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用白色麻布做“黑板”,然后用烟灰做墨水,在白色麻布上面写字。

  “白纸黑字”的来历,最早源于孔子教学!

  由于一天只教几个字,孔子一般都是晚上把字写在“黑板”上,第二天挂出来的。到了晚上,再把黑字洗去,重新写上新的字,如此反复。

  从第三天起,方基石就回去了,没有再来。他的两个妾室为了照顾儿子,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早上早早地送儿子来上学,晚上放学才带儿子回家。

  要问中国谁是最早的“陪读”父母,应该数方基石夫妇了。

  其实!方基石夫妇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给孔子办私学打广告。

  别人要是问起来了,就说儿子去孔子那里上学了。

  “去孔子那里上学?孔子?谁是孔子?”

  “你们还不知道么?孔子现在可出名了!他在宋国时就被人尊称为‘子’了……”

  “你说的孔子是谁啊?”不知道的人继续追问道。

  方基石或者是护卫们就介绍给对方听。

  “哦!你说的是孔丘啊!就是那个吹喇叭的?别人家里死了人,他去给别人吹喇叭……”

  “孔丘啊?我还以为是谁呢?”

  “艹!原来是他!孔丘!孔丘现在被人尊称为‘子’了?嘿嘿!鸟枪换炮了!现在!”

  鄙视归鄙视,羡慕嫉妒恨归羡慕嫉妒恨,孔子的名声,在不知不觉中传遍了整个曲阜城。

  两个妾室不仅仅是方忠、方恕的“陪读”,也成了“孔子幼儿园”的幼教老师。

  在孔子上课的时候,她们在下面教孩子们写字,阻止孩子们做小动作,提醒孩子们集中精力等等。

  下课玩耍的时候,她们要负责孩子的安全,防止孩子们摔了或者是相互打架、吵架什么地,当和事佬。

  中午的时候,她们还要负责做饭。不仅要做饭自己吃,还要照顾那些“寄读生”。有不少父母,中午没有时间来接娃回家吃饭,就把娃直接丢在孔老师家里了。

  无奈之下,孔子只得赔钱,补贴这些“爷级”学生的生活费。

  自然!以孔子的能力,是无法做到的。这些寄读生的生活费,都没有要他掏腰包,都是由方基石给了。

  方基石早就答应了,他的两个儿子的学费,一个人交十个人的学费,两个儿子的学费就交了二十个人的学费。

  每天!护卫们送两个妾室过来的时候,都会把中午的菜买好带过来。


第409章 直播间内又炸了一回锅

  孔子娶亓官氏的事,在历史上是没有多少记录的。看了直播后,粉丝们都惊叹起来。他们大概地猜测出来了,孔子后来“出妻”的原因。

  孔子“出妻”,很有可能与他的要求太高有关。

  他是后世的圣人,他严格要求自己。同样!他也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妻子儿女。可他作为圣人,他做到了“为人师表”。而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普通大众平凡人来说,是很难做的。

  特别是作为圣人的妻子,更难做到。

  亓官氏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负责后勤财务,保证孔子有饭吃、一家人有饭吃,还要保证寄宿的学生也不饿肚子。说真的!这个后勤部长真的不好当。

  所以!抱怨是少不了的。

  还有!后来的孔子不顾一切地“周游列国”去了,把家就这么丢给了她,这也让亓官氏想不通。

  你是圣人,你为了天下苍生,可你却顾不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你算什么圣人呢?

  圣人连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都保护不了,照顾不了,你又何以拯救天下苍生?

  直播间内,粉丝们大多是这么猜测的:孔子出妻的原因。

  还有!孔子是如何把私学办起来的?为什么中途又去做了小官,这也是粉丝们关心和猜测的。

  现在的粉丝们,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孔子这边。

  老子那边,自从老子回到陈国守丧后,就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河莲那边的直播,还有一些人观看。

  她这个混世魔王,又混入了皇家,让一些人感兴趣,也让一些人觉得厌恶和不耻。自从被大周天子赐婚后,河莲就过上了公主一般地生活,快乐得不得了。

  不过!现在的河莲,算是彻底地长大了,懂事了,不再象过去那样傻兮兮地。

  不傻兮兮地,好像就没有多少吸引力了。所以!掉了一些粉丝。

  “我艹!原来!孔子才是最早办幼儿园的!”有的粉丝见状,不由地爆了粗口。

  “他那叫办幼儿园?他那是无奈!才办的幼儿园。”

  “你们不要说别的,你们说,孔子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很科学?你看?他一天只正儿八经地教学那么一点,可他在寓教于乐中给予孩子们的知识更多。这叫什么?这叫在不知不觉中教学!教学于无形!是不是?让你学到知识了,你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嘿嘿!高!圣人就是圣人……”

  “吹吧!那个谁谁谁又在吹了!嘿嘿!你就吹吧!你难道没有看到?这一切肯定都是大神方基石教他的?”

  “对对对!我也有同感!这一定是方基石教他的!”

  “这不明摆着?是主播教他的?你们也不想想?要不是主播帮他,他的私学能办得起来吗?是不是?他的两个儿子完全不必要去孔子那里念书的,完全可以在皇宫内上贵族学院的!是不是?”

  “就是!就是!每天花近两个时辰时间去孔子家,来回折腾累不累啊?还不是?为了帮助孔子把私学办起来。”

  “办幼儿园是权宜之计,没有办法!”

