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词鉴赏辞典-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阕把现实的情景、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即将来临的情境都次第井然地展示了出来,既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也增加了描写层次的厚度和密度。(张厚余)
祝英台近
  李彭老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这是一首缠绵悱恻的忆情词。时值仲春,杏花初开,梅花已谢,隔帘燕影如穿梭般来去翩飞,轻云遮着阳光给小小的庭院投下淡淡的阴影;到傍晚,明月又在花园里洒下一片银色的清辉……
  词人一定是离开这个地方多年,如今旧地重游,往日的情景,心中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那明月下的秋千架上,曾荡过一个衣袂飘摇的倩影,他为她沉吟,为她陶醉,远远地他还听到她银铃般的歌声,仿佛是圆润的明珠一串……
  词人在上阕中运用了眼前景色与忆中情景叠合的手法,状写出一种耽于怀旧的心境。季节没有变,环境没有变,只是使这一切都光辉起来的秋千架上的她消失了,这时同景同更衬托出物是人非的怅惘的悲哀。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者对他怀念的对象只作了一点朦胧的点染:“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歌珠一串”,通过这些意象,读者可以想象出一个风姿绰约的女性的美,给接受主体留下了广阔的再创造的余地和空白。
  下阕词人笔锋一转,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他看到了她那“题情”的“描金小字”,又重睹了她那当时手执的“生绡合欢扇”。人去楼空,人离物在,这勾起昔日记忆的种种,词人哪忍再睹重见。这里记忆与现实融成了一体,较之上阕现实与记忆的重合、叠加更有一种令人心荡神驰的艺术魅力。
  “老了刘郎”,这是词人于揪心的怀旧中迸发的感叹!“刘郎”用的是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中刘晨与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喜结良缘的典故。后因称情人为“刘郎”。这里是词人自况,他慨叹自己这多年来在天长地远的外地飘泊,只以玉箫为伴,待如今归来,意中人已杳如黄鹤,只留下一点雪泥鸿爪的踪迹使人低回梦绕、惆怅无限……
  “几番莺外斜阳”等四句是词人寻梦破灭后心情的展露:他凭栏久久地瞩望着柳莺外西斜的夕阳,愁绪如暮霭似地在心灵的原野上四处弥漫。他恨眼前的杨柳,因为杨柳遮不断这广漠的愁绪。其实词人不应怨恨杨柳,因为那愁绪就在自己的心里,任何物都无法遮挡,任何人都无法阻拦……(张厚余)
浣溪沙
  李彭老   
  玉雪庭心夜色空,移花小槛斗春红。轻衫短帽醉歌重。 彩扇旧题烟雨外,玉箫新谱燕莺中。阑干到处是春风。
  这首词描写作者春夜赏花行乐的情景,和惬意自得的心情。
  古代文人大都有一种欣赏大自然的闲情逸致,尤其是对于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春天,就更加留连眷恋。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篇著名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写的就是白昼赏春不足,夜晚还要秉烛携酒憩游。李彭老深得先辈诗人的真传,他也是在一个月色如水的春夜,携酒前来庭院中赏花饮宴。他先是在院心一丛开得如雪的玉兰花前酌饮,空明的夜色衬着如雪的白花是极美极雅的,但看久了,也觉得单调;于是他便移步离开院心,来到一处争红斗艳、色彩明妍的花丛中,再斟再饮,甚觉赏心悦目。这时作者的形象出现了:他穿着轻衫,戴着短帽,由于酒至半酣,心灵也解脱了平日的束缚和羁绊,便尽情地、随心所欲地放歌起来。这是一种难得的放松和解脱呵,他的激情可以在歌声中倾泻,他的块垒可以在啸吟中散释。这一刻可以说是词人的良辰美景。
  下阕是词人在夜间赏花时一种惬意心情的表述:词人手中的那柄彩扇上的绘画和题辞是昔日所作。“烟雨外”三字表明词人一向盘桓于山水烟雨之中,画和诗乃挥洒于雨停烟散之时。这表明词人不但诗画皆精,而且有一种不为世俗红尘的功名利禄所羁绊的超然物外的品格。“玉箫新语燕莺中”,说明词人今朝所吹的玉箫,乃是最近谱写的新曲。“燕莺中”三字表明新谱乃是今春之作。词人真是多才多艺,他不仅擅长绘画、书法,还通晓音律,能自制新曲。
  “阑干到处是春风”是一句充满乐观自信情绪的对生活的赞歌,一反文人伤春吊月的积习,词人歌颂春天的美好,生活的可爱,这在古典诗词中是比较少见的。(张厚余)
四字令
  李彭老   
  兰汤晚凉,鸾钗半妆,红巾腻雪初香,擘莲房赌双。 罗纨素珰,冰壶露床,月移花影西厢,数流萤过墙。
  曾在淳祐年间做过沿江制置属官的李彭老,实际上是一个很风流的人物,你看他这首《四字令》,描写一位出浴后的美人是多么绘形绘色,令人神驰心荡。
  一池兰汤,清濯芬芳。美人浴罢曳着半遮半掩的浴裳来到窗前闲乘晚凉。她乌云般的秀发上斜插着凤鸾金钗;半妆半裸着,鲜亮的红巾遮着腻乳。雪白的肌肤散发着新浴的芳香。她一边乘凉,一边掰着莲蓬戏耍,那是和丫鬟玩“赌双”的游戏哩,谁掰的是双数的莲房,谁就赢了对方:这该是她一个隐秘的期盼吧?她拥有如此丰满的青春,怎能不盼望成对成双?
