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厂因为任人唯亲,造成机构冗杂,人浮于事,入不敷出,那就会面对被这些私营碾压的局面,而逼迫他们反思。”

    朱由校接着说道。

    “陛下说的是,但老臣还是希望大同机械厂这样的工厂能长盛久衰下去,因为这意味着我华夏之文明已在趋于尧舜之天下大治时,而圣人之教化,也算是正式深入人心,吾国之盛,将同于尧舜。”

    刘鸿训颇为盼望地说了一句。

    他本质上也还是比较传统的大儒,崇尚儒家古典的人道主义,崇尚天下为公,类如提出横渠四句的张载之类的士大夫,虽然也是秉信理学者,但也的确是理学中的理想主义者,希望天下能实现绝对的大同社会。

    所以,刘鸿训对大同机械厂这种以职工为本的经营理念,倒是有着天然的好感。

    朱由校点了点头,他何尝不希望这种模式能成为现实。

    但人性的自私与伟大永远是共同存在的,不可能只存在一面。

    不过,无论如何,此时的大同机械厂还没有出现朱由校等君臣所担心的一幕。

    毕竟职工们还基本上,是随工厂一起南来的北方人,与本地人还没完全融合,即便有已经与本地人成亲的,也还没生儿育女,自己的孩子也都还没长大,所以,大同机械厂也依旧处于欣欣向荣的状态,且还未达到极盛之时。

    大同机械厂用他先进的技术基础和娴熟的技术工人,疯狂占领着整个江南的制造业市场和奢侈品市场,自然也就引起了民间商贾的不满和嫉妒。

    “老爷,这就是大同机械厂的高压锅,用这炖出来的肉的确鲜嫩许多。”

    大富商胡存义在看见其管家喜闻将大同机械厂生产的一高压锅放到他面前后,他便仔细端详起来,且道:“让厨房用这锅炖肉来试试。”

    等到晌午,胡存义就吃到了用这高压锅炖的肉,且道:“果然很嫩,难得的是,这大同机械厂是怎么做到把铝锅做出来的,这炼铝可比炼铜炼铁难多了!”

    “可不是,现在豪门大户,无不以有一大同机械厂的高压锅为荣!许多商号想仿制都不行,如老爷所说,没谁知道这铝怎么可以大规模冶炼,还能拿来制锅,要知道,寻常一个铝碗都比黄金碗值价的!”

    其管家喜闻回道。

    “到底是官办的,真是有点石成金之术,能把他们的工匠挖来吗?”

    胡存义问道。

    “挖不来,大同机械厂听说是职工持股,职工有分红之利,且还有各类保障,看病读书不花钱不说,还都是最好的大夫、先生在那里医病教书。”

    喜闻回道。

    “职工持股?”

    胡存义听后,不由得神色凝重起来,沉吟片刻后,道:“这样的工厂存在,是我等民间商贾之大敌也!他们有技术,职工就是老板,这让我们这些民间商贾怎么与之竞争?天下之财只怕都要被他们赚了去!”

    “按照老爷的意思,我们该怎么办?”

    喜闻问道。

    “想尽一切办法,让这大同机械工厂演变成跟我们一样的工厂,直接要朝廷取缔该厂,是不可能的,这本就是朝廷的授意,意在使工人致富,进而引导天下世风,但如果让工人致富,那谁还愿意当商人?”

    胡存义说道。

    喜闻听胡存义这么说,因为自己作为胡存义雇佣的长工,所以,倒也心里不自觉地对大同机械厂有些好感,而不希望这样的工厂变成只是让老板赚钱的工厂。

    但喜闻也不好在胡存义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就只是笑笑。

    胡存义想了想后,就问着喜闻:“你说如果我们收买几个在大同机械厂有名望的职工,出资帮助他们收买其他职工的股份,你说他们会不会拒绝?”

    喜闻想了想后,心里虽有些担忧,但表面上还是不由得笑道:“老爷高明!这相当于我们白送钱给那些个职工,让他们收购其他职工的股份,然后自己当老板,把工厂变成自己的,这种掉馅饼的好事,他们哪有不愿意的,而那些普通职工,想必和许多百姓一样,都是短见的,一下子见自己手里的股份可以换钱,他们哪有不愿意的,这样下去的话,大同机械厂也就成了跟我们一样的工厂。”

    “就是这个理,不过,我们也不能白给钱,也要占一点股份,到时候大同机械厂就也成了我们的摇钱树。”

    胡存义说道。

    “谁都没有老爷聪明!据小的所知,现在大同机械厂说话算话的是职工委员会,只要把职工委员会的职工委员都收买下,这事就不成问题。”

    喜闻回道。

    “了解一下这些职工委员有什么喜好,或者他们的亲眷有什么喜好!”

    胡存义吩咐道。

    “是!”

    ……

    “你是说,有个姓胡的苏州富商找了你?”

    数月后,毕自严问着突然来找他的顾炎武。

    顾炎武点头道:“没错!他打算借我六百万元银币,不要利息,本意是让我收购普通职工之股份,助我成为厂里的大股东,成为真正的老板,而目的在于改变大同机械厂现有之性质,使其由是多数人的工厂变成是大多数人的工厂。”

    毕自严听后一脸严肃起来。

 第五百九十四章 阻止资本的无序扩张非法集资同谋反

    “这是收买你,也意在收买整个大同机械厂,进而夺其利,使该厂以造福职工之本意,变为若干有钱有势之人牟利之工具!”

    砰!

