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强军火之王-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而言之,d&f公司一直在赚钱,而且是在赚大钱,今后还能赚更多的钱。

    对此,高俊已经明确提出,得尽量把jf…20的出口权拿到手,至少得跟巴基斯坦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简单的说,就是由d&f公司推销这种战斗机。

    用高俊的话来说,这是d&f公司进军军事航空领域的一个机会,而且今后未必能够获得这么好的机会。

    其实,在此之前,d&f公司已经进入了军事航空领域。

    什么?

    推销无人机。

    只是,收到沙特等国的限制,d&f公司在该领域的作为不是很大,而且也谈不上多么厚实的积累。

    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扩大业务范围。

    其实,这也是高俊支持云龙的决定,去阿姆利则收拾烂摊子的关键所在。

    为啥?

    “安固”公司是唯一合适的选择,因此可以拿此事跟巴基斯坦当局协商,让巴基斯坦当局在合作上做出让步。

    至于亏本,其实也不一定,关键得看怎么搞。

    为此,高俊首先提出,把阿姆利则打造成自由贸易区,通过贸易税收来维持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怎么搞,高俊却没有提出来。

    毕竟,此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眼前需要操心的,还是如何安置成千上万的人员,而去阿姆利则充当治安警察,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不管怎么说,总得给招募的人员找事情做吧。

    想到这些事,王栋总是有一种很无奈的感觉。

    为啥?

    虽然d&f公司已经非常庞大,“安固”公司也已发展起来,但是跟国家相比,任何私人力量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即便在这场战争中也是如此。

    就像王栋之前所预测的那样,在走上了跟华夏合作,为华夏代言的道路之后,他就再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进了。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王栋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

    只是,到目前为止,还算不上是坏事。

    那么,在下一场战争中呢?


第647章 困境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d&f公司集团总部大厦。

    大厦就建在港口西面,能够俯瞰整个商港。

    半年前的竣工典礼搞得非常隆重,不但巴基斯坦总理亲自到场庆贺,沙特等国还派来了特使。

    为了表示对d&f公司的尊重,更是为了彰显与王栋的关系,穆罕默德派一个亲弟弟送来了一个直径5米,重达100吨,用纯金打造,镶嵌了数千颗钻石与宝石的地球仪,现在就摆在大厦一楼的大厅里面。

    不怕被偷了?

    敢到这里来偷东西的贼还没有降生呢。

    能走到这一步,王栋觉得像在做梦。

    三年前,在第四次印巴战争结束的时候,王栋的处境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d&f公司的前景一片光明,业绩好得不得了。

    另外一方面,“安固”公司的处境却极为艰难,特别是人手短缺,导致很多业务都无法正常开展。

    能怪谁?

    还不是云龙高估了“安固”公司的实力。

    在此后的一次大会上,云龙承认了这个问题。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步子迈大了,扯到了蛋。

    其实,王栋知道,真要追究责任的话,也怪不了云龙,毕竟受局势的限制,没有更好的选择。

    云龙在高层会议上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只是不想让王栋尴尬。

    为啥?

    “安固”公司确实遇到了大麻烦。

    最大的麻烦,就是人手远远不够。

    在第四次印巴战争爆发前,“安固”公司的正式员工才1万人出头,此外在伊拉克还有大概5万名临时员工。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不管是正式员工,还是临时员工,其实都是“安固”公司的雇员,基本待遇一样,区别在特权上。

    简单的说,正式员工持有“安固”公司的股份,也就拥有一些特权,比如能够获得由公司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而且每年能获得分红,前提是公司在盈利,同样因为获得了特权得承担更多的责任。

    此外,正式员工一般都是终生制。

    临时员工相当于合同工,按月份领取薪水,拿不到分红,而且随时有可能丢掉手上的饭碗。

    只是,临时员工只要表现优秀就有机会成为正式员工。

    6万人,还不够?

    别忘了,在伊拉克内战结束之后,“安固”公司负责为伊拉克国防军提供培训,而且担负起了巴格达的重建工作。

    在第一次全国选举中,纳尼杰尔取代了拉扎克,当选为逊尼派领导人。

    其实,拉扎克就没有参选,还推荐纳尼杰尔为竞选人。

    此后,伊拉克的逊尼派与什叶派达成和解协议,把矛头对准了北面的库尔德人,并且出兵收复了被库尔德人控制的基尔库克与摩苏尔,其间还多次跟库尔德人爆发冲突,差点再次引发内战。

    再后来,就是巴格达的重建工作。

    按照和解协议,巴格达分成了东西两个城区,西部城区由逊尼派控制,而东部城区由什叶派控制。

    其实,伊拉克的统一已经名存实亡。

    经过内战的洗礼,伊拉克的什叶派与逊尼派都获得了高度的自治权,只是在外交上依然保持统一口径。

    为此,巴格达的重建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为啥?

    在沙特等国看来,重建巴格达就是一件面子工程,是向世界证明,逊尼派更适合来管理这个国家。

    重建,最需要的是什么?

