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踏枝-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天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绪,道:“小的还是不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但既然是先定国公希望的,那就不会错。”
林繁哑然失笑。
方天这人,敏锐时很敏锐,迟钝时也是真迟钝。
或者说,他是一根筋,认死理。
“再跟你说件事儿,省得你懵,”林繁道,“我是林家的养子,我的生父是先太子。”
方天脑袋里的那根筋,绷断了。
目瞪口呆中,他听林繁简单讲了来龙去脉。
而后,他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林繁。
太离奇了。
他们爷不是他们爷,是皇太孙殿下。
夫人身边的巧玉,才是他们定国公府的大姑娘。
可是,离奇之后,又是合理。
唯有如此身份,才能说得通现在的一切经历。
因为心存大周,所以对西凉痛下狠手因为要拨乱反正,所以一定会走上“造反”的路。
也只有“皇太孙”,能够让永宁侯都跟着去当反贼。
那他呢?
他是定国公府的家奴,不是宫里的。
有朝一日,爷承继大统,身边还得有得力的人伺候。
他、他是绝对成不了宫里人的!
爷身边,最信任、最麻溜的人,就不是他了……
方天很是失落。
尤其是,他这么勤勤恳恳、兢兢业、兢兢业业的亲随,他们爷身上那么重要的事,他竟然一无所知!
他还怎么有脸说自己是优秀的亲随呢?
“爷,”方天问道,“偃月知道吗?”
林繁道:“我没有跟他说过。”
一听这话,方天心中一喜。
没想到,林繁还有下一句话。
“我估计,偃月多多少少自己琢磨出来了些事儿。”
晴天霹雳!
方天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这事儿是能光靠琢磨就琢磨得出来的?
偃月那脑袋瓜子里,成天都在想些什么吓人的东西!
敢情到最后,就知他稀里糊涂,一直什么都不知道。
方天脸上表情精彩纷呈。
林繁大致猜到方天在想什么,饶是眼前压着一堆事,都让人心情一松,想笑一笑。
“没事,”林繁拍了拍方天的肩膀,“永宁侯也一直没与秦副将说。”
“秦副将也被瞒在鼓里?”方天忙问。
见林繁点头,方天嘿嘿笑了。
行吧。
毕竟,人家堂堂世子爷都不知道自家老父亲要造反。
他一个亲随,一直不知情,好像也没那么难接受。
要收拾的东西不多,见林繁准备过去永宁侯的大帐,方天凑上去,小心翼翼地问:“爷,那以后,小的能不能不进宫?”
林繁一时没想转过来,不解地看着他。
方天为难极了:“小的还想娶媳妇。”
之前,舅婆都跟老娘说了,说要给他物色物色。
舅婆眼光好,他可期待了。
林繁这才明白过来,大笑着敲了敲方天的脑门:“里头都装了些什么奇奇怪怪的!”
方天捂着捂脑门。
哪里奇怪了?
娶媳妇,多正常的事儿。
爷以后也会娶媳妇……
爷自己不开窍,他可是很看好秦大姑娘的。
咦?
秦大姑娘是凤凰,他们爷是皇太孙,这、这不是天造地设?
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妙的缘分,爷可绝对不能错过了。
如果舅婆在,方天一定要指出舅婆以前的“错误”。
秦大姑娘当不了定国公府的国公夫人,她得去做皇后娘娘。
见林繁大步出去,方天赶紧跟了上去。
大营里,不少兵士见了他们,纷纷看了过来。
有人不安,有人不忿。
方天没有分心,他只是一门心思地想,一定要多提醒他们爷。
人家永宁侯,手握遗诏二十余年,这等岁数了,拖着一家老小为了他们爷的皇位去造反。
秦大姑娘又先后给爷那么多帮助。
连亲生母亲的下落,都是秦大姑娘找出来的。
这份功劳与苦劳,以中宫为聘,天经地义。
哎?
也不对。
万一,秦大姑娘不稀罕呢?
依他说,就是诚意,他们爷得有满满的诚意。
“爷,”方天赶紧道,“托秦大姑娘的福,给您那么多平安符,玉沙口那一仗打得那么漂亮,您千万别忘了与秦大姑娘道谢。”
林繁脚步不停,打趣道:“我缺心眼?”
方天忙不迭摇头。
两人走到主帐外,林繁被请了进去。
方天留在外头,疑惑着想,难道缺心眼的是他?
