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崇祯对于这种上书并不是很关心,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人云亦云,啥都不懂的菜鸟皇帝。
  这一年他学到了很多,例如国家战略,例如把握节奏,例如掌握大势等等,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手里有兵,对于各种魑魅魍魉他也能淡然应对。
  而且现在相对于流寇,崇祯更希望听听他对建奴的策略:“这些朕已经知晓,卢卿家还有什么要上奏的么?”
  卢象升连忙又:“臣还觉得,台谏大臣不懂军事,又喜欢瞎指挥,不管事的难易,不顾将士的死活,专门在那里长道短,求全责备。
  更有甚者,只为了反对而反对,只为了个人名誉,不顾及军的具体况,督臣做一样他们就反对一样,处处掣肘。别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又怎么能施展出来?”
  在朱慈烺看来,卢象升果然还是那个脾气火爆正直的卢象升,这一大圈下来,从上到下,从士卒到督抚,从州县官员到御史台谏,他是全怼了一遍。
  不过他也不是盲目的怼人,的这些问题都切中了要害,这样得罪人,怪不得后来混的那么惨。
  见卢象升还在那喋喋不休的着剿灭流寇的事,崇祯真的忍不住了,干脆直接问:“你的这些朕都知道了,那么你对建奴这一战怎么看?”
  卢象升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收拾了一下心:“臣这些子一直在讲武堂的参谋部观看他们推演,臣以为讲武堂参谋部的建议非常正确,而孙督师之策太过保守。
  保守就意味着风险,臣觉得,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保证安全的最好办法,而且臣觉得新军根本不需要大规模调动。
  喜峰口建奴既然最多两万,而且真奴可能不到一万,那么臣觉得以永平新军和勇士营大部足够歼灭来担
  虽然两部因为骑兵不足,不适合追击,臣建议不妨把建奴引到喜峰口以内,然后截断建奴后路在聚而歼之。这样一来敌骑兵就难以发挥优势。
  而且调曹文诏部还有一个坏处,那就是曹文诏部大多是蒙古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战场不肯出力,面对的敌人又是建奴感染瘟疫的部队,所以很可能就是调过来也不敢追击。
  而且对方知道之后,因为怕死还可能引发哗变,所以,臣不建议让曹文诏部参战,倒是可以让他们趁机袭击草原上的蒙古部族。
  这个时候各族被瘟疫笼罩,相互龟缩原离,必然不敢相互支援,清缴一波即能给大同附近明年的防御减轻压力,又能威胁建奴侧翼,使他们不敢全力南下。”
  听到这家伙终于肯跟着参谋部的计划走,崇祯和朱慈烺都松了一口气,不过这家伙好像比朱慈烺和参谋部的计划激进的多了。
  朱慈烺一点也不奇怪,这家伙不仅好战,还勇猛到无脑,提出这种冒险的建议很符合他的风格。
  现在朱慈烺也是没有办法了,孙承宗的保守,使得新军错失流集的时间,等卢象升赶到想调曹文诏部也不肯能及时赶到了。
  宣府的新军要留下来防御多尔衮的主力,所以即使卢象升不冒险,朱慈烺也不得不冒险一把,好在四万对两万,加上边军配合,不全歼,最起码击退应该没有问题吧。
  崇祯松了了一口气道:“听你要连夜去往喜峰口?”
  卢象升抱拳道:“正是,臣觉得,孙督师战法保守,新军被平分在各个关口导致力量不能集中,所以臣打算尽快到前线,把新军集结起来,以备来担”
  崇祯点点头:“你来的时候,朕刚刚得到消息,建奴已经到达答鲁城。”
  卢象升心中一紧:“陛下,建奴到簇修整之后必然分兵,分兵之后就应该会直接入关,军紧急,请准许臣立刻辞行!”
  崇祯扶着桌子站起来:“你不要这么着急,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你既然急着要走,那承恩你去御马监给卢督师挑一匹好马!”
  王承恩点点头领命,卢象升也是一个马之人,听皇上的意思要送一匹御马给自己,立刻高心谢恩。
  两人去选马了,朱慈烺也起:“父皇,既然一切都准备妥当,孩儿也告辞了!”
  崇祯点点头:“嗯,你回去吧,高丽之事,你便宜行事吧,不过切莫坏了组训!”
  洪武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草了《皇明祖训》,针对大明藩属国列出了15个“不征之国”高丽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外交策略的提出,对明初的地缘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贯穿整个明朝的外交基石。
  朱元璋深信传统外交思想恪守的“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原则。他指出:通过战争征讨蛮夷“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
  《皇明祖训》明确提出:“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戎,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大明富强,贪一时自功,无故兴兵,杀伤人命,切记不可。”
  崇祯提醒这个就是告诫朱慈烺要尊崇祖训,但是朱慈烺读皇明祖训的时候确发现了几个漏洞,利用这几个漏洞完全可以绕过不征之国的限制。


第263章 想跨界的锦衣卫
  《皇明祖训》上面说的:“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戎,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这句话更像是解释这些国家不能征伐的原因,第一是路途遥远荒僻,限山隔海,偏在一隅。
  这一条很好破除啊,如果山海之隔不再是天堑,而是变成了通途,偏在一隅之地变成了机具战略价值的兵甲必争之地,成为了大明战略稳定的基石。那这一条是不是就破去了?
  第二是得其地不足以供戎,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这个就是说人家土地贫瘠,打赢了还不够军费钱,民风彪悍不好管理呗。
  那要是地下有矿呢?要是土地肥沃呢?要是能移民变成汉人土地,百姓变得好管理了呢!那岂不是也能说的过去了。
  再看第二句:“若其不自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
  看看,这句话朱慈烺理解为,主动打不行,但是可以自卫反击嘛!只要稍微挑逗,找一个开战借口,然后自卫反击打到对方首都,没啥问题吧?一不小心打灭国了也没有什么吧?
