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便有权驳斥而不立案。

    就是这么个流程。

    而廉政督察府在这件事上,也拿不出充足的证据。

    至于遗书的事,都察院给的说法就是这是栽赃嫁祸。

    当天下午,曹程就出狱了。

    当天晚上,曹程便请杨所修去春华楼喝了一顿,好生感谢。

    当然,他心中清楚得很,是皇帝保住了自己。

    第二天曹程的任命书就下来了,并且,第二天他就上路了。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曹程并没有去拜访钱龙锡。

    按理说,他这种靠钱龙锡坐上真定府知府的人,应该在出狱后去拜会。

    可是他没有,说明了他心理上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总体来说,曹程案很快就暂时高了一段落。

    年底的时候,其实大家都在忙着,都在关心吏部给自己打的考评,因为关乎俸禄的。

    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上,曹化淳从苏州回到了京师。

    十二月二十六日,一大早。

    崇祯就出了皇宫,直奔皇家银行去了。

    陈子龙很早就在那里恭候。

    陈子龙面色依然有些苍白,显然是尚未痊愈。

    “臣参见陛下。”

    “进去说吧。”

    众人从银行的后面走了进去,上了二楼的会议间。

    “身体好些了么?”

    “承蒙陛下垂怜,臣并无大碍。”

    “你还是要多注意身体,若是你身体垮了,谁来给朕推行银行?”

    “陛下教诲得是。”

    崇祯颇有些感慨,陈子龙年少气盛。

    这半年来,银行任务非常重要,在北方各地都设了分行,他经常亲自出去奔波,从山东济南跑到太原,又从太原到开封,再从开封到西安。

    每一个地方,都是自己亲自去看的,深怕哪里出了问题,进度耽搁了。

    本身陈子龙是个读书人,身子骨相对弱不少,这么一来,又是冬天,肯定就病倒了,这才送回了京师。

    不过,在他这硬抗之下,银行在各省省府的开设工作倒是落得非常有效率。

    北京、济南、太原、西安、开封,还有武昌,现在都由皇家银行了。

    而且现在一队队军队在运输大批量的银钞。

    正在做准备,等来年了,就会在省府大力推行银钞,来推动惠泽田购买的进度。

    崇祯道:“曹化淳,你说说现在雅兰堂开设了多少家了。”

    曹化淳这几年,没干别的,就干了两件事。

    一是搞皇帝自己的皇家彩票局,在各地开设。

    二是开设雅兰堂的全国各地的分店。

    曹化淳道:“回禀陛下,目前雅兰堂在北直隶有的几座城分别是北京城、真定城、保定城、大名城。在南直隶的南京城、苏州城、松江、扬州、常州和镇江。在山东有济南城,山西有太原城,陕西有西安城。湖广有武昌城、江陵城和长沙城。”

    “每天售卖出去的仅仅香皂就有50万只,目前因原料已经充足,大部分地方的香皂售卖30文钱一个。每天的收入15000两,一个月就有45万两的收入。”

    “如果加上香水、卫生纸、洗发水,一个月的总收入在120万两,处于所有的成本,雅兰堂的收入是25万两(至少17亿元)。”

    曹化淳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深吸了一口气。

    已经这么赚钱了么?

    要知道,一个月就25万两的净收入。

    一年就是300万两(约20亿元)的净收入!

    而且这还只是铺设了北方部分城和南方两个省。

    真正对香皂有很大需求的是南方。

    目前,覆盖到的人口最多也就3000万。3000万人中真正购买过的也不多。

    如果要覆盖2亿人,在300万的基础上再乘以3,一年的净收入就是900万两!

    如果将老百姓的钱袋子搞起来,2亿人每人都会用到。

    那时候收入就会更多。

    当然,那是后话,是进入商业时代后的事情。

    其实雅兰堂隶属于北京制造局,北京制造局又是找的银行贷款,银行里的钱又是老百姓的钱,定期还要给老百姓利息。

    所以,其实北京制造局赚的一部分钱,是要以利息的名义给银行,再转到老百姓手中。

    按照这种商业玩法,银行要开心飞起来。

    因为银行有放贷的压力啊。

    银行里面有许多钱,都必须放出去有收益,不然来年怎么给老百姓利息钱?

    如此看来,这轻工业已经拉动了一批经济增长了。

    众人听到曹化淳说的,都露出了笑容,并且开始称赞。

    这不仅仅朝廷找到了钱,不少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崇祯道:“别光顾着报喜,一大堆的问题,每一个都要说出来,说清楚,说透彻,不要有任何隐瞒。”

    似乎是担心曹化淳不敢说太多不好的,崇祯补充道:“任何一件事,在发展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有问题才是合理的,说出来,要实事求是面对问题,才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是!”

    曹化淳开始说问题,其实最大的问题开始关乎到银行的问题。

 第172章 商业布局(第一更)

    其实张凡心里非常清楚,雅兰堂很快就会到一个瓶颈期。

    原因主要有好几个方面。

    一、市场的消费能力有限,也就是说,还有许多老百姓连吃饱肚子都成问题,哪来的钱买这些生活用品?

