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单就特色小吃来说,今中午完全称得上火爆。

    吕冬坐到太阳伞下面喝水,迅速就今中午情况进行总结。

    排队带来的从众效应非常明显。

    价格在相当多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

    大学城可供选择的口味调剂有限。

    贴出去广告海报多少有点用。

    再就是味道还算不错。

    不管怎么说,这次人为制造火爆势头的初次行动,取得了成功。

    大学城商业匮乏,校外饮食有限,只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个摊位的名气也就打出来了。

    “哎,哥们。”卖磁带的凑了过来:“我看了,咱这几个摆摊的,就数你生意好,有啥秘诀?”

    吕冬当然不会说实话,其实说的也是大实话:“应该我卖的东西,货真价实。”

    卖磁带的不信,又说道:“咱都一起干买卖的,分享分享经验。”

    吕冬不接他话,反而问道:“贵姓?”

    卖磁带的笑了笑:“免贵姓焦,焦守贵。”

    吕冬说道:“吕冬。”他问道:“听你口音也青照的?”

    “北边焦家庄的。”焦守贵简单说道:“以前赶集卖磁带,这两天听人说大学城开学,我琢磨着,年轻人都喜欢流行歌曲,就过来试试。没想到真成,生意最好那天,卖了一千多块钱,顶我赶一个月集。”

    这话不无炫耀,吕冬也不在意,说道:“老哥你有财运,可能你把财运带来了,我这生意才好。”

    好话谁都愿意听,焦守贵乐呵呵的笑,也不再问吕冬秘诀的事。

    吕冬休息了一会,需要回去一趟,卤肉没了,烧饼也没了,下午放学人流量比中午大。

    交待乔卫国几句,吕冬骑上车回村,在工地入口看到吕坤说了一会话,又去老李的火烧铺,要他下午送250个烧饼过去,能从五点半卖到八点半。

    接着回果园,胡春兰端了一大盆凉水,刚煮熟的鸡蛋放里面,准备剥壳。

    问了吕冬几句,吕冬大致将今个情况说了下。

    “能卖动就好。”胡春兰舒了口气。

    吕冬去冰箱拿卤肉,问道:“妈,苹果到时咋卖?”

    胡春兰说道:“最后一年了,咱不弄那些麻烦事,全部卖给罐头厂,便宜是便宜了点,但省时省力,我也有空帮你。”

    她拿起一个鸡蛋试试温度:“我算看明白了,果园挣的这点钱,照你这营生差太远。”

    吕冬说道:“也行,以后咱干别的。”

    就社会形势来说,从地里刨食挣钱太难,单单公粮一项,就叫人头疼。

    有一年,国光苹果只能卖一毛钱,种果园的有多少连公粮都凑不起来?

    没多大会,吕冬又拖着车回了大学城,五点刚过,老李就把烧饼送了过来。

    可能是上午的连带效应,不到六点钟,有学生过来买吕冬的卤肉烧饼,等工地下工有人陆续过来排队之后,路口又开始排队。

    晚上人流量更大,这队伍越长越吸引人,很多人宁愿花费十分钟去排队。

    曾经无数案例充分证明,这是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人流量的好办法。

    但想让生意维持在不错的水平,单靠这些并不够,食物本身的作用更重要。

    卤肉火烧远远称不上人间美味,却能成为大学食堂的调剂。

    学校下午出来的人更多,队伍从不到六点开始排起来,到七点多就没怎么缩短过。

    队伍越长,等待的时间越长,反而排队的人越多。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拿到卤肉烧饼,一口咬下去,觉得味道还行,对得起排队等待。

    当然,不合口味的事到哪里都免不了。

    但总体是好的。

    吕冬也仔细观察过,晚上过来买的人,不止有学生,还有年龄更大应该是教职工的人,工地上的也同样也有。

    到八点半多不再上人,烧饼剩下十来个。

    这生意起来了。

    后面的几天里,得益于排队带动,吕冬的卤肉烧饼生意较为稳定,按照乔卫国的观察,中午饭点忙碌阶段,排队的人始终维持在二十多个,晚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排队的人一度上过五十。

    甚至,有从这个路口经过的纯粹路人,看到排长队的情况,也好奇的加入到了其中。

    连续请人排队五天之后,吕冬暂时喊了停,想要看看效果如何。

    中午队伍不见减少,晚上依然爆满!

    很多人不止买一个。

    连续多天排队,很多学生都注意到过,吃腻食堂饭菜,想要换点别的口味时,第一选择就是吕冬这边。

    因为除了食堂小灶,没有更好的选择。

    终归,大学城竞争对手太少,这年头大学食堂饮食相对不是那么丰富。

    不再雇人排队的第一天,吕冬仍然卖出去400多个。

    这买日用品摊位时间段更集中,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半俩小时,下午五点半到晚上八点半仨小时。

    除去这些时间段,基本没人。

    吕冬一天卖卤肉火烧的收入,连续几天都有700多块钱。

    过去这段火爆期,肯定会下滑,但大环境助益,日销售额短期内也不会太低。

    曾经2010年之后,一天最好的时候,卤肉烧饼也就卖到过400多块钱收入。

    那时价格可比这高多了。

    卤肉烧饼生意也算上了正轨,日用品这边,基本稳定在六七百块钱。

    吕冬的日均流水又恢复到1000以上。

    开学季的暴利不可能天天有。

 第69章 大棕熊(求推荐票!求收藏)

    双休日已经普及到了大学,但吕冬没有享受的权力,周六校外人流量明显见涨,他也早早做好准备,早晨过来的时候,就从老李那里带来了烧饼。

    乔卫国那边过来买日用品的络绎不绝,吕冬这边买卤肉烧饼的也不像之前那么集中,从七点多到中午,陆陆续续都有人过来。

    尤其半上午,人流量比早晨还多。

    很多睡懒觉的学生,半上午起来餐厅已然关门,有些想出去转转的人,看到吕冬的摊点,顺便买个充饥。

    到十点多,吕冬带来的200个烧饼已经全部卖光了。

    幸好他跟老李说过,中午早点送烧饼过来,不到十一点钟,老李就过来送货了。

    老李最近心情特别好,骑自行车总是唱着小曲。

    单单吕冬这里,每天就能挣好几十块,比公家单位还强。

    老李刚走,宋娜骑着自行车从北边过来,停下车子跟乔卫国说了会话,等吕冬这边不忙了,才来到小吃车斗边。

    吕冬随口问道:“黑蛋,来一个?”

