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普天之下-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词本是好词,豪气干云,阅尽天下英雄,可惜太不应景,可惜啊可惜!”耶律楚材听了赵诚的“大作”,忍不住评价道,连叹可惜。
    “何以见得?”赵诚早知他会如此说,故意问道。
    “这里是西域,不是北国,且是秋季。虽有大河,却非黄河般浩浩荡荡,更无长城,还有耶律大石,人称‘大石林牙’,‘林牙’者,翰林也!耶律大石虽是皇族子弟,却是进士出身,精通诗书诸子,奈何大厦将倾,才率部众来到此地,创下了一份可观基业,可不是什么‘只识弯弓射大雕’之辈。”耶律楚材道,他的口气像是为他的耶律本家辩护。
    “古人云,一字千金,那请教耶律大人,这句‘一代天骄,耶律大石’在下如何改,才好呢?”赵诚故意问道,。
    “这个嘛……”耶律楚材有板有眼地指点道,“比如嵬名氏,或者完颜氏,匈奴单于,突厥可汗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在耶律楚材的心目中,这些西夏或者金国的皇帝都是“只识弯弓射大雕”之辈,而成吉思汗却是“龙飞九五”之人,他可不知道赵诚在心里大笑。
    “耶律大人,将来你我若是有缘站在中原黄河边上,我再将这首词念给大人听。”赵诚歪着头笑着道,“到时候,那一定是篇应景之作了吧?”
    “那自然会是个难得的佳作!”耶律楚材肯定地说道,不过赵诚的表情让他感觉有些不悦。
    “耶律大人家祖世居中原,均是有才学之人,辽亡时,贵祖当年为何不投奔耶律大石?”王敬诚忽然问道。
    “从之老弟有所不知,西辽虽也是耶律氏一脉相传,然却是独立一国,与中原没有太多干系。家祖虽对西辽有所耳闻,却与他人一样,仅是道听途说罢了,逞论效力于西辽国?大石林牙,也是人中龙凤,只是契丹人远道而来西域,本就是少数中的少数,西辽国中百姓却是杂姓,突厥人、回鹘人、波斯人为主,又有少数契丹人、汉人、吐蕃,以少御众,应该有些力不从心吧。然大石驾崩,子孙后世却是不肖,让乃蛮屈出律鸩占雀巢。”耶律楚材道。
    耶律楚材有些惋惜,然而却没有什么怒其不争的意思,这跟他后来所展露的心态不同,而赵诚却是少数特别关注他内心变化之人。
    “我听我管家说,大石在位时,国中官话似以汉话为主?”赵诚问道。
    “这个是自然,大石时,大都采用旧制,即两面官制,族人行族法,汉人行汉法,凡八十八年,皆有汉文年号,死后有汉式谥号,公文以汉文与契丹文为主。如今这里还有不少汉人为民,与他族杂居,却也相安无事。”耶律楚材道。
    赵诚看着城中形形色色的人群,和夹杂在其中中原人士模样的人,心中很是怀疑他们如今的语言。
    耶律大石的统治留下了一些痕迹,那耶律大石平生只穿丝绸,末代公主浑忽出嫁时,坚持如汉女般梳妆,来自中原的先进技艺也有不少。然而,这里是东西方交汇的地方,多民族多宗教交汇,其俗渐染是很自然的事情。
    “耶律大人,你识得契丹文吗?”赵诚冷不丁地问道。
    “不识!”耶律楚材承认道,他答得相当干脆。赵诚这忽然发问,让耶律楚材这个契丹人突然感觉到有些不妥之处。
第八章 征服与反抗㈠
       大河总是孕育着文明。
    有两条大河发源于葱岭(帕米尔),北面的一条叫做药杀水(即今锡尔河),南面的一条叫做乌浒水(即今阿姆河),葱岭存积万年的雪川,让这两条几乎并行的河流浇灌着沿途数千里的农业区、牧场与沙漠中的绿州,一路向西北流去,注入花剌子模海(今咸海)。
    这两大河流域曾留下汉帝国使者和唐帝国高僧的足迹,又曾经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姓政权,因为这些政权曾经是从东方祁连山北昭武城迁移而来,故称“昭武九姓”。其中有个康国人的儿子曾一度让唐朝的皇帝不得不逃离长安。
    这两条大河流流域的居民最早是雅利安人种的土著,这一地区曾经和现在都拥有着灿烂的文明,然而从来就没有兴起过以此地区为根据地的大势力,因为它始终处于强大势力的包围之中,从来就被包裹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轮番统治与侵袭之中。
    西方的波斯帝国带来了波斯人的文化与艺术,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曾经远征至此陨命,却留下希腊人创立的大夏国,大食帝国却带来了真主安拉的福音,南方印度人的佛教文明也在此一度兴盛,东方汉帝国与唐帝国也轮番将自己的官方代表和军队派驻此地,并带来东方的织物与技术。其间是安息帝国与印度孔雀王朝的势力所及范围。