    也许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这些都是生活的必需。

    但对于大明朝的不少老百姓来说,吃饱饭才是头等大事。

    所以啊,别看大明朝有2亿人,真正能消费的起的太少太少。

    二、受到基础建设的制约。

    为什么这么说?

    记住一句话就行了:交通体系是商业的大动脉。

    三、原材料的制约。

    例如卫生纸木浆、竹浆、草浆等等,你需要木头,需要组织人去砍,去抗,去装载。

    你要清楚,古代没有大货车,无法实现规模化的装卸。

    四、民间的竞争对手很快就会冒出来。

    一个赚钱的生意,大片的蓝海市场,民间商人又不是傻子。

    明末的南方可是商业气息非常浓厚的。

    所以,即便是皇帝,即便是朝廷要做生意,也面临着竞争问题。

    总不能皇帝一道指令不让民间做吧?

    那不可能!

    从本质来说,张凡搞这些,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扶持产业,发展商业,打通产业链,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

    如果有更多的民间商人愿意加入进来,这是好事。

    更何况,真正赚钱的不是这些。

    真正赚钱的是最基础的材料和能源。

    例如矿山、土地等等。

    只是现在因为产业链落后,商人对矿山和土地没有需求,等张凡将产业都拉起来后,那些山啊,那些地啊,不就有了经济价值了么?

    那么问题来了,崇祯让曹化淳说的主要问题就是这些吗?

    当然不是。

    曹化淳说的很细,也说了这四点。

    可崇祯认为这四点并非主要的问题。

    曹化淳说的简单清晰且明了:“其实有许多人愿意购买香皂,但是银子实在无法满足。”

    “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大制约了许多人的购买。”

    “现在北京城已经开始普及银钞,最小面额的是1文钱的,我们每一个香皂售卖30文钱,北京城的人可以直接拿出30文钱购买。”

    “但是苏州城的便不能了,目前除了北京城,几乎所有地方的雅兰堂都必须准备许多称,要非常精确称出银子的多少,有的碎银子非常麻烦,例如50文的碎银子,他要买一个,找回给他20文,零钱许多时候是不足的。”

    “南直隶尚且好许多,有不少人一出手就买一个整数,可开封府、江陵城,已经受到这方面影响太大。”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商品流通中货币标准化的问题。

    古代当然有方圆铜钱,可是方圆铜钱也不够啊。

    以前只有北京城有雅兰堂的时候还好说,可以慢慢对付着,现在慢慢铺开了,扩大了,问题就集中爆发了。

    不仅如此,大明朝的许多银子是集中在东南的。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年隆庆开关,吃大航海时代的红利。

    欧洲在美洲发现大量白银,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入大明,不过大多数集中在东南。

    这也是东南最富庶的原因。

    但是中部、西部和西北不少省的地区,其实都是以物换物。

    大明朝在历史上最大的短板就是金融,皇帝和大臣,在朝堂上没有一个会玩金融的。

    宋朝在这方面就强太多太多。

    而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现在摆在面前,就直接影响了商业的原始布局。

    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快推广银行,做货币的更新迭代。

    要不然想要迈入商业时代就是瞎扯淡。

    而北京城的银钞消费试点,就相当于经济特区的模式一样,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接下来,时代已经在召唤了。

    这才是目前最紧急的问题,最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

    试想想,你带着一两银子,去雅兰堂,你想买两盒香皂和一瓶香水,恰好掌柜的零钱都没了,咋办?

    你只能说,下次吧。

    古代又没有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

    这也是崇祯为什么叫曹化淳来皇家银行的原因。

    不仅如此,来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些事都是围绕着银行来做的。

    什么事?

    水泥厂、水渠、肥料厂、初代蒸汽机量产等等。

    为什么这些事都是围绕着银行来做呢?

    因为这些其实都是基建,基建需要劳动力,劳动力需要钱,钱从哪里来?

    当然是打开印钞机!

    为什么要做这些?

    回到新农政上!

    因为要大力发展农业,这些基建,几乎都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降低粮食价格,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吃的上饭。

    水泥路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水渠可以灌溉良田,肥料厂更不必说,而初代蒸汽机本身就是用来抽水的。

    崇祯在下一盘大棋。

    他在调动一切的资源,来为农业服务。

    吃饭是天大的难题,但是他愿意做更多艰难的事,去攻克这个难题!

    所以,张凡的这个逻辑规划其实很清晰了。

    想要大力发展农业,就必须要有配套设施,配套设施需要人工建造,包括原材料、工具、俸禄等等。

    这些都需要钱,而钱就从银行来。

    银行的银钞,借助雅兰堂在各地推行,建立民间对银行的信任。

    所以,在银行大肆推行的现在,雅兰堂的业务也在跟着铺开,双方相辅相成。

    一旦民间对银钞有了信任,没有理由不去用银钞,毕竟以物换物,银子这些都不方便。

    崇祯题:“曹化淳,说出你认为的解决方法。”

    曹化淳道:“陛下,北京已经证实可行,所以,臣(太监在正式场合也称臣)希望各地也推出相关政策,在雅兰堂买商铺,必须使用银钞。”

    崇祯道:“孙阁老,你认为呢?”

    孙承宗道:“陛下,既然银行已经铺开,并且开始全力推行,依臣看是完全可以将北京的经验照搬过去的,这一点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