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1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梁廷枏:《夷氛闻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页。

    2《林则徐集·公牍》第47—49页。

    3同上书第56—59页。

    为了打击义律和外国鸦片烟贩的猖狂气焰制裁他们的不法罪行以推动禁烟运动的顺利进行二月初十日(3月24日)林则徐采取断然措施宣布将停泊在黄埔港的外国商船先行封舱不准装卸货物同时撤出广州商馆的全部中国雇员和工人派兵包围商馆不让一个外国鸦片商逃走并断绝商馆内外通信联系、食物和饮水等一切给养勒令外国鸦片商必须缴出所有鸦片。在林则徐毫不妥协的禁烟措施面前义律不得不于二月十三日(3月27日)表示同意缴出全部鸦片第二天呈报承允缴付鸦片烟土2o283箱。最后以英商为主的外国鸦片烟贩一共缴出19187箱又2119袋1实重2376ooo多斤过了义律承允缴出的数额。从四月二十二日到五月十五日(6月3日—25日)林则徐偕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在虎门海滩监督销毁所缴获的全部鸦片取得了禁烟运动的第一个大胜利。

    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壮举气壮山河它震撼了中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销烟时不仅“沿海居民观者如堵”而且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等亦获准前来参观。林则徐还当场接见了美国商人京(或译作经、金)、传教士裨治文、船长弁逊等一行向他们宣谕了禁烟政策说明禁烟不影响正常贸易要他们“永远不可夹带”鸦片“专作正经贸易”2。当时在广州和澳门的外国人“对于钦差大臣究竟如何处理已经呈缴的鸦片揣测颇多”他们曾经预言这些鸦片将为林则徐等官员所中饱私吞“有许多人曾断言中国人是不会销毁一斤鸦片的。另外有许多人深信即使真的烧烟大部分鸦片一定会被偷去”。因此他们怀着猜疑的心情要“亲眼看看销毁鸦片”。前面所说的美国商人京便携带女眷和传教士裨治文、船长弁逊等驾船由澳门到虎门亲往观察回去后裨治文著文刊登在他主编的《中国丛报》上写道:“我们反复检查过销烟的每一过程。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乎我们的臆想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个工作更为忠实的了。”1另一个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在他写的《中国总论》一书中也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的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也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2这样林则徐赢得了原先对他抱怀疑态度的外国人的崇敬甚至连他的对手和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很有意思的是鸦片战争后几年在英国伦敦一座专门陈列世界名人伟人的蜡像馆里特为林则徐塑了一尊蜡像。虎门销烟三十九年后(光绪三年1877)清朝派驻英国的第一任副公使刘锡鸿在陪同公使郭嵩焘等前往参观时记载说:“文忠(像)前有小案摊书一卷为禁鸦片烟条约。上华文下洋文。”他为此表感慨说:“夫文忠办禁烟事几窘英人然而彼固重之者可谓知所敬。”3说明了虎门销烟这一气吞山河的壮举对于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的深远影响。马克思充分注意到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他写道:“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的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最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1《林则徐集·奏稿》中册第638页。

    2《林则徐集·日记》第343页;《林则徐集·奏稿》中册第656页。1《鸦片战争史料选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5—169页。

    2卫三畏:《中国总论》第2卷第5o4—5o5页。

    3刘锡鸿:《英轺纪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1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我国人民政府于建国之初在广场建立的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中第一幅大浮雕便是由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的伟大场面。

    在厉行禁烟和虎门销烟的同时林则徐对从事正当贸易和愿意遵照规定具结的外国商船予以鼓励欢迎他们进港与进行鸦片走私及抗拒具结的鸦片烟贩区别开来坚持“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2加以争取和分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这个正确的对策却为不明世界大局、顽固自大的道光帝所反对和否定。因而林则徐不得不执行他所不赞成的不分青红皂白与外国所有商船永远断绝的命令。

    2。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不同于一般的封建官僚他非常注意了解和研究外国主张睁眼看世界。

    为了“采访夷情”在到达广州后不久他即组织了当时很难找到的几个通晓外文的人才从外国报刊上搜集有关的资料。根据这些搜集到的资料编译成《澳门新闻纸》。从他到广州后的两年时间里直到后来被革职由他组织的翻译西书西报的工作一直坚持下来没有中断过。除《澳门新闻纸》外他还组织人力根据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之一部分编译整理成《四洲志》。《四洲志》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大观它介绍了世界五大洲的3o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概况成为后来魏源编纂《海国图志》的蓝本。他还组织有关人员摘译西方报刊上议论中国的各种言论资料辑成《华事夷言》;摘译瑞士人瓦特尔(或译作滑尔达)关于国际法的著作编成《各国律例》;摘译英国人池尔洼的《对华贸易》等书。通过这些翻译成汉文的西方著述和资料林则徐了解到不少“夷情”并据此制定了对敌的“控制之方”。林则徐在被革职查办后给新来的靖逆将军奕山所提的建议中还特别强调说:从外国报刊书籍翻译过来的资料“其中所得夷情实为不少制驭准备之方多由此出”1。他还请人翻译西方关于大炮瞄准法等武器制造方面的应用书籍以学习外国的先进军事技术改进和提高清朝军队的武器和作战能力并将这个大炮瞄准法在广东防务中加以应用。

