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慈烺解释道:“父皇,这些藩属国商人,都盼着把皇明商号的东西买回去,然后高价售卖赚钱,不仅仅是藩属国商人如此,就是大明也有不少商人从事这样的贸易。
所以儿臣打算以后皇明商号的部分货物采用半粮票半银两结算,而且粮票将优先结算。”
崇祯这次没有被带偏,两人接着聊关税,崇祯想想道:“你要是有信心,明年就试试吧,只是仅仅依靠关税,明年的收入依然少于支出甚多,此事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能如何?大明的税收问题大了,谁便划啦划啦都够大明财政了,盐税、茶税、矿税全都收上来有两千万两吧?
再有就是开海,收海关税,那钱海了去了,然后各种作坊工厂在收点工业税,大明就活了!获得超级滋润那种。
可惜现在手里兵少,腰杆不硬,朱慈烺也不敢提啊!所以现在还是先稳住大局,税收的事慢慢来。
陆地上的关卡先收复了,海上的那些,等大明的舰队建成了,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自己的港口航线的时候再收吧。
所以朱慈烺只能摇摇头:“这事急不来,只能咬牙过两年苦子,等熬过这个时间,明年流寇问题彻底解决,建奴再无力破关,大明休养生息之后,收入上来了,负担也降低了,那时候子就好过了。”
两人这一圈聊下来,从新军聊到高丽,从高丽聊到财政,从财政聊到预算,又从预算聊到税收,这么大的信息量需要崇祯好好消化消化。
崇祯没有想到自己手握几千万依旧是个穷光蛋,朱慈烺也成功的输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并为接下来一年的行动背书。
免得到时候朱慈烺突然插手税收,有人给他上眼药,再告状的时候崇祯不知道况乱想。
扯了一圈,崇祯又把话题扯回来:“那高丽那边你打算怎么帮?”
朱慈烺干脆道:“儿臣打算出售一批改进版鸟铳加上手榴弹等加强高丽饶防御能力。
建奴不善于攻城,上次入侵高丽采用的就是绕过坚城,截断高丽饶援军,迫使高丽王城被孤立。
上次得利之后,估计建奴还是会采用相同的办法,所以这次重点是加强高丽王城的防御能力,让建奴进退不得。
再在釜山港修筑堡垒,在高丽人不敌的时候,携带其王族徒海上继续抵抗建奴。
而津水师和福建水师趁机登录带着高丽人袭击建奴粮道,最后使得建奴无功而返,整个计划要是顺利,明年年底之前建奴应该都在高丽。
而明年河地区顺利收获一季粮食,在修筑好堡垒,到了后年建奴就无法撼动了!”
崇祯接着问道:“那如果建奴放弃高丽,直接袭击河,那我们又该如何?”
朱慈烺想了想道:“这种可能很低,首先在辽东三面夹击之下,建奴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西进,而大同宣府蓟州等重镇又驻扎重兵,建奴不可能不顾粮道安危。
若是对方真的明年抽调大军进攻河,那么咱们就在辽东修筑辽东三条防线,再夺回金州等沿海堡垒,从新在皮岛练兵。
并且跟高丽人联合练兵,陈兵高丽边境,再从宣府蓟州出兵袭击建奴粮道,到时候建奴自然退兵。”
崇祯听了这个解释还算满意,太子文治方面还要多学习,但是对于经济和军事方面还是很有才华的。
朱慈烺解释道:“今年建奴的损失巨大,导致他们不再有能力同时两线作战,而大明的实力确稳步提升,此消彼长之下,建奴必然顾此失彼。”
如果以前建奴用两万人就可以看住辽东军,让他们动弹不得,然后还能随随便便派出十万大军征伐大明。
现在经过朱慈烺一顿作之后,建奴需要留两万人看住辽东军,再留两万人看住金州方向,还要留两万看住高丽方向,那剩下能动用的兵力就只剩下五六万。
这个规模的兵力正好跟这次建奴入寇的兵力相当,这次要是打不过,那以后都会打不过,要是西线对付大明失利,为了稳固后方。
他必然要再次征服高丽,到时就能抽调更多的野战兵力,所以建奴一定会打高丽。
正当朱慈烺还要再聊点高丽的事的时候,外边桂喜匆匆递上一份折子:“陛下,下,锦衣卫南镇抚司紧急军,建奴已经到达答鲁城故地,不即将南下。”
朱慈烺惊讶了一下,然后又愤怒起来,来的好快啊,答鲁城距离长城只有不到两百两了,这个距离不知道卢象升还来得及上任整备兵力不!孙承宗这次真的耽误了大事了!
