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为何?”

    顾鸿雯忙问道。

    “你说为什么?朝廷刚下达的敕令,五品以上都只能在驿站吃三菜一汤,超过了就要掉乌纱帽,从回电报时开始算起!今晚就得回,不然会落一个懒怠之名!还有,要严查亏空,你们府里准备一下,尽早补齐,不要作假!本巡按先把丑话说在前头,这次可不会留情面。”

    卢传言道。

    顾鸿雯听后着急起来:“这,这,这怎么突然这样,好端端的还要查亏空,要怎么查?”

    “各省、府、州、县自查,据实上报,则根据前几任所报情况追赔前几任官员,不据实上报,就自己赔,然后巡按御史核查,也要据实上报,若也跟着虚报,一起被抄家治罪!”

    卢传言回道。

    顾鸿雯听后,不由得道:“如今看来,的确得认认真真查一查才行。”

    “怎么这样!”

    而这时候,缙绅何嘉谟说了一句,且接着就直接晕了过去。

    因为他曾在四川做过官,且他比较清楚,自己在任时造成了多少亏空。

    如今,朝廷下达了这样的政令后,无疑会意味着,他将有抄家之祸。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五百九十章 再次严抓吏治 治标用猛药与治本试新法

    “户科左给事中李宗孔言追查亏空,实在是过于苛责,且大有对臣子不信任之意,而违背以信治国之初衷,另言朝廷当考虑到,地方官衙会因各种突发情况而出现短时间的亏空,而应给其一定的应对时间,以使其补足亏空,而不是令其即刻就查,如此,实在逼的太紧,不利地方之稳定。”

    刘鸿训这里正向朱由校念着言官的最新进言。

    朱由校听后则道:“朕还就是不信任他们!而且他们若待朕、待朝廷以诚,就不应该怕查!至于苛责,更谈不上,朕只是让他们查历年亏空,让他的前几任官员赔而已!”

    “说到这里,得提醒敕令各省官员,不得因趁此巧立名目,乃至向民间借贷,以临时补上亏空,而期望可以蒙混过关,一旦被查实,就会从严处置,不但抄家,还要杀头!老老实实把亏空情况报上来,是他们现在最好的选择!”

    “是!”

    “工科右给事中刘沛先言,亏空之弊乃积年之弊,却要历任官员按其所报情况追赔,实在过于苛刻,且言大部分亏空皆是上差吃拿卡要,和底下的人蒙骗所致,若只怪历任主官,也颇显不公,故认为朝廷当宽恕其罪。”

    刘鸿训回应一声后继续念道。

    “上差吃拿卡要,底下人蒙骗,难道身为主官都不知情?那他这官是怎么当的?朕不管别的,朕只知道朕将一地之治权授了他,那他就要责任承担此事!”

    朱由校说道。

    “陛下说的是。”

    刘鸿训跟着附和道。

    而朱由校则接着说道:“这些为追查亏空之事进言的不必再念,一个个都是打着要对地方官员示之以宽的名义,在为自己的亲友或行贿者说话,没什么可听的。”

    朱由校说后就看向东厂的韩赞周:“自魏忠贤去后,东厂查贪之力远不如以前,得加把劲,朕可不认为,天下吏治已经清明到没多少贪官的地步!这世上就没有不偷腥的猫!”

    韩赞周听朱由校这么说,颇为汗颜:“都是内臣办事不力,请皇爷赎罪!”

    朱由校则道:“朕知道这也不能全怪你,这么多年,地方上的东厂有司人员也会被腐化的,你得拿出些手腕来,要敢得罪人,别只等内厂的人查出来,你再处置!”

    韩赞周因此回道:“内臣谨记!”

    “陛下,还有地方许多督抚和巡按,建言朝廷暂不永免田赋,理由自然是有很多,但以臣看,其根本还是让地方上,从此无法再盘剥百姓所致,尤其是底层胥吏,故而都想阻挠朝廷行此善政,毕竟以后盘剥商户到底不如盘剥农户容易,因为商户被盘剥过严可以走,而农户因土地不能迁走,故而被盘剥过严也只能忍着。”

    刘鸿训继续说道。

    朱由校听后笑了起来:“他们的心思自然是很明显的,全部驳斥一番,东厂把上疏言这些事的人都去调查一番,还有刚才为亏空之事谏言的,如果只是为自己亲友说情的还可,如果是收了钱,就是另一回事了!”

    “是!”

    韩赞周回了一句。

    ……

    “诸皇子继续留任,朝廷还增加了追查亏空,加强士大夫作风道德要求的敕令,这样看来,接下来的日子会非常不好过!”

    陈威对其父亲陈起元说道。

    陈起元听后非常失望:“皇长子怎么会留任海宁?!是哪里出了差错。”

    “说是刘鸿训一句话导致的,他说诸皇子为各县知县官时间不长,还不足以历练出来,故而有了现在这样的结果。”

    陈威说道。

    “这个刘鸿训!”

    陈起元拍了一下桌子,恨得咬牙道:“这一下子,损失可不小。”

    “不仅仅损失可不小,许多人还会有抄家之祸。”

    陈威回道。

    “这是怎么说?”

    陈起元问道。

    “因为追查亏空,是要各县追查出来后,追责前几任主官,而现任主官只要据实查奏,就不会有任何责任。”

    陈威回道。

    陈起元听后当场晕了过去。

    “父亲!”

    陈威不由得大喊一声。

    陈起元在被掐了人中后才醒了过来。

    且一醒过来,陈起元就道:“快去,快去借银子,去借银子还亏空,不然就要被抄家了啊!”

