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春-第1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早在多年前就被列为国朝特等机密,属于永不解密之列,天下唯有少数几人能知。

    但越是如此,心中还有些良知在的儒家官员们,也就愈发不好受。

    沉默片刻后,韩琮缓缓道:“至少,大燕未行屠戮之举。和西夷们干的那些事相比,大燕良善千百倍。再者,那些差事,总要有人去做,也给予了相应的报酬。藩民们不做,就要汉家百姓去做。”

    张潮看向赵霁笑道:“你也是,每年这些数据统计承上,总少不得说些悲天悯人之言来。”

    万良在一旁笑呵呵嘲笑道:“人果然不能吃的太饱,不然就要成佛成圣了。”说罢问韩琮道:“邃庵公,太子出京半年多了罢?连过年都未回京。仆听闻,太子亲自扛着测绘器具,于山野之间奔波往返……虽说储君当历练,要吃些苦,可如此操劳,是不是有些过了?”

    这话其实夹杂着些戏谑和调侃,因为韩家女常入东宫之传闻,于去岁年末时传的沸沸扬扬。

    都道韩家想做大燕的第二个贾家,送尽家中女子入宫……

    总之,名声很难听。

    天家未传出甚么动静来,好似全然不知此事。

    倒是听说韩琮听闻此传言后勃然大怒,自此韩家女就基本上不入东宫了。

    再之后,太子在京畿左近的测绘完成后,就离京一路南下,极少回京了……

    万良当然不敢直言此事,且戏谑也是善意的,未想去挑衅这位四朝元老,只是近来日子过的实在顺畅,因此夹杂了些私货。

    韩琮也只当未听出甚么来,淡淡道:“诸皇子在海外大展宏图,拓土万里,听说彼地土壤肥沃,疆土之广无边无际,气候却比大燕还要温和适宜,太子自然也要更加用心做事才好。”

    听闻韩琮这般说,万良的心思果然不在这上面了,眼中不无热切道:“听说十八皇子请示过天子后,命名那里为大秦,是为诸皇子席卷万里之基。大秦比宋藩还要靠近大燕,按理说应该归入大燕才是……”

    一直未开口的于万洲轻声提醒道:“万大人,便是眼下大燕之疆土,一百年内能开发完都难,何必再多想?再者,皇子封国内,必七成以上皆为汉民,又与汉土何异?皇上近来心情不好,还是莫要触怒为好。”

    万良闻言面色一滞,随即警醒过来,有些忌惮的看了眼韩琮后,不敢再孟浪,又感激的与于万洲拱手道:“伯安所言甚是,近来天子因二十四皇子之事龙颜大怒,还是莫要生事的好。大秦之事当再议,再议……”

    于万洲微笑颔首,所谓再议,自然是就此搁置了……

    却又暗自思量,天子对那位天家逆子,会如何发落……

    想来也是无奈,虽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可那位龙子之所好,也太荒唐了些……

    这位二十四皇子做了甚么呢?

    以刚满十六之身,两个月内,在平康坊七十二青楼完成了百人斩!

    并洋洋自得曰:威名远超圣父!

    盖因,贾蔷从未在青楼中扬名。

    唉,谁家还没个混帐儿子……

    只是原本以为天家子弟皆英才,未想到底也有不堪之人……

    于万洲忽然警醒起来,只一皇子还无关紧要,若是后世太子如此,朝廷又该如何?

    ……

 番八十 古往今来第一人

    其实贾蔷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震怒,最初得闻时之所以生气,也是气恼这个混帐不知爱惜身子骨。

    至于皇子逛青楼,只当青春年少时的骚动,想来经过此次教训,二十四今生都不敢再踏足那等地方……

    其实贾蔷当初也曾想过禁绝青楼,后来发现实在不现实。

    应该说,这世上只要还有男人,这种地方就不可能禁绝。

    但世人又都知道,天子对于青楼中出现汉家女子之事,深恶痛绝。

    所以最后就变成了各级官府严打逼迫、拐卖、诱骗汉家女子为女昌妓的状况。

    是真的严打,主犯抓住后直接杀头,家眷发配苦寒之地劳作,嫖者抓住后直接去势……

    而举报者,能得案犯一半的家财。

    所以如今的大燕青楼内,基本上不可能看见汉家女,谁也不敢作死!

