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7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他们耐着性子等了整整一天,一直到第二天,明军前军千户部把毡帐扎好、围起来牲畜圈、将牛羊骏马驱赶到河流这边。
  他们认为获取财富的机会来了。
  这个‘瓦剌’部落看上去比其他部落都要富贵的多,近万头牛羊、上千匹骏马,还有数不尽的吃食。
  饿得肚子咕噜噜的突骑施骑手眼睁睁看着不远处毡帐营地冒起炊烟,看着那些‘瓦剌人’拿着烙好的大饼切开了夹进去碎肉、野菜做的馅儿,吃的那是叫个香,再也忍不住激动的内心。
  呼啸的骑手高呼着‘阿拉什’从草坡上奔下,骑兵分作三股,一股直接冲向营地,余下两股则分自左右游曳,伺机而动。
  这是他们最好的机会,因为吃饭时营地内少数重骑都不穿甲胄,轻骑兵又只有皮袄子没有甲胄,朱钰麾下这支千户部战斗力在此时最为低下。
  众所周知,步兵的本能看见骑兵奔杀过来,要么不知所措要么跑向最近的战马,草原上的牧民未经训练,遭受突袭通常都是这种反应。
  就像过去哈萨克汗国的部队偷袭瓦剌部落一样。
  这次也不例外,大量牧民骑马步兵四散而逃,少数能擎弓准备还击,但营地里还有另外一支力量。
  在他们集结冲锋的路上,一支步兵反常地聚集一处,居然敢提起火枪向他们射击,而且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火枪上居然还带一把短剑,射击完就朝他们疾驰的战马斜斜地架了起来。
  此时此刻这支黄头乌孙骑兵还并不知道,他们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再一次将他们的族群推到改变历史的最前线!


第186章 乱
  文明是训练,是反自然。
  有时文明与否并非随年代更新迭代,事实上只要放弃训练,文明可以迅速恢复到野蛮,抓住训练,野蛮也能快速步入文明。
  训练,能让人得到一切超越人的能力。
  畏惧比自己大的生物是天性,畏惧骑兵冲锋也是步兵的天性。
  同样,无惧骑兵冲锋的天性就是反自然的,能够无视矛阵冲锋的战马也是反自然,这一切都能依靠训练获得。
  但区别在于晶河西岸的明军当中有少部分受过这样训练的步兵,而冲击他们的黄头乌孙骑兵则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
  面对一排紧急集合的万岁军步兵亮出雪亮铳刺,最勇健的战马为之却步,在骑手拴在手腕的马鞭催促下跨步行走,在接近铳刺时拐了个弯。
  这几乎只是一瞬间的变化,甚至马背上的骑手都没来得及收回马刀换来弓箭,但生死只需要一瞬间就够了,马上的骑手被后面集结来的鸟铳手放倒,更多万岁军步兵集结过来,便排出了轮射线阵。
  他们为整支部队争取到珍贵的时间,也激发起更多人奋勇抗敌的勇气。
  来自蒙古草原的骑手骑上战马、瓦剌步兵张弓搭箭、保护来自蒙古草原的金国重骑披挂战甲。
  任何刺客都应当明白一击不中当即远遁的道路,但这支黄头乌孙骑兵的首领不甘心就这样撤走。
  他敬佩这些不知道哪里来的勇士敢在奔驰的骏马前结成线阵,但他更想不明白这些人依靠单薄的线阵和火枪上小小的短剑怎么就能拦住他的骑兵?