第261章 卢象升面圣
这边建奴的消息刚到,王承恩也急匆匆的进来,陛下,信任新军总督卢象升在外,请谢圣恩。
崇祯愣了一下,这个谢恩就是一个仪式,一般都是早朝之后,皇上吩咐见还是不见,要是见就宣上,要是不见,这些升迁、贬谪、调往外省的人,就在外谢恩也就过去了。
这卢象升应该是刚接到圣旨吧,怎么立刻跑来谢恩?
看到崇祯疑惑,王承恩没有等崇祯主动问起,就解释道:“陛下,卢总督边关势紧急,他怕耽误了战机,所以打算连夜前往喜峰口组织新军歼敌,所以才匆忙前来。”
崇祯嗯了一声,总算来了个有眼色的,想了想又看了看朱慈烺,想想从卢象升抵京到现在自己还没有召见过,干脆就趁现在吧:“宣他进来吧!”
卢象升进,并不像一般文臣那样要么风度翩翩,要么执礼甚恭生怕有丝毫逾越。反而龙行虎步颇有一丝勇将风范。
朱慈烺见卢象升肤色白皙,人很瘦,但是胳膊粗大,有点不协调的感觉,看来传言他臂力惊人能使用几十斤的大刀可能是真的。
行礼之后,崇祯还未开口,卢象升先一步掏出一个折子:“皇上,臣有平贼八急书要上呈陛下。”
崇祯微微一愣,又有些觉得理所担任,这些官员,生怕自己的奏章被内阁或者司礼监压下,所以都喜欢在奏对的时候呈上来。
崇祯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这种迫害妄想症也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也罢,反正崇祯也不可能不接。
崇祯打开奏章,简单的看了一下,抬头问道:“军饷问题?真的有这么严重?”
卢相升拱手道:“今年剿贼,地方上害怕影响政绩,贼寇规模,或者未围攻县城,各地都是选择瞒报,贼寇有机会抢掠扩大,等朝廷知晓流寇已经做大。
等朝廷知道以后再调兵,贼寇人多时再增派兵力,这样只能被贼寇牵着鼻子走,非常不利于剿贼。
而军队开上战场然,地方相互推诿,不肯供应军需,客军则需要逐级上报,所以士卒上战场之后第一件事不是剿匪,而是先跟地方打官司要军饷。
先讨论供应军饷,部队会合以后第一件事还是申请粮饷,客军忍饥挨饿而来,到霖方又饿着肚子打仗,这根本就不可能打胜仗。
况且就算请到粮饷也不够用,不是地方困难,就是逐级贪污挪用漂没。士兵们吃不饱饭就会跟随贼寇去抢劫,有骨气的官军抢劫贼寇,没骨气的干脆跟贼寇一起抢劫。
这样近八年来所召来的部队都快跟贼寇成同伙了,拼命驱赶流寇,也不知道是为了剿匪,还是为了驱赶流寇帮他们抢劫了。
剿匪剿着剿着自己都成了匪,有的比流寇还凶残,民间术语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篦皇上可能不知道,就是跟梳子一样两边有齿子,而且非常密集,用来刮头发里的虱子的。”
崇祯黑着脸摆摆手:“朕知道篦是什么,你不用单独解释!”
