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鸾听完,不由又笑了声。

    “国公爷不用这般为难,”秦鸾收了笑意,神色严肃,“我想听的,只有二殿下的坏话。”

    林繁不由意外,偏秦鸾的神情很是认真,不似胡说。

    “秦姑娘,”林繁谨慎,“所谓的坏话是指……”

    秦鸾极其干脆:“足以让我能够退亲的。”

    话音一落,林繁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定了定神。

    相较于秦鸾的镇定与认真,钱儿已然是惊呼了声、又赶紧捂住了嘴,显然,连秦鸾的丫鬟都不知道她打的是这样的主意。

    “秦姑娘真是出人意料,”林繁看了眼四周,道,“难怪要选在西四胡同。”

    也只有在连耗子都不愿来的入夜的西四胡同,才不用担心走漏消息。

    秦鸾道:“我心意已决,想来国公爷手上,会有一些二殿下见不得光的把柄吧?”

    林繁没有承认,当然,也没有否认。

    他这份差事,手中情报很多,每一件查多少,怎么查,他有一定的自主权,但也必须考虑到皇上。

    起码,他不会直接跟皇子们过不去。

    “如此大事,”林繁的语速又慢了下来,“秦姑娘就这么直接告诉我了?”

    秦鸾颔首,道:“既然是我有求于国公爷,自然不来那些虚的,再说了,我那点儿小把戏也不一定能瞒过你,不如开诚布公,彰显诚意。”



    第17节

    

“诚意?”林繁想,果然是诚意十足了。

    如此也好,互有所求,才好做事。

    夜风重了。

    此处避风,除了凉意,并不会直接吹着。

    月光又被云层遮去,淡得几乎不可见。

    饶是知道此刻的西四胡同断不会有旁人出现,习惯使然,林繁还是屏气凝神,仔细分辨了下周边状况。

    除了风与枝叶摇晃的沙沙声,再无其他。

    林繁重新看向秦鸾,问道:“秦姑娘听说过‘瑰卫’吗?平阳长公主的‘瑰卫’。”

    秦鸾听此问,心中差不多有底了。

    表面上,话题从二皇子的把柄变成了浑然不相干的瑰卫,实际上,是定国公愿意出点力的意思。

    若林繁不想牵扯其中,直接拒绝就是了,根本用不上转移话题。

    毕竟,她与林繁之间,实在不是什么能在大晚上、在西四胡同这么个地方,东拉西扯一堆各家长短的关系。

    也没有那样的必要。

    就如做买卖,诚心想做成,顶多是一番讨价还价。

    秦鸾便点了点头:“幼时曾听过。”

    “令堂、忠义伯世子夫人,都是瑰卫出身,”林繁顿了顿,又道,“她们与我的母亲、姑母,都是同袍。”

    秦鸾问:“国公爷为何提起瑰卫?据我所知,如今几乎无人会再提了,瑰卫也不存在了。”

    “是,瑰卫散了,”林繁缓缓道,“最后一位是我姑母,再往前,应是世子夫人。”

    秦鸾虽不知林繁用意,但对方既然大有细说瑰卫的意思,定有其缘由。

    “我母亲走得早,她的旧事,我很多都是听兰姨讲的。”

    瑰卫,来自于平阳长公主的名字、赵瑰。

    前朝末年,战事颇多,兴兵而起的也不止先帝一支,最“热闹”的时候,群雄割据。

    军阀彼此敌对,又互相牵制,另有许多草寇山贼,百姓生活十分辛苦。

    男人们讨冦、征战,女人孩子们也没有闲着的,想在乱世活下来,能力与运气,都不能少。

    赵瑰作为赵挥的女儿,武艺出众,胆识过人,聚集了一众小姐妹日日操练。

    最初,没有人把这些最大不过十四五岁,最小也就四五岁的孩子放在眼里,但大人有大人的忙碌,无暇照顾她们,也就默许了。

    不管如何,练些防身本事总是没错的,再者,大的带小的,大人不用惦记着。

    尤其是,赵挥收兵回来时,见她们有模有样还夸了几句,让赵瑰越发有信心。

    瑰卫的组成,也从最初林芷、徐矜这样有父兄在赵家麾下奋战的武家姑娘,到文官家的小姐们,再到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复杂且壮大起来。