    游牧民族也不甘示弱,匈奴人迫使月氏人向此迁徙,大月氏人迫使塞种人灭亡了希腊人的大夏国。紧接其后是突厥种的回鹘人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并且灭亡了统治河中地区①的萨曼王朝,而耶律大石携着契丹人和各部族曾控制着河中地区的局势。
    花剌子模国即是“昭武九姓”之中的“火寻国”,这个国家本在咸海与里海之间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玄奘也曾对这个国家有过记述,该国利用喀喇汗王朝的内斗与西辽的衰弱及屈出律的篡国,迅速占领了河中地区,成为整个河中及附近地区的霸主。
    当成吉思汗的大军到达花剌子模国东方边境的时候,河中地区的居民大部分是突厥人,波斯语与突厥语是国际性语言,而阿拉伯语则因为宗教而占着优势的地位。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让这个地区的宗教交织着政权的权力更替。波斯教(祆教)、佛教仍然在此流传,被罗马教廷判为“异端”的景教在此壮大并传往更遥远的东方,因为前三种宗教而让摩尼受到启发形成了自己的教义。然而,如今在河中地区及南方呼罗珊地区②和西方波斯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唯一宗教是伊斯兰教。如今已经灭亡的喀喇汗王朝曾经的建立,带来了两个意义,一是让本地区的居民突厥化,二是让本地区的文化伊斯兰化。宗教战争此起彼伏,曾无数次让人类自相残杀,正如一首突厥战歌所唱的那样:
    我们像急流奔驰,
    我们出现在城中;
    我们毁坏佛寺,
    我们在佛像头上撒尿……③
    1219年的秋天,赵诚随着成吉思汗的大军直奔讹答剌(今属哈萨克斯坦)。这是花剌子模的边疆重镇,位于药杀水的右岸。花剌子模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低平之地”,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是低平之地,是适合骑兵野战的地方。一年前算端(苏丹或国王)摩诃末与蒙古追击蒙古草原残余反抗势力的军队的交战,吓破了摩诃末的胆,于是他将自己的自己的大部分军队留在河中地区,并分兵把守北方药杀水沿岸各座城池,企图拒河而守。
    这是一个战略性错误,因为他只知道蒙古大军擅长野战,而不知道蒙古军已经从东方学会了攻城的技巧,摩诃末从未见过的技巧,并且容易给蒙古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如果他有勇气集合自己所有的军队,在野外寻求与蒙军决一死战,结果恐怕就会是另一个样,因为他并不缺少战马,更不缺少弓骑娴熟的突厥和康里④战士。
    海儿汗又一次登上了讹答剌的城墙之上,他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糟糕。自从劫杀了蒙古商队之后,他就认命了。尽管他是算端母亲的亲属,摩诃末算端拿他没有办法,但是他现在真的后悔了。他很想转身逃跑,离开这个讨厌的地方,但是他知道,一旦他逃跑,即使算端陛下饶了自己,整个国家的人民人人都会恨不得吃了自己的肉,喝了自己的血,所以每次他登上城墙,他都会做出一番措辞慷慨激昂的演说:
    “勇士们,据可靠消息,那些崇拜偶像的异教徒就要到来了。他们野蛮无理,一百年不洗澡,浑身发着臭气,还不准人们清洗。”
    城墙上的士兵哈哈大笑。铁木真的法令《札撒》中规定,不可下河洗澡或者洗衣服,避免弄脏河流,这大概是出于原始的对自然敬畏之心,或者是出于对污染水源传播疾病的恐惧而成了姗蛮教中的一部分。而穆斯林却与此相反,他们对于清洁有着特别的爱好,并且成了教义中的一部分。海儿汗想通过士兵们对《古兰经》的信奉,激发士兵们对来自东方的异教徒的憎恨。
    海儿汗对士兵们的反应很满意,又接着演说:“可憎的异教就要来到我们的面前,他们将带来罪恶和疾病,而我们是保卫者,是真主安拉降福的战士。
    我们是真主安拉的信徒,是算端陛下的最忠诚的士兵,真主告诫我们,要对异教徒不可息事宁人,要用我们的刀箭将敌人打回去,无论如何对待他们都不过分!