这个问题朱慈烺跟他提过,现在卢象升又提,他并没有这么惊讶,面色平和的看了看朱慈烺,意思很明显,这个问题处理的怎么样了?
朱慈烺连忙抱拳:“父皇,儿臣已经让总后勤部跟统计司皇明粮库商议此事,以后客军作战,都可以从当地用粮票购买粮食,然后再由皇明粮库承兑。
若是当地府库粮食不够,那么可就近调派,或者自己到皇明粮库调取粮食,皇明粮库也会根据战争的态势,对交战区的粮食库存进行保障。”
崇祯真想问问,怎么又是粮票,怎么哪都有粮票,直接拨付粮食或者钱不好么?非要搞这么麻烦?
不过为了维护太子的威严,他干脆就不问了,粮票就粮票吧,问题总算解决了不是。
崇祯接着问面一个问题:“你令出多门,九边军骄横不服从管束?”
卢象升躬:“正是,总督总理虽有调兵之权,然其手中既无钱粮,也无直属部队,九边客军异地作战。
一旦听调,先索要钱粮,开拔银,否则就按兵不动,任流寇肆虐,导致总督和总理无兵可用。
所以总督、总理应该掌握有专门的部队和专门的粮饷。臣建议把咸宁、甘肃、固原的部队调派给总督,蓟州、辽阳、山海关、宁远的部队归属总理指挥。
另外九边之兵都抽调劫匪,那九边防御空虚,就像这次建奴入寇,蓟州、辽阳、山海关、宁远的部队都来不及回援,所以臣建议以后剿匪多用新军,让九边将士尽快归建。”
崇祯嗯了一声,这样的建议看着好,但是客军本来就是调用,人家干完就走,怎么会听你的?
而且这个到底还是粮饷问题,督臣手里没有粮饷,就没有办法许之以利,而朝廷本来就没有给够粮饷所以对那些边兵纵容,导致督臣又没有威。
也就是既不能之以利也不能示之以威,所以督臣才调动不了部队。而且现在有了新军,新军直属皇家,调动方便,无粮饷之忧。
等建奴退了,就派一部分新军剿匪,到时候这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崇祯接着问道:“还有什么问题么?”
卢象升道:“各直省的巡抚大臣都有边疆重任,不要一有贼警就请求别人增援、调兵,不响应他吧,大家本来就应当同舟共济,四处去接应他吧,兵力怎么能跟得上?
总督大臣两个人只讲剿法不讲堵法,只讲怎么打不讲怎么守,杨嗣昌虽然上书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
但是臣只见其动嘴,未见其动手,流寇一路从山西跑到江苏,也没见一个堵截策略?流寇所过之处肆意破坏,百姓深受其苦。
为了剿匪各地又强征粮饷,地方胡乱加派,以军需名义行抢掠之实,流寇过后百姓反而更苦,百姓无法生产,经过股流寇蛊惑,迅速变成新的流寇。”
崇祯点点头,这个还是很重要的,确实杨嗣昌上任以来口号喊得震响,但是为啥流寇一路从陕西跑到江苏也没有见堵住?
第262章 不征之国
看着崇祯疑惑的眼神,朱慈烺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毕竟是自己推上去的,朱慈烺还指望他抓高迎祥呢!
朱慈烺拱手道:“父皇,想必杨嗣昌是新上任,还没有梳理清楚况,兵力调派需要时间,加上建奴忽至才使得计划没有顺利实施。
好在现在流寇大部已经击溃,剩下的只是追缴,相信很快就会有成果传来。”
卢象升也若有所思的打量了一眼朱慈烺,他这句话目的就是为了给杨嗣昌上上眼药,毕竟他俩不和已经人尽皆知了。
没想到他这边一话,太子就跳出来替杨嗣昌辩护,看来传言杨嗣昌是太子的饶事应该是真的了。
崇祯想想也有道理,杨嗣昌上任没有多久,又碰到建奴入寇,具体有没有能力,还要再等等看。
显然崇祯对于这种上书并不是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