  第三句:“彼既不为中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
  可以说是第二句的注解,人家主动打你是人家的错,人家要是不惹你,你主动打人家就是你自己的错。
  第四句是对子孙的告诫:“吾恐后世子孙倚大明富强,贪一时自功,无故兴兵,杀伤人命,切记不可。”
  简单来说,就是不可无故兴兵,不无故兴兵的意思不就是找好理由再打呗!
  所以嘛,那些大臣张口祖宗,闭口祖训,一个个都是没有领会祖训的深刻含义,太祖可是打了一辈子仗的人。
  他怎么可能让后世子孙束手束脚的当一个好好先生,在祖训中不是留下了很多的前置条件,只要达标,那干就是了。!
  所以崇祯的话对朱慈烺根本没有一点威慑力,朱慈烺有的是办法找到足够的理由,就像上次福建水师强占了济州岛,高丽棒子也没敢哔哔,朝臣也都当做看不见。
  朱慈烺回到东宫,正殿门口李若琏正在那站着,寒冬腊月裹着厚厚的皮草,哈着气,不时的跺跺脚,显然站了不短的时间。
  朱慈烺微笑着走过去:“怎么不去大殿或者门房歇着等,这寒冬腊月的,站着不冷么?”
  李若琏嘿嘿一笑:“这么久不见,这不是想殿下了,臣给殿下见礼!”
  朱慈烺拍拍他的肩膀:“回来,就好,进来吧!贵喜去让厨房准备一碗姜汤,熬好了送来。”
  两人来到正殿,早在冬前,朱慈烺给皇宫各贵人的寝宫都铺上了地暖,其余的宫殿也都上了暖炉,设置了烟筒预防煤气中毒。
  这个钱由皇明煤矿出,顺道给皇明煤矿的蜂窝煤和暖炉打打广告,皇家那些日用也就被皇明商号承包了。
  一旁的太监掀开锦缎帘子,两人立刻感觉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李若琏把身上的皮草大氅脱下扔给小太监,小太监赶忙接过退下。
  朱慈烺斜了他一眼,他立刻尴尬的笑笑,讨好的说道:“殿下,臣从范永斗家搜了一件白色的狐嗉大氅。
  据说是从极北之地,北海往北的地方收购白狐皮毛做成的,只是因为材料太珍贵,没有筹齐一套。天了一些浅色的白狐腋下裘皮,我一看不符合您尊贵的身份。
  我就已经命山西那些商户继续收购上好的白色狐嗉,争取给您弄一件完美的纯白狐嗉大氅!!”
  朱慈烺瞪了他一眼怒道:“糊涂!愚蠢!我看你是出去几趟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李若琏愣在那里:“啊?怎么了?”
  朱慈烺淡淡的问道:“纯色狐嗉,这种东西,集合天下之力也没有凑出一件,这种奢侈的东西你是怕别人不知道东宫钱多是么?
  再有这种天下唯一的东西,是我能享受的么?你把我父皇置于何地?立刻让他们更改尺寸,改为给陛下御用。
  收集的事情也不要着急,今年估计来不及了,明年父皇大寿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还有用白狐腋下裘皮再制作一件大氅,我给母后送去!”
  李若琏脸色一白,吓得一声冷汗,这马屁又拍到马腿上了,自己也是屡教不改,这是第几次干这事了?上次是什么时候来着。
  朱慈烺见他懂了,就继续问道:“魏平安去了怎么样?山西那边他能稳得住么?”
  李若琏摇摇头:“凑合吧,魏公公好像不善于这个,我觉得陈玄公公更适合干这个?”
  朱慈烺淡定的嗯了一声:“魏平安有些工于心计,权力欲太重,本来他有监察新军的经验去北面合适一点。
  但是孤担心他到那边仗势欺人,瞎指挥,坏了我的大事,所以就把他跟陈玄调换了一下。”
  陈玄也就是胖玄,朱慈烺叫惯了外号,对于名字竟然有些陌生感,这胖子一直在天津,已经快一年没有看到了。
  李若琏点点头:“殿下忧虑的是,不过山西正需要一个有权力欲望的才能掌控全局,殿下如此布置反而更好。”
  朱慈烺抬头问道:“哦?山西那边有乱子?还是有人不服气?”
  李若琏连忙解释道:“那倒是没有,殿下您也知道,山西那边山多地少,一点平地都是抢破头,相互联系也松散,所以他们喜欢抱团排外,自成体系。
  这样一搞收上来的土地这一点那一块,店铺也是杂乱无章,包罗万象,想着就头疼,我是看出来了,还是干情报轻松。
  殿下您让我回来是不是派我去北边!我都准备好了,这次缇骑也带回来五百,都是好手,不是说喜峰口那边缺骑兵么?怎么样,我们上吧!”
  朱慈烺翻翻白眼,怪不得这家伙在屋檐下等这么久,还一副精神十足的样子,搞半天在想着这个,你们这些搞情报的怎么天天研究这跨界打仗!
  就你们那水平,单兵骑术确实不错,但是没有练过战阵,也就追追逃犯,抓抓小股反贼了,放到万人战场上,随便一支骑兵都把你们收拾了!


第264章 除夕夜
  朱慈烺不会同意这样的作死行为,李若琏看到朱慈烺的白眼,就知道自己的想法难以实现了。
  他有些后悔当初中了武举之后当了锦衣卫,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