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7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受了大明皇帝可汗的汉人官职,如今一个个都叫主簿、吏目。
  百姓们……根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
  恰恰相反,汉人军官出手大方,百姓们都削尖了脑袋打听明军要去向何方,一直到有人被当作间谍抓了逼供,才知道他们是想打听明军的方向,以投身军伍或为明军充当向导。
  尤其劝说明军继续西进,一路打到西边夷播海收拾欺负他们的哈萨克汗国,他们都认路,都能当向导,还和当地商贾百姓熟悉,还能当内应。
  并且劝说天军抽空南下,也拯救一下在阿克苏的同胞。
  早上好!第2章 晚上发。


第184章 征西
  亦力八里望风而降的消息跟着马蹄如同长了脚,很快顺着天山脚穿过伊犁河谷,传到世界的另一边。
  搜集到这一消息的人是哈萨克汗国新继位的大汗,塔武凯勒汗。
  他们正陷入与塔什干大汗的战争中,塔什干是个小汗国,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石头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镇。
  塔武凯勒汗的父亲在追击塔什干巴拜汗的路上战死,随后塔武凯勒继位,继续追击,杀巴拜汗献于布哈拉汗国阿卜杜拉汗,回军的路上,听到来自伊犁返回的商队传颂着来自东方的消息。
  他们说大统历万历九年,奉大明皇帝可汗之命,来自遥远东方辽河河套的内喀尔喀都督同知,孛儿只斤·叶赫洪巴图鲁·炒花汗受北洋征西大将军戚氏辖制,合五大营号蒙古轻军,拔师西征。
  他们翻越阿尔泰山,掠天山北麓,所攻无不破,终于万历十一年春夏之季抵伊犁河谷,休兵整军,饮马河谷,他们的旌旗能把天空遮蔽,他们的骏马能把草原淹没,他们要征服西边一切,叶尔羌汗国已经投降,下一个挡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哈萨克汗国。
  这样的蜚语流言本不至于让塔武凯勒汗惊慌,他只是在率军回还的路上顺手让七河流域驻牧的部落向东探查那边蒙古人的动向。
  一探查,确实把他吓了一跳,那边很多部落都不受他控制了。
  在哈萨克汗国的东面,战争始终没有停止,自从明世宗嘉靖四年,为控制向西贸易的商路与七河流域优良牧地,瓦剌诸部向西侵占,掀开其与哈萨克汗国交战的第一页。
  瓦剌虽人多势众,但他们是相对松散的部落联盟,诸部之内也不少攻伐,他们与哈萨克汗国的战争往往是一个或几个部落对决整个哈萨克汗国,在战争中败多胜少,使七河流域夹缝中的部落脱离瓦剌加入哈萨克汗国。
  哈萨克汗国欣然接受他们的投降,并用他们来阻挡瓦剌联盟的入侵。
  现在大汗派去那些部落的使者都没能回来,恐怕东边大明西征的消息是真的。
  瓦剌有瓦剌的大汗,此前他们的大汗一直没参与与哈萨克汗国的战争,一直忙于在东边应付崛起的金国俺答,直到前些日子才腾出手来管西边。
  不再为金国担心并不是因为俺答死了,而是哈尼洪果尔汗发现了更加简单的取胜方式——加入就完事了。
  不服俺答归不服俺答,大明天子还是可以服一下的。
  和硕部能在瓦剌当盟主的原因就是他们大汗一直是黄金家族的血脉,这个血脉越往西越稀薄,所以东部蒙古西征优越感特别强。
  就别说西边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汗国,就连瓦剌联盟的其他部落,都全是附属于同化蒙古的。
  什么叫血脉压制?
