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效果。

    而且随着廉政督察府的扩大,未来效果会越来越明显。

    目前的大明朝,从京师到顺天府到北直隶,到山西、山东,吏治在进一步强化整顿。

    这绝非是崇祯自己感觉良好,这一次大同镇赈灾调度的效率就体现出来了吏治整改的成效。

    孙承宗、耿如杞能够在山西、湖广、河南一带调度如此多的粮食,农政院这两年功不可没。

    而且新农政指挥所和扎根到甲里的大明日报体系在这里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两项其实都是增加朝廷对基层农村的动员。

    目前摆在崇祯眼前的局势,已经走出了一个小僵局。

    无论是朝堂,还是北方的几个省,都开始慢慢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

    用过午膳后,崇祯准备了一下。

    昨晚说好带着几个妹子一起去参观张嫣的画廊的,不过他得提前去见见曹程。

    曹程被调度到刑部大牢等待进一步的审问。

    他倒是气定神闲,毕竟现在声望颇大。

    你要说他是政治投机分子也可以,但他的确赌对了。

    崇祯慢悠悠坐下来,坐在刑部大牢里喝茶。

    不多时,曹程就被带上来了,其他人屏退左右,外面被人看守起来,任何人不得入内。

    曹程走过来,小心翼翼跪在地上,把头贴在地上:“罪臣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崇祯和善道:“起来说话。”

    “罪臣不敢。”

    “曹大人冒着生命危险,为真定府百姓要了粮食,是功劳一件,何罪之有?”

    曹程也不知皇帝这话是真话还是反讽,他不敢乱动,只是道:“臣私扣赈灾之粮,便是有罪。”

    崇祯心下道:这曹程果然是个老狐狸,处处都是以退为进!

    “真定府灾情也是灾情。”

    曹程心头大定,表面道:“陛下圣明仁德,烛照四海八荒,大明有陛下这样的圣主,是天佑大明。”

    “起来说话。”

    曹程这才站起来。

    “他们有没有对你用刑?”

    “多谢陛下关心,臣一切安好。”

    “曹爱卿,王圭是你的女婿?”

    曹程面色淡定点头:“回禀陛下,他的确是臣的女婿。”

    其实曹程已经知道王圭的事了,钱龙锡都已经知道了,当然会想办法通知刑部大牢里的曹程。

    崇祯当然也知道曹程知道了,这样的对话,不过都是君臣之间的形式主义罢了。

    崇祯便简单将当日的事情说了一遍,立刻“吓得”曹程跪在地上:“陛下恕罪,臣是冤枉的。”

    “来,快起来,朕相信你。”

    曹程心头大缓,看皇帝这架势,是真的相信自己是冤枉的。

    老实说,曹程也很蛋疼,这他娘的,自己女婿干的这事,他都蒙在鼓里的。

    如果他被放出去,第一件事肯定和王家撇清关系。

    他心中顿时对皇帝充满了好感,但他并不知道,皇帝的套路是非常深的,深得让人不着痕迹,让人毫无知觉。

 第170章 南京廉政督察府总督察(第二更…

    皇帝一副朕不会听信某些谗言的架势,让曹程好生的感动。

    “这些天让你受苦了。”

    曹程顿时眼泪都出来了:“那都是臣应尽的职责。”

    崇祯道:“你在此再委屈几日,朕很快放你出来。”

    曹程一听,那更是兴奋,连连拜道:“臣谢天恩。”

    说完,崇祯便离开。

    其实什么都没有谈,就表明了一个态度。

    但崇祯就是来表明态度的。

    当天下午,崇祯就陪着几个妹子,一起去张嫣的画廊参观张嫣的画了。

    等参加完画廊,刚出来,锦衣卫就递来了一份汇报。

    啥汇报呢?

    王圭在路上畏罪自杀了,他写下遗书,说是曹程指使自己低价去收购的粮食。

    崇祯让人将这个消息告诉给六部九卿内阁。

    这件事立刻在京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原本在监狱里已经等待刑满释放出去升官发财的曹程听说后,当场傻了。

    上午还跟皇帝有说有笑,下午就有一种半只脚踏入鬼门关的凉意。

    可偏偏,到了傍晚的时候,五省总督耿如杞的一封弹劾奏疏到了京师。

    这简直在火烧浇油。

    一时间,关于弹劾曹程的声音风急浪高。

    仅仅是这一天,上奏上去的奏疏,就有50封之多。

    天刚刚黑下来,崇祯又到了刑部大牢,又见到了曹程。

    同一天时间,完全不一样的状态。

    再也没有君臣的和睦谈话,曹程跪在地上,颤颤惊惊。

    崇祯阴沉着脸,一句话也不说,气氛冰冷到极点。

    “陛下,臣是冤枉的,臣对此事万万不知情,若是臣有半句虚言,不得好死!”

    在上午,与皇帝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对话,曹程心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印象,皇帝是明君。

    既然是明君,就一定不会听信谗言。

    这个印象已经在曹程心中树立起来了。

    崇祯道:“你自己看看王圭的遗书!”

    崇祯将王圭的遗书扔给曹程,曹程看完后,立刻激动道:“陛下,这是在冤枉臣!这是有人在栽赃嫁祸!”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本身就没有参与进去,王圭怎么会写下这样的遗书。

    崇祯道:“朕心甚痛!朕是如此相信你,还打算放你出来,对你升官加爵,委以重任,你就这么报答朕的?”

    “陛下!”曹程不停磕头,磕得前额都流血了,“陛下,臣是冤枉的,陛下!”