    东瀛女、新罗女和暹罗女难道不香么?

    口味杂些的,西夷白女罗刹女也有,再重些口味者,黑妞都有一些……

    好在,二十四皇子李锡还没触碰到黑的……

    不然的话,朝野间就不只是看笑话了,就该上折子开喷了!

    但贾蔷不气、朝臣们也没当回事,士林中还送了个风流王爷的雅号,可其母尤三姐却差点气的原地爆炸!

    若非黛玉得了信儿后赶紧赶到,强令彩嫔拦下,皇二十四子李锡差点被性格暴烈的尤三姐亲手持杖杖毙在宫中!

    黛玉带人赶到时,李锡已经奄奄一息,血都流了一地,便是紧急救治过来,至今仍下不得床……

    另外,始作俑者贾琏,也被尤三姐传至宫中跪于皇庭,由教养嬷嬷当众掌嘴一百,颜面丧尽,盖因李锡逛青楼,便是受其亲姨丈贾琏所引诱……

    “好了,打也打过了,惩戒也惩戒罢,旁人没甚大事,你倒将自己气的病倒吐血,如此不爱惜自己,又将朕至于何地?”

    西苑梅香斋偏殿内,贾蔷看着面色惨白的尤三姐,既心疼又想笑,板着脸喝问了句。

    尤三姐眼泪扑簌簌的往下落,她是真的觉得要活不成了。

    诞下二十四皇子李锡,原也未想他能在诸皇子中拔尖儿,只要不垫底就成。

    至于哪些皇子会垫底……

    尤三姐先前看着连封国都不想立,一心醉于丹青的七皇子李铭,还有其他几个皇子,或好书法、或好器乐、或好财货,心里还以为这些皇子生性不强,不愿肖其父皇,开疆万里,实在不像话。

    但万万没想到,她看不上的几位皇子,如今在李铮、李鋈、李铎、李锴等出众皇子的率领下,已于宋藩之侧,开辟出万里河山,连她看了自海外送回来的那卷李铭亲自绘出的封国巨图,也不禁为那里的绝美景色所吸引和羡慕。

    她多希望,李锡也能参与其中,和哥哥们一道开疆拓土,得到一块同样美丽富饶的土地立下封国,那么她即使立下就死也甘心了。

    但万万没想到,李锡连根封地的毛还未见着,倒先在青楼完成了百人斩的功绩,还在朝野内外迎来无数“美名”!

    尤三姐性子何等刚强,自卑多年也因此偏激,得知此事犹如晴天霹雳,她是真的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皇上,臣妾教子无方,生出如此下贱之子,臣妾自请冷宫,那个孽障,还请皇上废黜他为庶人,让他自生自灭去罢!”

    尤三姐嘴角都起的泡,原本美艳的眼睛里,此刻都是血丝,可见仍在深以为恨。

    贾蔷哈哈笑道:“说的都是气话,何至于此?你这些年也一直在进学,识了不少字,读了不少书,还和皇后她们作过几回诗词。那你自然该明白,唐宋那些诗人、词人,一个个都是何等放浪形骸。杜甫、白居易还有黄庭坚,哪个没写过携妓同游的诗词?这么说罢,若是自唐起,天下就无青楼,那世上的诗词佳作要少去七成往上。”

    尤三姐闻言微微一滞,却还是摇头道:“那个畜生如何能与古之圣贤相比?人家能做出千古流芳的诗词来,他能作出什么?千古骂名,还是千古笑柄?”

    提及此,她最恨的还不是李锡,而是贾琏。

    若非宫里和贾家的渊源实在太深,甚至她的胞姊就嫁给了贾琏,她真恨不能将贾琏千刀万剐,碎尸万段!