    真主安拉派遣我们守卫讹答剌城,真主安拉将保佑我们的家园不受异教徒的侵饶!真主安拉将会以雷鸣般的力量惩罚异教徒……”
    “真主安拉万岁!万岁!”士兵们一手高举着《古兰经》,一手举着弯刀高声欢呼。大风吹来,让那《古兰经》的纸张哗哗作响。
    海儿汗也兴奋地抽出自己的佩刀,与自己的士兵一起欢呼。
    “尊敬的海儿汗,听说蒙古人的士兵都是吃人的恶棍,所到之处都是死亡和瘟疫,我们能守得住吗?”凑在海儿汗身边说话的是另一位被派来支援的将领哈剌察。
    “倘若我们身为算端的臣子,若是不能忠于自己的算端,我们将来如何为自己的变节剖白呢?我们又拿什么理由,来承受穆斯林的谴责呢?”海儿汗质问道。
    海儿汗“义正词严”的一番话,让哈剌察儿张了张嘴,没有反驳的理由,心中却惴惴不安。
    讹答剌城外,忽然像是起了更大的风,一股黄色的云团贴着地面迎面扑来,伴随着如雷的声响。跑在那团黄云前面的是海儿汗派出的小股侦察军队。
    “异教徒来了,准备战斗!”瞭望的士兵慌张地大声喊起来。
    刚刚还面对《古兰经》宣誓的士兵立刻慌张了起来,有人不知所措地在城墙之上乱窜。
    “不要乱!镇定!”海儿汗再一次抽出刀,顺手砍下一个人的脑袋,好不容易才稳定了士兵们的情绪。
    那团黄色的云团很快就到了讹答剌城的近前,这是成吉思汗的二十万大军,眨眼间就将讹答剌城团团围住。海儿汗登高眺望,眼前的景象让了的脸色变得煞白,如海洋般的战马在嘶叫,如林的刀枪让他的双眼恍惚,还有各种他不太明白用途的器械让他眼花缭乱。
    海儿汗如坠深渊,他早就知道会有一次血战,不是敌人死,就是他亡,就是死也要多拉一个蒙古人垫背。可是,眼前蒙古士兵昂扬的战意,让他的心猛得缩了一下,如刀绞一般。
    “来吧,就让蒙古人与我们同归于尽吧,真主安拉正看着我们呢!”海儿汗猛得振臂高喊一声,将身边的被眼前的敌人的气势镇住了的护卫们吓了一跳。
    “同归于尽、同归于尽!”讹答剌的守卫者们齐声回应道。
    ~~~~~~~~~~~~~~~~~~~~~~~~~~~~~~~~~~~~~~~~~~~~~~~~~~~~~~~~~~~~
    注①:【河中地区】指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地区,即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最核心的区域。
    注②:【呼罗珊地区】指今阿姆河以南、伊朗东北部及阿富汗西北部地区。波斯地区,大致在今伊朗中西部地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