    宋娜摆手:“下午放假,我回家吃午饭。”

    吕冬看了她一眼,宋娜穿着身新的短袖作训服,英姿飒爽:“不科学,没变黑。”

    宋娜笑着说道:“我顶多就这样黑,等天气凉下来,养养就白回去了,我是不经晒。”

    正说话间,李文越从省大那边过来,停下车子上马路,问吕冬:“新生意咋样?我可是听班里不少人议论,说路口有个百年特色小吃,整天排队。”

    吕冬抬起右手:“这只手已经半残废了。”

    宋娜说道:“注意休息。”

    吕冬点点头:“过一段时间,手腕就适应了。”

    李文越看看头顶太阳,说道:“我先回家一趟,吃完饭来给你帮忙。”

    吕冬也不跟他客气,指着嘉陵车说道:“一会把你自行车换这里,你骑摩托车回去,去果园给我拿点卤肉和鸡蛋回来。”

    李文越把自行车搬上马路牙子:“行。”

    吕冬又对宋娜说道:“黑蛋,你啥时候回学校?”

    宋娜说道:“今晚就回来,军训教官里有汽车兵去南方支援物资的,晚上八点大操场有报告会,我想听听。”

    她记得,吕冬村里也差点被淹。

    吕冬说道:“那好,下午六点,咱西海隆酒店门口见。”

    他之前说好了这个周末请客,宋娜和李文越没少帮忙。

    宋娜连忙说道:“不用了,你也没少帮我。”

    吕冬坚持:“你们不去,我以后不敢找你们帮忙。”

    宋娜不是矫情的人,想了一会,说道:“行。”她家隔着远:“我先走了,还得赶回去吃午饭。”

    吕冬在跟李文越换车,挥挥手:“路上慢点。”

    宋娜甩长腿上车,直接往南走。

    李文越骑上小嘉陵,先往东再往北。

    可能周末休息的关系,中午更多学生出校门,吕冬这里又排起长队,旁边老赵父女的豆腐脑摊子也爆满。

    乔卫国那边围了不少人,好在李文越及时赶过来,帮着乔卫国看摊子。

    两个多小时,吕冬就没停下来过,右手剁肉剁的都麻木了。

    到下午两点多,人才少了。

    吕冬坐在车斗后面,拧开瓶纯净水,直接灌下去半瓶。

    “嗨,老板!”有个怪异的口音响起:“还有……这个……烧饼卖吗?”

    吕冬站起来,对面有个异常高大的身影。

    这人起码有一米九,金棕色长发从脑后垂到肩膀附近,面部有棱有角,高鼻深目,露出半截袖的胳膊上面,覆盖着浓密的棕色体毛。

    猛地看上去,就像是头西伯利亚大棕熊。

    这一老外。

    吕冬问道:“要啥?”

    大棕熊伸出一根指头,普通话说得还算溜:“要一个烧饼,加肉!”

    吕冬戴上口罩,洗了把手,从锅里夹肉出来,拿刀就是一阵剁。

    大棕熊看着百年传承的小条幅很好奇:“老板,我一个小时前过去时,看到好多人排队,因为百年传承?”

    吕冬实话实说:“因为好吃。”

    “噢!”大棕熊连连点头:“好吃!”

    吕冬做好,装在方便袋里递给大棕熊,大棕熊接下来,张开大嘴咬了一大口。

    原本,吕冬以为他会吃不惯。

    没想到,大棕熊咽下去后,竟然翘起大拇指:“好吃!好吃!能让人排队买的东西果然没错。”

    好话谁都愿意听,吕冬好奇:“你吃得惯?”

    就像国人很多都吃不惯没有本土改良的西餐,很多老外也吃不惯原汁原味的中式餐点。

    大棕熊说道:“我在太东生活六年,习惯这边的食物。”

    吕冬恍然大悟,这老外已经被改造了。

    大棕熊啃着卤肉烧饼,很快吃光,掏出钱包翻出一张五块钱递过来。

    吕冬找了找盒子:“自个找。”

    大棕熊自己找零,边找边说:“老板,你这办法好,能节约收钱找钱的时间。”

    这老外挺客气,吕冬也就多说句:“那么多人排队,能多做一个,就能多挣一份钱。”

    大棕熊指指吕冬身上的装备:“像你这样讲究的很少见,学校餐厅都没有。”

    吕冬好奇问道:“你哪个学校的?”

    “省大。”大棕熊指了指西边:“我叫伊万,就你们所说的那个大伊万的伊万,外语系助教。”

    听他做了自我介绍,吕冬礼貌回应:“我叫吕冬。”

    伊万收好找零的钱,问道:“你固定在这里?”

    吕冬点头:“最近都在这。”

    “好的。”伊万笑着说道:“你做的食物,合我胃口,我想吃了,再找你买。”

    吕冬当然不会将生意往外推:“欢迎下次光临。”

    伊万晃动高大的身躯,像头人立的棕熊一样走了。

    下午四点半,吕冬提前收摊,告诉乔卫国别忘了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