  戚继光手下的蒙古军队首领,重军的车臣洪台吉、轻军的董长昂、炒花,人均孛儿只斤氏。
  麾下的兵马太多,指挥系统变得紊乱,此时终于找到可供休息的地方,戚继光急需重新整编部队。
  他先是将浙军老师与万岁军合并,从中选出立下功勋的三千五百余人编成四十个千户所,广布于轮台、吐蕃、伊犁,划分耕地牧地,广纳流民诸部,加以屯田。
  同时向朝廷报备新设伊犁都指挥使司,请兵部吏部派遣县官、军官。
  余下兵力与蒙古轻军、重军合编一体,正式将他们吞入明军体系之内。
  至此不再有蒙古轻军重军,只有大明征西军。
  都指挥使由戚继光兼领,都指挥同知董长昂、炒花、俺答从孙龙虎将军库图克图车臣洪台吉,指挥使指挥同知各十六员,下辖千户七十二部,皆以汉将任千户、部长任副千户,将过去轻军诸部完全打散。
  各千户部有步骑五百、重骑三百、炮兵一百、飞艇一百组成,其中重骑百户麾下只有重骑三十三人,余下为辅兵;炮兵有炮两门,飞艇有艇一艘、辎重车五十架。
  戚继光的四路大军,如今只剩下塞北铁路总督梁梦龙的六部卫军保持原有编制,但他们已经不算是戚继光的部队了,梁梦龙如今把铁路一路铺设到阴山西面,已算进境神速,肯定是赶不上他了。
  此外他顺手将先前一路西征所携牛羊马骆驼重新分配,各由千户率领游牧,不论步骑皆有马匹,各部同样像北洋军那样设立宣讲,不过首要任务是教授军兵识字,有教官职能,授以勘探、测绘、骑兵战法、纪律训练等技能。
  这也是戚继光真正想做的事,这些东西跟原本的蒙古军队格格不入,他们不领军饷,所获全靠作战掠夺的战利赏赐,打仗时愿意听命,不打仗时便各自畜牧四处游荡,不像中原王朝的部队屯在大营,有机会学习更多。
  双方在融合中向最适合他们的战功赏赐、官职授予方式摸索前进。
  不过在摸索出真正适合他们的方法之前,各千户部还是要带着部队四处游牧,一面畜养牲畜,一面测绘周遭路线地图。
  与先前最大的区别便是个千户部之间有了更多联系,所有部队像一张大网,覆盖整个伊犁河谷。
  短时间里戚继光不想继续向西征伐,他的士兵都非常疲惫,而且罐头食品几乎耗尽,火药存量也严重不足,必须等待部队在这里把新罐头食品做出来,也要等待后方将新的火药送来,还有大后方的火器、甲片、兵器备用零件的补给。
  这里的后方指的是吐蕃的佟登。
  他们在达云击败马黑麻的七角井找到了硝矿,还有过去吐蕃叶尔羌造火药的几处硝矿与硫磺产地,眼下他这边正在造炭,只等着东西送来就能补充火药。
  但在未明确土地所有的边境游牧是很危险的事,一不小心就会爆发争端,尤其在双方都持有武力的情况下。
  树欲静而风不止,戚继光有心在这休养生息,奈何前线的部下回报,在他们的西边,一场新的战争已经打响,他们的新对手是哈萨克汗国。


第185章 大事
  针对征西军第四指挥使标下前军千户部的袭击发生在艾比湖畔晶河西岸的傍晚。
  艾比湖是一座巨大的盐湖,盐湖产盐产芒硝,还有周围大片绿洲可供畜牧农耕。
  这里曾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土地,后来瓦剌人遭受东蒙古崛起的挤压向西迁徙,这儿便成为瓦剌与哈萨克汗国矛盾爆发的起点。
  瓦剌很穷,部落组织也很松散,但人们尊敬盟主。
  他们的盟主和硕部哈尼诺汗在战斗中被飞艇吓破了胆。
  由于降军的出身,地位不比奉命出征的金国车臣汗、半推半就主动加入的董长昂。
  投降的资历上又不如投降早的炒花、花大,甚至就连血统都比不过他们,打东边儿来的部落首领哪个还不是个孛儿只斤了?
