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能这样?”吕坤挠着脑袋:“原来还能这么做生意。”

    他笑了笑:“我发动发动我同学和朋友,还有村里下学没事干的那些,有免费的饭吃,有东西拿,他们肯定乐意。”

    吕冬又说道:“能找到人,明天直接去大学城集合,我在中心路口那,找我时你一个人过来。”

    吕坤不笨:“我懂,我懂。”

    吕冬本来还想去找李林,但想了想,李林和吕坤一般大,都同学,交际圈重合,也就没去。

    他去找村里打烧饼的老李,约好明天十一点半送200个烧饼去大学城。

    二百个烧饼,对老李来说是大生意,也愿意专门跑一趟。

    吕冬又在老街找了几个人,发动周边人帮忙,有愿意的到时去大学城找吕坤。

    时间太晚,又都干了一天活,吕冬没去打搅像七叔这样年龄大的人。

    第二天一早,吕冬来到大学城,交待乔卫国看好摊位,趁着工地还没到开工时间,去找村里的人。

    吕建仁还没到,遇到了李家柱。

    吕冬大致说了一遍,李家柱说道:“放心,这事交给我了,我给你拉人过去,工地上有的是年轻小伙子,他们住板房吃食堂,有免费东西吃,肯定愿意去排队。”

    “麻烦你了,李二叔。”吕冬说道。

    李家柱板起脸来:“跟我还说这些见外的话?”他又说道:“有一点,得六点下工之后。”

    晚上这个时间段,学校里出来的人,本就比中午多,吕冬先给李家柱留下钱,一口应下来:“行。”

    这边商圈形成需要时间,连地摊一只手都能数过来,附近学校早晨出来的人很少,路口相当冷清。

    乔卫国不知道从哪里捡了块干燥的砖头,一半放在马路牙子上,一半伸出外面,一只手在上面晃来晃去的比划。

    闲着无聊,在练功。

    运了半天劲,乔卫国啪的一巴掌落下去,红色的转头应声而断。

    吕冬看了眼,这是功力大涨?

    一上午,只有十来个人过来买东西,卖了不到二百块钱。

    临近中午时,卖瓜子的,卖磁带的,还有老赵父亲才先后到来。

    村里打烧饼的老李,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赶到,带来了二百个烧饼。

    同村的,吕冬也不欠钱,直接跟他结账。

    老李开心的哼着小曲回去了。

    吕坤这时走过来,一步两摆头,搞的跟地下接头一样,小心翼翼上了马路牙子。

    “咋样?”吕冬问道。

    吕坤指了指工地那边:“咱村的,我同学朋友,还有老街上找的人,总共来了二十多个,车子都放工地上了,就等你一声号令!”

    吕冬点点头:“行,等路面上人多起来,你让人陆续过来,一定要排队。”

    “明白。”昨天吕冬都交待过他了。

    吕冬从货斗里掏出一个大方便袋,里面是准备好的折扇,又找出五十块零钱给吕坤:“一人先发一块五,就正常买东西,东西最后再给。”

    “晓得!”

    吕坤装好钱,拿上方便袋往回走,工地入口的围挡后面,有二十多人在等着他。

    十二点一过,周围几个学校陆续有人出来。

    张峰是师大的老生,跟舍友出了大门,朝路口走。

    “满大学城,就这一个卖磁带的。”张峰对舍友说道:“卖别的也少,宁滨,你去买磁带?我去买点瓜子吃。”

    宁滨问道:“两家挨着?”

    张峰边走边指画:“就在那,摆摊的都在省大一侧的路口边上。”

    俩人朝着路口走去,路口东边也有人陆陆续续过来,都是些二十来岁的人,似乎是财政学院的学生。

    再往前,摆摊的那个路口,好像有人在排队,队伍有十来个人了。

    “卖什么的?”张峰好奇:“还排队?”

    摆地摊最忙的,就是开学那几天,不过人都是围在摊位跟前。

    宁滨视力好,分辨了一下挂着的小条幅:“卤肉烧饼?”

    张峰好奇的看着那边,随着距离接近,看到陆续有人加入到排队的行列中,等到他过去,队伍快要有二十个人了。

    过路口的时候,张峰发现,有省大和师大这边过去的人,驻足看了一会,也去排队了。

    北边和东边,也有人陆续去排队。

    这场景,哪怕在城区老校附近都看不到,张峰问宁滨:“去看看?”

    宁滨也好奇:“去看看。”

    走近一些,一股肉香味飘来,吃多了食堂大锅菜,这肉味闻起来格外香。

    后面有省大过来的人好奇:“这干啥的。”

    张峰见是个长得不错的女孩,接话:“卖吃的。”

    女孩嘀咕:“很好吃?这么多人排队。”

    说话间,她特地去车前看了眼,看到年轻的老板,对这个摊位期待感大增。

    老板很讲究卫生!

    女孩赶紧去排队。

    宁滨看着长长的队伍排到马路牙子以外,说道:“买个试试?这么些人买,应该差不了。”

    张峰已经开走了:“赶紧的,人越来越多。”

    东南西北,陆续有人排到队伍后面。

    这年头,能考上不错大学的,无疑是各自学校的好学生,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见到大家都排队,基本很自觉。

    吕冬挥刀如飞,卤肉剁碎,烧饼切开,肉填入烧饼,越做越熟练。

    有喜欢肉肥点的,有加卤鸡蛋的,有要香菜末的,有加辣椒的,有只要纯瘦肉的,他全都满足。

    有人买了直接回东边,这是自己人。

    还有人迫不及待开吃,这是真正顾客。

    大学城大部分学生来自太东或者北方,因此绝大部分人拿到卤肉烧饼,吃过之后都觉得味道挺不错。

    原本好奇观望的人看了也会心痒。

    从众效应影响极大。

    因为卤肉烧饼做的速度极快,很快轮到张峰,张峰打量老板,老板给他的印象就极好。

    穿着白围裙,帽子遮住头发,嘴边还有个遮挡口罩,不过口罩不咋地,看起来像是自己制作的。

    哪怕这样,看起来仍然很卫生。

    比学校食堂的大爷大妈们讲究太多了!