    终于,在一次敌人趁着大军离开、守备不足而偷袭驻地城池时,少女兵们打出了气势,与少量守军、并城中老人、妇人们一块,硬是守到了大军回救。

    赵挥把女儿和她的护卫少女兵们夸上了天。

    赵瑰有了自己的旗帜,上书一个“瑰”字。

    第22章 我是谁

    在乱世之中,瑰卫不止守过城,还调粮、运粮,打过支援,人人都夸赵挥虎父无犬子、更无犬女。

    直到战祸渐渐平了,赵挥建朝大周,定了京师,瑰卫们的身影才从战场上慢慢消失。

    很多姑娘嫁人、生子,只有少数又在赵瑰身边做了几年女官。

    “我母亲只做了不到两年的女官,兰姨比她久,她是最后离开的,”秦鸾回忆着听过的往事,“国公爷的姑母、文定乡君是唯一一位至今还陪伴长公主的。”

    而乡君,从制度上来看,其实也不算瑰卫了。

    她是长公主的女官。

    “她们这几位做过女官的瑰卫,彼此之间十分熟悉,”林繁抿了下唇,道,“我若想打听一些与我母亲、姑母有关的事,想来忠义伯世子夫人或能给些答案。”

    秦鸾眨了眨眼睛。

    果然如此。

    林繁没有拒绝她想要的与二殿下的把柄,而她则需要拿信息来换。

    如此倒也好,秦鸾并不喜欢欠人情。

    “我有一处不解,”秦鸾开口,见林繁示意她只管问,她便道,“我母亲不在了,她的很多事,我只能听兰姨说,国公爷与我不同,令堂、乡君具在,有事直问就好,本不用经兰姨那处。”

    “正是母亲与姑母都讳莫如深,才不得不另辟蹊径。”

    秦鸾又问:“国公爷确定兰姨知情?”

    “其实,并无多少把握,”林繁的眉头蹙着,“二十年都出头了,又都瞒得紧,除了亲历者,很难说还有知情人。世子夫人那儿,若能对当时状况有一丝一毫察觉,都是我的意外之喜了。”

    秦鸾飞快地算了算。

    如今是庆元二十年,林繁口中二十年都出头了,那事情就发生在先帝还在位的建隆五年。

    “这么算来,彼时不止是兰姨,连我的母亲都还在长公主身边做事,”秦鸾说着,便问,“那么国公爷想打听的是……”

    林繁端坐着,周身再无一丝散漫,开口之时,一字一字、没有半点拖音:“我想知道,我是谁。”

    这一次,轮到秦鸾愣住了。

    她看着极其认真的林繁,不由转头再看钱儿。

    钱儿的脸上满是问号,小脑袋瓜子显然是不够用了。

    又是一阵寒风,虽未吹到钱儿,却还是让她打了个寒颤。

    钱儿捏着手指,不停给自家姑娘打眼色。

    西四胡同当真太邪乎了!

    好好的定国公,才这么一会儿,连自己是谁都忘了,等下是不是连他们在哪儿都不晓得了?

    得让姑娘给他贴张符纸!