  不甘心,他想再试试,可部下使唤不动了。
  交战当中一方突破常理后,对另一方造成的心理打击难以言喻。
  游牧部落是真正的乌合之众,说勇猛彪悍,他们比谁都勇猛,大汗说今天去抢劫,弄不好一百户能募出三百个兵来。
  可大汗要是说如今已经到了最难的时刻,需要大家拼命了——那他估计就是不是大汗了。
  就好比一伙小兄弟很讲义气整天聚在一起喝酒吃肉,哪天喝了大酒,大哥说我看这个不顺眼很久了,我们去揍他一顿。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去。
  可大哥要是说我看这个人不顺眼很久了,今天我就是要去弄死他。
  有一个算一个,谁去谁傻逼。
  他们没有约束、不是参军,不知道跟着首领骑马出发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所以胜则躁进,败则涂地。
  他们的首领想要让他们进兵,可部众不愿,哪怕他们也同样不能理解冲锋的马队没能冲破薄薄的人墙,但结果在他们眼里无比清晰。
  冲锋的马队死了很多人。
  即使首领一再催促,最终冲过去的只有寥寥数十骑,甚至还没明军步兵的线阵多。
  此时越来越多的明军步兵在轮射阵集结,周围还聚拢起弯弓搭箭的蒙古兵,骑手也纷纷上马,遭受突袭的惊慌失措业已平复,最艰难的时刻过去了。
  挥舞着马刀的黄头乌孙兵发起第二次凶猛冲锋根本连人都没摸到,就被排枪打得满地找牙,甚至明军步兵还在百户的口令下向被铳刺吓到的战马发动了十几步远的反冲锋。
  倒是游曳在营地两翼的黄头乌孙兵一边打开了畜栏牵引牛羊,一边向侧翼蒙古兵发动进攻。
  发动进攻收益不佳,骑射若非高速机动,但论投射能力哪儿比得上掩体后的步射,但开畜栏这个主意非常奏效。
  不知是哪个缺心眼子一箭射进猪栏里,惊了猪来,带起一队猪妖吱哇乱叫着向畜栏发动冲锋,比黄头乌孙的骑兵架势凶猛多了。
  刹时间,前军千户营地外围到处是白胖白胖的母猪四处乱拱,一时间大猪撞翻战马、战马踢死小猪,夹杂着大明步兵提着铳刺向近在咫尺的骑兵发动反冲锋、蒙古步兵合轻骑与黄头乌孙骑兵战做一团,你砍我来我砍你。
  发展到这个节骨眼上,那窜动着部队要再次进攻的首领也不敢做声了,他部下那些原本就没想往上冲锋的骑兵更不敢把自己往这留人的火坑里跳,纷纷策马退避三舍。
  事已至此,首领也不敢多待,向营地高呼了几声,也不管部下回来没回来,当即带兵撤了。
  那些陷在营里的骑兵倒是想走,可这会想走也走不得了,一边是被蒙古骑兵缠的死死,另一边则是被猪、牛、羊连顶带拱找不着北。
  更有甚者战马受惊掀下背去,活活叫牲畜踩踏致死。
  整个战场都乱套了,这会已经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事。
  除了直冲的中军的骑手有十余幸运儿跟着没参与战斗的大部队撤出,三百多人怎么说也得打一场再跑,最后围攻右翼的骑手有百余撤走,被蒙古骑手追出十几里地算是大败。
  左翼开了畜栏的黄头乌孙人最后就活下来四十七个人,还各个带伤,不是被马踩断了胳膊腿、就是叫牛顶穿了心肝肺,反正是没个落好的。
  严格来说这场战斗如果发生在戚继光改编部队之前,战报就得是千一百人对八百,杀敌四百二十、俘虏六十九,伤一人。
  不过如今改编后,哪怕人家不领军饷也是在籍军人,伤亡就成了阵亡十二、伤八十七。
  步兵受伤的就那一个,持着鸟铳发起反冲锋时被一匹无主战马后蹬腿蹬到胸口,幸亏穿着甲衣,不然少说要在床上躺个把月。
  在这个节骨眼上躺着,很有可能他将来的儿子就在伊犁都指挥使司落籍……谁知道几个月后戚继光已经率领部队到哪儿去了,到时候世上还有没有哈萨克汗国都要另说。
  这场仗让参战的明军步兵收获不小,铳刺冲锋这种战法对北洋旗军来说非常熟悉,过去也在东洋多处实战使用,但人们还从未以铳刺对惊慌的骑兵施行反冲锋,增添了难得的体验。
  但收获最大的还是那支已经改变历史的黄头乌孙骑兵队,他们成功通过集体的努力,把一个立国百余年,军事、政治影响力皆发展至顶峰的汗国推向覆灭的深渊。


第187章 原谅
  “朱钰的前军千户部被袭击了?”