    贾蔷笑道:“虽然李锡是朕的皇儿,但你也不要太高看他了,就这么点事,还千古骂名?再说,有甚么不能比的?你以为那些文人骚客携妓出行后干甚么?终不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李锡呢,做的是过了些。这一点,朕也有责任。这些时日太忙了些,忽视了对这些小子们的教导。不像他们哥哥们时候,好些话都是敞开了说。

    这样,你给朕一个体面,且饶过他这一回,以观后效,如何?

    你怎么知道,朕的皇儿一定成不了事,比不得先贤?朕一直过问着李锡的功课,虽然文道不显,可于领兵攻伐一道,颇有天赋!好几次兵演,都得了上上。身子骨也打熬的精壮……”

    若非如此,也干不出这等荒唐事来。

    只是贾琏那个畜生让人厌恶,要不是贾母刚死未久,后宫又多是贾家人,不好废了荣国爵位,贾蔷赐死的心都有。

    这才有了纵容尤三姐让人将贾琏传入宫中掌掴百下,一张脸打的稀烂的事。

    不然,一个后宫皇妃,还没有这等权势……

    更何况,贾家在宫里的权势,远非尤三姐可比。

    而尤三姐又怎么真的忍心废黜了儿子的皇子位,只是着实气不过,也无颜见人,再者,也存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思……

    此刻听闻贾蔷居然没有动怒,反而一味的宽慰她,心下感激,她轻声道:“不管怎样,京里他是不能待了。在他之前的那些皇子,十六岁即出宫学,往军中效力,皇上,打发他出去罢,臣妾眼下也不想再见到他。”

    贾蔷颔首笑道:“也好,那就派他去海师罢。东瀛省、新罗省一带,常年有海匪出没,十分狡猾,前些年朝廷一力对外,没将那些苍蝇蚂蚁放在眼里。如今朝廷对内,也到了该剿灭他们的时候了。不止东海,南海上也有许多,接下来二三年里,海师都有作战任务。李锡去磨砺二三年,到时正好小三十九也十六了,十五个皇子合力西向,追随他们哥哥的脚步,往外开拓。”

    尤三姐闻言,心中微有失望,她其实更想让李锡现在就去投奔他哥哥们,但又明白,眼下不是好时机,因为会对那些年长的皇子们不公平……

    顿了顿,尤三姐点头道:“皇上圣明,合该如此。”

    贾蔷笑道:“好了,既然心结解开了,就起身罢。皇后她们终于叫皇贵妃和良贵妃二人点头应下了两顿东道,今日皇贵妃先请,特意让朕来叫你来着。皇贵妃素来待你不错,她的体面你不好不给罢?”

    尤三姐闻言缓缓点头,道:“是啊,皇贵妃虽然向来清冷,却从不倨傲,不以我出身鄙贱而轻视,我也一直感激。十三皇子能得如此封国,实在好人好报……”

    女人间的事,贾蔷多少还是了解一些。

    对于尤氏姊妹,家里女人看顺眼的不多,虽然大都出自贾家,可尤氏二人实则很难融入贾家圈子里。

    也是奇怪,李纨、凤姐儿甚至可卿大家都不抗拒,偏尤氏姊妹,就是有一层隔阂在。

    尹子瑜却不同,除了亲近黛玉,再加上高看一眼在她跟前帮着打理日常事务的宝钗和湘云外,她对其他所有人几乎都一视同仁。

    却也因此,让尤氏姊妹心生感激……

    心头事放下后,尤三姐重新穿戴整齐,随贾蔷一道去了西苑静谷,那里是子瑜的宫殿所在……

    ……

    “啧啧啧,真是好地方!”

    静谷,听风阁内,一幅几乎占满西墙的巨卷悬挂在殿内,看着画上的景像,凤姐儿不住的感慨道。

    可不是嘛,李铭的这幅《秦地落日图》,当真画的绝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