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普天之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近百年前东方的辽帝国走向灭亡之际,契丹皇族耶律大石率很少一部分契丹人来到西域,获得了许多部落的支持,建立了西辽,逐渐控制了西域。畏兀儿王国是西辽附属国,西辽皇帝派了一位“少监”到畏兀儿这样的被征服地区,作为征服的象征和收取贡品的代表,实际上相当于监国。耶律大石是位有为的名君,是进士出身,对待属国比较开明。然而在他死后,一代不如一代,继承者向畏兀儿派出的少监作威作福,对畏兀儿的国王都不放在眼里,残酷地压榨畏兀儿百姓。
    当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国建立后四年,并派兵追击蒙古草原部落和阿勒坛山乃蛮人的余部,同时又两征与畏兀儿版图相接的西夏并获胜,对畏兀儿人震动极大。于是畏兀儿的国王将西辽的少监杀死,决定借蒙古人的力量摆脱西辽的统治。
    八年前,巴尔术亲自带着大量的贡品至蒙古怯绿连河畔,向铁木真表示臣服,并声称要做铁木真的第五子。铁木真当然不会拒绝,并且还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他,使得畏兀儿与蒙古的关系日益亲密,通过联姻加强与臣服者之间的关系,也是铁木真的手段之一。
    知道铁木真亲征花剌子模国,巴尔术早已率着大批王公大臣们在别矢八里城外五十里,等侯铁木真大军的到来,表现的无比恭顺,并发誓要倾全国之力,加入铁木真的大军。随同巴尔术迎接成吉思汗大驾的,有全部王族、部落首领、大臣、僧、穆斯林和景教长老,还有不少来自中原的人士,他们有的是迁居此地数百年的唐的遗民,还有的是西夏和中原避祸而来,比如一位赵诚后来认识的,自称来自河南安阳的书生李伯祥。
    一个盛大的宴会开始了,巴尔术谦卑地献上葡萄美酒、西瓜、异果、奇花和名香,最令赵诚回味的要属烤全驼了,劳累的铁木真和他的下属们开怀畅饮。
    赵诚作为铁木真的札里赤,属于近臣,需要随时立于铁木真的身侧,所以他也有资格参加这样的宴会。他这位少年人,堂而皇之的有资格参加宴会,当然也自然成了畏兀儿人的焦点之一,畏兀儿人纷纷打听赵诚的身份,得知他是铁木真“近臣”,稍诧异之后,纷纷刻意地巴结。
    畏兀儿的葡萄酒真的很不错,远比赵诚在蒙古大草原喝过的好得多,他怀疑畏兀儿商人是不是故意不将最好的美酒贩至蒙古,蒙古人也许不太喜欢葡萄酒,但却是赵诚的最爱。所以,当铁木真和他的下属们开怀畅饮之时,赵诚也不甘示弱,他一杯接着一杯地往口中倒。
    “伟大的父汗,作为您忠诚的第五子和女婿,我们畏兀儿没有什么可以孝敬您的,但是却有着天下独步的歌舞。”巴尔术不会放弃这么一个难得表示忠诚的机会,他端着金杯,恭敬地敬了一杯。
    他放下酒杯,双手一拍,立刻就有一班年轻貌美的畏兀儿歌姬走上前来,她们面带轻纱,身着薄彩,摇曳着美妙地身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巴尔术骄傲地指着宫殿当中的轮流表演的歌姬道,“她们美貌比得上传说中的神女,她们的舞姿称得上天上的仙女,她们的歌喉赛过春天的百灵鸟,能让天上的凤凰羞愧。作为您的第五子,已经为您准备了一班精心挑选的歌姬,让我圣明的父汗享用!”