    那帮人,卖东西的时候一言难尽

    单看做卤肉烧饼的人,就觉得做的东西卫生,好吃。

    拿到塑料袋装的烧饼,张峰迫不及待咬了一口,肉香十足。

    达不到他吃过最好吃的那一层次,但味道也相当不错,食堂大锅菜比起来就像猪食。

    “咋样?”宁滨也吃了一大口。

    张峰点头:“对得起排队。”

    “确实。”宁滨去豆腐脑摊位:“再要碗豆腐脑。”

    乔卫国按照吕冬事先的吩咐,抽空过去让人顺着马路牙子排队,别排到下面影响交通。

    虽然大学城称不上交通繁忙,但中心路口附近几家学校开学之后,泉南和青照之间的中巴,都会从这个路口经过。

    乔卫国守着的摊子,仍然会上人买东西,没人的时候,摸着光头好奇。

    自从艺术学院门口开始,生意就再也没这样火爆过。

    昨天还没大有人,今天咋就爆了呢?这排队的,一直都有二十多个。

    乔卫国想了半天都搞不明白,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自个还是适合练武,不适合干买卖。

    老赵父女也很奇怪,为啥今个中午他们的豆腐脑生意这么好?

    不少学生捧着个烧饼,要碗豆腐脑坐在桌边吃的喷香。

    唯一的问题,这烧饼不是他卖的,而是隔壁吕冬的卤肉烧饼!

    豆腐脑生意太好,还不到一点钟,就全都卖光了。

    老赵算是发现了,只要吕冬那边生意好,他这边生意也会好。

    还有人来问豆腐脑,赵娟娟没办法,不能凭空变出来。

    老赵看着吕冬卤肉烧饼摊位前还排着的长队,忽然明白了一些,或许明天可以带两桶豆腐脑?

 第68章 生意秘诀

    就连吕冬也意外,当找来的人排上队伍之后,能如此迅速吸引到人,乃至后面排队的人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哪怕他卤肉火烧越做越熟练,手速越来越快,队伍也始终保持着二十多人的规模。

    乔卫国时不时维持一下秩序,加上绝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倒也秩序井然。

    两块钱,一块五,积少成多,焊接在工作台边缘的铁皮盒子,渐渐快满了。

    与之相对应的,二百个烧饼,越来越少。

    老赵那边已经收摊子准备走人,吕冬这边还有排队的。

    工地那边,排队的人都回来了,吕坤开始分折扇,一人一把,大部分人都乐呵呵的。

    平时就没啥事干,今天这事就当好玩,有扇子拿还有东西吃。

    有小青年说道:“卖东西的不一中大名鼎鼎的冬哥吗?”

    另一人接话:“是,没错!我比他矮一级,初二见过他在校门口打架,一人撵着仨混混打。”

    前面那人摇头:“冬哥太想不开了,摆啥地摊!他愿意出头,领着咱这些人混,青照早晚咱们天下!”

    吕坤拿起折扇,砸了下他头:“别说胡话,这能成你天下?”

    这些人,思想太简单,还咱天下,闹笑话!吕坤见过纪律部队强悍,那是土鸡瓦狗们都挡得住的?

    县城里混的人中还有流言,说进驻港城的部队被黑帮灭的咋样咋样,这不太平洋那么大的笑话?

    这种话也有人信,真是一个个看古惑仔看得脑袋长坑。

    又有人说道:“不说别的,冬哥做的肉饼是真好吃。”

    “对!”

    “对!”

    “好吃。”

    附和的人不少。

    最前面那人说道:“冬哥这是有秘方?”

    “没见吗?百年传承,绝对秘方!这就跟各大门派独门绝技一样!”

    下午有工地的人接班,吕坤发完扇子,拍拍手,说道:“今天咱就到这,明天还想来的,咱继续在这集合,冬哥是个大方的,卤肉烧饼继续免费吃,东西仍然送。”

    “行!反正也没啥事。”

    人群逐渐散去,吕坤不着急,出门看看见路口对面还有人排队,干脆进工地找李林。

    吕冬这边,从十一点半多,一直忙活到接近1点半,排开的队伍才散掉,变成几个人几个人的等着买。

    到1点40,两大锅卤肉卤蛋见底,200个烧饼只剩下七八个。

    拿刀剁肉,这活可比收钱累,吕冬摘掉被汗打透的一次性帽子,扔进垃圾桶里,不停用左手揉右手手腕。

    短时间内做同一种动作过多过于频繁,手腕不是酸,而是疼。

    吕冬有过经验,这是刚开始,等过上十天半个月,练出来习惯了就好了。

    “没事?”乔卫国问道。

    吕冬甩甩手:“没事。”

    感觉好了一些,他先收拾过车子,以保持整洁,接着打开钱盒子点钱。

    卤肉烧饼有三种,单纯夹鸡蛋的没卖出去几个,卖的最多的是1块5夹肉的,还有一部分土豪夹肉还要加个鸡蛋。

    去掉原本的零钱,总计卖了325块钱。

    其中一部分是吕冬给吕坤的钱,成本还要去掉单把进价一块的折扇,挣了一百多。

    比挣钱更重要的是,他这个摊位引起人关注了。

    吕冬自信,应该会有回头客。

    单就特色小吃来说,今中午完全称得上火爆。

    吕冬坐到太阳伞下面喝水,迅速就今中午情况进行总结。

    排队带来的从众效应非常明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