    陈起元说完便痛哭了起来,然后跺脚骂道:“姓刘的,老夫跟你没完!”

    ……

    “赔,这让我怎么赔啊,老夫离任时,江西亏空已达两百多万元,全是花了的,我哪里有这么多钱赔,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湖广黄州这边,何嘉谟醒来后就不由得痛哭了起来,且不由得骂道:“怎么不让那些来地方的京官赔!让那些权贵的亲友赔!早知道,我就做海瑞了!呜呜!”

    “查,立即查清,本府到底有多少亏空,让各县据实报上来,别拿自己乌纱帽开玩笑,就算他们不要乌纱帽,老子还要乌纱帽!”

    黄州知府顾鸿雯颇为心疼地看了何嘉谟一眼,他现在也不敢再怠慢,忙传下了严查亏空的命令。

    其实。

    京城的王公大臣们因为追查亏空的事,日子也不好过。

    因为许多地方官员很聪明,在招待这些王公大臣时,做了一笔账,和其他证据。

    陈起元让陈威去借钱就是让他那京城找各王公大臣们借钱,并扬言如果不借钱,就会让皇帝知道他们是如何吃拿卡要的,逼得这些王公大臣也不得不拿钱消灾。

    “这都是大哥做的好事!他倒是寻得了公正,却害了天下所有的王公大臣!他还怎么当天子!”

    朱慈灺也因为现在给陈家借了不少钱而倍感郁闷,且将发生的这些事都怪在了皇长子朱慈炜身上。

    朱慈炜倒也料到他当初那么做,会引起一系列反应。

    但他并不后悔。

    在他看来,如果他不那样做,将来还是会在某个时机,皇帝和朝中一些忠直的大臣们,会发现地方官府亏空严重和吏治渐渐不好的情况。

    而那样,他会令自己父皇更加失望。

    事实上,也确系如此。

    因为毕自严就也已发现这个问题,且还将其上任到大明帝国的经济战略层面,强烈建言皇帝朱由校控制商品经济的自由发展。

    在毕自严看来,吏治腐败导致的地方亏空,以及奢靡之风的盛行,皆因经济制度上出了问题。

    刘鸿训虽然根据朱由校的谕示下了猛药,用追查亏空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敕令,严抓吏治和遏制士大夫群体的堕落。

    但毕自严现在则已和巩永固、顾炎武试着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朱由校不清楚毕自严所提议的能不能治本,所以他才让他们先试验,才在让他们试验的同时,让刘鸿训先用猛药治标。

    此时,毕自严、巩永固、顾炎武等就带着他们所招募的一大批工匠,乘着专列,往江南而来,准备在江南开启他们的试验。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五百九十一章 试验开办以职工为本的官营工厂

    “以工人为本,以使本厂职工富贵,乃此次建厂试验之根本诉求,而非如民营私企,只为股东富贵!朕希望你们能让这样的工厂可以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甚至成为最强大的产业存在,进而影响整个商业文明,务必尽心!”

    “江南一带,富庶繁华,人烟最盛,开天下风气之先,且侨居工人亦最多,乃天下商旅云集之地,在此地试验开办职工持股之官企,最为合适,亦能用最快的时间影响整个天下,所以,你们最好去江南寻一地试验。”

    “根据你们的上报,朕认为还是先以生产新型蒸汽汽车为主要业务!制造业是国之根本,而蒸汽汽车又是未来趋势,且价格昂贵,还可以将工业品与工艺品融合一起,使得富贵者为其买单,而让富贵者在这上面挥金如土,总比让他们在赌场风月场挥金如土好,如此,就可以把民间富余资金吸来,作为提升相应制造技术的研发资本。”

    “陛下说的是,为推出更适合做工艺品的蒸汽机车,臣等去大明科学院、大明工程院和军械制造总局等地方,专门与那些地方的学者与高级工匠们探讨了一下,综合眼下大明最新的技术,决定直接采用煤气机提供动力,将煤气在外燃烧的过程,变成在内燃烧,这样民用蒸汽机车就不用看到高高的烟囱,而使人觉得汽车丑陋难看。”

    “制造设备上,我们决定直接采用蒸汽水压机进行锻压,采用蒸汽镗床等,并也动员了十多位大学究与大工匠一起南下,到时候也作为新的官办制造工厂的职工,这是名单,还请陛下御览!另外,也请陛下为此厂赐名。”

    “此厂就叫大同机械厂,以表示开办此厂,是秉承了天下为公之理念!”

    “大同机械……”

    看着窗外急速后退的树木,以及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长江,毕自严仿佛觉得,他在离京之前,与陛下的对话依旧会时不时的出现在耳畔。

    在天启朝初期,他就任户部尚书,在皇帝支持下,大兴官办产业,养活数十万流民,也改变了国帑寅吃卯粮的经济状况。

    在他后来担任天启朝首辅期间,则在皇帝支持下,一举开启了大明的对外扩张之路,大兴了商品经济和殖民经济,使得大明帝国没有因为内部天灾不断而陷入财政崩溃的危机,反而因为大量内部人口的对外迁移,使大明内外经济都得到快速发展,国帑充裕到竟可以同时进行数次征伐的地步。

    现在,已不是首辅的他,趁着空闲时间增多的机会,在回乡创立财经类大学后不久,就因为亲自去民间考察社会经济情况后,而使得他再次奉旨准备做一件没有人做过的大事。

    虽然如今的他已经白发苍苍,但一想到他此刻南下的目的,他只觉得自己似乎依旧是昔日那个进京赶考的举子,朝气蓬勃,精神抖擞,总觉生命无限,一切向好。

    这次皇帝朱由校要毕自严做的,的确是这个时代没有人做过的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