    林则徐如此致力于了解“夷情”目的很明确是为了“尽得西人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以抵抗外来侵略。这个指导思想也就是魏源后来在《海国图志》中所概括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它对当时和后来人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指导思想划分了林则徐等一些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与一般封建官僚闭目塞听、抱残守缺的保守思想之间截然不同的界限二者成为鲜明的对照。当时外国人对此曾评论道:“中国官府全不知外国之政事又不询问考求故至今中国仍不知西洋中国人果真要求切实见闻亦甚易凡老洋商之历练者及通事、引水人皆可探问无如骄傲自足轻便各种蛮夷不加考究。惟林总督行事全与相反署中养有善译之人又指点洋商、通事、引水二三十位官府四处探听按日呈递亦有他国夷人甘心讨好将英吉利书籍卖与中国。林系聪明人不辞辛苦观其知会英吉利国王第二1马克思:《鸦片贸易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8页。2《林则徐集·奏稿》中册第7o5页。

    1梁廷枏:《夷氛闻记》第68—69页。

    信即其学识长进之效验。”1林则徐的这种努力了解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长处睁眼看世界的精神在当时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他是道光年间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崩溃之际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之开风气者。

    3。加强防御抗击英军侵略。

    林则徐在进行禁烟和了解“夷情”的同时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一到广州就抓紧海防积极加强军事上的防备以对付英国的偷袭和挑衅。

    虎门销烟后义律阻挠英国商船遵照林则徐的规定进行具结并不时动挑衅。林则徐针锋相对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他在亲自视察和调查的基础上认为“英人非不可制”相信“民心可用”。他在上道光帝的奏折中写道:“臣等察看民情所有沿海村庄不但正士端人衔恨刺骨即渔舟村店亦俱恨其强梁必能自保身家团练抵御。”2因此他在注重水师训练和招募水勇作为辅助力量外鼓励人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从道光十九年(1839)起他就号召“由民间自行团练以保村庄或由府县雇觅壮丁以资捍卫”3。他多次出告示悬赏奖励人民群众勇敢杀敌号召沿海居民“群相集议购买器械聚合丁壮以便自卫。如见夷人上岸滋事一切人民各准开枪阻止”4。他赞扬沿海水上居民“渔蜑(疍)各户”勇敢善战招募他们的水勇进行操练并进而动员广大民众如“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1。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以守为战以逸待劳”以夜战和火攻骚扰敌船。所有这些都是一般封建官僚所无法企及的。但同时也应看到林则徐并不可能脱他的时代和阶级局限在利用民力御侮这个问题上他从封建统治阶级利益考虑是很明显的对这些“渔蜑各户”劳动人民他是很不放心的认为他们这些人“贪利亡命”“雇用此辈流弊亦多”不能一概信任和依靠其所以招募他们为水勇“系属因时制宜”暂时利用也是“以奸治奸以毒攻毒”因此对他们“权宜虽在暂时而驾驭必须得法”。

    道光十九年下半年中英双方关系日趋紧张义律多次率英国兵船进行挑衅。由于林则徐、关天培作了周密的防备而未能得逞。继七月二十七日(9月4日)对九龙水师挑衅遭到反击后九月二十八日(11月3日)义律又以兵舰阻挡英国商船进港具结挑起穿鼻洋之战。水师提督关天培奋勇督战击中敌船清师船亦中弹漏水。此后9天内英舰向尖沙嘴迤北官涌山的清军阵地动6次进攻都被击退。这些战斗规模都不大可说是鸦片战争的前哨战由于林则徐事先的认真备战中国方面一般都掌握了主动。

    十二月林则徐被任命为两广总督接替邓廷桢的职务。这时英国政府为维护其可耻的鸦片贸易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翌年正月十八日(184o年2月2o日)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侵华军全权正、副代表由懿律率大小兵舰4o余艘于六月初抵达广东沿海。由于广州防范严密英舰无隙可乘懿律与义律便率舰北上于七月中到达大沽口外向清廷进行威胁。七1《澳门月报》《鸦片战争》第2册第526页。

    2《林则徐集·奏稿》中册第678页。

    3同上书第881—882页。

    4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第72页。

    1转引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3o—31页。

    八月间被英国兵舰吓破胆的道光帝命时任直隶总督的琦善与英方进行谈判表示要治林则徐重罪为侵略者“代伸冤抑”。八月二十二日(9月17日)道光帝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林则徐。懿律等得到上述的答复率舰南返等待清政府实现其诺言。

    道光帝责备林则徐“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拿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而生出许多波澜”。在封建君主的淫威高压下林则徐不得不自请“从重治罪”1。然而他自信是做得对的。他致书怡良表示“徐不敢不凛天威亦不敢认罪戾惟事之本末诚不得不明白上陈耳”2。八月二十九日(9月24日)他在《密陈办理禁烟不能歇手片》中坚持必须严禁鸦片的主张申述了“鸦片之害甚于洪水猛兽”“天下万世之人亦断无以鸦片为不必禁之理”的种种理由;驳斥了投降派所鼓吹的“夷兵之来系由禁烟而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