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春-第1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砰”的一声跪倒在地,抱住贾蔷的腿就开始嚎啕大哭起来,其声之悲切惶恐,让贾蔷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已经走了……

    正要一脚飞走,只是看到黛玉也不住的落泪时,他才忍住,好笑的同林如海道:“先生,弟子都要年近不惑了,头上有些白发,不是极正常之事么?”

    林如海失神不语,倒是李銮,抱着贾蔷的腿不放,如稚童般大声哭道:“儿臣只要父皇万岁,儿臣只要父皇万岁!儿臣愿为一辈子的太子,儿臣愿为一辈子的太子啊!”

    看着李銮哭的已经让涕泪糊了脸,贾蔷本来嘲笑的心思也就淡了,沉吟稍许后温声笑道:“朕只是生了些许白发,但应该还能再活很多很多年。李銮啊,如果你们这些皇子不注重将养身子骨,莫说哭朕,朕说不得还得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若是如此,你们才是大不孝之罪。所以大可不必担忧朕,朕每日勤练不辍,身子骨比你们还好。更何况……死有甚么可怕的?

    只要朕将该做的事都做了,问心无愧,再将你母后她们送走,朕会很坦然的迎接那一天……”

    李銮:“……”

    林安之都苦笑起来,道:“皇上,您别说了,臣都害怕了……怎么,怎么还送走……”

    贾蔷嗤笑一声,道:“你个混帐在想甚么呢?朕是希望你姐姐能走在朕的前面,不然留她在后面,她哭的时候,朕如何为她拭泪?”

    林安之:“……”

    李銮:“……”

    看着投身于贾蔷怀中不肯起的黛玉,和顾盼自雄的贾蔷,林如海也觉得,几根白毛算个屁!

    ……

    “小十八!你发财了!!”

    站在东非大陆当地人称之为内必罗的土地上,看着夕阳下奈瓦沙湖上漫天飞舞的鱼鹰,看着遍地盛开的鲜花,随处可见的甜美水果,李鋈丢开手中的火器后,圆鼓鼓的身躯学着鱼鹰一样跳出了飞翔的姿势,朝李锴大声笑道。

    不止李鋈在笑,李铮、李铆等二十余皇子,都在大笑。

    真的,真的出乎他们意料了。

    他们来过非洲大陆,不过是唐藩的博城(孟买),直奔宋藩(南非)。

    宋藩是天子亲自圈出的地方,按照过往的经验来看,当是土地最好也最有价值的地盘。

    他们亲自去过宋藩,却发现那里气候之炎热,土地之干旱,出乎他们意料。

    当然,大金矿的发现,遮掩掉了一切缺点……

    不过就他们了解,整个非洲大陆上,大多数土地都是如此,甚至远不及宋藩。

    却未想到,靖海侯闫家替十八皇子李锴寻的立国之地,气候竟如此温润,水源如此丰富,土地如此肥沃……

    此处真的,太让诸皇子们惊喜了。

    这个时节,大燕的北地早已入冬,江南也进入湿冷时节,可是此处气候却是清爽宜人。

    “这样的土地,合该我汉家子民所有!”

    李铮目光炙热的看着这一切,笑言道:“有这等肥沃之土为基业,眼下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从本土迁移百姓过来,扎下深根去!”

    李铭很是不解的问道:“大哥,这样好的地方,疆域又广阔,按道理来说,应该存在强大的王国才是。当初征伐东瀛,还打了不少硬仗。可此地的条件,比东瀛强百倍,为何敌人如同一群草鸡,一战即溃,都没杀多少,人就跑的找不到影儿了?”

    四散开打量着新占之土的诸皇子们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

    起初他们还担忧会不会是黑黑们的诱敌深入之计,就如当初在宋藩时,差点将太子都陷进去那回。

    但一追就是近千里,其实追了不到一半时,他们就已经看不到黑黑们的背影了,追了个空气……

    他们不是没见过黑黑,但如此擅长长跑的黑黑,还是头一回见!