第300章 您敌人多着呢
林繁进了大帐。
两厢行礼,秦威的态度略有些不自在。
这也情有可原。
同僚家里的晚辈,与皇太孙,身份差太多了。
第264节
规矩上,当然亦有很多不同。
像从前那些大大咧咧,不太妥当。
永宁侯把秦威的应对看在眼中,心里暗暗的哼笑三声。
他这个儿子,现在是又怕轻了、又怕重了的不合适,等哪天荣登“老丈人”,指不定得转个大弯。
秦鸾刚刚擦了把脸。
这里没有能换的衣裳,她还是那身满是补丁的村姑装扮。
净面后,那股子疲惫散了些,看着是精神了不少。
秦鸾知林繁担心,道:“放心吧,都没事。”
当日离开京城的因由,以及之后一路西行的经过,秦鸾已经与祖父、父亲说了一遍。
现在林繁来了,秦鸾便又简略地讲了。
通过那小小符灵,林繁已然知道,先前当着众人的面说的那番话里,有不少虚假的部分。
现在听了真实状况,他的心彻底落地了。
母亲安好,也把巧玉带在了身边。
他们这一趟出京,虽然是情势所迫,但是,应对及时,将损失降低到了最小。
这也得益于京里早几个月就在做各种准备了。
事事循序推进,当然比临时抱佛脚,要顺畅得多。
“可惜,”林繁道,“还没有打下西州城。”
如果已有西州在手,面对皇上的发难,他们应对的余地就更大。
提到西州,永宁侯面色严肃。
西进的路不好走。
这一点,他在十几年前就知道了。
道道天堑下,军需补给是重中之重,他们面临的就是鏖战。
不说西州有多么难打,鸣沙关先前就挡了他们那么久。
西凉吃下了玉沙口的惨败,出征的大将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只苏置一人,逃回到鸣沙关后,重新组织防守。
从士气上来看,兵败的那一刻,是西凉最弱的时候。
将领、兵士和补给会出现大量缺口,西凉朝中也会有动摇与质疑,主和的、主战的,势必会吵成一锅粥。
大周本因趁着西凉人心不稳之际,把鸣沙关打下来。
很可惜,苏置借着地利,咬牙守住了。
然后,两军进入了阵地拉锯。
随着时间推移,西凉那乱糟糟的军心慢慢稳定。
既然没有议和的打算,想要死守鸣沙关,后续的军需粮草兵力都会补上。
大周想要攻克鸣沙关,只会越来越难打……
没错,本应如此。
在十天半个月之前,前方进攻的将士反馈给到秦胤的,也是这么一个感觉。
恐会花费更多时间。
需要等一个破敌的机会。
兴许要向玉沙口时一样,神来之笔。
永宁侯为此绞尽脑汁,甚至想要亲往鸣沙关指挥,没想到,突然之间,前头传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苏置拼命排兵,有一决生死之态。
再然后,大周就拿下了鸣沙关。
……
秦胤摸着胡子,整理着思路。
先前为胜利而振奋,其他将领又都在前线,他无处问无处问。
等人都叫回关内,圣旨的乌云压在脑袋上,根本顾不上这一桩。
现在,才有机会问。
“苏置为何没有死守鸣沙关?”永宁侯问林繁道,“他若一味只守不攻,我们很难打进去。”
真不管不顾硬攻,那就是拿兵士们的命去堆,不计伤亡,硬生生拿尸体堆进鸣沙关。
那样的打法,大周固然能拿下鸣沙关,但军中士气定然一蹶不振。
失去了那么多的兵力,之后再想打西州城,就是痴人说梦了。
所以,他们迫不得已与苏置耗,等待良机。
结果苏置却出了昏招。
这很反常。
秦胤以前也与苏置交过手,在他的了解之中,苏置不是那么冲动的人。
“如您所言,苏置在这之前一直很稳,他把鸣沙关防成了铁桶一般,”林繁回忆交战状况,道,“差不多是三五天前,斥候隐隐约约觉得鸣沙关内紧张起来了,像是……”
林繁一时之间,没有形容出来。
可他忽然想到了另一件事。
“之前擒获李芥后,他曾说过,要不是那些软骨头在西凉皇帝跟前兴风作浪,石魏根本不会急于求成,以至于痛失好局,”林繁看向永宁侯,道,“这一次,苏置可能也同样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永宁侯嘿嘿一笑:“不是把苏置抓回来了吗?问问他就知道答案了。”
正说着话,外头传来动静。
安北侯等人过来了。
见几人进来,永宁侯道:“来得还挺齐。”
冯仲正犯愁,见老侯爷心情反倒不错,一时之间,哭笑不得。
“您还是先把折子写了,”冯仲道,“甭管有用没用,态度得摆出来。”
“光摆态度不顶用,”永宁侯吹着胡子,道,“老夫正想破敌之策。”
毛固安在边上一屁股坐下,道:“破哪个敌?您敌人多着呢,西边有,京里也有。”
永宁侯哈哈大笑。
笑完了,他道:“多正常的事儿,两国交战,前头都是你来我往打得热闹,背后也一定会有小人扯后腿。不信你们去问问苏置。”
毛将军闻言一怔。
安北侯吸了一口气,道:“您的意思是,内奸?吃里扒外?”
“是啊,”永宁侯道,“苏置扛得好好的,忽然间就扛不住了,可能其中就有故事。
刚林小子也提醒老夫了,石魏那时一心进攻,八成也是压力在身。
西凉自己就乱糟糟的。”
鸣沙关的暗流涌动,他们几人都有感知,当然就听进去了。
“内奸不好抓,”安北侯道,“我们现在也管不着京里。”
最大的奸佞,邓国师无疑。
可皇上就是护着他。
其他小人,必定也有,藏在暗处,趁着各种机会跳出来咬一口,很难“人赃并获”。
“你们管不到京城,京城现在也管不着你们,”永宁侯道,“折子,老夫会写。
你们再从苏置、李芥嘴里挖挖消息,得趁着西凉乱、继续推进。
要是为难,老夫父子就还在这儿待着,林小子也留下。
等你们打下西州,老夫再回京面圣。
饭得一口口吃。
先攻城,再清算。”
第301章 掌心
理是这个一个理。
只是,提出这个理的,是永宁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