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春-第1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受累了……”

    打五月起离京至今,林如海在外奔波了半年之久,如今已是七旬高龄,贾蔷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

    不过,林如海、吕嘉、曹叡以及薛先、陈时等这一波国老出京巡视,效果还是极其显著的。

    对江南九大姓的拔除,对各级官府近亲繁殖毫不留情的惩处,整个官场因之动荡不安的情绪,随着诸老八方巡视,逐渐安宁了下来。

    而军中也同样如此,大燕安稳的度过了自立国以来,最为沉重也最为凶险的一次剧痛。

    但度过之后,大燕官场再度以全新的面貌,爆发出令人瞩目的生机!

    尤其是对出海迁移的热情,完全爆发!

    不知多少乡绅士族,整个家族整个家族的想尽办法往外迁徙。

    仅半年的迁移人数,超过过去三年的还多!

    朝廷却并不在意人口外流,因为不管往哪迁,无论藩土还是外省,不都是汉土嘛……

    “皇上,二十年内,这等前所未有的大清洗,不能再来一次啊。”

    林如海神情中带着些凝重,同贾蔷说道。

    贾蔷呵呵笑道:“先生放心,经过这一次沉重的教训后,无论朝廷上还是军中,都提高了自我审视之能,二十年内,应该不会再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败坏案。并且,那些人也都误会朕了。对大案不留余地的彻查,不是因为朕想逼着他们去开发藩土,只是因为肃清军纪法政,乃是大燕治国之本!唯有如此,大燕国运,才能永葆青春,不落尘朽!”

    听闻贾蔷未将话说死,未绝再兴大案的心思,林如海缓缓收回了眺望神京初雪的眼眸,看向贾蔷道:“其实皇上是明白的,哪有甚么真正的万世不坏之基呐……秦朝以严苛峻法治天下,始皇帝驾崩,二世而亡。”

    “爹爹!”

    听闻此言,黛玉、李銮和林安之都唬了一大跳,惊骇的看向林如海。

    黛玉更是急切道了声,不解林如海怎会说出如此大不敬之言!

    林如海却没有畏惧,眼神直视贾蔷。

    他十分清楚,那些被整治出去的士族,心里其实是多有恨意的……

    尤其是九大姓的覆灭,他们在江南绵延百年,枝蔓之繁盛,超乎想象。

    多少士族,都与他们有姻亲勾连,并攀附九大姓以得利生存。

    九大姓之坍塌,断了无数人的官路、财路,更逼得他们狼奔豕突,甚至家破人亡……

    如今士林中,已经隐约有人,用“华夏衣冠南下”来形容此次士族出海了!

    这是极可怖之事!

    可是这些事,连如今的林如海也不敢同贾蔷明言。

    万一,激起了贾蔷的杀心,那便是倾国之祸!

    所以,林如海只能以一己之身,前来劝谏,不可再如此大规模的治罪。

    先人治国的智慧,治大国如烹小鲜,绝非泛泛之言!

    黛玉见林如海不理她,愈发焦急道:“爹!你在说甚么?”

    倒是贾蔷摆手笑道:“不必如此,先生最是知朕,朕心里,原就不存在一家之姓传诸万世的贪婪想法。但是先生……”

    贾蔷目光看着林如海,一字一句道:“以朕的做法,即便朕的子孙,不能万世为帝。可至少,汉家子民,可于此天地间,万世称尊!!

    这,就足够了!”

    见林如海震撼的一时失神,而李銮、林安之的面色又是剧变,贾蔷忽地一笑,同黛玉笑道:“也不需担心,世道早已变化,只是那些人至今仍看不明白。”

    林如海回过神来,看着贾蔷问道:“如何个变法?”

    贾蔷笑道:“先生,随着东瀛银山的开采,还有,宋藩那座无与伦比的大金山的开发,将会有近乎无穷的金银涌入本土。葡里亚在红木国也发现了巨大的金矿,不过他们的做法是,将这从天而降的横财,用于无比奢靡的享乐,以及海军的建设中。朕不同,朕会用这些财富,继续去推动天下所有稚童的启蒙教学。不仅是启蒙教学,还有进一步的教育。学员所有花费嚼用,皆由朕出!

    先生,朕深知,过去几千年来,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此民心实则是士族之心,而百姓,实如韭,割复生。

    但自朕以后,就不同了。每一个百姓,都将有读书识字,受到教育的机会,而且,是必须进行!

    当他们长大后,朕还用担心那些分明自身不干净,却敢妄谈甚么‘华夏衣冠南下’的士族么?”

    看着目光锋锐如刀,神情凛然的贾蔷,林如海再度失神……

    也是,这等事,又岂能瞒得过天子的耳目?

    ……

 番七十八 人人如龙

    即便缓和良久,林如海老迈而清癯的面容上,仍是满满的动容之色。

    以金山、银海,来推动全民读书……

    这……

    如果做成了,这大概是继强力开海拓疆亿万里后,贾蔷做出的第二件,足以开天辟地的宏伟功业!

    若果真做成了,贾蔷的确,根本不惧任何挑战!

    几千年来士族的清贵地位,都会受到根本的打击和动摇。

    就林如海所知,如今大燕的启蒙教育,第一天教诲蒙童的,就是忠君爱国四个字。

    更何况,贾蔷还要肩负起天下所有蒙童的进一步教育!

    可是……

    “哪有这么多启蒙先生?”

    林如海皱眉问道。

    以大燕如今两亿多丁口数,受学蒙童以千万计,便是五十人一个启蒙先生,也要二十万数。

    眼下大燕有没有二十万读书人?