    李铮笑道:“你们且看看此地的环境,便是懒汉也饿不死。到处是瓜果青菜,先前还看到数不清的羚羊、野牛……根本不需要奋斗,便能有滋味的活下去。这样的地方,怎能生出枭雄来?东瀛就不同了,本就是弹丸之地,一年到头几乎天天都在地龙翻身,所以刁民也就多一些。不过老七这个问题很好,我等务要引以为戒,莫要因江山之秀丽,就丢了拼搏奔赴之心。

    不然,等后面的小兄弟们一个个都出来,必笑我等无能!”

    “哈哈哈哈!”

    ……

    PS:前几本书,都写到二十来岁就完本了,这本终于见着白发了……

 番七十九 荒唐皇子

    神京南城,孙家酒肆。

    此处临近南城门,每日里车水马龙,多是商贾伙计和手艺匠人,鱼龙混杂。

    酒肆中摆着十来张旧桌椅,坐满了各色行商、百姓,正中有一说书先生,受店家所雇,诵读着今日的百姓日报。

    “阮华文、黎兆祥、安倍宽、三木武夫、山本静子、金顺子、朴成彬等七人,因诚怀忠敬君父、挚爱国朝之心,在各自领域内,绽放出璀璨之光芒,为大燕之繁荣昌盛,做出可观之贡献,因此,特准许七人,及其家人入籍大燕,成为大燕皇朝的公民!愿其今后,能够更……”

    报纸未宣读完,底下已经是骂声一片:

    “好球攮的,户籍司的官儿都成蚂蟥了,必是收了那些藩民奴才的贿赂!”

    “着啊!不然怎月月有藩民能入籍咱大燕?”

    “你们说说,这算甚么道理?咱们汉家子民,苦熬苦掖了几千年,遭受多少磨难?终逢天降圣主,打下了今日的无边疆土,大燕也真正成了天朝上邦,万国来朝。普天之下,属大燕之民最贵!他们算甚么东西,凭甚么就能随随便便加塞儿进来?”

    “野牛肏的,必是官衙里又出奸臣了!上半年那些忘八还有脸叫屈,现在再瞧瞧,没一个好东西!”

    “可不是吗?官衙里上上下下都是亲戚,这他娘的叫甚么事?多亏了圣天子当朝,才能有大魄力一举废了他们,不然再大的江山,也经不起那些忘八给蛀完喽!”

    “姥姥!如今看来,到底还是有漏网之鱼啊!”

    说书先生还想继续往下读,念念本月入籍的七个人为大燕做了些甚么功绩,可群情激奋的百姓哪里肯听?只是一味的骂骂咧咧,拍桌子吃酒……

    而在酒肆做奴仆的四个藩民,也愈发卑微的躬身做事。

    心中对本月入籍的那七个人,充满了艳羡……

    “静静、静静,让吴铁嘴继续念!”

    “对,老子记得上个月那六个里,东瀛来的那个带着全家管着好大一个化粪池,发酵熟肥,一干就是八年。关键今年还全家跳进去救了两个用炮竹炸屎顽的熊孩子,一家八口子没了仨,硬是把孩子给救出来了。若都是这样的,倒也认了……”

    “球攮的,酒肆里你说那劳什子屎尿做甚?要我说,上上月新罗入籍的那家子也不错,主家走了水,全家老少齐上阵,拼了命的救火。一家七口,也搭进去仨,才把火扑灭,背负着主家逃出祝融之口,也还行……”

    “这些都是小家子,七月那会儿入籍的那八个才了得。一半东瀛倭奴,一半新罗婢养的,这两个小地方出来的人真有意思,各领着一帮人,赛着比谁铺的铁轨最快最好。啧啧啧,那是真正顽命干啊,工地上累到吐血而亡的都有七八个,这些人拼了老命,就是为了争一个入籍名额。

    后来此事还惊动了太子殿下,派人查看他们的确干的不错,便赏了恩典下来,一次给了八个名额。据说此事已经传遍了东瀛省和新罗省,如今东瀛矮骡子们和新罗婢养的那些忘八,都拿咱大燕的皇太子当神仙供奉着,夸他仁德慈善,要誓死为他效忠呢!”

