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皇帝朱由校要毕自严做的,的确是这个时代没有人做过的大事。

    因为江南一带虽然工人很多,但基本上是服务型工人与纺织类工人为主,相反,机械制造业的工人很少,尤其是,技术纯熟的机械制造业工人。

    所以,这次毕自严他们南下,不只是带来了高级学究,也就是机械制造领域的研究人才,和技术精湛的高级工匠,连其他层次的所有工匠都是从天津一带的工厂招聘的,而一起将他们以及他们的亲属带着南下。

    另外,因为江南一带,目前也没有相应的机械设备生产商,所以,连设备也是采购后跟着一起南下的。

    所以,当毕自严等所乘坐的专列抵达南京,然后又坐官船去苏州,最后到达昆山后,当地居民所看见的情况就是,许多工人携家带口的来到了他们的世界,且有的因为生性节俭,连锅碗瓢盆都是带来的。

    而毕自严等选择把大同机械厂建在昆山的原因,则是因为这里交通便利,即可经松江出海,又可经苏州通达南北。

    另外,更重要的是,顾炎武作为这次试验的主要参与者,为了使人人皆富的理想实现,而主动献出了自家的田产作为工厂用地。

    顾炎武是昆山人,且家里是昆山大地主,自然是不缺地的。

    历史上,他的大部分地产会因为他的奢侈生活而大量变卖地,而这一世,他全部拿出来作为了大明大同社会理想工厂的试验基地,自然比他前世变卖掉用来维持奢侈生活而更有意义。

    “大同机械厂,虽然有內帑与国帑入股,但不会派遣官员来管我们,且內帑和国帑只占一小部分的股权,为的是机械厂可以有一笔启动款项,才由內帑和国帑出资!而大部分股份则属于此厂所有的职工,并根据各自的技术、工龄、在工厂职位不同而不同。”

    “大同机械厂设职工大会,是机械厂唯一领导机构,但职工太多,且会因为出差或其他原因而没在厂里,故而,不可能在需要决议所有事务时,都要开职工大会,故而,职工大会需要定期选出若干职工委员,组成职工委员会,进而由职工委员会决定一应日常事务。”

    “在南下之前,本厂既选出了以程工、于工、钱工为代表的职工委员会,那么接下来就请程工、于工、钱工等职工委员留下,其余诸位先按照各自抽签抽到的房号,回自己在这里的新家,安排好接下来的生活,然后等待厂里通告上班时间和相应安排。”

    顾炎武现在作为分管职工日常工作和生活安排的职工委员,也就在召集所有来到昆山的职工后,先继续大声给职工们说了大同工厂的相应信息,接着又说起了对工人们的相应安排。

    而职工们也就都去了自己的新家。

    职工们的新家,在他们来之前,就由顾炎武以大同机械厂营造职工住宅的名义,征募了苏州的建筑商,建造好了一批仿苏州园林的联排别墅,以作为职工住宅。

    大同机械厂是以职工为本,自然是要解决迁来职工们的住房问题的,而且目标是实现职工皆走向富贵,自然也不能让职工住宅太掉规格。

    不过,这些职工住宅产权是属于厂里的,职工们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

    所以,在这些职工入住后,会签署相关协议。

    而也因此,当大同机械厂的职工们看见厂子分给他们的住宅时,自然是感到了极为震惊。

    “这,这,这房子也太好了吧,不会是给官老爷们住的吧?”

 第五百九十二章 以成为工人为荣的现象

    大同机械厂的职工戴爱国,站在一栋别墅前后,一时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家。

    而他因此不由得仔细看了看自己抽到的房号,然后又对应了一下上面的门牌号,才道:“这是一样的号呀?!”

    于是,戴爱国毅然拿出厂里发给他的钥匙,插进了门上的锁孔里。

    “咦!开了,真的开了,相公!这就是我们的家。”

    戴爱国的妻子尤三娘开心地说了一句,就抱着自己的孩子,先走了进去。

    这一进去,尤三娘就再次目瞪口呆起来,一时不敢下脚去踩下一块光滑瓷砖,而怕脏了这瓷砖,且道:“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房子!”

    戴爱国此时也和她妻子一样的表情,且笑道:“这次来大同机械厂是来对了!”

    “这是你们大同机械厂的职工住的房子?”

    昆山当地人李迎在看到这别墅后,也很是惊讶,还有点酸。

    他们是被顾炎武雇佣来的民工,专门负责替大同机械厂搬运设备和职工们带来的一应物件。

    而大同机械厂的职工不论职位高低都不用亲自搬东西。

    毕竟大同机械厂是以职工为本。

    职工委员会的职工委员们不想自己搬运,也就动用自己的权力,一致决定由机械厂对外招募民工搬运相应物件。

    因此,在这个时候,作为昆山当地人的民工李迎在辛苦地替戴爱国一家搬来沉重的一应家居所需物件,且看见戴爱国所住之犹如别墅的豪华职工住宅,然后想到自己所住不过是普通砖瓦房后,心里自然是有些酸酸的滋味的。

    李迎也就在惊讶地问了一句后,不由得苦笑道:“你们大同机械厂还真好,对职工是真的好!”