    秦鸾给了钱儿一个安抚的眼神,而后,再一次正视林繁。

    “国公爷,”秦鸾也不确定该不该继续这么称呼林繁,只是一时之间,实在不好纠这些细节,干脆道,“你很认真,很严肃,你是真的在怀疑自己的出身……”

    “不是怀疑,”林繁摇了摇头,“不是怀疑,而是确定,我不是林宣的儿子。”

    风吹云走。

    清亮的满月光失了遮挡,洒落下来,照亮了没有点灯笼的小小一隅。

    月光下,林繁的五官越发清晰,黑沉的眸子里映了清辉,那是很浅的一层光芒。

    下一瞬,天上又覆了云,月色被掩去,这角落亦重新暗了下来。

    秦鸾记住了林繁的那双眼睛,他的眼中没有迷茫、没有不忿,也没有不安,一丝一毫都没有,他有的只是坚定。

    她想,林繁没有说谎,也不是多疑,他是真的确定。

    林繁同样在观察秦鸾的反应。

    一般人突然听说了这么一个消息,定是惊讶万分,虽不至于像钱儿似的活见鬼,但多少要有些起伏。

    秦鸾比他预想的要镇定。

    镇定,是在寻找被掩藏的真相时,最不能缺少的东西。

    一惊一乍,容易打草惊蛇。

    “那是我八岁时的事了。”

    庆元八年,因皇太后絮絮叨叨念着他,林繁随父亲林宣进宫、向皇太后请安。

    那时的林繁,正是打遍京城无敌手的孩子王,皇太后都听过他的英勇事迹,笑着问他打架心得。

    林繁自是有什么说什么。

    皇太后连夸他活泼又开朗,又指着林宣说:“你这么儒雅的性子,怎么养出来这么个古灵精怪的儿子?”

    父亲说:“小孩儿不懂事,您见笑了。”

    皇上在一旁也笑得很高兴:“那还用说,十之八九是文定纵着,林宣能文能武,独独拿妹妹一点法子都没有,偏他那个妹妹,还有平阳撑腰。”

    林繁跟着笑:“姑母很疼我。”

    慈宁宫里,欢声笑语,林繁是笑着出宫的,直到回到定国公府,他突然觉得,父亲似有忧虑。

    回屋里琢磨了一个时辰,他决定去与父亲赔礼。

    虽不知道缘由,但父亲的忧虑肯定是因他而起。

    他风风火火,想到就去,连门都不好好走,能翻墙就翻墙,一直翻到了林宣的书房后头。

    意外的是,林芷也在。

    而后,林繁偷听到了父亲与姑母之前的一段对话。

    “太后起疑了。”

    “她看出来了?也难怪,繁儿的性子还是太像他了,以后得拘着些,哥哥不用担心我,我在长公主身边,太后轻易不会动我,但是哥哥你一定要谨慎,当年你是亲身经历的。”

    “我心里有数。下个月我要领兵出征,这一次,定要打下西州,你在京中多顾着些繁儿母子。”

    这段对话让林繁懵住了。

    听懂了,又似乎没有懂,他不知道该不该出去,就这么藏身在院墙下,直到父亲与姑母离开……

    “再后来,父亲出征了,”林繁道,“他最后都没有打下西州,隔年,因旧伤而病故。”

    秦鸾一直默不作声地听着,她没有打断林繁的叙述,也插不上嘴。

    直到林繁说完,秦鸾开口想说什么,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她刚刚屏住了呼吸。

    旧事不长,却沉甸甸的。



    第18节

    

仿佛盖了几层厚厚的毯子,满是灰尘,让人想掀开都无从下手。

    秦鸾整理了下思路。

    再复杂的局面,也有相对简单些的小切口。

    秦鸾问:“你确定,老国公爷是因伤病过世的吗?”

    第23章 这是你说的

    这个问题,让林繁不自禁地,轻笑了声。

    见秦鸾微微扬眉,林繁解释道:“我笑,不是因为你的问题,而是称呼。”

    “称呼?”秦鸾不解。

    “秦姑娘称我父亲为老国公爷,事实上,他离世时只三十三岁,离‘老’还有很远,”林繁顿了顿,道,“自我承爵后,母亲成了‘老夫人’,在别家府上,她的年纪可到不了这样的辈分。”

    几句话,秦鸾从中听出了无限感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