和道:“是啊,皇上,老太傅到底怎么想的,让他说出来。老太傅真有那样大逆不道的想法,老臣立刻与他割席!”

    许太保亦点头:“臣也与他割席!”

    一时间,被这两人带着,声讨话语连绵一片。

    皇上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些人,看似是为他打抱不平、要与徐太傅如何如何,实际上,他们要让一直没有出现的徐太傅来亲口说一说。

    就徐太傅那脾气,站在金銮殿里,会有什么好话?

    黄太师亦清楚,老太傅一开口,把皇上骂个狗血淋头就算好的了,万一脾气上来,撞柱明志,才真是难以收场。

    “皇上,”黄太师忙上前开口,“大朝会上,再争此事,不够恰当,待退朝后,御书房中再议……”

    这个建议,范太保没有拒绝。

    皇上也要脸,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徐太傅跳起来骂,颜面扫地,那确实不合适。

    永宁侯亦不吭声了。

    老侯爷知道,逼皇上可以,逼急了不行,见好就收。

    皇上从龙椅上起身,一摔袖子,大步往外走。

    徐公公扯着嗓子喊“退朝”。

    几位老大人恭恭敬敬送皇上出去,又赶紧快步跟上。

    大殿槛高,范太保稍稍慢了慢。

    永宁侯在旁扶了他一把,然后,快步向前。

    他气势汹汹,纵然身处几位老大人身边,也走出了单刀赴会的架势。

    而皇上,在这一路上,后知后觉地发现,他落入了秦胤的陷阱里。

    秦胤坚持要徐太傅给一个解释,定然是他已经握有徐太傅的证据,能证明徐太傅并未有以赵逞为后手的打算。

    老太傅还困在宫中时就提出来的证据,与他被放出宫、徐家解了围困、他后续拿出来的证据,这就是两码事了。

    一个是真的清白,一个是涂涂抹抹、粉饰的清白。

    是他想慢了,且被“顺妃咒老臣战死”这个让他极其不愉快的话题吸引了注意力,没有防到后续杀招。

    秦胤一通横冲直撞,成了这么个结果。

    他就知道,秦胤的理解、认同,就是个骗局!

    秦胤这老头,对秦鸾的婚事推三阻四,他们秦家,怎么可能是忠于他的呢?

    皇上越想越气,等几位老臣进来,他没有给一点好脸色。

    徐太傅从偏殿出来,没有让人搀扶,自己拄着拐杖,走到御前。

    秦胤一副心急模样,问:“老大人,您家几位子弟与涂家公子多往来,您知道不知道?”

    “知道。”徐太傅答道。

    “您让他们这么做的?”秦胤跺脚,“您怎么可以这么做?太伤皇上心了!您可别说您不允许,口说无凭的事儿!”

    徐太傅睨了秦胤两眼,哼了声:“莫非要老头子把心剖出来?”

    “您这么说话就不对!您这是把皇上置于何种境地了?”秦胤气得吹胡子。

    范太保拍了拍秦胤的肩膀,示意他冷静些,问徐太傅道:“同僚多年,我也不愿意相信老太傅您会失了分寸,但永宁侯说得对,口说无凭,您骂儿孙,我们谁也没有听到,又不是落在信上……”

    刚才,秦胤扶他那一下,在他掌心写了两个字。

    “家书”。

    范太保聪明人,立刻就领会了,徐太傅以前必定在信中与儿孙提过与涂家交往的尺度。

    他这么一说,徐太傅便道:“谁说没有?老夫连写了三封信去骂徐况,怎么,徐况还没从太平府把信送上来?”

    这句话,范太保不好接,秦胤也不能接。

    总不能告诉老太傅,外头只知他被留、却不知缘由,徐家大宅还被御林给封了吧?

    这话能把老太傅气死。

    可徐太傅不傻,从几人神色就品出几分味道来。

    那日君臣争执,阉货在旁跳得欢,老太傅自知说了也白说,再说下去,他先被气死了。



    第87节

    

皇上让他去偏殿,那就去。

    反正,等外头知道消息,自会去太平府找徐况核实,而徐况会把家书送上。

    现在看来,他似是想岔了。

    第101章 砌墙

    深深地,徐太傅看着皇上。

    皇上靠着椅背,面容紧绷,一脸不悦。

    范太保轻咳一声,打破沉闷气氛,道:“既然徐况那儿有老太傅您骂他的信,不如派人往太平府去?”

    “派谁去?”徐太傅反问,“火一烧,水一泡,老头子不如先剖心吧。”

    黄太师观皇上面色,硬着头皮打圆场:“三司、赤衣卫、御前侍卫,老大人选一处?”

    “那还是赤衣卫吧,”徐太傅道,“林小子烦归烦,不坑人。老夫信得过他,皇上应当也信得过吧?”

    皇上额上青筋直跳。

    他自己任命的赤衣卫指挥使,他如何能说不信?

    皇上冲徐公公抬了抬下颚。

    徐公公会意,退出去使人传召林繁。

    林繁就在衙门里等着。

    退朝时他没有跟去御书房,此事不适合他过分积极。

    皇上叫了,再来,才合适。

    徐太傅道:“辛苦你去一趟太平府,把信取来。”

    林繁佯装思量,后道:“太平府说近不近,再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也得三四天才能回来。老大人,家书嘛,有来有回,徐大人在任上给您回信没有?”

    “回了,”这么一提,徐太傅想起来了,“家书都收在我书房里,管事知道怎么收的,让他给你找。”

    林繁又道:“您还与其他人提过吗?”

    “徐忱,我那长子,信也在书房。”徐太傅道。

    林繁与皇上行了礼,出去做事了。

    光明正大、装模作样去徐家宅子转了一圈,下午时候,林繁拿着一叠信,进了御书房。

    “指挥使做事,真是太迅速了。”徐公公接过信,呵呵直笑。

    林繁不理会他,只与皇上道:“徐忱、徐况两位知府的回信,是从徐太傅的书房里拿出来的,又派人往徐忱任上赶了一趟,路程近,快马半日就跑完了。”

    “半日能跑个来回?”皇上问。

    赶在林繁之前,秦胤一本正经地与皇上解答:“当年奇袭彰德,骑兵跑得比这都快,也就是老臣年纪大了、不比当年,不然老臣亲自去,早半个时辰,把这信给您送上来。”

    皇上抿了抿唇,心里后悔。

    问什么呢?

    这些臣子,定然一早就知道徐家家书能替老太傅证明了,岂会没有准备?

    谁知道这信是何时送到京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