    毕自严一掌拍在桌上,又道:“手笔还不小!给你都能拿出六百万元银币的无息借款出来!”

    顾炎武点头道:“这些苏州富商俨然已是财阀!意在用手中之财,操控天下,阻止朝廷欲使天下皆富之意志。”

    “不能让他们得逞!”

    毕自严直接回了这么一句。

    “使贫者渐富,而富者亦不至于贫,使消费所得之财富,尽可能多的分配到生产者之手,而非只是经营者之手,进而避免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本就是我们建大同机械厂之初衷!”

    顾炎武也回了一句,且道:“只是没想到,这些苏州财阀会嗅觉如此灵敏,这么快就想出办法来阻止我们这样的工厂出现。”

    “但也不得不说,人家的手段很高明,并不是强制阻止你这样的厂出现,而是通过收买你的方式,让你变色!这和一个王朝的建立一样,即便建国初期,国君与朝臣如何清正廉洁,也终究会被他们腐蚀掉。”

    毕自严说道。

    “我们几个倒是无碍,彼此都是为心中之理念来设此厂,并非求大富贵!学生只担心将来。”

    顾炎武说着就看向了毕自严。

    “将此事,以及你的担忧,上报给陛下,让陛下知道此事!”

    毕自严吩咐道。

    ……

    “资本真是无孔不入,无一日不想把天下财富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

    朱由校收到顾炎武的奏报后,便发出了如此感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性是本恶的,而不是本善的,荀子之言事实上才是古往今来,行良政者所依之论!

    故臣以为,朝廷存在之意义,便是阻止人性之恶,所立法规、所立道德、所建文明,皆是为抑制人性之恶,而使人类之世界不同于动物之世界。”

    温体仁这时候说了一句,且道:

    “陛下,臣进言,当加封荀子,将此与孔孟并列,而使后人知道,为政当时刻不忘抑人性之恶。”

    “非也!人性本善,其恶皆因生之后所染,治国当以扬善为本,臣相信大同机械厂的职工们不会选择背叛自己建厂的宗旨!只要勤加教化,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明晓此理,进而严于律己,而知善去恶,以存本心之良知。”

    刘鸿训反驳起来。

    “扬善与去恶,两者并不矛盾!”

    “荀子的地位可以加,我中华岂能独尊一个圣人?如此,圣人将成大盗也!且我中华,有思想之大成者,何止一圣人?!而善也当扬,所以,以后就算大同机械厂变了色,我们也要再立新的大同机械厂进行试验。”

    朱由校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是!”

    刘鸿训无可奈何地回了一句。

    他虽然不愿意承认荀子之地位,但他知道,朝廷现在需要通过承认荀子的地位,来表明要控制资本无序扩张的态度,也就没有再反对。

    “还得阻止资本的无序扩张,打击民间巨额集资,下道诏令于天下,凡非经朕准予,而集资在百万元以上者,便同谋反,不是说非得大量准备兵马、秘密打造大量军械,才算谋反,擅自积齐巨额资金,意图操纵朝政,也同谋反!”

    朱由校说着就吩咐道:“东厂务必查清楚胡存义等人资金的来源,若存在非法集资之行为,先抓了再审!”

    “是!”

    ……

    没多久。

    根据朱由校的谕示,大明朝廷便正式发出旨令,将荀子配入文庙,且要求与孟子一起,和孔子并列,且与孟子一起被追封为至圣先贤,而孔子也由至圣先师改为至圣先贤。

    之前因为衍圣公府的事,朱由校废了衍圣公的爵位,但没有夺了孔子的至圣先师之位。

    朱由校还是承认孔子对华夏思想文化的贡献的。

    所以,他还是保留了孔子的名位。

    只是,现在孔子被他放在了和孟子、荀子并列的地位。

    在朱由校看来,先贤和先师还是有区别的,先师有让后人效仿遵循之意,而先贤则只是让后人知其学问,且当研究其学问而当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意思。

    所以,朱由校将至圣先师改成了至圣先贤。

    而当朱由校这一诏旨下达后,天下直接哗然。

    “不解者有三:一、至圣先师怎能与孟、荀二圣并列;二、荀子何以有资格配文庙;三、荀子都可以配文庙,那颜子、曾子、子思子、朱子呢?”

    士子金子俊此时就因为此事在一众士子面前说起了此事。

    而另一士子龚鸿绪则道:“朝廷如此做,其意不在尊崇荀子,而是借荀子言天下人心本坏,故而要加强管控。”

    众士子皆因此点首称是。

    许多主张人心本善的文臣士子对此的确颇为不满,而觉得朝廷是在有意加强对民间的管控,使人不得自由。

    “老夫竟然错看了顾宁人(顾炎武)这些人,这些人竟不为利所动!”

    胡存义在得知朝廷下达尊荀子的旨令,且还禁止集资后,也就猜到朝廷肯定是通过顾炎武这些人,知道了自己这些富商企图用资本让大同机械厂变色的意图,因而下达了这样的政令,所以,就颇为恼怒地说了这么一句。

    “还还让我们以后都不敢随意以财生利!”

    “我儒林素来是人心不齐的,其根本在于有人读书读歪了,圣人之义,未能一统,有人只顾及着天下公正,而却不在乎一个人之本权。”

    “何为本权,命与财也,还有自由!经商之自由,求利之自由,择主之自由,用财之自由,生活之自由!我们这些富贾巨商,累世累代,努力挣的钱,自然是,该让我们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凭什么朝廷要管!真是岂有此理!”

    胡存义虽是富商,但也儒士,所以,也在这时候高谈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