    肯定是有的……

    不提举人,大燕开国百年,在册举人不到六万人,平均下来,一年不到六百人。

    但要知道,大燕有一千五百余州县……

    秀才人数要多些,和举人的比,大约在三十取一之数。

    也就是说,大燕一个县,一年平均不过十来个秀才,一年近两万数。

    当然,启蒙师未必需要秀才这样的“高才”,童生便足以。

    童生的人数,那就多了去了……

    但莫要忘了,如今大燕对读过书的人的需求,是何等的饥渴!

    随着商业大兴,各省、府、州、县的商号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托风口大势的福,只要不是太蠢的,基本上都发了财。

    一个商号,少不了掌柜的,少不了账房,越大的商号,需要的掌柜的和账房先生就越多。

    光大燕新生出的数以万计的商号,所需要读书识字的人才,就不知凡几。

    更不用说,对读书识字需求最大的,是官家,尤其是开海之后的官家。

    基本上,只要不是睁眼瞎,只要愿意出海,就能有一个吃皇粮的位置等着……

    在这种情况下,从哪寻出二十万安贫乐道愿意当乡村教师的读书人出来?

    就听贾蔷略显神秘的一笑,道:“先生不知,近数月来,朕与军机处并吏部、礼部的人商议了不下十次,初步议定,从明岁起,童生考秀才,需有至少一年的支教经历。秀才考举人,需有至少三年的支教经历,举人考进士,则需有至少五年的支教经历。此支教,不能纯应付了事,所教学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后,才算过关。”

    林如海闻言再度震惊,看着贾蔷道:“这等事,廷推能过?”

    贾蔷笑了笑,没有言语。

    但林如海这样的顶级人物,一下就明白过来何意!

    换做今年以前,这样大的动静,多半是推不过的。

    可今年……

    贾蔷以前所未有强硬的手腕,近乎血洗了天下官员,在军中都以及强硬的姿态大肆清洗一番,而居然未引起太大的反弹水花……

    这样前无古人的权势下,谁还敢反对?

    “皇上,这绝非好事!!”

    林如海用近乎生硬的语气提醒道。

    贾蔷似乎感觉到黛玉身上的寒意,将身上的绣龙大氅脱下,披在了她肩头,系好丝绦后,眺望着神京城轻声道:“朕知道,以强威之势来成全此事,是在掘二十年来心血的根基。以国法治国,喊了近二十年,如今却……

    不过,朕不后悔,因为朕醒悟了一件事,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也不等林如海发问,贾蔷便微笑道:“朕醒悟过来,若始终依靠士族,就永远做不到以王法治国!朕在时,或许还能维持一个表面的架子。等朕不再了,后继子孙绝无可能抵挡的住几千年横推而来的大势!所以朕余生之所为,便是让天下民户家家为士族,要让天下臣民人人如龙!!

    这,就是朕的大势!”

    听闻此言,李銮和林安之几乎是同时打了个激灵,只觉得从头皮开始发麻,并瞬间遍及全身不禁颤栗,二人齐齐跪倒在地,李銮大声道:“父皇之大势,即天下之大势!”

    林安之则道:“此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皇上,臣何其幸也!臣何其幸也!臣何其幸也!!”

    贾蔷见其激动的失态,便笑问道:“哦?幸于何处?”

    林安之眼睛都泛红了,道:“臣幸之于得逢圣主临世,臣幸之于可观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臣幸之于可目睹尧舜至圣亦不曾有之万古盛世!!”

    贾蔷闻言哈哈大笑,同林如海和黛玉道:“瞧瞧,安之已得为官真味矣!”

    林如海不言,黛玉则不依的嗔怪道:“安之如此敬爱于你,皇上岂忍心戏谑?”

    实则连黛玉,都被震撼之极。

    使天下民户家家为士族,使天下臣民人人如龙!

    何谓万古第一伟男子?

    莫过于此枕边人!

    林如海也终于没了先前的担忧,他缓缓摇头苦笑道:“天下大势当真是日新月异,老夫虽勤学之,可到底年老体衰,跟不上世道了。也没有精力,再替皇上筹谋这等改天换日的旷世伟业。恨不能再活一世啊……”

    贾蔷却笑道:“此华夏之万世基业,立策当然要高,实施起来,却也慎之重之。施政当然要雷厉风行,但雷厉风行不是莽冲莽打。所以,也就需要先生这样的国老来盯着。

    百废待兴,朕也是实在分身无术,只能倚仗先生您这样的无双国士,帮朕一把。”

    林如海闻言,正摇头想说甚么,就见黛玉忽地上前,在贾蔷鬓间拨拉了两下,同林如海道:“爹爹,你看他!”

    觉女儿语气有异,再往前看,因不甚清楚,林如海忍不住上前了步瞪大眼,然后就看到黛玉手下,虽并不多,但十分刺眼的银白色……

    林如海登时动容,原本疲惫落寞的老眼中,喷涌出的怜爱神情,让林安之都大为吃味……

    “蔷儿,你要保重身子啊!”

    贾蔷一直以来都好似不会老一般,与太子和林安之同立,除了气势神韵远超二人外,单看年岁,仿佛差不了太多。

    如今陡见白发生,林如海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在他心里,贾蔷与长子无异……

    听此言不对,站在一边的李銮悄然往跟前凑了凑,就看到他母后手边,那些星星点点的霜白,李銮这一刻,眼睛猛地圆睁,心头如被一只大手狠抓了把般,眼泪一瞬间如决堤之水,扑簌滚下。

    他“砰”的一声跪倒在地,抱住贾蔷的腿就开始嚎啕大哭起来,其声之悲切惶恐,让贾蔷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已经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