    没错,就是资金。

    当时,沙特等阿盟国家联合组建了“阿拉伯复兴银行”,只是沙特就投入了1500亿美元的资金,专门为伊拉克重建提供贷款。

    此外,沙特的王室主权基金还在为参与重建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然后呢?

    就是安全与稳定。

    对于维持一座拥有600多万人口的城市来说,6万人绝对不算多,更何况这座城市几乎就是一片废墟。

    对于穆罕默德搞的面子工程,王栋必须全力支持。

    此外,在伊拉克内战结束之后不久,穆罕默德王储就成为了国王。

    不是说萨勒曼国王驾崩了,而是把王位禅让给了穆罕默德,让这个年轻的王子提前几年掌握了大权。

    可以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得在巴格达做出点名堂来。

    要不然,王栋也不可能在当地雇用5万名临时员工。

    这些人,大部分负责安全工作,除了维持治安,还负责为参与重建工作的外国企业与人员提供安全服务。

    不管怎么说,巴格达并不是一座安全的城市,特别是在内战才结束之后的那段时期。

    等到第四次印巴战争爆发,人手短缺的问题变得格外突出。

    为了支援巴基斯坦,王栋从伊拉克抽调了4000名精锐人员,并且在伊拉克雇用了更多的临时员工。

    只是,这也只能解燃眉之急。

    为啥?

    在巴基斯坦,4000人根本不算多。

    虽然巴基斯坦军队的表现超乎寻常,没有给王栋他们太多的机会,但是随着印巴双方进行停战谈判,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这里面,包括云龙揽下的烂摊子。

    去阿姆利则维和!?

    如果这事不是云龙揽下来的,王栋肯定会撕掉合同,因为以“安固”公司的规模,根本完成不了。

    巴格达才600万人,而阿姆利则有1000多万人。

    根据后来做的统计,在第四次印巴战争结束的时候,阿姆利则的人口达到了惊人的1500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

    此外,每天都有大量外地人涌入阿姆利则,特别印度西部地区的***。

    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阿姆利则的人口都会在几年之后超过2000万,甚至有可能达到2500万。

    真要如此,阿姆利则恐怕会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

    与之相比,则是糟糕的基础设施,以及胡乱的局面。

    按照在巴格达的标准,“安固”公司至少需要在阿姆利则部署15万人,才能有效的维持城市秩序。

    有那么多人吗?

    就算有,能够养得起这么多的员工吗?

    要知道,哪怕是临时员工,年薪都在5万美元以上,相当于每年需要支出上百亿美元的薪酬。

    去哪里赚这么多的钱?


第648章 钱的问题



    其实,招人反而不是什么问题。

    为啥?

    在战争期间,巴基斯坦进行了有限动员,招募了大量退役军人,而且组建了数十个旅的作战部队。

    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巴基斯坦的三军总兵力已经超过200万。

    其中,陆军就有大约170万!

    显然,在和平时期,巴基斯坦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兵力。

    即便与印度的矛盾并没有化解,需要保持一支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巴基斯坦的陆军总兵力也要缩减到50万以内。

    也就是说,需要裁撤120万。

    此外,空军也要裁撤大约10万名官兵,只有海军不存在裁军的问题,即海军没有在战争期间扩充兵力。

    这么多人,怎么安置?

    当然,其中的一些肯定要转为预备役或者是内务治安部队。

    只是,肯定得有一批官兵得另寻出路。

    正是如此,只要王栋愿意,在巴基斯坦招募15万,甚至25万名临时员工,并不是什么难事。

    其实,巴基斯坦当局找过“安固”公司,希望“安固”公司在巴基斯坦扩招。

    毕竟,数十万军人同时专业,肯定会造成大量社会问题,而且巴基斯坦国内也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

    要知道,在巴基斯坦,最不缺的就是人口。

    根据战前做的统计,巴基斯坦的人口已经超过5亿,而且人口结构极为年轻,即便除掉妇女,劳动力人口多有接近2亿。

    关键是,如何养活这么多的人。

    &f公司确实在盈利,也赚了不少钱,但是&f公司与“安固”公司是分开经营,有各自的业务。

    更重要的是,在第四次印巴战争结束之后,&f公司的业务肯定会受到冲击。

    短期内,养活10多万人不是问题。

    可是从长远来看,“安固”公司必须找到盈利点,不然迟早会出问题。

    怎么盈利?

    最初半年,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糟糕。

    因为早就把&f公司交给了瑟琳娜与高俊,还有赵禹与云凤在那边打理,所以王栋主要负责“安固”公司这边的经营工作,没有特别的事情,他一般不会去沙特过问&f公司的经营情况。

    当然,这里面也有穆罕默德国王的因素。

    为啥?

    穆罕默德的那个亲妹妹仍然待字闺中,已经拒绝了几个阿联酋与阿曼的王子,似乎铁了心要嫁给王栋。

    以前,穆罕默德还只是王储。

    现在,他成了国王。

    如果他下一道命令,王栋该怎么办?

    要知道,王栋早就是沙特的荣誉公民了,而且拿到了王室的“外卡”,是少数几个能够自由进出王宫的非王室成员之一。

    更重要的是,&f公司的主要经营活动都跟沙特有关。

    就算王栋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