  因此在军事整编的工作中没有优势,如今只是征西军一任指挥使而已,屈居车臣汗麾下,所拥有最大优势不过是有瓦剌盟主的身份,声望很高。
  戚继光许诺收拢部队后向皇帝为他表功都指挥同知,拟为和硕部增添四个指挥使的编制,让他分外卖力。
  一声令下,明军十四个千户便齐齐开进瓦剌先前在晶河东岸所有牧地,直接与哈萨克汗国隔河相望。
  牧地嘛,谁也不嫌多,明军将官少有胆子小的,第四指挥使朱珏就是这样的人。
  早年,戚家军有狱霸三人组,王如龙是大哥,二哥金科已不在人世,老三就是朱珏。
  花街大战,有一倭寇首领左挟大枪又持长刀单挡诸队攻势,众人畏惧不敢上前,戚继光当时身上银铠值金二百,先指铠甲再指那倭寇,说谁杀了那倭寇,赏这件银甲,还有此战首功。
  当时的鸟铳手朱钰应声而出,一铳打断长矛,再一铳打断长刀,随后取了倭寇首领的首级,紧跟着又再杀七人,被称作戚家军的勇士朱钰。
  原本他是要跟着戚继光到蓟镇当指挥佥事的,结果被人弹劾,结果涉及权力斗争,严查之下被人抓出把柄,最终罢官了事。
  此次西征再度启用,毕竟有先前的事在,不立大功戚继光也不敢赏赐高职,如今还只是个指挥使。
  瓦剌与哈萨克汗国打了两三代人,这是世仇,对身负世仇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亦不知道事情的对错,只知道仇恨。
  如今的明军各千户部都有瓦剌部众,晶河两岸驻牧的百姓向明军声泪俱下的控诉战争中你来我往的悲剧,兴亡苦的都是百姓,只有和平才能让人快乐。
  但很多时候和平的开始往往来自于战争的胜利。
  带领他们脱离苦海是人心所向,但朱钰也很清楚戚继光暂时不想继续向西进攻,毕竟哈萨克汗国很强势,在他们了解的情报中,整个汗国分三帐,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各首领称汗,有控弦带甲三十万。
  他派兵这个举动只是想要保护百姓,在晶河西岸设立一片缓冲地带,却没想到命前军千户率部越过晶河的第二天都遭到了袭击。
  袭击他们的是哈萨克汗国大玉兹突骑施部落的一支部队,他们奉命为大汗塔武凯勒监视东方的瓦剌人动向,而朱钰这支前军千户部看上去——实在太像瓦剌人了。
  大量轻骑兵,少数重骑兵,虽然多了两门炮,但他们行军像蒙古人、渡河像蒙古人、扎帐也像蒙古人,那他们就是蒙古人。
  对哈萨克汗国来说,看见瓦剌人在晶河东边,渡河太危险了所以不打,但一旦对方越过晶河,那立即就要做出回应。
  结果这回应就让明军装上了。
  突骑施是个古老民族,乌孙人的后裔,被称作黄头乌孙,早年在隋唐之际也阔过,成立有自己的汗国。
  但后来就渐渐没了存在感,上一次影响历史发展还是在宋朝初年,一群突骑施人劫掠葛逻禄人营地,抓了个叫塞布克特勤的葛逻禄人。
  在塔什干的奴隶市场把塞布克特勤贩卖给了萨曼王朝做古拉姆奴隶兵,结果这个古拉姆奴隶成了伽色尼王朝的开国苏丹。
  不过这一次,对黄头乌孙的兄弟们来说——干大事儿的机会来了!
  八百个头戴绒毛帽与铁盔身穿锁子甲的汉子们散为小股部队游曳在晶河流域已经很久了,从朱钰前军千户部渡过河流开始,也被他们盯梢很久了。
  他们每个人的盔帽上都插着一根或两根羽饰,原本想在明军渡河时就发动袭击,但那时候明军的牲畜都还在东岸。
  衡量双方实力,最终他们认为短暂聚起小股部队不能赶在对岸的敌人支援前击溃这支部队,到时候牲畜抢不过来,倒会平白死人,毫无意义。
  因此他们耐着性子等了整整一天,一直到第二天,明军前军千户部把毡帐扎好、围起来牲畜圈、将牛羊骏马驱赶到河流这边。
  他们认为获取财富的机会来了。
  这个‘瓦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