    不过,李迎不会想到的是,接下来,他将看到的大同机械厂的职工的生活,会比他现在所看见的,还要令他羡慕。

    李迎等当地人接下来就发现,这大同机械厂的职工竟然有自己的职工医馆,而且还把他们这里最好的大夫都挖了去做医士。

    除此之外,也有自己的职工子弟学校,也请的是最好的先生。

    当然,令李迎等当地人更惊讶的是,这些大同机械厂的职工都比他们阔绰,购买力非常强,远超过他们当地这些底层平民。

    “今年本厂正式开始经营的时间才只半年,所以,盈利不是很多,也就三十多万元,每位职工可分红两百到五百银元之间,现在开始分红领钱。”

    负责机械厂财政的毕自严说后不久,戴爱国等职工就陆续排队来到他这里领钱。

    对于戴爱国等职工而言,在听到他们可分得的钱款数额后,也很是惊喜的,因为在这个时代,一个普通居民正常收入也才二十元银币左右,两百到五百的分红,自然意味着他们这些普通职工的收入一下子是正常居民收入的十倍乃至数十倍,这还不包括工资和奖金等收入。

    “大同机械厂的职工可有钱了,他们有职工看上了我们坊里的一姑娘,上门彩礼竟直接拿了出一百元!可真是有钱!”

    “可不是,这眼下腊月办年货,凡是来我家铺子上买肉的大同机械职工都是整扇整扇的买。”

    “大同机械厂的职工就没有不戴手表、不坐人力车的,总感觉比苏州城里那些老爷还气派!”

    “他们看病不花钱,孩子上学也不花钱,而且还都是好大夫、好先生。”

    “如果能成为大同机械厂的职工,只怕比当上相公还好呢。”

    昆山的当地人也在与大同机械厂的职工接触许久后对大同机械厂的职工产生了很强烈的羡慕感,甚至开始出现一种自卑感,而觉得大同机械厂的职工比自己要尊贵些,连带着茶余饭后,闲聊时,也常常聊起大同机械厂的职工。

    当然大同机械厂带给当地人的,不只是这个厂里的职工特别富裕,而与自己这些当地人虽然生活在一座城里,却又像是不同阶层的印象,还有这个厂子生产的物件很高端的感觉。

    因为大同机械厂的职工都是来自于军械制造总局和天津制造业基地的资深工匠,且所用技术都是最先进的制造技术。

    所以,该厂制造的蒸汽汽车很受欢迎,不仅仅是蒸汽汽车,乃至像大同机械厂附带生产的自行车、钟表这些产品也很受欢迎。

    当地人皆逐渐以用上大同机械生产的商品而为荣。

    这也就更加地促进了当地民众对大同机械厂职工的羡慕。

    等到后面,大同机械厂的单身职工在请媒人说亲时都特别抢手。

    自然,当大同机械厂接下来因为市场打开,而需要扩大规模,且需要集中更多老工匠到研发线,而开始向当地征招学徒工时,也就受到了当地青年人的积极响应,甚至不乏已取得功名,但因为是贫民出身的书生前来应招。

    毕竟大同机械厂职工给当地人带来的印象就是一种生活有保障还很体面的感觉。

    因为应招人数远大于大同机械厂需要招募的名额数量,所以,大同机械厂还不得不进行考试,用考试的方式选出合格者。

    ……

    “大同机械厂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倒也正是朕的目的,让工人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也让士子多条求富贵的出路,而不用只局限科举这一条出路!就像朕的皇家书院,用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许多士子一样,他们很多到现在还没有做官,而是一直在科学院、工程院或者各大官办产业里探究学问,或担任要职,其身价,有的还比你们几个辅臣高!”

    朱由校在得知大同机械厂开办以后所发生的相关情况后,便不由得对辅臣说了起来。

    “陛下说的是,但大同机械厂这种产业,是否该大规模推行,还得再看看,臣现在最担心的是,这样的工厂,会因为对职工太优待,而造成这些职工勾结在一起,给自己工厂里塞自己亲友,使得工厂最终陷入臃肿、机构冗杂、人浮于事的情况,进而使经营状况逐渐不佳!”

    温体仁这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而孙传庭也跟着说道:“世人皆重人情义气,未尝不会互相寻私。”

    “这是个可能发生的弊端,另外传报给毕自严他们,让他们这些实际参与者想想能否有解决之策,以及提醒他们,务必及时汇报,他们在试验中遇到的问题。”

    朱由校点首说道。

 第五百九十三章 这大同机械是我等民间商贾的大敌

    毕自严收到皇帝朱由校的谕示后,就不禁对月沉思了一会儿,接着才回屋,提笔写道:

    “工厂用人唯亲,确为隐忧!”

    “如此,只能想办法提供职工之觉悟,加强职工之教育,使其明白,工厂长盛不衰之重要!”

    “但如果这还不能避免,也只能算是职工们自己的选择!他们选择了宁不坏人伦之情,也要一起破坏自己赖以富贵的工厂!”

    “这说明,富贵与人伦和谐,在他们心中,后者更重要。”

    ……

    “毕爱卿所言,没错!这未尝,不是对国人是选择儒家所倡导之人伦和谐,还是选择理智与公正的一种选择,如果将来有更多人选择后者,这也算是我华夏文明的一次蜕变。”

    朱由校在收到毕自严的回复后,不禁如此说道。

    “所谓天下为公,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圣人之义,原本没错,错在后人曲解了圣人之意,而使文化变了味,世人竟只顾及人情,而忘了公正。”

    刘鸿训这时候说道。

    “所以,私营之商号、工厂,还是要继续允许存在,他们也代表了一部分人心,也算是给毕自严他们所试验的职工持股之官营工厂压力!一旦这类工厂因为任人唯亲,造成机构冗杂,人浮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