  “停停停!”有人阻止道:“我们又没有否定主播的功劳,我们都知道,这是主播大大在帮孔子。我们说的意思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是不是孔子最早开办幼儿园的?是不是?”

  “你们注重到了没有?陪读!陪读!陪读在春秋时期就有了!……”

  “孤陋寡闻!真是孤陋寡闻!我告诉你!陪读在更早之前就有了!那时不叫陪读,而是叫‘伴读’。后世的皇家世子,都是有人‘伴读’的。特别是太子,未来的皇上,小时候都是有‘伴读’的。”

  “就你懂!就你是学历史的!就你知道!卖弄!”

  “我们说的‘陪读’,是指父母陪读,你说的是伴读!伴读!”

  “别扯那些无用的!大家来说说!孔子当时的心情!你们有没有发现:孔子在家歇了近半年时间,他急不急?你们注意到了没有?”

  “你想表达什么?”有人问。

  “我想说!圣人当年,也跟我们年轻时一样,是不是?我们年轻时也迷茫过,是不是?我的意思是!圣人他挺过来了。真的!可以想象!圣人当时的心情,当时面临的生活压力……”

  “是啊!是啊!”有人也跟着说道:“他自己没有工作,而家里还有一个怀孕的妻子。面对地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生活问题,而是三个人!是一家人!要是再找不到工作,这日子就没法子过下去了。”

  “是啊!这就是放弃和改变所带来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想改变现状,就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此时的孔子,一定很坚定!要不是坚定地话,他可能又去做儒生给别人吹喇叭去了。”

  “也不能说他坚定,我敢说,他不坚定过。正是因为他不坚定,才不让亓官氏说他的。记得有好多次,亓官氏想劝说他再去干儒生,给别人吹喇叭,先挣些银子回来,结果!被孔子给骂了!他为什么骂亓官氏?还不明摆着?他内心不坚定!他害怕自己真的放弃理想和信念,又去吹喇叭了。是不是?”

  “对对对!同感!我觉得孔子当时骂亓官氏,他的内心是不坚定地!他害怕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才强烈阻止,不让亓官氏说。”

  也就在这个时候,直播间内又跳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你们这些孔粉,捧一个人的时候,就往死里捧,就连他放的屁你们都认为是薰香!明明是孔子脾气不好骂人,你就给他骂人找理由。”

  “对对对!我也觉得是孔子脾气不好!他一直好像瞧不起亓官氏!”

  “怎么是瞧不起!就是瞧不起!要不然?他后来怎么就‘出妻’了呢?”

  “你们这些人,就是变着法子来抹黑圣人!你们?你们摸着良心说说话?当时的孔子才二十岁,他能有这样地修养就已经很不错了!我敢说!你们二十岁的时候,还不懂事!你们不承认么?我承认!我二十岁的时候,是什么也不懂的!真的!我就依赖家里。”

  “我来说句公道话:孔子二十岁的时候达到这个修养,已经很不错了。”

  “我是学心理学的!我觉得孔子对亓官氏发脾气是正常地!对!他害怕亓官氏动摇了他的决心,才那样对待她的。事实上也证明,他发了脾气之后,马上就向亓官氏认错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心理是很正常地,不是道德人品有问题!再则!孔子也没有发多大地脾气,也只是声音大了些。他还是有分寸的!是不是?”

  “那是因为亓官氏让着他,不然!他们夫妻俩当场就吵起来了……”

  新的一轮争论,又开始了。


第410章 形象在慢慢改变

  日子天天要过,感受却不相同。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鲁国的飨士日。

  在亓官氏和方基石的两个妾室一再要求下,孔子决定再去季平子家一趟,参加飨士。再则!季平子也给他发来了邀请贴。还有!鲁昭公也希望他参加。

  可此时的他,并不是很情愿,却又不得不情愿。

  他不想出仕,再则还不知道能不能出仕?

  可是?在开办私学上面,又没有多大地起色。

  学生的人数没有增加,但也没有减少。还是那些人,都是本村的人,暂时还没有外村的人。都是本村那些四五岁左右的小娃,最大的也就阿毛。

  本村人不完全是抱着送娃来上学的目的,主要还是想把娃送过来有个照应。用现代语言来讲,完全是把孔子家当成“幼儿园”、“托儿所”了。

  外村的人也想送娃过来,可毕竟路远不方便。至于大一些的孩子,一般人家是不愿意让他们来念书的,能帮家里做些事,能减轻家庭负担。

  没有办法!穷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目光短浅。

  没有新的生源是小,“孔子幼儿园”不能赢利有时还要赔钱。有好多人都把这里当成“免费寄养”了,他们口头上说以后补钱,可现在都要孔子挣钱垫。

  虽然没有要他挣钱垫,都是方基石出钱垫的,可毕竟不是办法,你暂时手头上没有收入,就无法解决燃眉之急。

  孔子相信,都是乡里乡亲的,不会说话不算话,把娃扔在他家白吃白住,还另外要教他们念书。

  就算是国家,也没有这种待遇啊?

  免学费还免生活费呢?

  其实!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免费。

  可以说!是全程免费。

  也有人感恩,等有了钱或者是有物了,都会象征性地送一些过来。也有一些人,好像就是为了占便宜,一毛不拔。

  在教学方面,孔子已经有了经验。他在宋国的时候,教了一段时间的学生。

  他以前对亓官氏说过他的设想,再多的学生他一个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