  戚继光在晶河畔发生战斗后的第三天傍晚才收到来自北方的消息。
  他驻扎在伊犁河谷,照看百姓修伊犁都指挥使司的城关,一面兼顾南北两个方向的军情。
  主要是南边,佟登及甘肃三边的兵将在攻取吐蕃后依然与叶尔羌汗国于战争状态中,最近的消息是他们正筹谋攻打铁门关,以扼守叶尔羌汗国出关的道路。
  一举平定对他们来说很难,阿克苏、喀什噶尔等地为叶尔羌重镇,同吐蕃遥隔大漠,非但目下他们没有劳师远征的能力,今后很长时间依然缺少这种能力。
  兵少不管用、兵多辎重补给不上,要想彻底平定,依照他们所能动用的兵力,至少要筹备骆驼八千峰,可前两天佟登还写信与戚继光商议,在伊犁河谷想办法给他凑骆驼一千峰,现在他们手上只有两千出头的骆驼,走不到一半就都累死了。
  为今之计,只能就近攻取铁门关天险,陈兵屯防关口、吐蕃、哈密这天山南麓一线,方可使戚继光西征无忧。
  至于永绝后患,只有三个可能,前两个都是至少三年以后才能去想的,其一是等朝廷腾出手,把铁路从甘肃修到吐蕃,这种事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到时候物资从吐蕃开始畜力运送,能禁得起大军消耗。
  其二,至少以三年时间经营吐蕃哈密,广行屯田,可以试着发兵打一打,但到时候的生产能力大约也只能让部队行军至阿克苏一带控制水源,至少要等到第二年才有更多援军继续攻伐,若一切顺利,兴许七年能收得全功。
  至于最后一个,消耗时间最短,那便是佟登攻取铁门关后就地设防牵制叶尔羌,戚继光继续西征,从更远的地方寻找能够南下或东进的道路,山路也好、旷野戈壁也罢,袭击其腹地,旋即两面夹击。
  最后的方法难度较小,可谁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一条这样的路,何况也不知道戚继光继续西进在哈萨克汗国这会遇到什么挫折。
  这不,眼下还没出去,部队就已经和哈萨克汗国打起来了。
  斥候沿晶河东岸一路南下,经赛里木湖靠当地百姓引着进入天山北麓交错纵横的山路,这才把消息送到戚继光手上,戚继光看着战报满心都是难以置信。
  这消息太诡异了。
  戚继光最近一直忙着派人收集哈萨克汗国的消息,也派遣斥候、降兵向西进入对方的土地,了解他们的社会构造、军事组织、国土势力这些信息,不过派出去的专业人才还没回来。
  从百姓那所收集到信息也是云里雾里。
  但能确定的事有一个,这个新兴不过百年以白帐汗国继承者自居的汗国十分强大。
  一百年前,他们从蒙兀儿斯坦,意思是蒙古人的地盘兴起,是个人口不过二十万的部落。
  而其第二代君主打下了诺盖汗国,定都萨莱楚克,使汗国一跃成为挟众百万的大部落,此时又挟大胜塔什干巴拜汗的威风,一时间威风凛凛。
  其疆域最西端直抵黑海,最东端既为晶河,横跨中间广袤土地。
  其国内统治者为大汗,大汗之下分大、中、小三个玉兹,相当于省,由小汗统帅。
  省以下为乌鲁兹,类似于府县行政区,长官称作毕官,毕官皆是平民中有才能的人管理。
  府县之下为多个部落,各部落首领为速檀,皆为王室成员、黄金家族,每个速檀麾下都有掌管军务的伯克贵族。
  部落之下有十五个左右的阿依玛克,相当于镇子,由地方推举出的头人首领官吏,同时各个镇子都有类似骑士的小封建主,称为巴特尔,是战争的中坚力量,勇猛的巴特尔会在战斗中单挑击败敌人武将。
  再往下是村,不过村是帐为单位,一帐就是一户,由长老管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