    “巴尔术有心了,你们畏兀尔的歌舞确实要比我们蒙古好。”铁木真高兴地赞许道,看来他不止一次欣赏或者临幸过畏兀儿人的歌舞和美女。
    畏兀儿的歌舞别具一格,热情奔放,不仅保持着他们在蒙古草原的特色,还吸取了西域原有龟兹、于阗等古国的音乐与舞蹈。歌姬的腰肢很美,裸露的肌肤似高山上的雪莲花,她们脸上的轻纱为她们带来一份神秘与诱惑之力,她们的歌声欢快,在她们富有挑逗的歌舞声中,所有的人都陶醉其中……
    这畏兀的歌舞要说艺术性,并非高人一等,只是人家很会包装,有着最华丽最富有色彩和最巧妙的设计而成的服装,让歌姬的的胴体似露非露,最大胆最热烈的动作,让观者无不随着她们的腰肢的摆动而陶醉。
    赵诚喝多了,绝对是喝多了。张灯结彩的宫殿中富丽堂皇的色彩,欢声笑语在他的脑海中回响,越来越模糊的人影让他努力地睁大迷离的醉眼,去看清眼前的事物。
    他从洒案前站起,打着酒嗝,站到了歌姬的面前,指着巴尔术,满不再乎地说道:“你们……畏兀儿的歌舞也……不过如此,这有什么,我也会跳……也会唱。”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他跳入歌姬当中,伴着胡琴声,有模有样地跳了起来。
    “别矢八里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两只眼睛真漂亮……”
    赵诚放开嗓子用蒙古语夹杂着畏兀儿语唱了起来,他的舞蹈毫无章法,却是热烈、奔放,他的歌喉并不算好,但却是让人心动,充满着最原始的热情,整个宫殿之中立刻变得更加生动起来。
    他在歌声跨越了历史的阻隔,如高山躲藏的白绒花,在这古老的土地之上绽放开来。大脑深处仅存的一丝清明,却让他分不清自己到底身处何地何时,他仿佛在梦中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酒精的刺激,让他尽情地跳跃、舞动,灿烂的灯火在他的眼中变得更加辉煌起来,甚至迷茫了他的双眼,那些畏兀儿美貌的歌姬在他眼中只剩下一个个迷糊的倩影,那些宴会的宾主双方的欢呼与笑声,全部似乎与他无关,唯有口中早已经吐字不清的歌声是他与自己的精神家园的唯一的联系。
    他的意识逐渐丧失,转啊转啊,不知是几百转,还是一万转,转过了八百年的历史封锁,只觉得天地倒悬,分不清东西南北中。他转到了一个花白子老头的身边,赵诚扶着这位老头的肩膀,借以支撑身躯,感觉此人十分眼熟,裂着嘴傻笑道:
    “老头,我……我……跳得……好……不好?”
    说完,赵诚便一头栽倒在那位老头的眼前,将案几上的一切杂碎扑倒在地,呼呼大睡。
    ~~~~~~~~~~~~~~~~~~~~~~~~~~~~~~~~~~~~~~~~~~~~~~~~~~~~~~~~~~~~
    注①:【阴山】宋元时代,人们称今新疆“天山”为“阴山”,此山脉自东向西分为多段,本章处为今天山支脉博格达山。同时,今内蒙古的“阴山”,在当时却被称为“天山”。
第七章 征途㈥
       赵诚这一醉,就睡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之时。
    当他走出自己的住处,碰到的任何人都望着他大笑,那些畏兀儿的女人们交头接耳地指着他痴痴地笑。
    赵诚不明白怎么回事,因为他只知道昨夜他确实是喝多了,至于后来发生过什么,他完全不记得了。不过,赵诚的这次意外表现,让所有人增加了不少谈资,畏兀儿人从此记住了这位有着蒙古名字的汉人。
    而昨日赵诚瞅着眼熟的老头,不是别人,正是成吉思汗本人,这让赵诚连续几天见到成吉思汗,都是心有余悸,胆战心惊。可是成吉思汗并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因为他还没觉得自己有必要跟一个贪杯的少年人太计较,更何况赵诚那夜确实让宴会达到了高潮,蒙古人都是豪饮之辈,每月不醉一次都没脸见人,当晚喝高了的人,可不止赵诚一人,窝阔台尤甚。不过当夜当值的怯薛护卫人人都被罚了一次,因为他们太放松警惕。而赵诚决定以后还是少饮酒为妙,别让自己成了小酒鬼。