    “现在朝堂上已经有几十个人在联名奏疏,要朕斩了你!”

    曹程深吸了一口气,他只是想接着真定府这一次的灾情,玩一次政治投机,升官而已,即便没有成功,最多是降职或者罢官。

    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了这个局面。

    “怎么会这样……”

    “说,你和东南的那些个商人是不是有关系,王圭和韩光进都已经交代了,此事便是东南的几个商人蛊惑的。”

    “陛下,臣完全……臣完全不知……”

    曹程现在恨不得王圭鞭尸,把女儿嫁给他,真的倒了八辈子霉了。

    “曹爱卿,朕是一个珍惜人才的人,你也看到了,只要是人才,朕绝对重用,你敢冒着危险拦下粮食,为真定府的老百姓赌上自己的前程,朕是很欣赏你的!”

    “陛下……”曹程大哭出来,不停用前额撞地,心中既恐慌,又感动。

    崇祯沉默了片刻,突然道:“朕给你一个机会,但你需要将功补过。”

    曹程猛然一抬头,仿佛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请陛下吩咐,臣任何事情都愿意做!”

    “此次案件性质极其恶劣,东南有商人参与其中,朕要你去东南,将此事查得水落石出,你以为如何?”

    “臣愿意!臣保证查得水落石出,给陛下一个交代!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哪怕要臣的命,臣都要查得水落石出!”

    崇祯又叹了口气,一副很为难的样子:“现在有很多人要朕处死你……”

    “陛下……”曹程当然不愿意死,他是一个野心非常大的人,是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在真定府冒险玩那么一出了。

    崇祯并不担心有野心的人,大明朝的臣子,野心再大,也不可能成为权臣,因为大明朝的制度已经决定文官不可能成为权臣了。

    连张居正都要依靠冯巩,事情才办的下去。

    相反,崇祯需要有野心,肯办事的人。

    尤其是仇恨东南的人。

    “那些压力朕来顶着,朕相信你,朕知道你是一个忠臣。”

    崇祯的语气变得温柔起来:“东南某些米商已经不是第一次发国难财了,其中利弊之深,危害百姓之甚,不必朕多言。等你将此事办好了,朕会好好重用你。”

    有些话,就点到为止了。

    其实皇帝更深一层次的话就是:办不好,你就乖乖认罪吧。

    做臣子的,聪明的心知肚明,不聪明的,就等着下课吧。

    曹程肯定是一个极其聪明的臣子。

    曹晨连忙道:“臣就算豁出去这条性命,也完成陛下交代的事情。”

    “那你先好好准备一下。”

    说完,皇帝就离开了,这一次才是真正的离开。

    东南是一块顽疾,崇祯派了许显纯那种屠夫去监视做情报工作,又派了温体仁去管理民间的报社,还派了韩爌去平息骚动。

    并且,将东南的屠家满门抄斩,拔掉了南京的户部尚书,封锁了杭州湾。

    可是,还远远不够。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真正派过去任职的,属于皇帝信任的人还太少。

    温体仁和韩爌都是要回京的,他们一个是礼部尚书,承担着改制新学的重任,一个是兵部侍郎兼内阁大学士,枢府重臣。

    只不过临时派过去。

    而曹程这种人,派过去是有具体职务的。

    什么职务?

    廉政督察府南直隶总督察。

    南京也是国都,他这个南京总督察,和北京总督察,在名义上是同级别,只不过只统管南直隶而已。

    当然,这是灵活的,如果哪天皇帝要找浙江的麻烦,南京总督察也可以去浙江转一转。

    要想让曹程将东南某些人往死里磕,就得先制造他和东南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查处这一次涉嫌低价购粮高价卖给朝廷的商人。

    这是他的投名状!

    完成不了,就乖乖去死。

 第171章 开始赚大钱了!(第三更)

    为什么是曹程?

    这也透露出了张凡的用人标准。

    曹程拦下路过真定府的赈灾粮食来赌博,就说明了这个人还是有些魄力的,并且还懂得手段。

    最重要的是,还很有上进心。

    这几条全部符合标准。

    第二天,又多了三十三封弹劾曹程的奏疏。

    崇祯知道,现在耿如杞在赈灾中立了大功,有不少人是想借此结交罢了。

    这些奏疏一律留中待发。

    上午的时候,崇祯刚接到了来自大同镇的消息,说满桂已经找到了。

    丫的满桂当日溃败的时候,败走进入了内长城,由于伤势过重,在一个甲里养伤。

    这次大同镇败得这么惨,总督张宗衡被剐了,满桂身为总兵自然也是有责任的。

    惩罚肯定要惩罚。

    不过为了显示皇帝的仁德,崇祯还是先派人去将满桂接到北京来养伤,处罚的事往后放。

    这事皇帝暂时不要介入,由军事法庭按照规矩执行,也好竖立起军事法庭的威信。

    处理完满桂的事后,都御史杨所修就来了。

    “陛下。”

    “怎么样?”

    “按理说,没有确切的证据,只有王圭的一份遗书,遗书可能是被迫写的,所以,可以不必立案。”

    什么叫可能是被迫写的?

    什么叫可以不必?

    这些术语听起来都是非常寻常的术语,但是你仔细去品,里面却有许多东西。

    这些君臣之间只不过不点穿而已。

    崇祯道:“那当如何?”

    “撤案。”

    “那就撤案。”

    “遵旨!”

    这调查是属于廉政督察府的事,立案则是都察院的事。

    都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便有权驳斥而不立案。

    就是这么个流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