    “咦,爷怎么听着你们这些反叛攮的怎还向着那些忘八说话?”

    “唉,藩民的命也是命嘛……”

    “去你奶奶的腿!”

    ……

    “每月在报上登陆入籍藩民的详情,并于藩土、外省大肆宣扬,一来,可以让藩民和外省丁民们看到希望,让他们亲眼看见,只要用心为大燕出力,总有一天,能成为大燕汉民!

    这个政策至今为止,已经实施了九年了,效果极好,尤其是在东瀛省、新罗省和唐藩三地。

    成为汉家子民,就能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甚至还有宅子和牛羊。再加上本土百姓远低于藩土和外省的税赋,以及官府之清明廉洁公正,百姓活的有脊梁有尊严,对他们而言,有着致命的诱惑。

    在他们那些地方,底层百姓根本连人都算不上。为大燕劳作,至少他们还能收到一份报酬……

    所以,这些藩民和外省丁民们,才会爆发出疯狂的劳作热情。

    毕竟,一旦成为汉民,就好比鲤鱼跃龙门,不仅改变自身命运,还能改变全家并子孙后代的命运。

    从这点上来说,极有利于藩土和外省的归化!”

    元武十九年,三月初一的大朝会上,面对御史根据民间渐起风向的问询,民政部户籍司一位郎中回答着,最后还笑道:“其实对本土之民也有好处,过往千百年,汉家王朝常自比为天朝上邦,中央之国。可百姓们极少有此感受,只知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再看看现在,哪个百姓不因身为炎黄子孙汉家血脉而荣耀?长久以往,民心凝聚,盛世可期!”

    户籍司郎中的话,惹来朝堂上一阵哄笑声。

    盛世可期……

    这句话,都快成朝野内外酒席间的一个梗了。

    盖因翻遍青史,也再难寻到一个朝代,无一百姓吃不起饭,无一百姓穿不起衣……

    放二十年前,谁敢这样说,怕都要让人当成疯子。

    便是文景之治、贞观盛世时,也没人敢说无一百姓吃不起饭。

    江南富饶之地或许可能,可北地水源不足、土地不肥之地呢?河西走廊一带,富裕之地着实没多少。

    但如今,大燕土地贫瘠之地、山区丘陵之地的百姓,几乎都被迁移出海,唯有少部分,留在占地极少的土壤肥沃之地,种出来粮食供戍边的军区享用。

    虽不敢说大燕已经全民富裕,但至少,只要肯劳作者,就一定有饭吃,还能吃饱!

    这不是盛世,甚么才是盛世呢?

    偏天子雄才大略,万古难有,坚决制止朝廷上下的官员提甚么元武盛世,只道眼下还只是开始,万里之程第一步,因为大燕绝大多数疆土还未开发,处于撂荒之下,天下岂有如此盛世?

    因此,朝廷官员们只能说一句,盛世可期,却也让人充满欢快。

    以及,无尽的荣耀!

    ……

    “元辅,据统计,元武十八年,因汉藩、宋藩采矿、筑建新城、铺设铁路、修建公路以及开垦土地等一系列繁重差事,朝廷调动之藩民兼外省百姓,人数超三千万!这还没算上在藩土、外省成为朝廷佃户,租赁公田的农夫,全部加起来,超过一亿两千之数还多。而死亡的人数,在五百万上下!这其中,以采矿业为最多,其次,是自杀的人,近六十万啊……”

    军机处内,文渊阁大学士赵霁苦笑道:“青史之上,却不知会将我等写成甚么模样。想来是青面獠牙,血盆大口之恶魔。”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早在多年前就被列为国朝特等机密,属于永不解密之列,天下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