    “真是不凡之人做不凡之事!”耶律楚材当天见着了他,开玩笑道。
    “恨无缘一观公子的歌舞!”王敬却惋惜道。
    “此事,当作文一篇以记述!”刘翼道。
    这段小插曲过后,铁木真的蒙古大军,汇合着畏兀儿人的军队,继续前进,西行千余里到达不剌城(今新疆博乐),在不剌的南边又有阴山山脉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横在大军的面前,此阴山即后世被称为婆罗科努山。山顶有个大圆池,周围七八十里许,即后世被称为赛里木湖的所在。
    巍峨峻峭的雪峰环绕在大湖的周围,像卫兵一样守卫着湖面,皑皑的古老雪川在湖中倒映,碧波荡漾,清澈到底,如蓝天一样透明。至此,大军不得不停留在赛里木湖的周围驻扎,因为探马来报,前方有一个名叫松关(今果子沟)的极险要的地方,道路不通。
    铁木真命令次子察合台率军前往修桥开路。在察合台的督促下,数万仆从军兼炮灰日夜鏖战,凿石伐木,共架设了四十八座桥梁。大军过了松关,眼前的即是一条风景如画般的果子沟,沟中沿着河道长满了林檎树,即苹果树,树阴蓊翳,不露日色。既出阴山,有阿力麻里城(今新疆霍城西北)。西域称林檎为阿里马,顾名思义,阿力麻里城,就是苹果之城的意思,显而易见,此处到处都是果园。
    阿力麻里城,有附庸城邑八九个,多以种植葡萄梨果为主,还播种五谷,一如中原。除了五谷和特色果实之外,这里还有一种名叫秃鹿麻的农作物,即棉花,整个西域都有产,包括西夏的河西走廊也有少量种植,中原人没见过这种作物,以为是“垅种羊”,即是种在地中的羊。耶律楚材见到了实物,又诗兴大发:
    西方好风土,大率无蚕桑。家家植木棉,是为垅种羊。
    阿力麻里之王昔格纳黑的斤率领其军队,在此与铁木真的大军汇合,加上畏兀儿和海押立的阿儿思兰汗(狮子王)的军队,号称六十万。其实是虚张声势,总共只有二十万,其中蒙古军十万余人,这是蒙古可以抽出来的最大军队数量。而那曾经宣布臣服于蒙古的西夏,至今也没有派军助战,也招来了成吉思汗的愤怒。
    大军在阿力麻里略作修整,然后全军西渡亦列河(即今伊犁河),再越过垂河(今楚河),进入了西辽的故都虎思斡耳朵。这里是赵诚自己的那位管家的家乡,他特意去寻找自己那位管家耶律文山的家眷,没想到却扑了个空,他的家眷在春天的时候就举家被耶律文山迁到了阿勒坛山北麓,看来耶律文山还真当自己是个忠诚的管家了。
    由于前几年者别与速不台已经征服了西辽,蒙古军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敌人,除了自然地理上的困难。于是,在这年的秋天,蒙古大军终于就到达了花剌子模的边境。但这次安全行军万里,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而赵诚的随从们却在暗自惊心蒙古军的强大的忍耐性与组织性。
    在虎思斡耳朵,赵诚和耶律楚材有过一段十分有意思的谈话。这里是虎思斡耳朵,曾经是西辽的首都,皇帝当然是耶律氏的。唐时,此地曾先后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及北庭都护府之裴罗将军城旧地。
    “耶律大人不是想写篇游记吗,这里可是西辽的都城,也是你们耶律家的地盘,我想大人应该泼墨写上三五千言。”赵诚故意说道。
    “何以见得我非要写上三五千言?”耶律楚材反问道。
    “大人不是一直想让我作一首诗吗?诗倒是没有,词倒是偶得一首。”赵诚嘻嘻笑道。
    耶律楚材故意不理睬,刘翼却是很感兴趣:“公子请说!”
    “北国风光……大河上下……长城内外……一代天骄,耶律大石……”赵诚摇头晃脑地念着道。
    “这词本是好词,豪气干云,阅尽天下英雄,可惜太不应景,可惜啊可惜!”耶律楚材听了赵诚的“大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