  在上阕描写了美人出浴的艳丽与她娇憨、活泼的个性之后,下阕则从另一个角度描写她的素雅与贞静。这表面看来似乎是矛盾、相悖的,其实正是矛盾的统一,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素雅与艳丽并存,活泼与贞静同在,才更显出这位美人的可爱,而且也使性格的刻划显有了层次和深度,因而也就显得其个性更加突出、更加真实。
  夜深了,玩倦了,这位美人要睡了:她披上一件飘洒的绢衣,耳边挂上两颗素洁的玉珰。“纨”,是一种精致洁白的细绢,其质薄而软,可更显出女性婀娜的风姿和窈窕的体态,班婕妤《怨歌行》有句云:“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可见其质地的精美和色泽的洁白;“珰”,是古时女子的耳饰,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有“耳著明月珰”之句,看来我们的这位女主人公耳边佩戴的大约也是这种素雅而又名贵的玉饰。她夜妆完毕,就在露天的床榻上歇宿,因为那是一个夏夜,“冰肌玉骨”的她“自清凉无汗”,在微微的晚风中她更感到舒适、凉爽。“冰壶”乃“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缩写。说明这位期望成双的女主人公又能贞静自持,她的内心生活是丰富的,精神境界是高雅的,仅凭这些就能抵敌住性欲的骚动和困扰……
  美人安详地入睡了。此时,月移花影动,淡蓝的花影渐渐爬上了西厢的墙脚,数点流萤明明灭灭,幽幽地悄悄地飞过了女墙,夜多静呵,美人睡得多甜多香。她一定有个好梦吧,你看她腮边的那个笑靥旋得多深、多圆、多长……
  此词的佳绝处在于写得含蓄、精粹而又明朗、具体,它意象集中、意蕴浓缩、意境幽深,可以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调动接受者各种人生体验加以补充、再创造,读者从字面背后所领会到的比其字面上的还多,这,便是优秀艺术作品的最主要的表征。(张厚余)
浪淘沙
  李莱老   
  宝押绣帘斜,莺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 芳草满天涯。流水韶华,晚风杨柳绿交加。闲倚阑千元籍在,数尽归鸦。
  这是一首咏妓词。南宋咸淳年间(1270年顷)做过严州知州的李莱老,也曾是一位风流倜傥的名士。南国多佳丽,在寓居“暖风吹得游人醉”的京杭之地,词人难奈客居的寂寞,也不免有寻花问柳的韵事。
  那该是一个春意绵绵的傍晚,词人来到一处歌楼妓馆,但见宝押高吊,绣帘斜挂,一群莺歌燕舞般的女孩子正在门前笑盈盈地招徕顾客(按:“押”,通“压”,指帘轴,用以镇帘。“宝押”言其质地贵重。徐陵《玉台新咏序》:“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押”)。此时馆中传出阵阵迷人的乐曲声,那是银筝与琵琶两种乐器合奏的曲子,乐曲如此圆润流畅如明珠滚滑,可见弹奏技法的娴熟和气质的雅丽,于是词人借问弹奏为谁,特地去一睹芳颜。果不其然,那两位银筝与琵琶的弹奏者确实美艳:她们穿着新柳般鹅黄淡绿的衣裙,袖子裁得窄窄的,露出一双雪白的素手和纤细的玉指,而头上都戴着新摘的灼灼桃花,那花儿映着玫瑰色的双颊,更显得俏丽、美艳,可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呀!
  词人在上阕描写了这双歌妓的美丽风姿之后,下阕中便抒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我们的词人决不是那种沉溺于皮肉之滥淫的急色之辈,他不仅喜爱她们外貌的美,更欣赏她们的技艺之高和气质之雅,因而便发出“芳草满天涯”的感喟:这些女孩子虽然为命运的驱使,流落烟花青楼,但他们并不是残花败柳,而是青青的芳草,她们都还天真、纯洁,都才韶华初吐,青春满溢如一川碧绿的春水。这晚风中摇曳的绿茵茵的杨柳不正是她们美丽的风姿的象征吗?可惜她们得不到温煦的春光的抚慰,只在暮色苍茫、凄凉冷落的晚风中抖动着她们的心旌──那一片片碧油的叶子……
  末二句更显示出词人对她们命运的同情和怜惜:银筝弹罢,琵琶停歇,她们没有欢言笑语,只是寂寞地倚着楼头的栏杆,向着远方眺望、凝眸。她们是瞩望自己的家乡吗?可怜她们自幼就卖到青楼,她们都不知道自己原籍在何方,家园在哪里,亲人在底处。她们无聊地数着天外的归鸦,心中不禁暗暗地滴泪:鸦雀天晚了还有个归巢,可我们哪里有自己的归宿呢?
  这首词中词人的感情是发展的:由对歌妓的欢爱、欣赏到对她们命运的同情、怜惜。这无疑是一种精神净化和升华的过程,真实地展示了一位浪漫却具有良知和人性的文人的感情轨迹和曲折心路。既不虚伪、矫饰,又不庸俗,轻薄。堪为同类作品中的特出者。故而值得称道入选,以飨读者。(张厚余)
念奴娇
  陈郁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这是一首咏雪词。明是咏雪,实际暗喻奸相贾似道。
  上片,描写贾似道的为人。
  开头:“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大雪漫天,纷纷扬扬,比喻贾似道权势熏天,擅作威福。他“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又“鼓动”雪神(滕六),又“招邀”风神(巽二),“一任张威势”,善于虚张声势。从而,使人“识他不破”,误把败类当作“祥瑞”。短短几句话,把一个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欺天霸势,又伪装人民的“救星”的形象,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下片,抒情。以下雪贻误军机和东郭先生不屑迎合,暗示贾似道的专权误国,为正直的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